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大量临床实验结果及流行病学资料已证实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简称他汀类),在冠心病防治中能显著降低心血管危险。但他汀类是通过何种模式产生这一作用,至今仍未得出定论。四种模式可用来描述他汀类降低心血管危险可能的作用机制。通过对这四种模式的探讨,能使我们对他汀类的作用机理有更为全面的认识,也为临床工作者进一步研究及确定他汀类降低心血管危险的作用模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降压达标对器官保护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血压作为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发展可导致重要器官的损害及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目前提倡理想的降压药物除了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外,应当具有一定的器官保护作用,降压的获益体现在对器官的保护及对心脑血管事件的降低方面.  相似文献   

3.
吕薇 《心理学报》2020,52(6):758-776
本研究考察了回避与趋近性负性特质对不同强度心理社会应激刺激重复暴露的心血管反应、应激后心血管反应恢复、重复应激心血管反应的影响,并探讨了应激认知评价在其中的作用。167名大学生被试被随机分配到中/高强度应激条件中,连续采集其在基线期、首次应激期、恢复期、重复应激期四个阶段的心血管反应数据。结果发现:(1)无论应激强度如何,回避性负性特质预测首次和重复应激中较低(钝化)的心血管反应和应激后较差的恢复,而趋近性负性特质预测较大的心血管反应和应激后较差的恢复。(2)重复应激个人资源感知在回避性负性特质与重复应激心率反应之间起中介作用。因此,回避性负性特质与持续较低(钝化)的应激心血管反应和应激后较差的恢复相联系,而趋近性负性特质与较大的应激心血管反应和应激后较差的恢复相联系,即两类负性特质均表现出不适应的固化的应激心血管反应模式,这可能构成了两类不同负性特质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血红素氧合酶-1(HO-1)是血红素分解的起始酶和限速酶,它分解血红素最终生成胆红素、一氧化碳和铁.这三种产物通过抗炎症损伤、抗氧化应激、抗细胞增殖、抗细胞凋亡、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节血管张力及细胞内信号传递等途径对心血管系统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研究显示,HO的诱导剂及多种能降低心血管病风险的药物能诱导 HO-1表达增加,从而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及调节血压的作用.因此开发临床可应用的HO诱导剂,甚至开发HO的基因治疗方法是目前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自然灾难后身心反应的影响因素:研究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所有经历自然灾难的人都会出现应激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些反应或消退, 或转化为一种创伤后成长(PTG), 或恶化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等。根据危险因素模型, 这一过程受三类因素影响:(1)前灾难因素, 如性别、年龄等;(2)当下灾难因素, 如创伤暴露程度等;(3)后灾难因素, 如社会支持、复原特征等。其中, 后灾难因素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在危险-保护因素模式及机体主动模式的基础上, 分析了后灾难因素的作用机制, 通过研究的整合, 探讨了其对于灾后研究和干预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围手术期给予阿托伐他汀负荷剂量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选取因STEMI行急诊PCI术患者160例,其中80例于PCI术前给予阿托伐他汀负荷剂量40mg,80例术前未给予阿托伐他汀负荷剂量进行研究。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肌酸激酶同工酶与超敏C反应蛋白值,PCI术后与术后1个月心功能情况。结果显示围手术期阿托伐他汀负荷剂量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优于非阿托伐他汀组(P〈0.05)。因此,围手术期给予负荷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可以降低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前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预处理后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及预后影响。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10月110例急性心肌梗死需行初次PCI患者,随机分成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80mg/d,n=36例)及小剂量阿托伐他汀组(20mg/d,n=36例),无阿托伐他汀处理组(n=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术后所有患者均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d。留取术前及术后第1、第3天的血标本,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随访记录1个月后心血管事件及药物不良反应。各组患者PCI术前TC、TG、LDL-C及hs-CRP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第3天各组血脂较术前明显下降,且大剂量组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小剂量组与术前无阿托伐他汀处理组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第1天各组患者hs-CRP较术前显著升高,术后第3天较术后第1天显著下降,大剂量组下降更为显著,且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小剂量组与术前无阿托伐他汀处理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1个月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无明显不良反应。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前服用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相对安全有效,不仅降低血脂,且显著下调术后炎症因子的升高,减轻微血管损伤。  相似文献   

8.
Engel的医学模式是基于健康内容的定性指标,是针对病态层次的生物-心理-社会医疗模式,因此尚不能改变心身分裂的公共卫生现状.卫生模式应是基于超常态-正常态-亚健康态-病态四种健康状态的定量指标,包括消费医学-保健医学-预防医学-临床治疗四种卫生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都需要这四种卫生模式.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作为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发展可导致重要器官的损害及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目前提倡理想的降压药物除了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外,应当具有一定的器官保护作用,降压的获益体现在对器官的保护及对心脑血管事件的降低方面。  相似文献   

10.
心血管康复是涉及医学评价、处方运动、心血管危险因素矫正、教育、咨询和行为干预等的长期综合治疗程序,以改善心血管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减少再次心肌梗死和猝死的危险,控制心血管症状,稳定或逆转动脉硬化过程和改善患者的心理和职业状态。心血管康复干预具体包括药物治疗、行为干预和心理介入等治疗。其中涉及一系列的心理-行为现象及概念。最近,心理医学领域提出了介于信念和想象的状态——Alief,这一具象派状态可以很好地解释与心血管康复相关的一些心理-行为现象,本文就此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