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通过分析现有产后抑郁预防干预方法,为探索产后抑郁预防干预模式提供依据。研究中提及的产后抑郁预防干预方法众多,但缺乏效果评价,总体干预思路是以早发现为前哨,疏导为重点,建立社会支持系统为支撑,调整生活习惯为保障。集体心理干预值得推广,应加强实施效果评估,并将产后抑郁干预融入孕产妇保健体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系统分析产后抑郁领域的国内研究现状.为研制针对性的干预策略奠定基础.研究遵循循证医学的理念,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时国内1998年~2007年阃发表的111篇产后抑郁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可见研究文献数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但研究范围主要局限于医学中心及区域范畴,研究内容主要涉及产后抑郁的评估与诊断,危险因素研究和预防干预方法的探索,但总体研究设计存在较大缺陷.可见亟需加强社区层面研究,提高研究设计的科学性,并将预防干预方法研究作为重点.  相似文献   

3.
早期评估与诊断是产后抑郁预防干预的第一步,通过分析国内产后抑郁评估与诊断方法的应用现状.为提高评估与诊断结果的科学性提供依据.发现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为筛查首选量表,分析显示采用同一种量表和不同量表进行评估的检出率均有较大差异.因此,应根据研究特点选择适宜的筛查量表以提高不同研究结果的可比性,同时,需加强量表分界值本土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我国产后抑郁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系统分析产后抑郁领域的国内研究现状,为研制针对性的干预策略奠定基础。研究遵循循证医学的理念,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国内1998年~2007年间发表的111篇产后抑郁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可见研究文献数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但研究范围主要局限于医学中心及区域范畴,研究内容主要涉及产后抑郁的评估与诊断、危险因素研究和预防干预方法的探索,但总体研究设计存在较大缺陷。可见亟需加强社区层面研究,提高研究设计的科学性,并将预防干预方法研究作为重点。  相似文献   

5.
我国产后抑郁评估与诊断方法应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早期评估与诊断是产后抑郁预防干预的第一步,通过分析国内产后抑郁评估与诊断方法的应用现状,为提高评估与诊断结果的科学性提供依据。发现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为筛查首选量表,分析显示采用同一种量表和不同量表进行评估的检出率均有较大差异。因此,应根据研究特点选择适宜的筛查量表以提高不同研究结果的可比性,同时,需加强量表分界值本土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引发产后抑郁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为探索干预措施提供依据.危险因素重要性的分析显示"夫妻关系不佳"位居危险因素之首;产妇的性格特征和孕期心理状态是产后押郁发生的重要心理影响因素.因此,丈夫角色不容忽视,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意义重大,干预效果显著的因素应作为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7.
产后抑郁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分析引发产后抑郁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为探索干预措施提供依据。危险因素重要性的分析显示“夫妻关系不佳”位居危险因素之首;产妇的性格特征和孕期心理状态是产后抑郁发生的重要心理影响因素。因此,丈夫角色不容忽视,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意义重大,干预效果显著的因素应作为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用积极心理学取向团体辅导对小学生抑郁症状进行预防性干预,应用多层线性模型考察了干预效果和中介机制。结果表明:(1)积极心理学干预抑制并逆转了抑郁症状随时间上升的趋势;(2)干预促进了优势使用行为随时间增加的趋势;(3)优势使用在积极心理学干预与抑郁症状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结论:积极心理学干预能预防小学生抑郁症状,优势使用对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干预抑郁症状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它是积极心理学干预的特异性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9.
评价女性冠心病患者伴焦虑抑郁的个性化干预效果并探讨影响因素.试验组进行个性化干预,对照组不做任何特殊处理.干预后试验组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分数明显低于试验前(P<0.01),而对照组无显著变化(P>0.05);试验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1.36天,低于对照组的15.42天(P<0.01);文化程度、公费比例、疾病认知和病程影响焦虑的干预效果,疾病认知和单身年限会影响抑郁的干预效果.采取个性化干预的综合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产后抑郁是产后时期出现的抑郁症状,对女性及其后代甚至家人都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产后抑郁稳定的预测因素是遗传基因、依恋风格、童年负性生活经历和激素水平的变化;涉及的脑区和神经网络集中在前额叶皮层、扣带回、杏仁核和海马等脑区及相应神经网络。未来应在探索综合的预测模型、男性伴侣的对照试验和基于大脑可塑性特征的干预模式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