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论管理与伦理的双向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长立  沈建良 《学海》2003,1(1):23-26
科学地揭示管理与伦理的关系 ,不仅具有学术价值 ,而且具有实践意义。现在关于管理与伦理关系的研究 ,大多停留在工具理性的层面 ,没有从理论上解决管理与伦理何以可能结合的问题以及如何结合的问题。本文主要从管理与伦理结合的内在通约性的角度以及它们生成的哲学基础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2.
科学和伦理     
对科学和伦理的关系,尤其是就科学对于伦理的影响问题进行哲学分析,显然是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的。诚然,卢梭当年诅咒“科学是道德最凶恶的敌人”,这论调不再有多少人重复了,但是科学如何影响伦理这个问题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亦然是若明若暗的。 一般而言,科学对于伦理规范的评价和决定不能起直接的作用。这是由科学和伦理的本性决定的。  相似文献   

3.
《学海》2019,(2)
《伦理道德的精神哲学形态》用精神哲学方法探讨伦理道德的历史、理论和现实形态,回应现代伦理道德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实现伦理道德向精神家园、精神哲学体系和精神哲学形态的回归,借以把握中国伦理型文化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独特贡献。该书基于对时代精神的清醒判断,直击当代文明缺失之质性和根源所在,试图通过精神哲学独特运思方式,将主导现代道德哲学的"我应该如何生活"句式转换成精神哲学的"我们如何在一起"句式,架起个体之"我"通达整全之"我们"的伦理纽带,推动人类伦理共同体的建构,促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成。该书视角独特,结构宏大,创新之处颇多,理当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4.
简论中国管理哲学的对象和范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时代呼唤中国管理哲学,时代需要中国管理哲学。那么,如何研究中国管理哲学呢?这是中国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提出的时代课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和企业界都在热烈地探讨这一问题。而要回答这一时代课题,我认为必须解决三个理论问题:一是中国管理哲学的研究对象;二是中国管理哲学的研究范围;三是如何科学地建构中国管理哲学。实际上,这是三个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问题。一管理哲学的研究对象,说到底是对管理的本质的理解。从中西方对管理的本质的不同理解可以确定中国管理哲学的对象。在西方管理学界,管理的本质的最具权威的定义要数法…  相似文献   

5.
赵华 《哲学动态》2007,(12):69-70
2007年9月24~2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南京大学、德国阿登纳基金会主办,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哲学系承办的“跨学科伦理:经济伦理、科学伦理、技术伦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古城南京召开。会上来自中国和德国的50余名专家学者就经济伦理、科学伦理  相似文献   

6.
认知科学的发展在为伦理研究带来一系列重要机遇的同时,也为伦理学的传统研究和某些伦理观点带来了挑战。自从上个世纪20年代以来,社会心理学和个性心理学中的境况主义实验就被认为消解了品格概念;最近20年,某些哲学家更试图利用认知科学的有关研究成果进一步表明,将品格作为核心基础的美德伦理学在经验上是不适当的。本文旨在表明,无论从经验研究还是哲学反思的角度看,这个主张都不是结论性的;并且,亚里士多德式的美德伦理学有思想资源回答境况主义者提出的挑战。本文也试图以此为案例来探究一个重要问题:究竟应该如何理解经验科学和哲学反思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1.伦理,科学和技术为了将西方有关技术的伦理思考置于广阔的“历史-哲学”视野之中,我们有必要追溯科学、技术与伦理的关系的谱系。在传统思想中,伦理学本身被认为是一种科学。在对话体而非论文的柏拉图著作中,伦理和逻辑分析、知识理论、实在以及政治事件混杂在一起,使人们很难清晰地区分哲学的这些不同分支。然而,所谓的伦理学其实是首要的或基本的哲学。在苏格拉底的自传(《斐多篇》,96a ff.)中,它不仅是自然的功能性的基础,而且是对美、善和崇高的肯定——这种肯定为哲学探究指出了方向。为了充分说明伦理经验,人们必须了解存在的不同层…  相似文献   

8.
关于经济哲学的断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潜在的热点目前在我国,经济哲学的研究尚处于冷落阶段。这并不是说没有人在进行经济哲学意义上的研究——这种研究正趋于增多,而是说很少有人将经济哲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而予以足够的重视和探讨。需要指出的是,在有些同志看来,经济哲学不过是一种非科学的经济学代词,经济学的出路在于自然科学(如高等数学)的引进,而不在于哲学的思辨。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偏见,其偏颇之处,不仅在于哲学与科学的对立,而且在于一种交叉学科与另一种交叉学科的对立。迄今为止,世界上的交叉学科已有2400余种甚至更多。  相似文献   

9.
管理哲学是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来研究管理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管理问题的应用研究。而一般管理科学则是研究人类社会一般形式的管理活动的科学,是对各门具体管理科学理论的抽象和概括。所以,这是相区别的两门独立学科。但从目前已发表的论著来看,对这两门学科的关系论述得还不清楚,特别在是研究对象和内容方面还存在含糊不清的现象。比如,有些同志把管理哲学的研究对象规定为管理活动的一般性质和规律;一般管理科学  相似文献   

10.
通过近百年的发展,心理传记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逐渐被认可。然而,在科学社会学和科学哲学的视角下,作为分支学科的心理传记学当前还面临以下两大困境:研究对象的非匿名性和知情同意难以实施使得研究的伦理风险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该领域如何实现学科共同体间的代际传递……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研究回顾解决该领域伦理困境的相应方案和分支学科研究成果如何获得学科共同体的社会承认的尝试性方案,并为推进该领域知识形成自己独特的分支学科范式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伊安·巴伯认为科学和哲学为伦理学提供了重要基础。一方面,虽然科学不能为推导出伦理原则提供一个自给自足的基础,但科学对伦理学有着重要贡献;另一方面,哲学中的功利主义原则及公正、自由等概念,使我们能够澄清评价选择的伦理原则。  相似文献   

12.
在精神哲学意义上,现代中国伦理道德发展遭遇三大问题:道德僭越伦理,理性僭越精神,道德理性僭越伦理精神;相应存在三大病症:无伦理,没精神,道德理性泛滥;必须进行三大回归:伦理回归,精神回归,伦理精神回归。三大回归必须探讨三个前沿性课题:在人的精神发展和精神世界中,到底伦理优先还是道德优先?伦理道德到底期待理性还是期待精神?中国伦理道德的精神哲学形态到底是"道德理性"形态还是"伦理精神"形态?伦理是人类的家园和"安宅",精神是回归家园的达道。伦理与精神既是中国基因和中国传统,也是中国话语,"走向伦理精神"是现代中国伦理道德发展的精神哲学之路,它期待两个哲学觉悟或哲学革命:由"应当如何生活"的道德问题意识向"我们如何在一起"的伦理问题意识的革命;由只是作为社会存在反映的"意识论"向主体建构的"精神论"的革命;简言之,"伦理"革命,"精神"革命。现代中国伦理道德的精神哲学形态是"伦理精神形态"。"伦理精神形态"是植根中国传统、针对现代问题、追求伦理理想和伦理信念的中国话语与中国形态,是伦理道德发展的现代中国精神哲学形态。  相似文献   

13.
张霄 《哲学动态》2023,(9):12-20+127-128
应用伦理专业学位类别的设置,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哲学门类人才培养格局,推动科学研究领域分化与重组,带来新一轮哲学研究生教育和学科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创新。应用伦理专业有其特定问题域,是一种多元化策略决策系统。它不仅仅关注哲学、伦理学理论的应用,也关注其他学科知识的应用,其根本目的在于为特定伦理问题提供判断和决策。应用伦理专业应围绕职业伦理实践开展跨学科研究并培养从事职业伦理实践的专门人才,发挥重要的社会功能和政治功能。应用伦理专业“三大体系”建设是核心价值引领、职业伦理治理、交叉学科教研、参与全球治理的“四维一体”工程。它以“人才培养”为主线,贯穿应用伦理专业学科体系建设;以“问题意识”为导向,指引应用伦理专业学术体系建设;以“自主知识”为素材,丰富应用伦理专业话语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4.
王珏 《学海》2004,(5):132-135
科学共同体是科学工作者的特殊组合 ,因其结合目的和方式的不同 ,形成了学术性科学共同体、工业型科学共同体和集体化科学共同体三种模式。科学共同体的集体化模式在科学活动展开过程中 ,遇到了许多伦理难题。这些伦理难题的解决 ,必须仰仗于哲学的反思。  相似文献   

15.
李伦简介     
正李伦(1965-),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哲学与科技政策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网络伦理、生命伦理和科技伦理研究;现任中国伦理学会网络伦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技术与工程伦理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等。曾任哈佛大学Research Fellow,弗吉尼亚大学、德克  相似文献   

16.
当代黑格尔哲学的复兴主要是在实践哲学领域,而如何将黑格尔法哲学中的正义论纳入当代政治主流话语体系,是当前国际黑格尔哲学研究的热点。本文在深入理解黑格尔法哲学经典文本的基础上,基于黑格尔法哲学的内在逻辑,探究了"法哲学与自然法的内在关系"这一迄今尚未阐释清楚的基础问题。通过黑格尔对自然法的改造,自然法即为自由法,法的实现过程即人类自由从抽象变具体的过程。对于具有社会本性(自然)的人类而言,真正的自由最终只能在伦理法即人类伦理生活的各种规范形式中实现,因此自由法本质上就是伦理法。伦理体现为法和道德的真理。从黑格尔关于自然法和伦理法的关系,我们可以准确定位黑格尔法哲学在整个西方自然法传统中的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发展的背景下,对现代西方经济伦理学研究里出现的数理解释现象进行剖析,追溯其历史渊源,介绍数理方法在当代经济伦理研究中的现状和影响,将经济伦理研究中的数理方法归纳为基础数学与统计学方法、经济数学方法、经典博弈论方法和演化博弈论方法、实验的方法以及计算机模拟仿真等方法,主要在公平正义、合作诚信、利他行为、非主流社会规范和幸福快乐的研究中取得突出成果.在哲学基础上,数理方法与实验方法相对应,分别是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哲学传统的体现.对西方经济伦理研究中的数理方法进行梳理,其在完善经济学和经济伦理学的方法论体系、弥补西方经济学研究的伦理不涉的缺陷和为经济伦理学成为一门客观、严密和精确的独立科学学科奠定基础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前没有确定的证据表明异种移植是安全的还是危险的。考察了关于跨物种感染的科学和哲学争论,总结出关于“跨物种感染是伦理上无关的”正反论证,提出自己的反论证。最后得出结论:跨物种感染不是伦理上无关的。并且,由于跨物种感染蕴藏的对公众的潜在的巨大风险,新的全球生命伦理学研究范式和涉及人体研究的新的伦理框架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王阳明是中国明代心学大师,萨特是当代法国存在主义巨率。从根本上说,两者的哲学都是关于人如何存在的哲学,都是要根究生活意义和追求人生价值的哲学。同属于一种带有浓厚伦理色彩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如果仅从传统认识论的角度去解析,难免方柄圆凿,两不相接,终不能.明其底蕴。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已有把阳明与萨特相比者,然而,大多语焉不详,且从伦理学的层面比较两者的哲学,尚无专文详论。本文仅仅是作为这方面的尝试,以期能引起更深入的研究。阳明与萨特都把伦理主体归结为“至心”,把“吾心’视为本体,在宇宙中据有不可替代…  相似文献   

20.
“柯尔施问题”的现象学解——兼与徐长福先生商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最近读了徐长福先生发表于《哲学研究》今年第 6期的《求解“柯尔施问题”———论马克思学说跟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一文 (以下简称徐文), 总的感觉是, 徐文在探讨马克思的哲学立场和科学立场的关系上用了不少功夫, 提出了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 但其解决问题的方式仍有一些不清晰之处, 因而其结论也不是十分可靠。本文试图通过对该文的回应引出笔者的思路: 用胡塞尔现象学所提供的启示来解决柯尔施的问题。一、马克思是否经历了从哲学到科学的“三阶段”?徐文对马克思的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作了系统的历史文本的考证之后, 所得出的结论为: “在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