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即中国走什么道路的问题,是中国近现代的中心问题。近百年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求解这一问题,而由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建构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是中国道路的哲学表达。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开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之初,就已把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目标定位于探索中国道路、回答"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对中国道路作了初步的哲学表达。毛泽东哲学思想对"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做出了创造性的解答,是民主革命时期和建国初期中国道路的哲学表达。近40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继续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成为改革开放时期中国道路的哲学表达。  相似文献   

2.
中国哲学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哲学会,1936年4月在北平召开第二届哲学讨论会上成立的,会刊是《哲学评论》。该会成立后,开展了广泛的学术活动,从各个方面研究中国哲学,翻译介绍西方哲学。1949年夏,“中国新哲学会”成立后,原中国哲学会自然地解散了,其会员大多参加了“中国新哲学会”。  相似文献   

3.
2016年7月22—24日在辽宁丹东举行,由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和辽宁省哲学学会联合主办。共有70余名学者参加会议,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中国哲学发展”为主题,围绕发展和创新、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与当代中国现实重大问题等议题展开讨论。会议认为,哲学发展的生命力在于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适应时代要求基础上用发展的理念对世界、人生、历史进行崭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需要建构与当代中国发展的客观逻辑相印证的形而上学样式;中国特色哲学体系的创建要处理好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以及理论、实践、文化之间的关联;哲学的创新发展应当回到生活世界去寻找意义的前提;《资本论》是21世纪的“政治经济学”。  相似文献   

4.
周勤勤 《哲学研究》2012,(10):58-64,123
<正>方以智,字密之,号曼公,安徽桐城人,生于明神宗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卒于清圣祖康熙十年(1671年),是17世纪中国重要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他的哲学思想对中国哲学创新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一、方以智对哲学概念、范畴的创新方以智哲学运用的许多概念、范畴是自己创造的,但也是建立在前人基础上的,如"均"、"圆  相似文献   

5.
中西哲学比较研究与中国哲学现代化刘进田中西哲学各个侧面和层次的比较都能够启发我们去承认中国哲学的主体独立性。中西方哲学在其各自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都曾发生过同其他民族和地区哲学相互交流和比较现象。如古希腊哲学同亚细亚、叙利亚、埃及及印度诸民族的哲学接触和交流,中世纪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领域中渗透着酉方哲学的内在精神,而在近代,意大利、英、法、德诸民族国家的哲学的密切交流等。中国哲学史上曾经发生过三次大规模的文化和哲学交流。一次是公元一世纪后印度佛教的输入,第二次是十七世纪后西学东渐,第三次是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每次输入.中国文化和哲学在外来文化和哲学的挑战面前,既善于吸收、融合外来文化,又保持了自己的主体意识和独立性。由此可见,无论是西方哲学抑或是中国哲学,保持本民族哲学的主体独立性是一种共有的、普遍性的规律性现象,是不同哲学系统交流和比较过程中的一条基本原则。但是,中国哲学主体独立性同以排外和自发封闭为特征的传统的民族自我中心主义的文化观念是根本不同的。同时,中国哲学的自我反省和批判的结果也不应是自我毁坏,而应是积极的重建和再生。这样,中国哲学现代化这一问题就提到了我们面前。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的目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观的本质特征尚水利中国传统哲学.指先秦至19世纪中期1840年以前的哲学。如果说.在中国哲学发展过程中.儒家思想长期居于主导地位。且儒家思想决定儒家价值观的话,那么,我认为,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观的本质特征是"道德价值中心论"或"道德中心...  相似文献   

7.
中国哲学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一 在三大哲学思想主流中,人们曾经认为印度哲学是“来世”的,希腊哲学是“出世”的,而中国哲学则是“入世”的。哲学从来没有干脆入世的;说它入世,不过是意图以漫画的笔法突出它的某些特点而已。在懂点中国哲学的人看来,“入世”的说法仅仅是强调中国哲学与印度、希腊的各派思想相比有某些特点;但是对于那些不懂中国哲学的人,这个词却容易引起很大的误解。它的本意大概是说,中国哲学是紧扣主题的核心的,从来不被一些思维的手段推上系统思辨的眩目云霄,或者推入精心雕琢的迷宫深处。正象工业文明以机器为动力一  相似文献   

8.
一八四二年,马克思曾说过这样的话:我们的哲学要成为世界的哲学,世界也将成为哲学的世界。马克思这句话目前正在中国实现着。由于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由于有了毛泽东著作那样的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典范,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一进入中国,就使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面目为之一新,就开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中国化和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化的过程。中国人民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相继胜利,以及社公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就是这个哲学在中国所开的灿烂之花,所结的丰硕之果。目前中国人民正在社会主义建  相似文献   

9.
1991年3月7日至12日,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以及澳大利亚的30余位学者济济一堂,参加了由香港中文大学主办的“分析哲学与语言哲学研讨会”。这是继1983年10月在中文大学举行的“分析哲学与科学哲学研讨会”之后召开的同类性质的第二次学术讨论会。 与会学者对发生于20世纪的“哲学的语言转向”给予了高度重视。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金耀基在研讨会开幕辞中指出,分析哲学是20世纪英美哲学的主流,而语言哲学更是当代英美与欧陆都同样重视的显学。维特根斯坦、卡尔纳普、蒯因、达梅特等人均主张研究哲学的方法应当是把传统哲学问题转化为有关思想的语言问题,此一转向明确而深刻地表征了20世  相似文献   

10.
哲学教学改革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体性理论创新与发展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其中的基础性工作便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及教材改革,这对把握当今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方位及其意义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所谓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与发展,主要是指:在广度  相似文献   

11.
杨春贵教授主编的《中国哲学四十年(1949—1989)》已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该书以翔实的材料、缜密的分析,从理论的高度生动地再现了新中国哲学四十年的发展历程,是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地介绍当代中国哲学发展史的学术著作。它对于了解新中国哲学发展的基本状况,认识我国四十年哲学演进的逻辑轨迹,反思哲学研究工作的经验教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观全书,有以下几方面的特色。首先,采取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原则,全面揭示了各个  相似文献   

12.
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中国传统政治哲学”课题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政治哲学”课题组、北京市哲学学会中国哲学专业委员会和河北人民出版社共同主办的“政治哲学研讨暨《中国传统政治哲学》出版座谈会”于 2 0 0 1年 1 0月 2 0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召开 ,2 0多位学者参加了研讨会。《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一书是周桂钿教授主持的国家“九五”社科规划重点项目的最终成果 ,2 0 0 1年 7月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在对此书的讨论中 ,张立文教授、钱逊教授等认为 ,虽然有关政治思想史方面的书中多有提到传统政治哲学 ,但都不够系统 ,本书…  相似文献   

13.
哲学话语体系构建问题是当前我国学术界面临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在当代中国,哲学话语体系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哲学话语体系构建不仅是对现有哲学内容的更好总结和表述,而且更为重要和迫切的是更新哲学范式,重构哲学逻辑,在充分吸收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精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发展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4.
中国哲学史学会现代哲学专业委员会(简称“中国现代哲学研究会”),今年4月,在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召开了第十次学术研讨会,主题为“中国现代文化哲学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会上,还回顾了研究会成立十年来的国内外学术交流和科研成果,并进行了换届选举。中国现代哲学研究会和中共天津市委党校,1998年4月27日至29日,在天津联合主办了来自全国6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的中国现代文化哲学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学术研讨会。“文化哲学”是哲学研究正在开拓的新领域,研究好这个问题,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15.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所开创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是一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传统,它具有以下鲜明特点:第一,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改造中国,探索和回答"中国向何处去"这个时代的中心问题;第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第三,立足中国实际,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话语;第四,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扩展到人文社会科学各个学科,着力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研究。自觉继承和发扬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所开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传统,是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根本前提。这既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重要历史经验,也是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本质规定中得出的必然结论。今天,继承和发扬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所开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传统,以实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必须正确认识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所开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传统的重要意义;其次,必须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恢复和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范式;再次,必须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各门人文社会科学的联盟,并由此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研究。  相似文献   

16.
1 中国医学哲学学科发展的历史分期 中国医学哲学思想源远流长.两千多年前成书的<黄帝内经>中,包含着丰富的医学哲学思想,但中国医学哲学作为一个学科的发展,是60年来,特别是近30年的事情.  相似文献   

17.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传统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传统哲学(即古代哲学)的关系,是个范围广泛的问题。本文仅从思想文化的角度进行探讨。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西哲学的合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中西哲学的合流。在近代,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已落后于西方文化,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就发生了贯串于整个近代的古今中西之争:如何学习西方文化,反省  相似文献   

18.
1912年北京大学建立"哲学门",1913年中国大学哲学系的课程设置正式确定,如果我们把这些事件看作是哲学作为现代一个学科得以建立的标志,那么,中国哲学的建立和发展至今恰恰是一百周年。这个历史事实本身说明:一是中国虽然有自己的哲学传统,但"哲学"这个名称及其所指称的含  相似文献   

19.
1999年8月12—15日,全国首届“分析哲学与中国哲学”研讨会在昆明召开。这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香港城市大学公共管理及社会政策比较研究中心与中英澳暑期哲学学院联合举办,来自祖国大陆和香港的二十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邱仁宗研究员主持了开幕式,陈筠泉研究员发表了演讲,他强调了分析哲学的方法对于哲学研究的重要性,阐明了分析哲学的价值及其对于研究中国哲学的意义。他指出,用分析哲学的方法研究中国哲学不仅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而且对中国哲学和分析哲学的研究都有促进…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和哲学各学科学会(研究会)联合主办,哲学研究所负责编辑的我国第一部中国哲学年鉴——《1982年中国哲学年鉴》,即将由中国大百科出版社出版,全国新华书店发行。本年鉴内容相当丰富,设有特载、专文、研究进展、新书选介、论文选介、哲学界概况、哲学界动态、1981年新书目录、1981年部分论文索引等栏目,大体反映了哲学界概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