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恩来科技思想的时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自华 《学海》2007,1(5):9-12
周恩来特别强调科学技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他全面、系统、深刻地阐述了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目标和要求、途径与方式、动力与保证等问题,丰富了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2.
科学技术和商品经济的日益迅猛发展,对人类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创新活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适应这一客观需要,自本世纪中叶以来,许多友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重视对创新思考及其方法的研究、推广,同时加强对国民的创新思考能力的培养、训练,已逐步形成了世界性热潮.近十几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带来了层出不穷的新问题.特别是在科学技术上的创造发明和企业的经营管理等方面,日益迫切地需要大批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开拓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命题的最早提出者,是在联邦德国和美国很有影响的法兰克福学派成员哈贝马斯.他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论者之一.哈氏生于1929年,著有《理论与实践》(1963年)、《认识与人的兴趣》(1968年)、《技术与科学是意识形态》(1968年)、《晚期资本主义的合法化问题》(1973年)等书.他继承了本学派马尔库塞关于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主要生产力”的观点,于1968年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命题.这一命题概括了当代新科技革命条件下社会生产力的新特点和新结构,被马克思主义者加以批判吸收,本在预料之中.当然,哈氏在  相似文献   

4.
2003年10月10~12日,"当代科学技术的价值审视暨科学技术中的哲学问题"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这次研讨会由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举办,并得到了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来自全国各地的140余位专家学者聚集于这次因"非典"而姗姗来迟的科学技术哲学的盛会.  相似文献   

5.
对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仅仅以感性事实来论证,或者完全自然主义地以既成的理论来应用,都是肤浅和片面的,而必须对其作深层理论探索和挖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形似普适的全称肯定判断.但究其实,这一判断的主词“科学技术”,实指“现代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一个历史概念,它表征着人类认识自然的深化程度和改造自然的功能尺度.“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的确立,其基本前提是科学、技术、生产三者必须一体化,并且科学、技术要走在生产的前面.而事实上,萌芽式的古代科学技术根本不够这个“格”,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到后期也仅初露端倪,只有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过程中诞生的现代科学技术,才成为“第一生产力”.这样,“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就演变为“现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因此,认为“第一生产力”是科学技术本来就固有的观点,是不符合实际的,因而是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6.
近十年是我国的改革开放从初步偿试到取得辉煌成就的十年,亦是科学技术各领域快速发展的十年,自然科学作为一个整体,各学科间总是互相联系、相互影响的 、某一学科的进展总是与其它学科的保进作用分不开的。本文试图用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科学总体发展的观点剖析十年来我国临床心脏病学的主要进展与各相关学科间的关系,以说明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对我国临床心脏病学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方向的主张及其回应 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研究的走向,是本学科建设必须首先确定的重大问题.在我国,近年来对这一问题的讨论甚为热烈,众多学者观点各异,一时难以达成共识,现将诸多观点大致归结为五种类型.  相似文献   

8.
建国50年来,我国在科学技术建设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全社会的科学技术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近年来,各种各样的迷信和伪科学,如“法轮功”、伪气功、水变油等风行全国,造成严重的消极影响和思想混乱。本文从我国传统思维方法的思辩综合和实用主义与现代科学方法的对比中,分析造成伪科学泛滥的方法论原因。一、我国传统思维方法的思辩综合特征我国传统的思维方法以思辩的综合为主,思辩摒弃了一切的实验检验;思辩的综合是在抽象的、不可检验的概念基础上的综合。我国传统思想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如阴阳、五行等都是一些不可检…  相似文献   

9.
关于社会科学和生产力关系研究综述魏名国早在1988年,邓小平同志就说过:“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去年春,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又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光辉论断,引起了我国理论界的浓厚兴趣和广泛深入的探讨。现将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关于社会科学和生产力关系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是否包括社会科学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基本上有两种意见。大多数同志认为,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也应当包括社会科学和各种应用技术。社会科学是“大科学”(即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总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科学的实用性、它与生产和实践联系的密切性,并不比自然科学差。我国杰出的科学家钱学森同志早在十二年前就明确写道:“为什么不能说社会科学是生产力呢?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里说的科学技术要包括社会科学。”并认为,“在我国目前,社会科学比自然科学更有关键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科学不仅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它对于促进物质生产、社会生活、精神生产具有极重要作用。也有少数同志对上述观点表示怀疑。认为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10.
我国科学技术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的发展性课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技术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系是一个互动共进的关系。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引进必定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强化其功能,改变其作用方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提供价值导向、人文动力并克服消极的思想阻抗。  相似文献   

11.
自1988年6月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邱琳枝、彭庆星主编的<医学美学>以来,特别是1990年成立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以来,我国学者对"医学美学"(medical aesthetics)概念的研究逐渐深入,围绕着医学美学与美容医学的定义、对象、任务、体系结构及其对现代医学模式转变和未来医学发展的影响等问题为轴心,展开了基础理论和学科建设等方面的一系列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为了贯彻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工作会议精神,在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和教学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清除错误思潮的影响,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和应用,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的重要作用,本刊编辑部与中国管理科学院科学技术社会学所于1992年8月上旬在秦皇岛市北戴河联合举办《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研讨会》.研讨会采取专题报告与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专题报告邀请我国著名专家承担.报告题目及报告人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2006年1月9日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作了“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重要讲话。他强调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当今时代,人类社会步入了一个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的重要时期,也步入了一个经济结构加快调整的重要时期。发轫于上个世纪中叶的新科技革命及其带来的科学技术的重大发现发明和广泛应用,推动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经济社会发展观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也引起…  相似文献   

14.
苏联年龄与教育心理学发展的70年是斗争和征服,艰难的探索,不断扩大和丰富研究课题的70年.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现阶段,人的因素在加速科学技术进步、改善社会关系的整个系统中的作用急剧增长,十分需要将已取得的和积累的理论原理、实验材料,创造性地运用于实践.  相似文献   

15.
医学哲学研究纲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医学哲学作为科学技术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伴随着上世纪后50年医学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生物技术的迅速进步,其内容有了很大的扩展.当今,医学已经向哲学发出了呼唤.本研究纲要旨在从过去20多年国内外医学哲学的实际出发,为医学哲学的研究领域划出一个基本轮廓,以促进我国医学哲学的繁荣、医学人才的成长和医学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文明开化很早,自然科学经验的积累特别丰厚。由于富于智慧的中国人民的辛勤劳动,使我国的科学技术在明代中叶以前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但秦汉以来由狭隘经验论所导致的保守、迷信和偏见的潜滋暗长,使得明代中叶以后,我国的自然科学日益显得不能与世界大势相接。这种自然科学思维方式的弊病已成为我国发展近代化的科学技术的障碍之一。在此种情况下,作为一  相似文献   

17.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是邓小平同志根据现代世界经济形势、科学技术发展和在我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际而提出来的。这一科学论断,是对马克思关于“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这一思想的丰富和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一个综合判断,它涉及一般政治经济学、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以及唯物史观等重要理论。这一论断具有重要的意义。江泽民同志最近提出,“要深刻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  相似文献   

18.
彭琳 《美与时代》2008,(1):113-115
我国现代壁饰艺术的发展主要是从改革开放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这个时期中国社会变动剧烈,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和西方科学技术、思想文化艺术的影响,使中国的当代艺术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壁饰艺术的发展也在迥然不同于以前的现实环境中翻开了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发起召开的“北京国际科学哲学学术会议”1992年6月14—17日在京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一百多名学者,其中外国学者40余名.长期以来,我国的科学哲学研究主要偏重于介绍评述西方哲学家的思想观点,较少站在自然科学的前沿,提出自己的有独创性的观点,并且和外国学者平等地进行学术对话,可以说,这次会议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为我国学者与外国学者的学术对话提供了条件,从而提高了我国学者的学术水平.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科学实在论.与会者除参加白天的会议外,晚上还可自愿参加科技与社会关系的讨论.有关科学实在论问题的研讨是在二个层次上进行的:一、关于科学技术中的实在论问题.各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中的实在论问题是讨论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日益社会化,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一些有违科技荣辱观的问题日益凸显。它们不仅败坏学术风气,损害我国科技界声誉,而且阻碍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影响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因此,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形势下和过程中,加强社会主义科技荣辱观的研究和建设,既十分紧迫,又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