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适应不良是大学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求助者因升入大学不久出现了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人际交往不适、失眠等问题,内心痛苦前来咨询,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采用认知疗法改变求助者的错误认知,经过6次咨询,求助者的焦虑情况基本消失,能愉快地生活和学习。咨询结束后半年回访,显示咨询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来访者是一名大一新生,自升入大学一个多月来,由于其个性内向,认知上存在偏差,导致对大学生活适应不良。神情悲观,精神不振,易发怒;食欲差,睡眠差;学习兴趣下降。咨询师根据来访者个性特征和问题的特点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对其进行干预。经过5次咨询,求助者情绪好转,学习兴趣提高,能够与同学正常交往,取得了比较好的咨询效果。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例使用焦点解决疗法和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帮助一个高一学生走出抑郁状态,重拾生活信心的案例报告。通过收集求助者个人资料以及进行原因分析,发现认知因素是求助者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于是与求助者协商制定了改变认知,树立自信心等的咨询目标。经过九次咨询,求助者的抑郁症状基本消失,能够通过改变认知来积极应对自己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案是对张某刚进大学适应不良进行咨询的案例报告。文章陈述了求助者张某新生适应不良出现前的个人成长史,量表测试结果、原因分析和评估诊断。咨询师主要采用了了合理情绪疗法等治疗技术,改善其认知偏差,恢复原有的兴趣,改善现在的人际关系。并对求助者完善其个性,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其人格的发展咨询目标的最终实现做出了评估。  相似文献   

5.
人际交往障碍是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本文详细介绍了一例大学生人际交往敏感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求助者表现出了情绪低落、心情压抑、失眠等问题,内心痛苦前来咨询,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采用合理情绪疗法改变求助者的错误认知,经过4次咨询,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能正常轻松地生活和学习。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例因厌学而导致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本文通过对这例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阐述了对求助者心理诊断和心理咨询的过程,并与求助者共同商定,采取了合理情绪疗法。咨询目的是帮助来访者改变不合理认知,发挥自己的潜能,达到人格完善。通过4次心理咨询,来访者厌学情绪缓解,能正确对待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学习效率显著提高,对生活抱有乐观的态度,达到了心理咨询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本案例是一位刚入学的研究生,由于是跨专业读研,学习统计,实验有点吃力,担心自己做不出科研成果。从而压力大,情绪低落,认为自己是位"笨"女孩。咨询师主要运用认知疗法,帮助其调整认知观念,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对求助者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改善其适应不良情绪,咨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本案例是一位刚入学的研究生,由于是跨专业读研,学习统计,实验有点吃力,担心自己做不出科研成果。从而压力大,情绪低落,认为自己是位“笨”女孩。咨询师主要运用认知疗法,帮助其调整认知观念,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对求助者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改善其适应不良情绪,咨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一例严重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求助者随母亲建立新的家庭后,与家庭新成员产生矛盾,并泛化到学校等周围人际关系中。学习、生活受到很大影响,情绪、自我观念产生巨大变化。咨询师根据求助者的情况,主要采用求助者中心疗法帮助其重新树立自信;同时采用认知疗法,逐步纠正错误观念,经过5次咨询,问题基本解决,实现了咨询目标。  相似文献   

10.
本文叙述了黄某因高考落榜,自尊心受到打击,情绪低落,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出现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师经过收集黄某的基本资料,结合咨询过程,咨询师主要运用认知疗法帮助其调整认知观念,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对求助者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消除了黄某的适应不良情绪,咨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本案例阐述了一名女大学生在学校人际关系适应不良,而引发求助者焦虑情绪的心理咨询过程。主要采用的是认知疗法,帮助求助者发现自动思维和自己的深层不合理的认知,用建设性信念代替挫败性信念。咨询目标为改变求助者的,错误观念及焦虑抑郁情绪,克服对人际关系的障碍,鼓励来访者积极阳光的心态面对人际关系中的难题,树立起积极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最终达成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完善人格的目的。咨询过程中,来访者与求助者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运用认知疗法进行了五次咨询,取得良好效果,实现了咨询目标。  相似文献   

12.
本案例围绕求助者因婚姻家庭问题产生了情绪低落、抑郁、总想哭、时而焦虑、食欲差、对自己及生活失去信心的心理问题,对求助者进行心理咨询,借助心理测验对其心理问题进行评估和鉴别诊断,诊断为婚姻家庭问题引起抑郁情绪方面的一般心理问题,可以通过咨询得以改善。咨询过程中,咨询师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对求助者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针对其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式讨论,首先让求助者认识到自己的信念是不合理的,其次让其理解不合理信念是导致其不良情绪的根本原因,并鼓励求助者以自我反省的方式用合理认知代替主观性的不合理认知,进而转变自己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促进其心理成长。通过四次会谈式咨询,咨询师通过促使求助者对自身不合理认知的发现和改善,使求助者情绪得到了缓解,实现了咨询目的。并通过布置作业的方式让其在实践中体会到合理认知的重要性,以巩固咨询效果。  相似文献   

13.
对一例出现一般心理问题的求助者,应用合理情绪疗法,帮助该求助者找到自己的不合理信念,经过5次的咨询治疗,通过改变其对事物的不合理认知,达到缓解焦虑情绪的目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两个月后随访,求助者的焦虑症状明显缓解,能够正常学习和人际交往。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马某某与暗恋的少数民族女同学之间因某些原因而朋友关系出现裂痕,导致其自责不已,情绪低落,睡眠不好,不能够安心学习。咨询师根据求助者的情况采用了合理情绪疗法,经过5次咨询,求助者改变了对自我的错误认知观念,情绪和行为逐渐恢复从前,取得了良好的咨询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是一例在押服刑人员焦虑情绪的心理咨询报告。两月前,该求助者因确有悔改表现,监区依程序为其申报假释奖励。假释申报名单公示后,求助者因担心别人从中使坏,使自己不能顺利假释及假释后如何适应社会而出现紧张,烦躁不安,睡眠差,注意力不集中,与人相处敏感猜疑,精神痛苦,已明显地影响到了改造生活。经过对求助者的临床资料整理分析之后,就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严重程度进行了归类诊断,初步诊断为以焦虑情绪为主的严重心理问题。咨询师运用合理情绪疗法,通过8次咨询,实现了让求助者建立正确认知,消除焦虑情绪、改善睡眠,咨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的求助者是一名服刑人员,入监后因与家人关系疏离而导致焦虑情绪,咨询师根据求助者的情绪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恰当运用合理情绪疗法,经过7次咨询,帮助求助者走出心理困境,改变其错误认知,减轻焦虑情绪,取得了较好的咨询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了一例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对环境适应不良引起严重心理问题的列兵进行心理咨询的案例。求助者主诉内心痛苦,抑郁、焦虑情绪持续两个月,近两周出现失眠症状。经收集、整理、分析求助者资料,评估主要问题,与求助者共同商定咨询目标,确定咨询方案,实施该方案并进行了效果评估。经过了六次咨询,求助者的情绪和睡眠问题基本解决,可以正确看待战友关系,恢复了正常的工作和训练,咨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案例求助者是一名幼时缺乏父母爱,在青春期叛逆走上犯罪道路的服刑人员,入监以后出现了焦虑、情绪低落,与同犯关系紧张,劳动效率下降等症状,求助者在听了心理健康教育大课后,主动前来咨询,迫切希望得到我们的帮助,改变目前的状况。咨询师根据求助者的情况采用合理情绪疗法,经过四次咨询,求助者的情绪问题和人际关系基本上得到解决,求助者认识到了自身存在的不合理认知,积极建立合理的认知方式,人格进一步得到了完善。  相似文献   

19.
本案例求助者洪磊(化名),空军某部队士官,因为失恋导致焦虑烦躁情绪,影响了其工作和生活,症状持续时间短,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咨询师主要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对其进行了5次咨询,求助者抑郁情绪得到缓解,咨询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一例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对男高中生考试焦虑问题进行咨询的案例分析报告。通过搜集、整理求助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进行鉴别诊断,确定求助者问题的为一般心理问题。咨询过程中主要使用了合理情绪疗法,求助者的考试焦虑问题基本解决,取得了较好的咨询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