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红英  洪书永 《天风》2006,(22):10-11
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是从水和圣灵生的,就不能进神的国。从肉身生的,就是肉身;从灵生的,就是灵,我说,‘你们必须重生’,你不要以为希奇。风随着意思吹动,你听见风的响声,却不晓得从哪里来,住哪里去。凡从圣灵生的,也是如此。”(约3:5-8)  相似文献   

2.
雅各 《天风》1996,(6):38-40
圣灵是我们的“保惠师”,他与我们灵性生命的长进息息相关,圣灵要引导我们进入一切的真理(见第4期),现在我们继续来认识圣灵在我们身上的工作。 三、圣灵的工作 (1)圣灵使人重生。经上说:“从肉身生的,就是肉身;从灵生的,就是灵。……风随着意思吹……却不晓得从哪里来,往哪里去。  相似文献   

3.
伊甸三问     
宁望 《天风》2008,(2):38-39
一、"重生"的属灵意思 "重生"的字义是再生,其属灵的意义非常丰富.信徒第一次生是从父母生,从肉身生,有肉身的生命.第二次生是从圣灵生,有圣灵居住在我们里面,我们就有属灵生命.  相似文献   

4.
重生的意义     
信生 《天风》2008,(4):38-39
一、"重生"的属灵意思 "重生"的字义是再生,其属灵的意义非常丰富.信徒第一次生是从父母生,从肉身生,有肉身的生命.第二次生是从圣灵生,有圣灵居住在我们里面,我们就有属灵生命.  相似文献   

5.
重生的意义     
一、"重生"的属灵意思 "重生"的字义是再生,其属灵的意义非常丰富.信徒第一次生是从父母生,从肉身生,有肉身的生命.第二次生是从圣灵生,有圣灵居住在我们里面,我们就有属灵生命.  相似文献   

6.
金山寺有一匾,篆刻着四个字,“生欢喜心”,倒过来读是“心喜欢生”,很有意境。“心喜欢生”,你的心喜悦了,欢乐就生出来了。内心真实的喜悦才是对爱的尊重。只有心存欢喜,善待自己,善待他人,生命才会开始快乐的旅程。  相似文献   

7.
真理与成圣 “求你用真理使他们成圣。”(约17:17) 成圣始于重生之时。神的灵赐人新生命和新的人生观,叫他在基督耶稣里成为“新造的人”。这种工作从新生之后就开始了,有两种方式:一是攻克,就是制服肉体的情欲;二是激励,使神赐我的生命在我里面成为活水的泉源,直涌到永生。这种工作可说是“持守”(弗6:18为儆醒不倦)的工作,当天天继续,基督徒因此才能  相似文献   

8.
季剑虹 《天风》2004,(1):20-21
“道成肉身”在基督教神学中属于基督论的范畴,是基督教教义的核心,这涉及到上帝为何化身成人,如何化身成人,从而与世界与人类发生了直面的紧密的关系,特别是发生了生命关系。这不只是一种理论、一种教义和学说,而是活生生有血有肉的见证,是摸得着,看得见的能形于实体的真理。每当我们庆祝救主耶稣诞生时,再次思考“道成肉身”与我们的关系,是十分具有现实意义的: 1、成了肉身的这个“道”,不仅是与神同在的,而且就是神,这就告诉我们耶稣的先存性。耶稣说:“还没有亚伯拉罕就有了我。”(约8:58)耶稣又对门徒说:  相似文献   

9.
涂智进 《天风》2006,(18):21
耶稣说:“我来了,是要叫羊(或作“人”)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约10:10)。这是耶稣所给予我们的一个切实的应许,也是耶稣基督道成肉身来到这个世界的一个显著的目的。耶稣基督的到来就是要更新我们的生命,使我们活出一种有意义的生命,活出一种丰盛的生命,而不是萎缩的或萎靡不振的生命。那么,什么是“丰盛的生命”或“更丰盛的生命”呢?我认为一个丰盛的生命或更丰盛的生命,就是活泼、有能力、能造就人、能给人带来益处,并且是能够分享,并善于分享的生命。耶稣在约翰福音中的另一句话更能体现这一点,他说:“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约12:24)  相似文献   

10.
田素良 《天风》2008,(24):9-9
道成肉身"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约1:14上)主耶稣啊,你曾在2000多年前道成了肉身,你的降生给人类带来光明和希望,挽救了在罪恶黑暗中呻吟、挣扎的人们。你的降生,把神的爱洒满了人间,温暖了千万个黯然如水、惆怅失丧的心灵。你的降生让人类悟  相似文献   

11.
重生的真谛     
杨孔仿 《天风》2006,(2):30-31
基督徒的重生是藉着圣灵的工作,因信耶稣基督的救赎,而在神面前得到的,主耶稣说:“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神的国。”又说:“人若不是从水和圣灵生的,就不能见神的国。”(约3:5)水有的解释为神的道说,指福音真道(雅1:18,彼前1:23),圣灵因为人真心相信耶稣基督是神的儿子,是从死里复活的,而使人重生。“凡信耶稣是基督的,都是从神而生,凡爱生他之神的,也必爱从神生的”(约壹5:1),约翰在此强调了只有那些信耶稣是基督,是道成肉身的主,才能得到属灵的生命。  相似文献   

12.
陆洋如 《天风》2006,(20):30-32
谈谈退休老人如何保持一个好心情,因为你有了好心情,就说明你活得健康愉快,你就会很少生病,既使病了,也好得快,如果心情不好,那就什么病都可能发生,而且还很难康复,对于我们退休老人来说,有了健康就有了幸福,有了一切,失去健康就失去一切,所以我们老年人要特别珍惜自己的健康,善待自己,好好过日子。  相似文献   

13.
经文:提前3:16;约1:14。 圣保罗在写给提摩太的书信中,论到圣子基督的“道成肉身”,情不自禁地用赞歌、颂词的形式,称之为“伟大啊!敬虔的奥秘。”什么奥秘?就是“神在肉身显现”。是的,“道成肉身”确实是一个千古的奥秘,很难用人的智慧、言语讲得清楚。但保罗又告诉我们,从基督徒信仰的角度来看,这个“奥秘”却是所有信众公认的事实——“无人不以为然”。也  相似文献   

14.
属灵     
《天风》1994,(7):42-43
教会生活中也许你不难听见这样的话:“啊!那人真属灵。”或“唉!这个不属灵。” 本来,人皆为神按自己形象所造而成为“有灵的活人”。尤其是当一个信徒依赖主的宝血得蒙救赎而成为神的儿女时,他应该已经就是一个属灵的人了。但这仅是就地位而言,而我们通常讲的“属灵”与“不属灵”所指的是信徒灵命生活的实际表现情形。 属灵的人既已接受那被钉死。  相似文献   

15.
道教生育观考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道教作为中华民族的本土宗教,素来“俱乐生而恶死”,并常常以“仙道贵生”来标榜自己.被道教奉为经典之一的《老子想尔注》在阐释老子《道德经》“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思想时,从贵生角度将其发挥为“道大,天大,地大,生大”.(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第33页)并且指出:“四大之中,所以令生处一者;生,道之别体也.”(同上)虽然这里所谓“生”,并非就是特指“生育”,但由此可见道教对生命之重视.正是由于道教这种珍惜生命、乐生恶死的生命伦理观念,使得道教十分关注和重视人类自身的生殖、繁衍问题.在道教庞大的神仙谱系中,就有不少专司生殖或与生育子嗣有关的神仙.诸如高谋、西王母、九天玄女、碧霞元君、后土神(又称后土娘娘)、张仙、保生大帝等.道教在人类的生育问题上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形成了带有鲜明道教特色的生育观.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进行考论,不妥之处,祈求同好教正.  相似文献   

16.
论坛荟萃     
高清海 :“人”的双重生命观 :种生命与类生命人的双重生命观就是认为人具有双重生命 ,即种生命和类生命。种生命为人和动物所共有 ,而类生命则为人所独有。只有从双重生命的观点出发 ,才能把握人的真正本性 ,理解人之为人、人区别于他物 ,尤其是区别于动物的那种特殊的本质的奥秘。“种生命”为人与动物所共有 ,它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生命”。这种生命的根本特点是 :由自然给予、具有自在性质、非人所能自主 ;服从自然的法制 ,与肉身结为一体 ,有生也有死 ,作为种性同等存在于一切个体身上。“类生命”则是由人创生的自为生命 ,仅仅属于人…  相似文献   

17.
《天风》2019,(12)
<正>"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参约1:14)经文:约1:1-18每当圣诞节来临,我们都会默想神对我们的大爱。道成肉身的耶稣,彰显了神大爱的实际行动;神"道成肉身"的作为,为的是帮助神的儿女们有道成肉身的生命。《约翰福音》的序言以"道成肉身"的思想(参约1:1-18)作为全卷的开始,  相似文献   

18.
倪光道 《天风》2007,(4):2-4
我们也要知道,有人在试探中不能得胜,并不是试探过重,而是自己太软弱——“你当倚靠耶和华而行善,住在地上,以他的信实为粮。”圣经告诉我们,灵粮有好多种:耶稣是我们生命的粮,神的话是我们的灵粮,神允许我们所经历的艰难也是灵粮(赛30∶20-21),今天所读的经文  相似文献   

19.
愿神赐福     
黄枫 《天风》2003,(3):9
人是神所创造的,平安是神所赐的。 耶稣基督,道成肉身,住在我们中间。主耶稣来到世上,作为神人中保,使我们与神和好。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使人知道他就是我们生命的主,只要我们信靠他,就必得着永恒的生命,得着平安。  相似文献   

20.
我们所信、所传的生命之道,其重要的内容有主的降生(道成肉身)、受死(十架赎罪)、复活升天,再来,耶稣不是“教主”,而是救主。他死而复活,并且升天了。因为他是神的儿子,他是人类的救主。 耶稣基督的名是奇妙的:“耶稣”意思是“耶和华拯救”。他是救世主,“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太1:21);“基督”在旧约希伯来文称“弥赛亚”,意思是“受膏者”。圣经里有三种人受膏:一是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