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人恶性肿瘤诊疗中的决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恶性肿瘤已成为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疾病,而且其发生率还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如何处理好老年医学和肿瘤学的交叉问题,对老年人恶性肿瘤患者选择适当的诊疗方法,对减轻老年患者的痛苦,延长老年患者的生存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38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放射性核素肺灌注显像等方法确诊的老年肺栓塞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老年患者和非老年患者在致病原因、临床表现及误诊方面的差异,证实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恶性肿瘤、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是老年人肺栓塞的主要危险因素.老年组肺栓塞的误诊率高达60.5%,高于非老年组(53.2%),最易误诊为肺炎,其次为心肌梗死.因此,老年人肺栓塞应引起临床医生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38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放射性核素肺灌注显像等方法确诊的老年肺栓塞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老年患者和非老年患者在致病原因、临床表现及误诊方面的差异,证实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恶性肿瘤、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是老年人肺栓塞的主要危险因素。老年组肺栓塞的误诊率高达60.5%,高于非老年组(53.2%),最易误诊为肺炎,其次为心肌梗死。因此,老年人肺栓塞应引起临床医生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高血压患者占60%左右,有研究表明,高血压对于老年人的危害更为严重,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器官损害以及相关死亡的危险性显著增高.老年高血压患者有其特有的临床特点,同时在老年人群中收缩期高血压占很大的比例,降压效果差,因此老年高血压的治疗应考虑其特点,本文从老年人高血压的流行病学、定义、临床特点及非药物治疗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老年高血压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5.
老年患者占结直肠癌患者的70%,因此老年人是结直肠癌的主要患病人群.为了提高结直肠癌治疗的总体疗效,我们应当特别关注老年性结直肠癌的治疗.以往,手术治疗和化疗的应用随着年龄的增高而明显减少.我们一直以为老年人手术和化疗的效果不令人满意.近期的研究改变了这一认识.证据表明辅助化疗和姑息性化疗对一般情况良好的老年人是有效而安全的.即使存在一些与年龄相关的基础疾病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仍然能从合理的治疗方案中获益.所以我们尚有许多工作需做,以提高老年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是对老年人安全有效的手术技术.我们期待随着经腔道的内窥镜手术技术的发展,将来会使老年性结直肠癌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老龄化,老年患者占手术麻醉比例逐年增加.对手术和麻醉危险因素、各重要器官的储备功能和应激能力的评估,以及了解老年人随年龄变化而产生的药效学和药代学改变,给予老年择期手术患者个体化麻醉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面对日益加剧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国际肿瘤界逐渐意识到老年肿瘤治疗问题的严重性.老年肿瘤患者在被确诊时多已处于晚期,基础疾病多,各脏器功能下降,姑息治疗对老年肿瘤患者显得非常重要,尤其是疼痛治疗.目前,因为对老年人疼痛的认识不足、评估不够、过分担心药物副作用,使得老年癌痛控制现状不容乐观.本文综述了老年癌痛的特点、评估方法及治疗原则,强调对于老年癌症患者治疗的目标不是重返工作或者延长生命,而是尽最大可能地提高生活质量,让老年癌症患者远离癌痛,真正享受到无痛人生.  相似文献   

8.
虽然肿瘤的发病率在老年人并不低,但社会对老年人的关注度并不高.几乎所有肿瘤药物临床试验都把老年人排除在外,因此,不少药品说明书特别注明"缺乏老年人资料".老年癌痛治疗领域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老年癌痛的病理生理及心理特点很独特,加之对老年癌痛重视不够及缺乏正确评价,所以老年癌痛的研究相当复杂,因而癌痛的处理犹如癌症一样也需要综合治疗.癌痛治疗药物可分成两大类:非阿片类及阿片类药物.非阿片类药物中首选对乙酰氨基酚治疗轻度癌痛,非甾体类抗炎药,特别是选择性COX2抑制剂可在对乙酰氨基酚无效时应用.阿片类药物则广泛应用于中度到重度的癌痛治疗.辅助治疗药物包括三环抗抑郁药、抗惊厥药、苯二氮艹+卓类药物等.可用于癌痛三阶梯治疗的任一阶段,能够治疗特殊类型疼痛,改善癌痛以外的症状,增加主要药物镇痛效果,减轻副作用,但不推荐常规使用.总而言之,对于老年癌症患者更要强调以镇痛为主的姑息治疗,特别在重症老年患者,可能成为最重要的治疗,有时甚至是唯一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老年抑郁症心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年抑郁症是老年人所有心理问题之中最常见的一种,其发生与躯体、心理及社会因素密切相关。通过文献检索,查阅老年抑郁症相关文献,综述其临床心理干预方法,对指导老年抑郁患者实施有效地心理干预,维护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由于稳定型心绞痛的病理生理学得到阐明,心绞痛的治疗发生了改变,产生了新的治疗策略.一方面,随着新药物的发展,对心肌缺血的病理生理机制有了更深的认识;另一方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持续快速进步也使心绞痛患者治疗有了进一步发展.与非老年人相比,老年人患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策略有其共性,亦有其特殊性,如何根据老年人血管病变特点,在以循证医学为依据的诸多指南实施中,慎重地遵循个体化原则,以使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最大获益,保障其生存质量,是目前老年心血管病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