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晓园 《佛教文化》1997,(1):34-35
“在当今中国,那些研究人文科学——尤其是其中最为冷僻、最缺乏实用价值的学科专业的知识份子们,到底还有多大的生存余地?比如说,象我这样的专业——宗教学系、佛教专业,上哪儿去找经济效益?换句话说,学了一气,能派什么用场?”这是1993年的初秋,我应邀到大学里去给哲学和宗教学专业的学生们讲课,面对那些可爱的学生们如是洁问,饶是我把个宗教学既学又教且做了整十年,也还是一下子给噎在了讲台上。因为我忽地想起了几年前的一幕生活小品:那是在我们宗教学系流传甚广的故事,我的一位年龄稍长的同窗第一次上女朋友家,未来岳父…  相似文献   

2.
读书何用     
正有一度我对读书失去信心——对我这样从小就嗜书如命、与书为伴,十一岁就变成小四眼的人来说,对读书失去信心几乎意味着信仰的动摇,那种痛苦无以复加且不可言说。原因很简单,我打年轻时记性就差,什么事都是撂爪就忘,包括所有的幸与不幸。一本书读过之后,还能记得其中的几句话,就算很不错了。很长一段时间,我开始奉行读书无用论,反  相似文献   

3.
谁能够接受道德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个道德难题中,当事人无论怎么做都是错的。或者所有可供选择的行为都是被禁止的,或者两个或多个不能同时履行的行为在同一情境中被道德所要求,或者同一种行为既是被禁止的,又是绝对义务的。  相似文献   

4.
刘长乐 《法音》2012,(5):34-35
去年,因为18个冷漠的路人面对一个被车轮碾过的女童而无动于衷,引发了全民的道德大讨论。上至国家领导,下至黎民百姓,都在呼吁提高全社会的道德素养。但是,这一切言犹在耳之时,规模化地生产地沟油、毒胶囊事件又震惊了世界。  相似文献   

5.
原始道德的自制力,主要表现为原始人对其生物本能的克制和调整。它来源于原始先民的精神心理与其群体社会生活的互动机制。具体包括两种生产活动的社会制约,神灵信仰的敬畏心理,自我观念的发生与发展,原始理解的能力与机制等因素。  相似文献   

6.
人们会做出一些不道德的事情,这可能对他们积极的道德自我概念构成威胁。为了应对这种道德自我威胁,人们会表现出道德记忆偏差,即遗忘威胁道德自我的不道德事件或信息。近年来,研究者基于自传体记忆范式、游戏范式、代入范式和自我参照范式,为道德记忆偏差现象提供了证据支持。研究还进一步表明,这种道德记忆偏差可能出于应对道德自我威胁的需要,即人们希望通过有选择地遗忘来维护积极的道德自我概念。 值得注意的是,道德记忆偏差现象存在一些不一致的发现。未来研究应该寻求可能的调节变量,以整合现有不一致的发现,揭示人们使用道德记忆偏差应对道德自我威胁的情境或个体差异。此外,根据道德自我威胁的解释,道德记忆偏差的存在可能需要一定条件。人们做出有意不道德行为时,应该能够意识到自身行为有违道德标准、体验到道德自我威胁,进而表现出道德记忆偏差;但是人们在做出无意不道德行为时,可能不会体验到道德自我威胁,也就不会表现出道德记忆偏差。人们做出不太严重的不道德行为时,道德记忆偏差能够帮助人们很好地应对道德自我威胁。但是人们在做出严重违反道德的行为时,道德记忆偏差可能不足以应对道德自我威胁,该偏差可能就不复存在。 道德记忆偏差与其他应对道德自我威胁策略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一种可能性是,道德记忆偏差与这些策略之间是相关补充、共同发挥作用的。还有一种可能性是,其他策略可能为道德记忆偏差的出现提供了条件。人们在做出不道德行为后,可能会通过道德推脱和自我合理化等方式来降低其道德标准,改观其对该事件的评价,从而更容易地模糊不道德行为,表现出道德记忆偏差。除应对道德自我威胁外,道德记忆偏差还存在其他可能的解释。道德记忆偏差可能源自人们的印象管理动机,即人们可能为了维护在他人面前的道德形象而表现出道德记忆偏差。道德记忆偏差还可能发生在记忆加工的不同阶段,比如该现象可能发生在编码阶段,即人们对道德事件的编码加工多于不道德事件;储存阶段,即人们可能受到积极自我图式的影响而对不道德事件产生遗忘;也可能在提取阶段,即人们可能会主动地抑制对不道德事件的提取。未来研究应关注道德记忆偏差存在条件,并在研究广度上扩展其研究范畴,在研究深度上揭示其认知机制,并探究与其他应对道德自我威胁策略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试图化解道德一致与道德平衡间的争议。研究一通过实验发现绝对捐赠额高的被试在下一次捐赠中也保持较高的绝对捐赠额。相比前一个时间点的捐款额增加会导致下一个时间点的捐款额减少。研究二通过对福布斯中国慈善榜的分析发现在t年度捐款多的企业家在t+1年可能有较多的捐赠。但与t-1年度相比t年度企业家捐款增加会导致t+1年度的企业家捐款额减少。研究二显示道德平衡还受到慈善榜中的社会比较信息的调节。  相似文献   

8.
自从10年以前彼得·辛格的《动物解放》一书出版以来,在英国人的书籍中便对动物的道德处境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这期间,这个问题也在我们国家引起了较大的重视。从历史上看,这种关心无疑是对于自然的新意识的结果,而这种对于自然的新意识又是由于那些不能再忽视的生态问题产生的。可是按照事情的性质,我们这里所谈的与两个不同的问题有关。适当同自然环境打交道的问题是个我们共同的切身利益的问题,不是一种“生态  相似文献   

9.
长期来,端“大锅饭”、搞平均主义,人们已习以为常。诸如经济上不讲按劳分配,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大锅饭”,出书著文作者排名单,大多采用“按姓氏笔划为序”排列,个人的才  相似文献   

10.
宽容是政治问题还是道德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宽容的性质,总是有点模糊不清,至少在宽容被看成是一种态度或个人原则时是如此。实际上,关于宽容的性质问题是严肃的,足以使我们提出这样的问题: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宽容究竟是不是可能?更确切地说,宽容也许包含着某种矛盾或悖论,这就是说,宽容的做法在存在的...  相似文献   

11.
通过启动被试的宗教信仰状态, 进而探讨宗教对个体道德的影响作用, 这是近年来宗教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但是围绕此问题的研究结论并不统一。有研究发现, 宗教启动可以增强个体的道德。但也有研究表明宗教启动会使个体更不道德。宗教启动对道德的影响是通过宗教信念的中介作用而实现的, 被试的信仰类型、性别、实验启动的方式及内容、以及被试的人格倾向则会因为影响中介信念的激活而调节宗教启动与道德的关系。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创新启动实验研究方法, 探索影响宗教与道德的关系的调节变量, 结合跨文化、跨学科的研究视角, 更深入地挖掘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2.
道德是任何社会生活得以可能所必需的基本凝聚力之一。直观地看,社会转型时期确实呈现出一种"道德滑坡"的现象与趋势,但"道德滑坡"这一抽象说法并没有揭示出当前道德困境的实质,也未能提供走出这一困境的有效途径。当今道德困境的实质乃是,随着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传统道德范式作为一个整体在现代社会丧失了其有效性,这不仅表现为诸多具体道德规范的失效,更重要的是道德信念层面的缺失。走出当前道德困境的根本途径在于确立一种以自由、平等为信念基础的现代道德范式。  相似文献   

13.
牟宗三提出,伦理道德学说须有内部动力,但是他并没有具体说明心为什么有活动性,也没有对心的内在运行机制作出解释。从儒家生生伦理学的角度出发,这两个问题可以得到较好的答复。心之所以有活动性,是因为人有生长倾向,有伦理心境,是一个先在的道德存在,原本就有道德的要求,并有满足这些要求的动能,从而心甘情愿成德成善。心的内在运行机制有两种情况:一是就仁性自身而言,这涉及的是心学;二是就仁性和智性的关系而言,这涉及的是心学与理学的关系。在一门完整的伦理道德学说中,智性虽然有重要作用,但其本身是一个懒汉,需要由仁性提供动力。一旦这个环节留有瑕疵,道德动力问题就无法解决。荀子、朱子学理的困难,透过这个视角可以看得更为清楚明白。  相似文献   

14.
每个人都有服从道德规则和法律规则的义务。但是,对于我们何以需要承担这种服从义务,目前的道德理论还没有给出逻辑融贯的合理解释。对于该问题的合理解释应该同时包括制度规则与个人行为这两个层面。迄今为止,无论是后果主义还是义务论,无论是密尔的分层理论还是罗尔斯的限制理论,它们要么不能够对制度规则给出合理的解释,要么不能够对个人行为给出合理的解释,要么对两者均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本文主张,我们可以把对这两个层面的解释分开,用后果主义来解释制度规则,用公平原则来解释个人行为。通过理论的这样一种分层使用,我们就可以很好地解决遵守规则的道德义务问题。  相似文献   

15.
早期儒家经典中的某些片段 ,似乎很明显地将后果看作是对行为进行道德评价的重要依据 ,这一点常常诱使人们对儒家伦理学进行效果论 (consequentialism)的诠释。由于这一情况在《孟子》那里尤甚 ,所以本文集中讨论孟子 ,其目的是想在当代伦理学发展的大背景下 ,  相似文献   

16.
廖凤林  蒲小波 《心理科学》2011,34(6):1448-1452
以往关于考试作弊的研究大都着眼于相关因素,还很缺乏对主体意识结构的分析。本研究以自我欺骗为理论框架,以大学生为被试,通过一个行为实验及与实验有关问题的分析,从意识与潜意识两个层面对大学生的作弊行为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研究样本的31.63%的大学生的作弊属于道德自我欺骗,即作弊时意识与潜意识持有一个相互矛盾的错误信念,具体说就是,在意识里并没有意识到作弊是不道德的,但同时在潜意识里却认为它是不道德的。  相似文献   

17.
解决经济活动中经济价值与道德价值的冲突,谋求两者的和谐与协调之途,是经济伦理学的基本任务.人的生存方式与活动方式、经济活动的主观目的性和无限性与经济资源的客观制约性和有限性的矛盾性,是经济价值与道德价值对立的历史根源;经济学与伦理学的分离则是其认识论根源.这种对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表现得最为尖锐、紧张.而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伦理学的繁荣则要求经济主体必须谋求两者的有机统一.两者统一、整合而形成一种基本的经济伦理:"考虑整体的经济价值",即经济价值的创造行为要有兼顾道德价值的创造行为,经济决策要有兼顾他人和社会的需求和顾虑.在解决两者的冲突、保持和谐与合作方面,它是一种合适的经济伦理.  相似文献   

18.
道德判断形成的机制一直存在争议,许多研究者通过实证研究来探索诸因素对道德判断的影响,这有助于理清不同因素的作用,但却难以构建道德判断形成的理论框架。文章系统性地回顾和总结了道德判断形成的五个经典理论模型及其相关理论,并结合实证研究的成果梳理了道德判断形成中理性、情绪、认知、直觉和推理之间的关系。基于此,构建了以直觉和推理为基本路径,基于规则的认知和情绪为调节因素的道德判断形成的理论框架。现有的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在该框架下均可以的得到较好的解释。同时,根据该框架,建议未来的实证研究中应当注重对影响因素的分类以及对实验情景的控制。  相似文献   

19.
儒家伦理:道德理性还是血亲情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20.
道德自觉·道德自信·道德自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三自的提出和阐述对思考道德三自,即道德自觉、道德自信、道德自强有重要启示。道德自觉是指道德对于时代的伦理使命和教化责任要有一个自觉的担当和深切的认同,道德要努力地构建时代的精神高地。道德自信源于对中华文化的自信,表现为在内涵上,相信并坚守着自己道德文化的优势和优越;在外延上,相信并扩大自己道德文化的实力和魅力。道德自强源于它立足于人性内部,来自于人性自身,即道德可以自强是因为道德可以从人性自身汲取永恒的力量。与法律相比道德自身拥有一种自强的力量,拥有一种内在约束力和内在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