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临床对抑郁症的诊断仍普遍存在概念不清的现象,甚至抑郁症的诊断有逐渐被泛化的倾向,本文从抑郁症研究历史的角度,通过对抑郁症的概念及分类历史进行回顾,以期能廓清抑郁症相关的一些概念,从而为进一步统一标准、细化抑郁症的研究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
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医学史的角度梳理了抑郁症在西方的起源和发展、抑郁症相关病症在中国古代的起源和发展,考察了抑郁症在中国现代的社会文化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并且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进行了主题词聚类分析,获得8个聚类,根据每个组的聚类成员,初步得出中国抑郁症研究的8个热点及热度,分别是抑郁症的流行病学调查、社会心理因素分析、药物治疗、病因学、评估诊断、人种学、药理研究、病理研究等。还反思了抑郁症历史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展望了其历史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3.
老年抑郁症的症状、诊断及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老年抑郁症的症状、诊断和测量的探讨有利于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文章在简要讨论老年抑郁症主要症状以及诊断特点的基础上,重点介绍老年抑郁症的测量工具。文章指出,开展老年抑郁症研究的多学科研究,运用认知神经科学方法深入研究老年抑郁症,制订相对独立的老年抑郁症的分类标准,结合老年抑郁症患者身心特点开发更简便可靠的老年抑郁症量表,将有利于老年抑郁症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语言使用模式能反映心理状态和精神病理学特征。抑郁症患者与健康人群的语言使用模式存在差异, 识别抑郁症患者的语言使用模式有助于抑郁症的预测和诊断。传统的心理学研究和基于社交媒体的研究均表明, 抑郁症患者更多地使用第一人称单数代词和消极情绪词, 更少地使用第一人称复数代词和积极情绪词。基于社交媒体的研究进一步发现了一些抑郁个体日常生活中的其他语言标志。建议未来的研究进一步确认更具抑郁特异性的语言标志, 并进一步探索语言标志与抑郁症状间的理论联系。  相似文献   

5.
吴迪  邱江 《心理科学》2016,39(1):224-232
传统单一模态、单一分析方法在揭示抑郁症脑机制上存在较多局限;而新近多种模态、多种分析方法的结合可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促进对抑郁症脑功能和结构的全面探索、挖掘,可以更加有效地运用和实施于早期辅助诊断、干预治疗当中。因此,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多种模态下的脑影像指标及其分析技术,而后分别从结构及功能神经影像数据融合等方面,概述了抑郁症脑结构和功能的研究现状,发现抑郁症患者存在诸多脑区及相关环路结构及功能的异常。同时,通过对抑郁症多模态研究现状的梳理和总结,结合我们已有的相关前期研究工作,对未来抑郁症等情感障碍的进一步研究工作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反馈相关负波(feedback-related negativity, FRN)是一种反映个体奖赏敏感性的脑电成分; 而抑郁症患者的特征之一是奖赏敏感性的减弱。大量横向研究发现了重度抑郁症患者(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及有患抑郁症风险群体的FRN异常; 另外, 纵向研究发现FRN的异常能够预测青春期抑郁发作及抑郁症状发展, 压力、睡眠等因素在其中起调节作用。这提示FRN可能在对抑郁症的诊断及分型、抑郁高危群体的筛查及干预等方面具有潜在价值。目前关于FRN的心理功能依然存在一些争议, 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进一步明确FRN的功能和测量方法, 并探明抑郁症的异质性和共病对FRN的作用, 也应关注老年人群体中FRN与抑郁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抑郁是男性心理健康的一个静默的面向,男性抑郁的表现经常被忽视,但却又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即具有较高的自杀率。国外研究已经提供了一些对于可能起到导致男性罹患抑郁症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关的洞察,比如污名、男性性别角色规范,较低的求助行为和应对方式等,其中男性气质是男性抑郁症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国内针对男性抑郁症的研究有限,更多以抑郁症性别差异研究呈现,对于男性气质研究更多见于社会文化领域。笔者回顾了相关文献对现有研究做了尝试性的总结,并在最后提出展望和一些与男性抑郁症相关的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8.
抑郁症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是临床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其效果的提升有待超越传统方法,寻求新的方法和技术。其中抑郁症的神经成像转化研究为此提供了一个新的突破口,该研究取向旨在将抑郁症的神经成像基础研究的发现转化为临床运用。文章综述了其在抑郁症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上的潜在运用价值。未来方向需要更好地促进抑郁症神经成像转化研究的双向自由流通、强调将新的方法转化到日常的临床实践和健康决策上去、促进多学科的合作和相关人才的培养,以及进一步探究转化过程中所面临的特定基础和临床主题。  相似文献   

9.
张佩  夏勉 《心理科学进展》2015,23(6):1009-1020
服药依从性是影响抑郁症患者疗效和复发的重要因素, 然而很多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较低。与服药依从性有关的概念有服从性、依从性和遵从性。抑郁症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包括疾病与治疗因素、医生相关因素、患者相关因素及文化与环境因素四个方面, 主要从医生和患者两方面进行干预。其评定方法包括主观和客观两种。介绍了研究趋势, 未来应发展服药依从性测量工具, 加强本土化和社会文化因素的研究, 加强共病对抑郁症服药依从性影响的研究, 制定个别化的干预措施, 并加强心理学在抑郁症服药依从性领域的交叉研究。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临床心理学家们越来越关注阈下抑郁对重性抑郁症的预测作用.阁下抑郁虽然没有达到诊断标准的阈值,但是在普通人群中非常普遍,会降低这些人的生活质量,增加患抑郁症的危险.从阈下抑郁的定义及发病率、对阈下抑郁的评估、与重性抑郁症和其它精神疾病的关系等方面做一综述,并对该领域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将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