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锡县不但以乡镇工业蓬勃发展闻名,同时也以江南文化发达著称。通过调查研究,我们觉得,这里有这么几条经验值得重视。 1.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把农村群众文化活动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无锡县1988年工农业总产值达90多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超过1000元。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是社会发展中带规律性的过程。如果不注重经济和文化的协调发展,社会就会失去平衡。中共无锡县委和县政府认识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2.
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与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因而它已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事业和当前极为紧迫的任务。这一时代使命向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许多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自然科学与技术工作者以及实际工作者共同探讨。为了更好地探索我国科技与经济、社会综合协调发展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明确哲学社会科学面临的紧迫任务,揭示科学  相似文献   

3.
《学海》1995,(6)
江苏省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初步思考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这是一个新的命题。虽然从“六五”开始,‘明确地把国家发展计划规范化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但是主要按部门分立,并把“社会”限于科、教、文、卫和城建等领域,忽视了整个社会与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4.
科技现代化关键在于社会科学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科技与经济、社会综合协调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我觉得是还没有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真正放在首要位置,还没有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这就给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一个任务,就是要研究科技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科技为什么是第一生产力,研究怎样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科技意识,研究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条件、机制,研究新科技革命的社会意义。这些问题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5.
纪斌 《美与时代》2013,(12):33-33
近几年,由于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各行各业都取得了较大发展。而且,人们对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也更加重视。所以,生态环境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主要针对水里工程施工中生态工程的环境措施与问题予以详细阐述,希望可以为读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文章认为五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二十年来,四川的宗教工作在党中央、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宗教政策,依法进行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使宗教与党和政府的关系更加和谐与融洽,为我省的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经济文化发展和改革开放事业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相似文献   

7.
推进区域教育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推进教育的优先发展、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内涵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区域推进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策略之一。本期我们一起关注重庆市沙坪坝区教育教研发展,对区域教育发展进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8.
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事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败,关系到我国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实现,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 物质文明的发达与精神文明的昌盛,是一个健康发展的社会的必然要求和基本标志。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原理,早已科学地揭明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多年来的实践表明,如果仅有物质文明的发达,而无相应的精神文明的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探讨了大学生主观社会地位在客观社会经济地位与自尊间所起的作用。采用客观社会经济地位问卷、Rosenberg总体自尊量表、大学生主观社会地位问卷, 对1066名大学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主观社会地位和客观社会经济地位均与自尊呈显著正相关;大学生主观社会地位在客观社会经济地位和自尊之间起显著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34)。  相似文献   

10.
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哲学探讨黄蔼明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事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有中国...  相似文献   

11.
旅游资源是安顺市的优势资源。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宏伟事业中,如何不失时机地抓好这一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是全市各族人民十分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经济与政治理论研讨会综述石川(中国社科院哲学所)1996年10月15日至10月19日,全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经济与政治理论研讨会暨中国历史唯物主义第8届年会,在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举行。与会代表70多人,提交论文50多篇。历史...  相似文献   

13.
在分层化趋势明显的今天,增进社会整合成了社会协调发展的关键。社会整合的重要形式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中,近年来举行的祭孔活动是这种认同的载体之一。但通过对个案的调查中发现,祭孔活动中出现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即祭孔与历史沿革的矛盾;儒家文化与佛教文化的模糊;对儒家文化的器物、制度层面的喧闹与思想层面的缺失。解决这些问题有利于增进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增进社会整合。  相似文献   

14.
一、丰富多彩的西部穆斯林文化资源1.文化建设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西部地区文化的建设确立了新的目标,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也为西部地区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广袤的西部拥有与其地下一样富足的文化宝藏,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传统随处可见,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我国大多数少数民族集居在西部,西部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源远流长,绚丽多彩,他们是各族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宝库中的灿烂明珠。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是西部大开发的整体目标…  相似文献   

15.
杨硕 《美与时代》2013,(9):21-21
生态建筑就是通过生态学的方法、原理,将社会、自然、建筑、人的协调发展作为目标,适度地对自然进行改造及利用,营造与人类的生存发展相符的生态建筑环境,把建筑环境看作一个有机的、具备一定功能和结构的整体系统。  相似文献   

16.
鸦片战争前后,社会调查传入中国。戊戌维新时期中国人开始介绍西方的社会学和社会调查方法。进入20世纪,中国留日学生开始进行社会调查,并迅速影响到国内,清末中国掀起了一股社会调查的潮流。民国初年,社会调查走向繁荣,各类知识分子均热衷于社会调 查。知识分子对社会调查的热衷不是一时冲动的结果,对社会调查崇尚的背后是国人科学观念的历史性升华。  相似文献   

17.
医患关系 ,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关系和卫生经济关系基础之上的 ,是受社会经济体制、社会经济水平支配的。然而 ,医疗行业人数与社会人群总额相比微不足道 ,两者的社会力量更是无法对称。医疗行业永远不可能动摇经济体制 ,左右社会形势 ,只能是适应经济基础 ,主动调整、改善医患关系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框架内求得医疗事业相对较好的发展。因此 ,在医患关系明显紧张的当前 ,大有必要认真分析医患关系所处的社会经济背景 ,认清医疗事业所面临的社会经济形势。1 医疗事业目前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近 10年来 ,全国各地医患纠纷骤增 ,恐怕不能一概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中国学校课程教学调查项目”中1811名八年级学生及其家长作为样本进行调查,探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数学成绩的关系,考察亲子沟通和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显著正向影响数学成绩;(2)亲子沟通、学业自我效能感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数学成绩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亲子沟通、学业自我效能感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数学成绩之间具有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全国各族人民的期待和欢呼声中我们迎来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在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会会以来的20年,是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落实得最好的黄金时代。各民族地区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文化教育水平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有了大幅度改善,整个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我国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建国以来我国五大宗教一律平等,彼此相互尊重,相互团结,在宪法、法律和政策所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正常的宗教活动。各…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宗教是社会系统中的子系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宗教的和谐,其中最根本的是宗教与社会的和谐。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我国宗教发展的必由之路。研究新时期宗教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其核心是探讨新时期即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宗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