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全世界众多的国家里,足球是人们普遍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一位足球健将在人们心目中往往比达官贵人享有更高的声誉,被当作偶像来崇拜。医生们根据人们的这种“足球热”。因势利导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足球精神疗法”。 据专家跟踪监测,一位球迷在买到一张精彩的足球票后,其神经中枢就开始进入兴奋状态,当进入球场后,他的体温就开始逐渐升高(0.5~1度),当球场上  相似文献   

2.
宗教造像是宗教艺术的范畴。世界上有大量宗教,但每个宗教对造像艺术有着不同的看法和规定,人们往往通过一些雕像或形象就可以判别出它们属于何种宗教,例如,佛教寺庙里供奉着释迦牟尼像和天王像、菩萨像等等,道观里安置有玉皇大帝、土地老爷等等,这实质上都反映了一种崇拜现象,是人为宗教的产物,它与先民时代最早出现的图腾崇拜、山川崇拜、植物崇拜等自然崇拜有着本质的区别。  宗教艺术的产生时间很早,大概在宗教产生的同时或不久就出现了。人类在创造精神活动的同时,也开始产生了艺术创作和鉴赏的要求,不过最早的宗教艺术创…  相似文献   

3.
“树崇拜”是早期人类所信奉的原始崇拜习俗之一。世界各地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树崇拜”类型,有的认为树木是“精灵住所”,树上有神的使者;有的认为树是“家族名字的来源”,树与宗族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还有的认为树林是宗教崇拜的地方,是一个神圣的处所,“唯一的庙宇”①。中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道教的神灵崇拜与古代和少数民族的神灵崇拜,道教的神灵崇拜与传统神学理论,以及道教神灵崇拜中的中华宗教精神进行分析和研究。作者认为:道教神灵崇拜是中华民族多神崇拜融合的产物;又是中华民族宗教的象征;从而肯定了道教神灵崇拜在中华文化中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天人合一”、“天人并尊”的宗教哲学本体论意识、“天人感应”的宗教心理机制和“神道设教”的宗教社会制控功能意识是中国传统神学的三大宗教意识。由此形成的天地君亲师崇拜、神仙崇拜、圣贤崇拜是中国宗教的三大特色,这些崇拜形式长期制约着中国宗教的历史发展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对政治、哲学都具有深远影响,从而成为中国宗教哲学的中心。  相似文献   

6.
彝族原始宗教主要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土主崇拜,它除了具有原生型的巫文化特点外,还吸收了大量儒释道文化元素,形成了巫释道合流的宗教信仰,即彝族民间信仰与汉族民间信仰的载体同时存在,具体表现为土主崇拜与儒释道三教的融摄,在信仰民间巫鬼的同时,还信奉儒释道三教,呈现出多元宗教并存相融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7.
本文立足于宗教崇拜与民众生存与生活之间的紧密关系,以松潘多民族多宗教和谐共存的文化生态为背景,考察了松潘黄龙寺"黄龙真人"形象生成的渊源,认为"神山一山神"崇拜、龙神崇拜、英雄崇拜是"黄龙真人"的主要渊源,它们在多元文化的并立与竞争中互渗融合,形成了"黄龙真人"的主体神格.  相似文献   

8.
论高山族的原始宗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山族与大陆各民族有血肉不可分割的历史关系。高山族原始宗教渊源于古代越人的原始崇拜。祖灵崇拜是高山族原始宗教崇拜之主轴。在高山族宗教信仰多元化的现代变迁中,原始宗教独占鳌头。  相似文献   

9.
作者对凉山彝族苏尼的招魂法事 ,进行了田野观察记录。凉山彝族民间盛行灵魂崇拜 ,人们认为灵魂与生命休戚相关 ,须臾不可分离。本文还通过对彝族语言文字“魂”的翻译、解释 ,分析了彝族宗教观念中对魂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学生:何老师,我在《科学与无神论》杂志上读到过你的《宗教道德与理性道德》一文,对其中应把道德建立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而不能简单地依赖于宗教的说法,觉得比较在理。可是在和同学闲聊时,一说起社会上的腐败和道德沦丧等行为,有的人总认为是我们中国人缺乏宗教信仰,并且说如果不信宗教,人就会无所顾忌,就什么坏事也做得出来。有的同学还说,宗教总是教人向善的,信教的人许多都很善良,这有什么不好吗?为什么不是鼓励人们去信仰宗教,而总是要宣传科学无神论呢?何:你提的这问题很好。不过在回答你的问题之前,我想先问你一个问题,或者说先请你…  相似文献   

11.
动植物崇拜是古埃及宗教的重要内容,在埃及文明中占有重要地位。尼罗河流域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孕育了古埃及宗教。由于当时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水平有限,产生了自然神崇拜,动植物崇拜是自然神崇拜的组成部分。动植物具有旺盛生命力的特征,使渴望永生的埃及人对沙漠中的动植物产生敬畏心理。埃及人的动植物崇拜不仅反映在埃及人的创世神话、敬拜的神灵,还具体体现在埃及人对性器观的崇拜上。这种崇拜对埃及人的哲学思想、民俗审美、建筑文化甚至文学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金秋 《美与时代》2014,(3):131-132
宗教与艺术是一个相互不可分离的混合体。宗教艺术的特点使这一类艺术不但具备宗教文化的内涵,而且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是赋予浓郁色彩的精神内涵的艺术形式。部分人认为原始人对宗教的信仰与崇拜,是原始艺术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3.
普米族与西夏人的自然崇拜、鬼灵崇拜和巫术占卜等原始宗教系统非常相似。本文根据调查材料,从宗教人类学的角度对两族关系进行初步探讨,认为西夏人与普米族在不同时代所呈现的宗教信仰的相似性,反映了同为古羌民族共同的源流、亲缘及迁徒的历史痕迹。  相似文献   

14.
美国的黑人崇拜黑人崇拜是都市中的一种极其复杂的现象,是由各种信仰混合而成的宗教团体。它反抗美国白人和黑人的宗教与社会的主流,认为它们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黑人崇拜的几个主要来源,即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这几种宗教都曾经历过一种狂热崇拜阶段(即一种宗...  相似文献   

15.
冯特的宗教心理学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进化论思想指导下,冯特从心理学角度对宗教的起源、发展、本质等诸问题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宗教起源于由死亡和疾病带来的恐惧;经历了魔鬼崇拜、图腾崇拜、英雄和诸神崇拜以及人性宗教四个发展阶段;宗教在本质上是人类高级心理活动的产物,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其发展符合民族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宗教和其他文化现象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他的研究不仅丰富了宗教人类学理论,而且对宗教心理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天风》2016,(3)
正基督教对我们中国人来说虽是外来宗教,但其并非与中国文化格格不入,而是有许多相通之处。这些相通之处为中国神学的构建提供了可能。具体来说,基督教与中国文化在以下几个方面是相通的:1.基督教的一神崇拜与中国固有的对天的观念本没有多少冲突在中国人对天的观念中,虽不免有多神崇拜的倾向,然而认为群天之中,有一至高至尊的昊  相似文献   

17.
宗教圣地的产生与宗教崇拜有密切的关系。它是在人们有了宗教行为后不久就开始出现,是人类最早出现的精神活动场所,经历了从小到大、从简到繁、从俭到奢的不同发展形态。各种宗教对自己的圣地有不同的称谓,但概括起来不外乎二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非物质性的东西,如神话传说、伦理道德说教、僧侣修养、行迹等表现;另一方面则通过具体的物质性的东西,如神像、经典、建筑、雕刻、绘画、装饰、仪式等表现。宗教圣地除了具有本教派所具的共同性外,还具有当地文化和民族性的特点,是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具体反映,是我们认识古代文化的源泉之一。  相似文献   

18.
理雅各的儒教一神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辉 《世界宗教研究》2007,3(2):134-143
理雅各以系统译介儒教经典而成为19世纪欧洲汉学之权威。他认为儒教是信仰真正上帝(God)之宗教,应由基督教补充与完成。本文分析理氏著译中有关中国上帝崇拜之论述,孔子宗教品格与形象之变化,以及理氏对儒教宗教性的判定,藉此对理氏儒教研究中基督教意识形态与传教动机的介入与影响作出反思。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云南白族本主崇拜艺术与多元化宗教艺术的了解,描述了佛教、道教对白族本主崇拜艺术特色的影响,根据对本主崇拜建筑、雕塑、绘画、祭祀各方面的分析,了解本主对白族人民艺术审美意识的影响。因特殊的地理宗教背景,白族艺术文化体系中出现了复杂的宗教色彩。  相似文献   

20.
对自我的研究是宗教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宗教是青少年自我认同发展的重要源泉。文章对宗教在自我认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后认为,从宏观角度上看,宗教是青少年认同发展的意识形态基础;宗教为青少年提供社会化的社会环境;宗教还是青少年认同发展的重要精神背景。文章还以仪式和祈祷为例,从微观角度分析了宗教崇拜对青少年认同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