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探讨TSGF(tumor supplied group of factors肿瘤相关物质)检测在肿瘤诊断及疗效观察中的意义。用比色法测定恶性肿瘤患者、良性疾病患者及健康查体者血清TSGF含量,用SPSS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是I期肿瘤患者TSGF阳性率66.67%和总阳性率75.67%之间统计学无明显差异;恶性肿瘤组阳性率(75.67%)明显高于良性疾病组(18.76%)和健康查体组(8.27%);特异性达84.57%;6种恶性肿瘤患者TSGF含量及阳性率无显著差异;恶性肿瘤治疗有效组TSGF阳性率(38.24%)明显低于治疗前(94.12%)。结论认为TSGF具有早期性、敏感性、特异性、广谱性。  相似文献   

2.
研究社会心理因素与妇科肿瘤的关系.运用临床心理评定量表(LES、SDS),对香港地区妇科肿瘤患者进行了病前调查和病后调查,分析60例香港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病前遭遇的生活事件(LES)和病后抑郁程度(SDS),并与同地区的妇科良性肿瘤患者和无任何肿瘤者各60例相比较.病前调查结果表明在发病前3个月至1年内,妇科恶性肿瘤组、良性肿瘤组和对照组(无任何肿瘤者)相比较,其生活事件总频数,尤其是负性事件频数、精神紧张总值及负性精神紧张值均显着升高(P<0.01).正性事件频数的差异也有显着性(P<0.05).另外,妇科恶性肿瘤组患者的生活事件总频数、负性事件频数、精神紧张总值及负性精神紧张值亦显着高于良性肿瘤组(P<0.01).病后调查结果表明,妇科恶性肿瘤组患者病后抑郁程度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及良性肿瘤组(P<0.01).在60例恶性肿瘤患者中,有抑郁反应的患者共42例,占70%.结论:社会心理因素与妇科肿瘤有较大的关系,在防治中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社会心理因素与妇科肿瘤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社会心理因素与妇科肿瘤的关系。运用临床心理评定量表(LES、SDS),对香港地区妇科肿瘤患者进行了病前调查和病后调查,分析60例香港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病前遭遇的生活事件(LES)和病后抑郁程度(SDS),并与同地区的妇科良性肿瘤患者和无任何肿瘤者各60例相比较。病前调查结果表明在发病前3个月至1年内,妇科恶性肿瘤组、良性肿瘤组和对照组(无任何肿瘤者)相比较,其生活事件总频数,尤其是负性事件频数、精神紧张总值及负性精神紧张值均显着升高(P<0.01)。正性事件频数的差异也有显着性(P<0.05)。另外,妇科恶性肿瘤组患者的生活事件总频数、负性事件频数、精神紧张总值及负性精神紧张值亦显着高于良性肿瘤组(P<0.01)。病后调查结果表明,妇科恶性肿瘤组患者病后抑郁程度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及良性肿瘤组(P<0.01)。在60例恶性肿瘤患者中,有抑郁反应的患者共42例,占70%。结论社会心理因素与妇科肿瘤有较大的关系,在防治中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恶性肿瘤与心脏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肿瘤治疗的不断进步使得患者获益于生存期的延长,而肿瘤治疗带来的心血管毒性得到广泛关注。肿瘤心脏病学(cardio-oncology)定位于肿瘤治疗引起的心脏毒性及肿瘤合并心脏疾病。本文对常用化疗药物心脏毒性的研究现状及其监管进行综述,为防治肿瘤化疗相关心脏毒性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5.
观察伴高凝状态恶性肿瘤患者抗凝联合化疗的临床疗效.观察组68例,给予一线标准方案化疗,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钙6 000U,1次/d,皮下注射,阿司匹林100mg口服,1次/d,21d为1个周期,共2个周期.对照组56例,给予一线标准方案化疗.结果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23.69%和19.4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生存状态评分(KPS)改善率分别为64.71%和35.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现了纤维蛋白原(Fbg)、组织因子(TF)和D-二聚体(D-D)含量的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从而得出伴高凝状态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抗凝联合化疗,临床疗效较好,同时可以降低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肿瘤综合治疗中的系统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进入 2 0世纪之后 ,医学渐渐进入理性阶段。随着对肿瘤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入 ,更由于肿瘤局部治疗方法的停滞不前 ,恶性肿瘤逐渐地被看成为一种全身性疾病。由此而来 ,肿瘤治疗观念便发生了明显的转向 ,肿瘤综合治疗观应运而生。纵观恶性肿瘤治疗方法的历史发展与衍变 ,不难看出 ,肿瘤外科学、肿瘤放射治疗学、肿瘤化学治疗学构成了现代肿瘤治疗学的三大支柱。三种手段互有特点 ,互为补充。从治疗效应看 ,外科手术和放射治疗都为局部治疗的方法。因此 ,肿瘤外科学家和放射肿瘤学家对肿瘤概念结构认识极为相似 ,两者都认为恶性肿瘤发生在局部 ,…  相似文献   

7.
对78例鼻颅底肿瘤患者经鼻内镜下行微创手术治疗,考察其治疗效果、围术期并发症,并总结可供临床参照的手术操作要点。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8例鼻颅底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经鼻内镜下行手术治疗。术后经病理活检确诊,如为恶性肿瘤,患者还需术后接受放射治疗。考察手术完成、肿瘤切除情况(切除率)、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及持续随访的结果。78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肿瘤全切率80.8%(63/78),次全切除率14.1%(11/78),大部分切除率5.1%(4/78)。术后病理结果显示良性肿瘤占53.8%(42/78),恶性肿瘤占46.2%(36/78)。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1%(4/78)。无致死病例。持续随访,术后1年良性肿瘤复发率11.9%(5/42),恶性肿瘤复发率25.0%(9/36)。术后3年恶性肿瘤复发率52.8%(19/36),病死率44.4%(16/36)。经鼻内镜下微创手术切除鼻腔、鼻窦侵犯至颅底或颅底的原发良、恶性肿瘤是简便、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只要掌握好适应证,制定合理的手术路径,则鼻内镜下微创术切除或部分切除鼻颅底的肿瘤在临床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肿瘤疫苗治疗肿瘤的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肿瘤疫苗的发展已经历了一个多世纪,20世纪50年代,人们开始了自体肿瘤疫苗的研究.使肿瘤疫苗(主动性免疫治疗)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的肿瘤治疗方法.肿瘤疫苗作为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在临床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开始尝试利用多种方法制备肿瘤疫苗并利用其促进机体免疫应答,从整体细胞,分子水平调控机体对肿瘤的免疫.目前肿瘤疫苗的研制已取得很大进展,给人类战胜肿瘤提供很大希望.  相似文献   

9.
探讨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血清S-CD105表述情况及其临床意义.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50例复发转移性乳腺癌,20例乳腺良性疾病及15例健康女性血清S-CD105的浓度;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复发转移患者同期血清CEA、CA15-3的浓度.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血清S-CD105表述明显升高.单项检测S-CD105优于CEA、CA15-3,与CEA和CA15-3联合检测表达相似.血清S-CD105可能对监测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肿瘤疫苗治疗肿瘤的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肿瘤疫苗的发展已经历了一个多世纪,20世纪50年代,人们开始了自体肿瘤疫苗的研究.使肿瘤疫苗(主动性免疫治疗)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的肿瘤治疗方法.肿瘤疫苗作为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在临床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开始尝试利用多种方法制备肿瘤疫苗并利用其促进机体免疫应答,从整体细胞,分子水平调控机体对肿瘤的免疫.目前肿瘤疫苗的研制已取得很大进展,给人类战胜肿瘤提供很大希望。  相似文献   

11.
肿瘤可看作是由功能异质性的细胞群体所组成的,具有不定增殖能力的异常器官.最近提出的肿瘤干细胞学说认为肿瘤起源于干细胞,肿瘤生长是肿瘤组织中极少量具有特殊细胞表面标志的肿瘤干细胞增殖的结果.因此治疗的关键应是针对肿瘤干细胞,通过靶向肿瘤干细胞及其异常调节的信号转导通路来治疗肿瘤.这对传统的治疗方式提出了巨大挑战,也为有效地根治肿瘤开辟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肿瘤抗原与肿瘤免疫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自身的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进行杀灭已成为极具潜力的抗肿瘤手段。肿瘤抗原与机体对肿瘤细胞的免疫之间形成了一个此消彼长的矛盾关系,研究肿瘤研究自身的免疫学特性以及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之间相互关系的问题已成为当前研究中的热点。一方面,可利用增强肿瘤细胞的抗原性来增强机体的免疫排斥反应;另一方面,纠正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障碍,以增强其刺激免疫应答的能力,并辨证地分析了这两方面在肿瘤免疫排斥中的作用及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肿瘤与肿瘤标志物研究中证据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对肿瘤研究的深入,人类发现的肿瘤标志物越来越多。目前有一定临床价值的肿瘤标志物已达100多种,但经过10多年的临床实践发现,肿瘤与其标志物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现有的许多研究中实验设计以及对结果的分析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得出的结论缺乏直接或确凿的证据,甚至出现偏差的结论,以致于影响到临床的准确应用。所以,有必要对此进行总结和探讨,以期有效发挥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随着对肿瘤研究的深入,人类发现的肿瘤标志物越来越多.目前有一定临床价值的肿瘤标志物已达100多种,但经过10多年的临床实践发现,肿瘤与其标志物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现有的许多研究中实验设计以及对结果的分析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得出的结论缺乏直接或确凿的证据,甚至出现偏差的结论,以致于影响到临床的准确应用.所以,有必要对此进行总结和探讨,以期有效发挥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浅析肿瘤疫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肿瘤疫苗作为肿瘤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的方式,目的是激发启动,调节增强机体固有的免疫功能和抗癌能力以维护机体生理平衡。具有使机体由被动抗癌向主动抗癌转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人们普遍认同正常组织可以变为肿瘤,将肿瘤逆转为正常组织将是最好的治疗手段,恶性肿瘤能否逆转曾经受到质疑和挑战,逆转恶性肿瘤从假说到科学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原理分析恶性肿瘤逆转的可行性、思路和方法,将为最终攻克恶性肿瘤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恶性肿瘤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根治癌症依然任重道远.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肿瘤细胞和胚胎细胞生物学行为存在某些相似之处,这启发人们从发育生物学角度去认识肿瘤的发生、发展,寻找逆转恶性肿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论肿瘤免疫的复杂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免疫系统是一个复杂自适应巨系统,它还具有开放复杂巨系统的所有特征。体内已建立的肿瘤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两者间的相互作用造就了肿瘤免疫的复杂性。本文从复杂性科学角度阐释肿瘤免疫,以期对肿瘤细胞免疫治疗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MCM)是真核生物DNA复制的主要调控因子,在DNA复制的起始和延伸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在每个细胞周期中仅发生一次,是标志细胞增殖活性的新指标,对于肿瘤的诊断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