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时比分析农村与城镇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临床状况,旨在了解新农合政策带给农村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益处及今后还需完善和努力之处.对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血液净化治疗中心2007年新增的238例终末期肾病患者按农村与城镇进行分组对比分析.96例农村患者,88例选择血液透析,8例放弃治疗;142例城镇患者,23例选择腹膜透析,108例血液透析,11例放弃.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患者慢性肾炎为主要的原发病、都存在透析过晚、并发症发生率高、急诊透析率高的现象.与城镇组相比,农村组患者平均年龄、肾痛知晓率、残余肾功能、血红蛋白、二氧化碳结合力、尿素清除指数低于城镇组(P<0.05);梗阻性肾病发病率、并发症发生率、急诊透析率、死亡率、失访率高于城镇组(P<0.05).新农合的实施使农村终末期肾病患者获得了治疗的机会,针对农村患者肾病知晓率低、临床状况差的特点,需加强农村慢性肾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
研究高通量血液透析对老年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治疗的疗效.通过前瞻性试验研究,试验组为18例老年透析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照组为28例老年透析患者采用常规维持性血液透析.试验1年后分别测定顽固性高血压、症状性低血压、肌痉挛、心律失常、心绞痛及皮肤搔痒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透析患者并发症明显缓解,对照组发生率明显上升(P<0.05).因此,高通量血液透析可以明显降低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是终末期肾病患者替代治疗的主要方法,三种治疗方法各有优缺点.临床上应根据患者原发病因、替代治疗并发症、卫生经济学、生存质量、所在地医疗条件、非医疗因素等作出科学临床决策,最大限度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终末期肾病患者替代治疗方法的临床决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是终末期肾病患者替代治疗的主要方法,三种治疗方法各有优缺点。临床上应根据患者原发病因、替代治疗并发症、卫生经济学、生存质量、所在地医疗条件、非医疗因素等作出科学临床决策,最大限度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终末期肾病是各种病因所致的慢性肾脏疾病的最终阶段.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是目前临床上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主要肾脏替代疗法,针对三者的优缺点,从治疗方式、疗效、费用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肾移植的治疗效果在整体上优于CAPD和血液透析,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的治疗效果略优于血透,肾移植是成本-效果比最好的ESRD替代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腹膜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病的有效替代治疗方法之一。2012年4月,河南省对包括慢性肾衰竭在内的六种疾病的新农合报销比例做出重大调整,腹透患者主要经济花费的透析液报销比例由原来的40%提高至80%。通过研究新农合制度调整前后豫北地区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了制度调整后的患者透析充分性提高,贫血、营养状况较前好转,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下降,生存质量改善的现况,论证了老龄、糖尿病、营养不良、心血管疾病、透析不充分、较低的医疗保险支付比例是影响腹膜透析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为腹膜透析患者的预后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腹膜透析是维持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主要治疗之一,我国透析患者中糖尿病肾病的比例在快速上升,如何管理进入透析阶段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特别是腹透患者的血糖是重要的临床问题。本文试图简述近年来国内外进展和共识,并结合临床实践,简述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方式的选择、血糖控制的目标和胰岛素的用法。  相似文献   

8.
对本院急诊科2008年~2012年302例急诊死亡病例进行分析,通过比较分析放弃治疗死亡和非放弃治疗死亡2组患者的年龄、疾病分类、伴发病、费用类别等情况,探析放弃治疗原因及探讨在急诊临床工作中如何实施放弃治疗.本组放弃治疗的主要原因是患者为疾病无康复可能、终晚期的老人.在放弃治疗过程中医生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反复评估病情,确定是否符合放弃治疗标准,并与家属充分沟通,尊重患者的各种权利,同时必须规范填写医疗文书.  相似文献   

9.
分析ICU终末期患者不同救治方式的临床转归及其影响因素。根据患者家属救治态度分为三组,1组明确要求积极救治;2组要求维持现有治疗;3组放弃所有治疗。结果发现积极还是放弃治疗的选择与患者家属经济状况明显相关,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患者家属倾向于选择积极治疗,经济差者倾向于选择放弃治疗。1组患者ICU住院时间长、日均费用最高,...  相似文献   

10.
比较经腹股沟和修补腹膜前间隙两类无张力癌修补术对腹股沟疝治疗结果的优缺点。将10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经腹股沟修补组(60例)和经腹膜前间隙修补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并发症及手术费用等方面区别。结果,经腹膜前间隙修补组较经腹股沟修补组手术时间略长(P〈0.05)、手术费用增加(P〈O.05),而在手术并发症等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类手术各有优缺点,选择何种术式则要因人、因手术医院而异。  相似文献   

11.
探讨早期目标血糖管理对严重脓毒症患者HMGB1变化的影响.严重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血糖控制A(4.4mmol/L~6.1mmol/L)、B(6.2mmol/L~8.3mmol/L)、C(8.4mmol/L~10.0mmol/L)三组.给予早期目标血糖管理,入ICU后0d、1d、3d、5d、7d采血测TNF-α、HMGB1浓度.三组TNF-α、HMGB1浓度及APACHEⅡ评分均呈下降趋势,A组HMGB1浓度及APACHEⅡ评分在第7d较B、C组明显降低(P<0.05).A组28d病死率较B、C组降低(P&gt;0.05).严重脓毒症患者在早期目标血糖管理下,显著降低HMGB1浓度,降低病死率和改善预后,HMGB1可用来评价脓毒症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12.
探讨B型尿钠肽前体N末端(NT—proBNP)在全身性感染患者预后评价方面的价值,及其与APACHEII评分在全身性感染患者的相关性。选取全身性感染患者32例,以28天随访结果,根据其转归分为存活组24例和死亡组8例。分别在确诊后Oh、72h采血行NT—proBNP检测,并采集数据进行APACHEII评分。结果显示死亡组NT—proBNP(Oh)[(5463.7±4152.3)ng/L]明显高于存活组[(839.4±1132.0)ng/L](P=0.016),72h后死亡组NT—proBNP[(5676.1±3937.4)ng/L]依然高于存活组[(843.5±866.3)ng/L](P=0.017)。NT—proBNP(Oh)、NT—proBNP(72h)(P〈0.05)是病死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经过对数转换的NT—proBNP(Oh)与APACHEⅡ评分明显相关(r=0.73,P〈0.001)。由此可见,NT—proBNP与病死率及APACHEⅡ评分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可以作为一种常规临床检测指标来判断全身性感染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大连市抑郁障碍的现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了解大连市18岁以上人群抑郁障碍的患病率和分布特点。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检查量表(CIDI3.0)对大连市5062名≥18岁城乡居民进行了调查。抑郁障碍的患病率为4.30%,其中男性为3.40%,女性为5.00%,女性高于男性(P0.01);重度抑郁障碍的男性患病率为2.90%,女性为4.40%,女性高于男性(P0.01)。城乡间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异。不同收入水平的患病率存在差异,收入处于中等水平的人群患病率低于低、高收入者。目前抑郁障碍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关注女性,关注低收入群体,进行健康宣传,提供支持,以便促进家庭及社会的和谐。了解大连市18岁以上人群抑郁障碍的患病率和分布特点。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检查量表(CIDI3.0)对大连市5062名≥18岁城乡居民进行了调查。抑郁障碍的患病率为4.30%,其中男性为3.40%,女性为5.00%,女性高于男性(P0.01);重度抑郁障碍的男性患病率为2.90%,女性为4.40%,女性高于男性(P0.01)。城乡间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异。不同收入水平的患病率存在差异,收入处于中等水平的人群患病率低于低、高收入者。目前抑郁障碍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关注女性,关注低收入群体,进行健康宣传,提供支持,以便促进家庭及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4.
The present study explored illness perceptions of end stage renal disease (ESRD) patients on both haemodialysis (HD) and peritoneal dialysis (PD) treatment, and their associations with quality of life. Leventhal's self-regulation model (SRM) was used a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Illness perceptions and quality of life were assessed with the IPQ-R and the SF-36 in 91 HD and 42 PD patients participating in the NECOSAD-study. Compared to HD patients, PD patients experienced more personal control and had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illness. Illness perceptions explained from 17 to 51% of the variance in quality of life scores. Perception of more symptoms, more consequences and lower personal control were associated with lower well-being. The concept of illness perceptions is useful in understanding the impact of ESRD and of dialysis treatment on quality of life. Interventions aimed at providing more knowledge about ESRD and dialysis, and provision of skills to coping with the illness and its consequences may improve quality of life in dialysis patients.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多支血管病变完全血运重建的长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分析冠心病多支血管病变(MV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进行完全血运重建术后长期的临床疗效,我们收集了2004年5月~2008年5月589例接受PCI的冠心病患者,其中实施完全性血运重建(CRV)461例(78.3%),不完全性血运重建(IRV)128例(21.7%),对比分析两组病例PCI术后随访1年以上的结果。结果显示IRV组患者中完全闭塞病变、3支血管病变的比例均高于CRV组(P0.01);CRV组PCI成功率明显高于IRV组(94.8%vs87.5%,P0.05)。提示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完全性血运重建能够获得更好的长期临床疗效论。  相似文献   

16.
检测20例原发性骨肉瘤和10例骨纤维结构不良中EGFR和C-erbB-2的表达;两者在骨肉瘤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0%和40%(P<0.05),而在骨纤维结构不良中分别为10%和0%(P<0.05);骨肉瘤中EGFR和C-erbB-2表达均高于骨纤维结构不良,且呈正相关,这为骨肉瘤的诊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观察预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对肝肿瘤合并高血压患者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诱导期的脑保护作用。选择50例患有高血压ASA分级Ⅱ级~Ⅲ级肝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H)组和复方氯化钠(复方乳酸林格液R)组,每组25例。于输注前(T0)、输注完毕即刻(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气管插管后5min(T3)、气管插管后15min(T4)、气管插管后30min(T5)抽取静脉血离心后检测血清中S100B、IL-6、TNF-a的浓度。与T0点相比,H组,T5点S100B轻度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IL-6、TNF-a无明显变化(P0.05);R组在T5点S100B明显上升(P0.01);IL-6、TNF-a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与R组相比,H组患者在T3-5时点S100B、IL-6和TNF-a均低(P0.05或P0.01)。结论为预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在肝肿瘤合并高血压患者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诱导期具有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观察和评价酮咯酸氨丁三醇复合丙泊酚一瑞芬太尼麻醉用于门诊宫腔镜检术的临床效果。选取无痛门诊宫腔镜检术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酮咯酸氨丁三醇组(K组)。统计患者麻醉满意度、围术期心血管用药情况和术毕2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K组相比,R组手术开始时(T1)、手术开始10min(T2)循环和呼吸抑制较明显(P〈0.05),麻醉起效时间相对较长(P〈0.05),术毕镇静效果较差(P〈0.01),麻醉满意度较低(P〈0.01),同时心血管用药次数增多(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但K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明显好于R组(P〈0.05)。酮咯酸氨丁三醇复合丙泊酚一瑞芬太尼麻醉应用于门诊无痛宫腔镜检术能够使患者呼吸循环更加平稳,提高麻醉满意度,减少围术期心血管用药次数和有效缓解术后疼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