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翁溯利 《天风》1997,(10):25-26
晋书上有这样一段故事: 晋大夫伯宗是一位很有口才的人。一日上朝返府,喜笑逐颜,手舞足蹈。妻子见状问道:“你如此神采飞扬,想必今日上朝遇上什么好事吧?”伯宗说:“今天在朝上与人辩论,我谈古论今,纵横捭阖,上下五千年,东西八万里。皇上对我赞许有加,说我的谈辩之才当令无双。  相似文献   

2.
一日,笔者正在办公室公干,突然进来一位陌生男子,穿得衣冠楚楚,操着一口蹩脚的普通话,自称是安徽人。相互之间作了简单的例行寒暄之后,陌生人突然对我说:“你今年有一次升迁的机会,将要官升一级。”说话人不是管我升迁的上司,而是一陌生客人,如此“喜讯”在我看来仅是一句笑话而已,便问他:“你有什么依据?”那人说:  相似文献   

3.
不记得是哪一位传道人在讲道时提到这样一件事。有兄弟两人吵架,彼此不肯饶恕。牧师得知后,到他们家劝勉兄弟俩要和睦,于是三人一同跪下祷告。老大祷告说:“主啊,今天我不应与兄弟吵架,这都是我的错,求你饶恕我。”牧师对老二说:“现在你应该祷告认错。”不料,老二却回答:“牧师,刚才我哥祷告说,今天吵架都是他的错,那我还有什么错?我不必祷告  相似文献   

4.
欢笑     
史牧 《天风》2001,(12):52-53
有些老朋友对我说:“你们信耶稣上帝的人在平日生活中常常很会笑的,看上去一定心里充满了欢喜快乐,这大概就是信仰的力量吧?”闻言,我笑答:“是吗?嘻,真是这样吗?”有位说下去:“有一回我问那位同事,难道你生活中没有烦恼的事情困扰你?她收起笑容严肃地说:不,人嘛,免不了要苦恼伤心,老实告诉你,我也会哭,  相似文献   

5.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心态,即家长心态、成人心态和孩童心态。 有这样一个例子:三个人合伙做生意,最后赔了,甲说:“都怨你们,没有真本事,和你们合伙真是倒霉!”乙说:“我觉得这次赔本有几个原因,一是我们三人想法不一,劲没往一处使。二是工作上也存在一些客观阻力。”丙说:“都是我不好,我没干好工作,请你们原谅,我一定会改正,大家还是接着干  相似文献   

6.
张远来 《天风》2006,(9):6-8
去变实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娶来跟从我。可10:17-24 耶稣出来行路的时候,有一个人跑来,跪在他面前,问他说:“良善的夫子, 我当作什么事,才可以承受永生?”耶稣对他说:“你为什么称我是良善的?除了神一位之外,再没有良善的。诫命你是晓得的: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 不可作假见证,不可亏负人,当孝敬父母。”他对耶稣说:“夫子,这一切我从小都遵守了。”耶稣看着他,就爱他,对他说:“你还缺少一件,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他听见这话,脸上就变了色,忧忧愁愁地走了,因为他的产业很多。  相似文献   

7.
客:前几天我跟一个朋友聊天儿的时候,说了句“车上太多人”。我朋友说,这句话不合语法,应该说成“车上人太多”。我说:“我讲的跟你讲的是一样的意思,你也听明白了。为什么你那句话合语法,我的就不合语法呢?再说,只要意思明白了,还用得着讲究什么语法呢?讲语法的目的也不过是为了把意思说明白嘛。”我朋友不同意我的说法。我们俩争了半天,谁也说服不了谁,你是搞这行的,请你评一评,“车上太多人”这句话究竟合不合语法? 主:恐怕你朋友是对的。客:为什么?!我有时候听别人也这么说。我自己这么说的时候,别人也能明白。我听说语法分析要以说话人的语感为基础。照这么说,我的感觉是  相似文献   

8.
有一天我去西湖游玩,在玉泉出来的路口等人,忽见一人前来搭话:“先生,你好福相哪!”看那人装扮和语气,知道面前之人是看相测字者无疑,原想不予理睬。可这人很有沾劲,继续朝向我说:“我眼睛从来不会看错人,先生耳朵大又均称,显示福路通达,额角那里有官场纹路,还有手掌纹路可看财……”我是个已经退休之人,谈福路还有音头,谈官路财路已经毫无意义。看面前之人叽叽不休,不由“哈”地一声笑起来,“我这个年纪,看官路财路还有意义吗?”那人连连说:“有意义,有意义,不说古时朱买臣老年运转做官,就说现代人,老年升官和发财的例子有的是。”我摇着头…  相似文献   

9.
闲话与小事     
朋友对我说:“你太自我了,你的孤芳自赏和落寞是比较闻名的。”我说:“落寞是自己对自己说话,有什么不好;孤芳自赏是自己看重自己,自己欣赏自己,更应该得到人们的钦羡,少接触人是非少,这该有多好。”  相似文献   

10.
山羊与老虎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一只小山羊误入了老虎洞,正准备离开这个有生命危险的地方时,老虎回来了。老虎问:“你是什么人?敢擅自进入我的家?”山羊一听老虎的口气,便知道老虎并不认识它。于是从容不迫地叼起一根老虎吃剩的骨头,自言自语似地说:“老虎肉真香呀!”老虎起疑了,壮着胆子又问:“你到底是什么人?敢吃我的肉?”山羊盛气凌人地说:“有眼无珠的东西,连我山大王都不认识吗?你也过来让我吃吧!”说着用它一对癥角迅速地向老虎冲去。老虎吓得掉头就跑。在逃跑中,遇见了狐狸。狐狸问:“虎大哥,山大王是什么样子?”老虎说:“浑身长着雪白的毛,头…  相似文献   

11.
有一次,在公共汽车上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位身高不到1.2米的中年矮子上了车,售票员招呼他买票,但他说: “我从来不买票。”售票员问他为什么,他说:“我不满1.2米,可以不买票。”售票员不同意,两个人就争吵起来了。于是,我上前说道:“车上不是有《乘客须知》吗!应以它为准!”这时,一位乘客读出了其中一条:“每人可带1.2米以下儿童一人,但1.2米以下儿童单独乘车须买票。”我说:“根据规则,并不是  相似文献   

12.
有一个人,急匆匆地去找到上帝,他说:"上帝,你是无所不能的主,我有一个难题,希望你能帮我解答!"上帝说:"你说吧,我尽力而为。"这个人说:"我看到每个人都对别人笑,可对我就是没有一点笑容,我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13.
《法音》1992,(5)
一、我法的定义梵文对“我”有三种定义:一补特伽罗(数取趣即人),二阿得摩(神我灵魂),三补噜沙(人、人格),都可以译作我。我的含义有四:一、主宰义,即支配者。如说我行,我坐,我作,是表示内有自我的支配,又能支配他人,一般的人都有这种感觉;二、常住义,我的身体虽有死坏,而“我”是常位不灭不坏的。如说精神不死,此精神即我的代名词;三、自在义,我能自在作用,不受任何束缚;四、一体义,“我”是只有一个,决无二体,故不变异。这四种意思中,以第一主宰义为主。“法”有二义:一、轨义,就是轨生物解;二、持义,任持自性。我们在这世间,  相似文献   

14.
正古时候,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甘罗的爷爷是秦国的宰相。有一天,甘罗看到爷爷在后花园走来走去,不停地唉声叹气。于是,甘罗就问:"爷爷,您遇到什么为难的事情了?""唉,孩子呀,大王不知听了谁的教唆,硬要吃公鸡下的蛋,命令满朝文武想办法去找,要是3天内找不到,大家都得受罚。""秦王太不讲理了。"甘罗气呼呼地说。他眼睛一眨,想出了一个好主意,甘罗说:"爷爷您别着急,我有办法,明天我替您上朝好了。"  相似文献   

15.
冯玉祥在当旅长的时候,有一次在火车上和秘书何维汉谈“如何才能自立于不败之地”。冯玉祥说:多少年来我对这个问题是寝食不忘!但是,我知道自己有很多不如人的地方:幼年失学,学识不如人;感情用事,涵养不如人;我还有个坏脾气,一是不愿对上级卑躬屈节,二是不愿对下级装模作样,这样,不但使我这个旅长多年得不到升迁,而且我已是三四十岁的人了,还找不到一个老婆。不怕你笑话,不久前就发生一件这样的怪事:有一位大人物,派人来下达他的命令,说是他有意招我为乘龙快婿,但是有一个条件,就是要改变我  相似文献   

16.
俗语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确实,语言是一柄双刃利剑,善用者能横扫千军、杀敌致果,拙运者则磕磕绊绊,因辞害意。而在这个世界上,你几乎找不到一个不希望别人给自己美好祝愿的人。且不说我们常常会忘记给别人一个真挚的祝愿,就是有这种想法,表达出来的话语也往往辞不达意,甚至会愿望与效果南辕北辙。由此可知,不仅批评人要讲艺术,恭维人也有艺术性。 恭维人要看情景。著名语言学家孟君曾经讲过这样一件事:有个四十多岁的副教授在除夕之夜对他说:“将来我写缅怀你的文章,我就……”在孟君先生明确表示不快后,他还是说“我说这话你又会不高兴了——以后我写回忆你的文章……”他每次这样说,孟君先生心里真的不高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常说:“吃亏是福,”这一句话的反面是“占便宜,”中间便是即不吃亏也不占便宜。为此,有人说,吃亏是福;有人说,什么都能吃,就是不能吃亏;还有人说,是我的拿,不是我的,白给不要。到底谁说的有理,实际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 《道德经》说,“天地所以能长久就是因为它不为自己而活着。”《圣经》也说,“在  相似文献   

18.
在交谈或论辩中,只提出两种可能性,对方无论选择哪一种,得出的结果都于他不利,迫使其陷入进退维谷、左右两难的境地,往往形成一种智慧与荒谬相互交融或相互对立的趣味,这种幽默技巧便是二难推理。  首先,能帮助我们赢得交际的主动。  在泰国,有个叫西特努赛的人在皇宫里做官。一天,上朝之前,他对大伙说:“我可以洞察你们的心,你们心里想什么,我全知道。不信咱们打赌!”官员们虽然知道西特努赛足智多谋,但绝不相信他会聪明到这种地步。他们想让他在皇帝面前出丑,于是一致同意每人以一两银子为赌注,与他打赌。皇帝也认为…  相似文献   

19.
在这三人的交代中,甲说的“这事不是我干的”和丙说的“这事是甲干的”是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根据排中律我们知道: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假,必有一真。我们再根据“三人中只有一人说了实话”这一判断,可以断定,这句实话只能存在于甲、丙二人中,要么是甲说的,要么是丙说的,  相似文献   

20.
认识你自己     
古刹里新来了一个小和尚,他积极主动地去见方丈,殷勤诚恳地说:“我新来乍到,先干些什么呢?请师父指教”。方丈微微一笑,对小和尚说:“你先认识一下寺里的众僧吧。”第二天,小和尚又来见方丈,殷勤诚恳地说:“寺里的众僧我都认识了,下边该干什么了?”方丈微微一笑说:“肯定还有遗漏,接着去认识吧。”三天过去,小和尚再次来见老方丈,满有把握地说:“寺里的所有僧侣我都认识了,我想有事做。”方丈微微一笑,因势利导地说:“还有一人,你没认识,而且,这个人对你特别重要。”小和尚满腹狐疑地走出方丈的禅房,一个人一个人地询问,一间屋一间屋地寻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