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赵健全 《学海》2001,(5):167-170
"全球伦理"问题是近年全球化讨论中的一个理论热点,是应用伦理学发展的一个亮点.基于"可能性"的讨论是一个必要的理论逻辑起点,但各家的切入点各不相同,体现了不同的方法和视角.但大多数都未能从伦理与道德相区别的意义上加以思考和立论,使之对"可能性"的理解和把握中概念含混,意义不明.本文从伦理与道德的区别入手,认为"全球伦理"与"全球道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由此提出应从"伦理可能"和"道德可能"的区分上来把握"全球道德/伦理"问题,以期使这一问题获得进一步的思考和讨论.  相似文献   

2.
企业伦理管理"如何可能"问题是伦理管理的技术性或工具性实现难题,尽管美国经验可资借鉴,但我国实践中仍存在许多操作难题,研究也以宏观层面和中观层面的解决之策为主,缺乏可操作性较强的"术"的层面的策略研究成果,因此,有必要对伦理管理"如何可能"之术作进一步探讨.以此为基点,策略可分为伦理管理目标能见度提高策略和伦理管理运行机制的效力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3.
人类既是一种自然存在物.又是一种社会存在物.因此,人类的性行为必须符合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要求.这些要求表现为人类性行为的"伦理真"、"伦理善"和"伦理美".  相似文献   

4.
"合法反对"与"和而不同"--中西政党制度伦理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党制度伦理是现代政治制度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国家多党竞争轮替制度的政治伦理价值取向是"合法反对",而我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则以"和而不同"为价值取向.两大政党制度伦理既有共同体现人类政治文明进步的一致性,又有因国情和社会制度不同而产生的差异性:它们都以遵守宪法为根本前提,但西方国家的政党制度伦理还体现为负责地竞争、有效地反对,我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则以团结合作为政治理念,以稳定和谐为价值追求,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政治的公平正义与社会的稳定和谐,这是对西方竞争型政党制度伦理的超越,也是我国政党制度伦理先进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家族企业的二元形态以及内外分域结构,使家族企业管理总是优先强调"忠诚之价值",并使"忠诚的价值"成为家族企业管理的核心伦理条件."基于忠诚的管理"应当成为家族企业的经营战略.忠诚对企业伦理团结的造就,作为依赖性与独立的辩证统一,"忠诚领先"作为企业核心价值原理,以及忠诚与价值创造之间的循环,是"基于忠诚的管理"的核心理念、内在矛盾、基本原则和战略目标.家族企业如何将伦理忠诚转化为家族企业的愿景,是它面临的根本的管理伦理难题.家族企业只有通过忠诚价值的意义转化和层次跃升,才能透过忠诚法则构筑家族企业的共同梦想或愿景.  相似文献   

6.
和谐伦理是在和谐哲学思维方法论的指导下关于社会交往和关系的协调理论及其规则体系.它是社会主义建设阶段的人际伦理准则,是为协调非对抗性的社会伦理关系,寻求伦理关系双方的共处和协作的伦理.和谐伦理具有与革命道德所不同的原则与要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肯定"和而不同"的差异性、提倡"海纳百川"的包容性、强调"抑高举低"的互补性可以成为和谐伦理吸取的重要内容.中国社会从革命转向建设,就需要我们从革命道德转向和谐伦理.  相似文献   

7.
第五届两岸伦理学术研讨会以"社会公平正义与伦理"为主题,就"中、西伦理思想中的公平正义"、"社会公平正义与环境伦理"、"社会公平正义与政治伦理"、"社会公平正义与企业伦理"及中西方传统伦理、生命伦理、家庭伦理、校园道德文化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外部性"是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中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新制度经济学家提出了"科斯定理".什么是"外部性",为什么外部性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伦理问题,从经济伦理的角度怎么看待"科斯定理"?这是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伦理"与"道德"辨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日常使用中,"伦理"与"道德"往往被当作同义词或近义词使用,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了学术理论的混乱,本文归纳了学术界目前现存的几种有代表性的理论观点,并对"伦理"与"道德"的东西方涵义及二者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辨析与梳理。笔者认为,西方的伦理与道德的涵义相近,但与中文里伦理与道德的涵义有别;中文里伦理与道德的涵义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东西方的词源词义不可能完全对应,更不能以西方文化中伦理与道德的词源学涵义来取代中国文化里伦理与道德的基本涵义。对二者的正确理解必须依赖于相应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0.
徐嘉 《道德与文明》2007,1(6):11-14
传统儒家伦理的和谐性主要体现在仁爱原则以"推及"的方式贯穿始终,在由"家"到"国"的过程中,以血缘亲情为基础,使"家"的伦理规范自然过渡到"国"(民族)的伦理规范,达到了家、国之间的和谐统一.宋明时期更将仁爱扩展为"民胞物与"、"万物一体",使人的伦理意识由家庭、社会、自然一直推广到天地万物.这种伦理规律的和谐性、家庭观念的神圣性与仁爱原则的超越性对于建构现代和谐伦理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Timothy Stanley 《Dialog》2007,46(1):41-45
Abstract : When it comes to how Heidegger understands theology, Martin Luther was instrumental in his early formulations. Heidegger's interpretation of Luther leads him to descry theology as a discipline best left unfettered by metaphysics and this attitude is carried right through Heidegger's career. By explicating Luther's influence upon Heidegger's early Freiburg lectures from 1919‐1923, we can raise important questions about the nuanced way Heidegger construes Luther's theology in the hopes of inspiring key insights for Luther's appropriation in current post‐Heideggerian theology.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