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对婴幼儿哮喘进行早期诊断和进行早期干预已成为目前儿童哮喘防治的主要话题。随着肺功能检测技术的进步,临床上已有多项肺功能检测技术可应用于婴幼儿。正确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检测技术可为婴幼儿哮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本文对这些不同检测技术的原理、参数及其临床意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小儿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5岁及以下儿童哮喘的诊断极为困难,是富有挑战性的;因为诊断只能依靠临床判断、症状评价和体征分析.病毒感染所至的喘息在婴幼儿期很常见,与哮喘鉴别较困难.目前还没有诊断婴幼儿期哮喘的特异检测手段和方法,因此诊断需要综合考虑,包括反复喘息的类型、特异体质病史、哮喘危险因素、长期随访、广泛鉴别诊断和观察对支气管舒张剂及抗炎治疗的反应.  相似文献   

3.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小儿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5岁及以下儿童哮喘的诊断极为困难,是富有挑战性的;因为诊断只能依靠临床判断、症状评价和体征分析。病毒感染所至的喘息在婴幼儿期很常见,与哮喘鉴别较困难。目前还没有诊断婴幼儿期哮喘的特异检测手段和方法,因此诊断需要综合考虑,包括反复喘息的类型、特异体质病史、哮喘危险因素、长期随访、广泛鉴别诊断和观察对支气管舒张剂及抗炎治疗的反应。  相似文献   

4.
喘息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症状,尤其是婴幼儿.婴幼儿喘息分为三种类型:一过性的早期喘息,只发生在3岁以前的喘息.无家族的哮喘病史,与过敏原的致敏无关,与父母吸烟有关.持续性的早发的喘息,即非过敏的喘息,与病毒感染诱发有关.晚发的喘息/哮喘,即过敏性的喘息.有湿疹和哮喘的气道病理特点.在诊断支气管哮喘前,还必须排除以下疾病:先天性气道和肺的发育异常,先天性心、血管异常,异物吸入,胃食管返流,支气管结核,纤毛不动综合征,免疫缺陷病等.  相似文献   

5.
喘息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症状,尤其是婴幼儿。婴幼儿喘息分为三种类型:一过性的早期喘息,只发生在3岁以前的喘息。无家族的哮喘病史,与过敏原的致敏无关,与父母吸烟有关。持续性的早发的喘息,即非过敏的喘息,与病毒感染诱发有关。晚发的喘息/哮喘,即过敏性的喘息, 有湿疹和哮喘的气道病理特点。在诊断支气管哮喘前,还必须排除以下疾病:先天性气道和肺的发育异常,先天性心、血管异常,异物吸入,胃食管返流,支气管结核,纤毛不动综合征,免疫缺陷病等。  相似文献   

6.
袁玉琢  骆方 《心理科学进展》2022,30(10):2303-2320
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s, ASD)的症状早在婴幼儿期就会显现, 越早发现, 越早干预, 治疗效果越好。传统自闭症早期筛查与诊断在评估方法、流程上存在局限, 无法满足大规模筛查和诊断需求。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 使用智能化方法进行自闭症早期大规模无感筛查与诊断逐渐成为可能。近10年间, 国内外对自闭症智能化识别方法的探索在经典任务行为、面部表情和情绪、眼动、脑影像、运动控制和运动模式、多模态6个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未来研究应围绕构建国内自闭症早期智能医学筛查与诊断体系, 开发针对婴幼儿患者的筛查工具, 构建融合多模态数据的自闭症婴幼儿智能化识别模型, 建立结合脑影像技术的自闭症精细化诊断方法等方面来开展。  相似文献   

7.
呼吸道感染是耍幼儿哮喘发病的重要因素,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与婴幼儿哮喘的关系是近年研究的热点之一.Mp作为社区获得性常见病原体之一在婴幼儿感染率有增高趋势.Mp感染导致婴幼儿哮喘初次和反复发作可能的机制为:Mp感染可直接损伤呼吸道上皮细胞、影响细胞及体液免疫、粘液分泌和呼吸道上皮内神经调节机制紊乱;反复发作与呼吸道对刺激因子呈现高反应性、呼吸道慢性炎症及婴幼儿特应性体质有关.大环内酯类药物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用于治疗Mp相关喘息性疾病时取得了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8.
正确认识视野检查在青光眼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 ,既往采用的弧形视野计及平面视野计很难发现早期的青光眼性视野损害 ,Goldmann式视野计虽然能进行动、静态检查和定量视野分析 ,但检查人员的操作技术对检查结果的影响十分显著。随着自动视野计临床应用的日益广泛化 ,如何正确解释和分析结果 ,提高对疾病诊断的可靠性 ,成为视野检查的关键。正确认识视野检查在青光眼诊断中的作用 ,对提高青光眼早期诊断的水平有重要意义。1 视野检查对不同种类青光眼的诊断价值不同对于继发性青光眼及先天性青光眼特别是婴幼儿青光眼的诊断 ,视野检查的帮助不大 ;但视野检查对这些疾病的病程发…  相似文献   

9.
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婴幼儿哮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呼吸道感染是婴幼儿哮喘发病的重要因素,肺炎支原体 (mycoplasma pneumoniae,Mp) 与婴幼儿哮喘的关系是近年研究的热点之一。Mp作为社区获得性常见病原体之一在婴幼儿感染率有增高趋势。Mp感染导致婴幼儿哮喘初次和反复发作可能的机制为:Mp感染可直接损伤呼吸道上皮细胞、影响细胞及体液免疫、粘液分泌和呼吸道上皮内神经调节机制紊乱;反复发作与呼吸道对刺激因子呈现高反应性、呼吸道慢性炎症及婴幼儿特应性体质有关。大环内酯类药物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用于治疗Mp相关喘息性疾病时取得了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0.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技术是近些年来兴起的一种可以有效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的检测方法。利用该项技术,研究者们发现目前许多主要依靠病史、症状及体征诊断的神经系统疾病,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及其他一些神经系统疾病等,在疾病早期阶段,均存在RNFL厚度的改变。故认为RNFL厚度的变化可能是这些神经系统疾病的早期或亚临床体征,可为这些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病情监测等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