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般而言,说中医是文化是从中医生存的文化背景而言,包括中医的思维特质、中医理论表述的方式、中医实践的方法以及中医与其他传统文化的相互关系,等等。其实,任何一门医学刚开始都是地方性的,如中医、西医、印度吠陀医学、阿拉伯医学等,在这门医学产生之初,它与它生存的土壤密切相关,并受它所在环境的影响。作为整个大文化的一部分,这门医学文化是大文化中的次文化,就像中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一样。  相似文献   

2.
中医是否科学的争论由来已久,科学观不同,答案各异.肯定者认为它是东方传统科学,否定者则视之为传统文化、实用技术或巫术.正确认识这一问题具有科学、文化与产业三方面的意义.应以求实的态度、历史的观点和系统的方法探讨之,其结果不仅有利于中医的发展,也有助于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中医概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是随着西医传入创立的新概念,是对中国传统汉族医学的简称,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水平,蕴涵着大量的医学经验,在文化和科学研究范式方面与现代医学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中医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医博大精深,属于'超科学'"和"中医是系统医学"三种较为流行的中医"优势"的说法的辨析,不难发现,这些优势说法具有自我标榜的性质,并没有确实的依据.固守这些没有科学依据的"优势",容易导致医学守旧,不利于我国医学科学的进步.  相似文献   

5.
百年中医甄变:人文传统与科学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客观地讲,中医的百年甄变算不上近现代文化史、思想史领域中的强光带,但它作为传统文化中一门关涉民生的应用技艺,与社会生活广泛关连,且其学其术脚踏义理、实用两端。所以它的命运恰似一面巨大的文化透镜,聚敛着百年来中学与西学、传统与现代、科学与人文、民族...  相似文献   

6.
中医基础理论的现有体系是以西医学为参照系而建立起来的,并不等同于传统中医学.应通过加强中医文献整理研究,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让中医自己解释中医,这也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中医诸“优势”辨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对“中医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医博大精深,属于‘超科学’”和“中医是系统医学”三种较为流行的中医“优势”的说法的辨析,不难发现,这些优势说法具有自我标榜的性质,并没有确实的依据。固守这些没有科学依据的“优势”,容易导致医学守旧,不利于我国医学科学的进步。  相似文献   

8.
科学主义笼罩下的20世纪中医:兼论中医是否是科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20世纪中国的社会文化生活中,科学已取代儒而成为最高的价值准则,中医也已浸润于科学主义的阴影之中。在20世纪的中国,中医以自己的特色应用现代科学,科学哲学原理阐释和发展着传统中医体系。科学主义如此盛行以致“中医是一门科学”这一论述成为不言而喻的题已广泛地被认可。作为这种问题的反,一些学者几乎不加比较地应用现代生物医学证明中医在其现代观念中不是一门“科学”。由于强调中医不仅仅是科学,学者们应走出传  相似文献   

9.
中医的科学属性近年来备受争论,从辩证哲学、科学观念、中医的人文哲学特色等角度剖析中医的哲学内涵和科学隶属,澄清观念,得出结论,中医本身就是一门人文与科学交融的古代科学,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互融互动,合而不同,新世纪发展中医的认识观需要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0.
中医学融合了广博的实证内涵而且浸透了传统的文化气息,实现了文化、理论、技术三个层面的包客.中医文化是中医学灵魂,需要传承,是医术创新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医术是医学实用技能,需要创新,医术的创新是中医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创新中渗透着文化的传播和继承.医术和文化互通互用,是中医学健康发展的象征.  相似文献   

11.
中医文化理念与中药开发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文化理念与中药开发战略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哈尔滨152004)赵秀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150040)李建英常存库一、中药不仅是天然药因为中医学的自然医学观念,中医自古便认为“天生万物,无一而非药石”。在这一观念指导下,中医用药主要是自然药物...  相似文献   

12.
中医学是以"概念为单元"的功能医学,经络是功能网络.中医的"讧"是外在的、变化着的、阶段性的.随着病的变化,证也在变化,质在变,量也在变.它有整体可控性,用模糊数学给中医的证候标量化,以便临床选方用药,"以数据治".概念语言符号化,使中医古老的语形结构换上新衣,方便与当代科技沟通,进入网络传播,这或许是中医逐步走向现代化的一个切入点,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13.
中医的科学属性近年来备受争论,从辩证哲学、科学观念、中医的人文哲学特色等角度剖析中医的哲学内涵和科学隶属,澄清观念,得出结论,中医本身就是一门人文与科学交融的古代科学,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互融互动,合而不同,新世纪发展中医的认识观需要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4.
对中医文化研究现状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中医文化研究的现状1 1 中医文化研究取得的成果1 1 1 收集整理了大量非医学典籍中有关中医药的内容[1] ,为继续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素材与线索。1 1 2 对药物器械、技术方法、理论形式、思维逻辑、心态结构、价值观念等中医文化各层次内容与西方医学文化中相应的内容进行了大体上的比较 ,并在对两者作出一定价值评判的基础上 ,批判了中医科研工作中存在的或者将中西医理论概念简单对应 ,或者以西方医学为价值标准的研究倾向 ,肯定了中医学在疾病观、治疗观、用药方法等方面确实有契合生命特征的合理因素。1 1 3 对中医学与其他中国传统…  相似文献   

15.
中医文化与中医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文化与中医发展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116011)杨桂华中医文化做为中国文化宝库之一,在中西医文化撞击的各种学术思潮中,更加需要研究中医文化,分析中医面临的危机与出路。中医文化的内涵丰富,外延深广。中医文化并非自然科学概念,它的哲学氛围足以说明中医...  相似文献   

16.
中医人类学不同于惯常的人类学将目光投向"异域"医疗体系与疾病文化的理解,而是借用人类学的基本理念与研究方法,同时接纳中医文化中看待、感受、体悟事物的习惯及方式,以此为基点再去看待其他医学体系的理论与方法,甚至包括所谓"主流"的西医。同时,中医人类学为现代生物医学的话语霸权、中医现代化的取向提供反思性引导;以中医视角批判生物医学的研究,为"中西之争"提供建设性话题,为中医药走出去开辟蹊径;并尝试以中医视角对其他医学体系进行研究,为传统医疗体系的发展开拓多元化道路。  相似文献   

17.
“气”的思想与中医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气”的思想与中医现代化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广州510515)殷平善“气”原本是文化哲学概念,正由于它哲学意义上的物质含义,医家把它用来作为建构中医学理论的工具。由此,它以自然哲学与医学的中介,演进为医学自身理论的核心内容。《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  相似文献   

18.
以古代文献为依据,研究中医养生内涵与中国传统文化形态闻的密切关联.认为道家文化是中医养生理论的思想渊源,儒家的养德、致中和、卫生思想促进和丰富了中医养生,佛家的思想对中医养生文化起到补充作用.相互间不断发生碰撞,彼此交融渗透,最终发展成独具特色的中医养生体系.  相似文献   

19.
五四以来传统中医的命运与选择(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五四以来传统中医境遇的回顾,分析了作为传统文化构件之一的中医学与现代生活的冲突、沟涌、融合,从思想史的层面审视了各种文化姿态、学风旨趣的价值支撑,揭示出人类医学多元共生的兼容特性。  相似文献   

20.
论中医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方法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近十几年来中医现代化研究成效不显,以及发生许许多多的争论和困惑的重要原因在于我们对中医的基本性质缺乏一种共识。说中医就是一门科学或者不是科学,是一门经验医学或者是哲学医都会使我们陷于一个难堪的困境。中医具有科学精神,但不具有西方意义上的科学方法,而是用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方法实现科学精神的经验知识体系。具有科学精神是一回事,怎样实现这种精神却是另一回事,前者是无国界的,后者却是可以文化多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