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临盘床中某些心律失常的发生具有性别差异。女性同男性相比,其平均静息心率快,QT间期长,QRS波群时间短,QRS电压低。女性有更高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不适当性窦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右室特发性室速和长QT间期综合征引起的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率。而男性房室传导阻滞、颈动脉窦综合征、房颤、旁路导致的室上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室颤、猝死、Brugada综合征和触发型室速的发生率高。这些差异有的与心律失常伴发的器质性心脏病男女发生率不同有关,另外性激素对离子通道的功能、表达的影响以及自主神经张力的差异在这些差异的产生中也具有重要作用。了解这些差异对女性心律失常处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心脏是最常见的高血压损伤靶器官,首先引起左心室肥厚,然后导致心功能下降,并可导致心律失常.高血压患者中约有1/3会出现左室肥厚(LVH),可致心血管病事件发病率增加,病死率升高,是猝死、冠心痛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独立的、主要的危险因素和预后信号.QT间期离散度(QTd)是反映心室肌复极的不均匀性和电不稳定性预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及猝死的重要指标;Tei指数是一种简单可靠的定量综合评价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多普勒指标,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重复性.本研究通过观察高血压病患者的QTd、左室Tei指数及左心功能,探讨其内在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3.
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用Mar-quette Case16型活动平板系统测试,采用改良的Bruce方案.结果显示,偶发室早在单支狭窄和多支狭窄中无明显差异,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在多支狭窄中较单支狭窄明显增高.冠心病患者出现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提示病变严重或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4.
药物诱导的长QT综合征是临床少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一旦发生可能引起严重不良后果,甚至引起心源性猝死,所有临床医生均应对该病提高警惕,对易感患者识别、预防该病的发生尤为重要,而当患者出现该病或病情进一步恶化至尖端扭转型室速时需立即积极治疗,并对患者未来用药谨慎选择。  相似文献   

5.
过去的10多年,许多药物由于引起QT间期延长被撤市或限制使用,原因可能是HERG钾通道受到抑制,可诱发致死性心律失常.抑制HERG钾通道的药物因而成为临床用药的潜在祸患.另一方面,HERG钾通道还参与癌症和骨骼肌萎缩的发病过程,提示HERG钾通道抑制剂可能对这些疾病具有潜在治疗价值.HERG钾通道抑制究竟是"祸"还是"福"呢?本文就这一现象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心脏是最常见的高血压损伤靶器官,首先引起左心室肥厚,然后导致心功能下降,并可导致心律失常。高血压患者中约有1/3会出现左室肥厚(LVH),可致心血管病事件发病率增加,病死率升高,是猝死、冠心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独立的、主要的危险因素和预后信号。QT间期离散度(QTd)是反映心室肌复极的不均匀性和电不稳定性预测恶性室性心...  相似文献   

7.
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用Mar-quette Case16型活动平板系统测试,采用改良的Bruce方案。结果显示,偶发室早在单支狭窄和多支狭窄中无明显差异,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在多支狭窄中较单支狭窄明显增高。冠心病患者出现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提示病变严重或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8.
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约占全部心律失常的10%,右室流出道是其最常见的起源部位。通常认为这种室性心律失常是良性的,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它可引发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心肌病,甚至心脏性猝死,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因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将围绕右室流出道的解剖结构、胚胎发育、电生理学特征阐释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心律失常发病的结构基础,并对其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能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为临床治疗开拓方向。  相似文献   

9.
正在世界范围内,心血管疾病引起的死亡人数达到了17 000 000人,而这些死亡的25%是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SCD可以无任何先兆症状。一般来说,SCD男性高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加。SCD是由于心血管疾病引起的非预料中的迅速自然死亡。流行病学研究表明,SCD以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为最常见的病因,而直接引起SCD的原因是致命性的室性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及扑动、可以蜕变为心室颤动的室性心动  相似文献   

10.
采用修订后的oddball范式,结合ERP技术考察女性与男性在加工中性新异刺激时的差异。ERP结果表明,在早期已经出现新异性效应。在300-500ms内,新异刺激在男性和女性被试中都比标准刺激诱发了更大的LPC。在500-700ms内,新异刺激仅在女性被试中比标准刺激诱发更大的LPC,在男性被试中没有显著差异。这些结果表明男性和女性都对中性新异刺激表现出加工偏向,但是女性对其加工的时间比男性更长。这可能与女性容易对显著性(salient)的刺激进行沉思(rumination)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