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世英   《心理科学进展》1983,1(2):10-15
苏联心理科学,从十月革命以来,就被列入新的社会制度的结构中去了。苏联心理科学在苏联社会发展中具有越来越大的意义。从革命后的最初年代开始,苏联心理科学就开展了新的社会主义个性类型的研究。同样重要的是,苏联心理学是在新的社会关系逢勃发展的条件下形成起来的。苏联心理学的观点,在推翻过去资本主义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供养着唯心主义心理学的  相似文献   

2.
张世英 《心理学报》1980,13(4):89-95
苏联心理科学,自十月革命以来,经历了漫长的道路,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现在,它在整个世界心理学中自成体系,成了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但苏联心理学的发展正象任何其他科学一样,也是在斗争中、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逐  相似文献   

3.
玛娅·伊万诺夫娜·丽西娜(1929—1983)是苏联著名心理学家。她于1952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心理专业,从师M.B.扎波洛热茨,攻读副博士学位。1963年32岁时担任苏联教育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婴儿与学前期心理研究室主任。1974年通过博士论文答辩,题目为《从出生到七岁儿童与成人交往的年龄特点与个别特点》。此后,她曾担任苏联教科院心理所发展心理学分部负责人,《心理学问题》编委等多种学术职务,1983年病逝,年仅54岁。  相似文献   

4.
思维心理学及其核心成分——创造心理学,是苏联心理学基本理论及应用研究的主要部分,其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在苏联心理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至第六次代表大会期间,思维与创造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以Я·А·波诺马廖夫,М·Г·雅罗舍夫斯基等人为首的正式或非正式的研究集体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提出许多富于独创性理论。著名心理学者П·Я·加里培林、А·Н·索科洛夫、Л·Л·古洛娃、Ю·Н·库留特金、Т·В·库德里亚夫采夫、Н·В·克洛基乌斯、М. М穆卡诺夫、А·С·巴依拉莫夫、В·А·莫里亚科、Д·Б·波戈雅夫连斯卡娅、Д·Н·扎瓦利什娜、Г·С苏霍布斯卡娅、А·Ф·埃萨乌洛夫、И·С·雅基卡曼斯娅等人,在思维与创造心理学的各个方面进行卓越的工作。在这一领域,一大批有才干的青年研究者正在成长起来。  相似文献   

5.
十月革命后到三十年代末期,苏联教育心理学发展的主要特点,就是以马列主义观点分析、批判俄国教育心理学遗产,确定重建教育心理学的道路。维果茨基于1920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十月革命后第一本教育心理学专著,是苏联教育心理学教材的里程碑。后来又写了《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1900年)和《思维与语言》(1934年)。维果茨基对苏联教育心理学的主要贡献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他反对把普通心理学的现成篇章移入教育心理学,强调把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分支来研究。他明确提出要重新审查教育心理学的  相似文献   

6.
卢盛忠 《心理学报》1981,14(1):109-116
一、苏联劳动心理学与工程心理学发展概况 苏联劳动和工程心理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1925年至1936年。第二个时期从50年代初至1959年。第三个时期是从1959年到现在。 第一个时期可以叫做“心理技术学”时期。“心理技术学”这个名称是1903年德国心理  相似文献   

7.
德育心理的研究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是摆在我国教育心理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这是一个关系到教育心理学为社会主义革命和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重大问题。究竟德育心理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研究的内容是什么?研究的方法又是怎样?对这一系列问题,广东省心理学会在去年7月至10月,曾先后召开了三次座谈会,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参加座谈会的有广州地区各有关高等院校、中等师范学校的心理学工作者以及部分  相似文献   

8.
朱永新 《心理学报》1990,23(3):108-114
中国近代教育心理学思想在从古代教育心理思想过渡到现代教育心理学的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中介作用。它一方面保留着古代教育心理思想的形式,即采用经验式的描述或思辨式的宏论;另一方面又涉及到西方近代教育心理学的若干内容。本文着重探讨了近代教育心理学思想的几个主要领域,即基本理论问题、学科心理、教学心理和德育心理等内容。  相似文献   

9.
参加1982年中国心理学会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的部分代表,通过座谈一致认为,为了繁荣和发展我国心理学,必须对苏联心理学给予充分的重视。首先,苏联心理学自十月革命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不仅取得了可观的积极成果,而且力求创新,发扬马列,已成为现代世界心理学最前进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不容我们忽视的。其次,苏联心理学的发展道路,几经曲折,有着许多可借鉴的经验教训,也很值得我们深思。因此,加强我们对苏联心理学的研究和了解,对发展我国心理学有其特殊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创立适合我国自己的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心理学体系,当然主要是要立  相似文献   

10.
德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一门新的分支,它正在迅速地发展成长。是什么原因使德育心理学作为教育心理学的独立领域而分离出来,成为一门新的分支的?德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是什么?研究德育心理的方法又是什么?本文拟对这些问题作一些简单的介绍。一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实践领域中的各种心理学问题。我国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受教育者在教育影响下形成道德品质,掌握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的过程及其规律性。对年青一代的思想品德教育在我国从来就是十分重视的。可是在十年浩劫期间,我国德  相似文献   

11.
学习的活动理论是苏联教育心理学领域的一种有影响的学习理论。从近年的发展趋势看,它在苏联教育心理学的各学派中愈来愈具有主导地位。因此,该理论是我国心理学界研究苏联教育心理学现状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同时该学派还结合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展开了较系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就,不过也存在不少问题。笔者认为,将苏联同行们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作必要的介绍,或许能为正在从事教育体制改革心理学探索的学者们提供一些启迪。加里培林学派学习的活动  相似文献   

12.
陈沛霖 《心理学报》1983,16(4):102-106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朱智贤教授等翻译的苏联А.В.彼得罗夫斯基教授主编的《普通心理学》(1976年增订第二版),为我国广大的心理学工作者了解苏联心理学从50年代到70年代的变化和发展,提供了一本比较系统的重要资料。这是一件大为有益的事。 苏联70年代的这本师范学院用的《普心》教材,与苏联50年代由А.А.斯米尔诺夫等主编的《普心》教材(1957年由朱智贤教授等译成中文出版,下简称为《斯书》)比较起来,给人的突出印象是教科书的体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本文对这种变化作些评论,至于这本书翻译上的优缺点,本文不作专门讨论了。  相似文献   

13.
陈会昌 《心理学报》1986,19(1):81-89
本文概括介绍了八十年代以来苏联德育心理研究的发展情况,包括个性心理学基本理论的发展,以及对学前期、学龄初期、少年期和青年初期道德发展与教育的研究。文章着重介绍了A.B.彼得罗夫斯基的社会心理学个性发展观、Д.И.费尔德施坦的少年个性发展理论,以及其他各方面的30余项工作。  相似文献   

14.
陈会昌  张东 《心理学报》1988,21(4):95-103
本文概要介绍了60年代以后,特别是80年代以来苏联心理学对自我意识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有四个方面:1.自我意识的实质、地位和发展因素;2.自我意识的结构;3.自我意识的发生;4.对西方自我意识研究的态度。作者认为,苏联心理学对自我意识的研究始终坚持了唯物主义传统;苏联对自我意识的研究70年代以后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但仍有很多问题没解决;苏联心理学者近期十分注意西方学者对自我意识的研究,但在研究的广度、实验技术和已积累的资料等方面,距西方仍有一定距离。  相似文献   

15.
苏联一九七六年出版的,由彼得罗夫斯基主编的《普通心理学》是经苏联教育部批准的,作为高等师范院校的教科书。它概括了苏联数十年来心理学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的成果,也吸收了西方心理学若干成就。与苏联一九五六年出版的,由斯米尔诺夫总主编的《心理学》相比,从理论体系到基本内容上都有所不同。现在谈谈其中几个特点。一、扩大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苏共二十七大决议的观点,从心理学的理论角度,提出了苏联心理科学的任务;指出普通心理学仍然是最袖手旁观的领域之一;提出了苏联心理学的对外政策和外事方针;指出发展心理学的必要条件是根本改善整个实验工作,现在苏联心理学的实验水平有所下降,漂亮的实验从心理学中消失了。  相似文献   

17.
苏联年龄与教育心理学是从二十年代起在同心理学的唯心主义和机械主义进行尖锐复杂的斗争中建立起来的,布隆斯基、维果斯基、巴索夫和列昂节夫等一大批杰出的心理学家在为这门学科的建设和研究方面做了卓越的贡献。苏联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发展是一个有规律的、服从于自身内在逻辑的、螺旋上升的过程。儿童心理发展的全部规律性,只有在儿童同其他人发生相互影响的“空间”中存在着并体现出来。儿童的心理是在同家长、教师等相互交往过程中发展着的,心理发展的过程是可以有目的地予以控制的。苏联教育心理学在认识过程心理学方面的主要成就是,确定了掌握知识的年龄标准,深入研究了程序教学和提问教学等一系列独创的教学方法。计算机教学对认识过程的研究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使用计算机工作能使通常隐蔽在内部的心理过程清晰地显示出来加以模拟和研究,目前苏联心理学界正对这方面展开深入研究。近年来,年龄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正在不断地扩大,它既包括普通学校也包括各级职业教育的教学问题,其中研究职业教育系统中的心理学问题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8.
苏联心理学界大致在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才开始从事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学者们首先研究的问题是管理心理学的对象、范围、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和联系问题。 1973年在苏联“心理学问题”杂志第四期上,刊登了苏联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鲁巴兴的文章,题目是“技术进步与管理心理学问题”。该文论述了四个方面的问题:1、管理活动的一般特征;2、自动控制系统条件下管理活动的特征;3、管理的社会心理问题;4、管理的教育心理问题。文章的重点在第二个问题。该文一开始列举了  相似文献   

19.
苏联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室研究的主要方向是:社会心理学的方法论问题;个人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的社会调节;集体心理与社会心理风尚问题;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中的社会心理状况;俄国及苏联社会心理学史;外国社会心理学现状等等.  相似文献   

20.
在党的十二大关于把科技、教育作为发展国民经济战略重点之一的方针鼓舞下,安徽省心理学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于一九八二年十月在合肥市召开。会议期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长徐联仓、南京防治病医院院长陶国泰教授应邀分别作了题为“心理学为实践服务的新领域”、“企业管理心理学”、“儿童心理卫生”、“独生子女的心理学问题”等专题报告。安徽师大李铮介绍了“七十年代苏联心理学的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