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实验目的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大批有创造能力的人才。广义的创造力指相对于个人或社会来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产品的活动,它是每个健康的人都具有的一种心理能力,有一个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因此,需要从小培养。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思维,创造思维包括发散思维和直  相似文献   

2.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心理测验的一个重大发展是对于创造力的测量。从经典的吉尔福特发散思维的测验、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到今天沸沸扬扬的人才测评,几乎所有相关的测验都在试图测量人众多能力中的一种——创造力。但是,由于创造力测验理论不够完善和统一,创造力是否能够真的被测量出来,应用测验量表所测量到的是不是就是我们所认为的创造力,这些都受到人们的质疑。本文立足于此,来了解和认识创造力测验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哲学思维方式,其实质就是建立在实践观点基础上的主体性思维方式.这是由实践的本性:目的性、自为性、能动创造性——即主体性所决定的.这种新的思维方式,把人从虚幻、抽象的天国拉回到了具体感性的现实世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哲学,给人们提供了一种认识、评价客体的思维方式。这是一种具有崭新特质的思维,也即从实践观点出发的“实践思维”。 1 实践观点是对人类实践活动的理论概括和总结。实践活动是人类特有的、区别于自然物的本质性活动,实践特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属性。只有在以生产活动为主的实践活动中,才能逐渐产生出人与自然的矛盾、主体与客体的矛盾、思维与  相似文献   

5.
创造力与智力是怎样的关系?其说不一。有的学者认为,创造力与智力属于两种能力,各自独立,彼此间没有什么关系。另外有些学者认为,创造力实际上就是构成智力的因素之一,只是以往的  相似文献   

6.
提问是一种技巧,也是一种智慧,给自己建立提问表格,有助于增强想象力和创造力,改进和发明新的产品。因而自我提问表被称之为“发明家的锦囊袋”。美国学者沃尔森曾介绍过发明家奥斯本的提问格式,其中每一方面。每一步骤、每一问题都能诱发发明者的创造想象。还有其他...  相似文献   

7.
创设了新的中国人思维特征的情境评估方法, 初步应用于整体性思维特征与创造力倾向关系的研究并对其信效度进行了检验。新评估法选取体现典型文化意境和中国人思维特征的成语谜语作为材料,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形与意、情境与语境相互转换的成语谜语文化园, 记录被试游览时即景说出的成语建立成语库, 并编码所录成语的思维特征类型以作为被试的整体性思维测量指标。基于测试数据的信效度分析表明整体性思维成语测试系统信效度表现良好。整体性思维与创造力倾向的相关分析表明, 整体性思维与创造力倾向中的好奇性显著负相关。研究首次证实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来重建传统文化情境以实现对中国人思维特征的情境评估的可行性, 提示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情境评估法在未来心理学相关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由一件事物想到另一件事物,由一种观点想到另一种观点,由一种景象想到另一种景象,由原因想到结果,由结果想到原因,这种思维活动叫做联想。联想能力是一种重要的思维能力。 世界上许多事物的发现与创造,都是与联想分不开的,所以我们应重视联想能力的培  相似文献   

9.
汪洋 《美与时代》2004,(3):60-61
艺术设计素描是由传统绘画性素描向着现代设计需要演变而成的一种素描样式。它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更应注重对学生设计意识的培养。因此要以设计观念为指导思想,对传统素描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0.
学生数学能力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主持的国家教委重点科研项目“中小学生能力发展和培养”教改实验研究课题正在进行中,一九八六年七月召开的上述课题研讨会记要提出:“数学改革,突出思维品质的培养。在充分而全面认识数学的教学目的基础上抓好以概括为基础的开放性动态系统的数学能力的培养,也就是把数学能力看成是三种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与五种思维品质(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和敏捷性)的统一整体来培养”。从而提出了关于数学能力结构的一种新的观点,本文就达个观点作一些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11.
灵感是主体结构中多种矛盾相互作用的结果马长英灵感是怎样产生的?古往今来一直是哲学家们注意的课题。柏拉图认为是神赐的;现代西方有人认为灵感是在幻觉条件下产生的,甚至用致幻剂来诱发灵感;弗洛伊德等则用无意识理论来说明;还有顿悟说等等。现代科学的发展不断揭示出灵感产生的生理机制及客观条件。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灵感是主体结构中多种矛盾相互作用的结果。一、两种思维方式的转化与灵感的产生思维是人脑特有的功能,是认识的理性阶段,也是认识的过程与结果。思维有两种基本方式: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目前也有人把直觉、灵感看成是第三种思维方式,这是一个有待于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多种学科进一步探索的问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灵感与抽象思维、形象思维之间的关系极其密切,正是在这两种思维的作用与转化之中,灵感得以产生。钱学森说过,得灵感的人总是要经过一长段两种思维(即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苦苦思索来作准备的。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是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从心理学角度讲,它们都是有机体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反射,形象思维侧重于对第一信号系统的反射,抽象思维侧重于对第二信号系统的反射。从哲学角度讲,它们都是主体对客  相似文献   

12.
情绪调节能力是维护个体心理健康和生活幸福的基本能力。认知重评创造力是个体面对负性情境时能够自发产生多种认知重评策略的能力, 是情绪调节任务中的创造性行为。研究表明, 认知重评创造力与发散性思维和开放性正相关, 与神经质、特质愤怒无关; 创造性的认知重评策略或运用隐喻和类比的高水平认知重构更有利于负性情绪的调节; 创造性的认知重评可以通过基于杏仁核的显著情绪唤醒, 基于海马的新联想形成和基于纹状体的精神奖赏的中介来调节情绪, 从而产生可以保存在长时记忆中的新颖的、积极的情绪体验。上述结果支持认知重评的创造性重构理论。认知重评创造过程需要自上而下的认知控制和情绪表征的特定执行功能。未来研究可以扩大被试群体, 完善认知重评创造力的测量方法, 探索影响认知重评创造力的情境因素和内在因素, 以及进一步揭示认知重评创造力区别于传统创造力的特别加工或反应机制的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13.
研究者普遍认为,个体的内部动机促进创造力,但这种观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与质疑。最新的动机性信息加工理论认为,亲社会动机能使个体不仅关注新颖性,而且重视实用性,从而提高创造力。本研究采用2×2组间设计,操纵内部动机和亲社会动机,将被试随机分配到其中一种条件下完成一项创造任务。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内部动机和亲社会动机对创造力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只有当亲社会动机高时,内部动机才显著提高创造力;内部动机和亲社会动机均高时,个体创造力最高。本研究证明了亲社会动机在创造过程中的重要性,为创造力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在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尝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世界,知识的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知识的创新需要创造型人才,而创造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教育。正是基于对世界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普遍趋势的把握,我国把青少年一代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求,以提高青少年一代的创造力。 创造力(也可称作创造性)是指人们提供有创见的、具有社会意义产物的能力。创造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一般认为,它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创造性思维能  相似文献   

15.
医院管理中的逆向思维江西省崇义县中医院(341300)李冬松逆向思维是一种对习以为常的事物进行反向思维从而得出新的思维结果的思维方式。逆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重要思维形式。在医院管理中,逆向思维具有重要的地位,可以产生许多新的思维和方案。先挂号后看...  相似文献   

16.
梦的启示     
人在熟睡之后往往要做梦,依据弗洛依德的观点,做梦是人的潜意识活动。人的潜意识,实在不好捉摸,它或许产生于人在现实处境中的某种感受,或许完全出自于一种联想,抑或是毫无根据的妄想也说不定;也或许是人的大脑在受到某种刺激后所产生的混乱的思维,更可能是人在受  相似文献   

17.
灵感,是经过长期探索和积累之后,突然获得问题解决的一种思维状态。灵感思维具有高度的创造力量:它使你骤然挣脱陈腐观念而产生新颖的设想;它使你不须经过细密的推理而直接领悟到事物的本质;它使你显出超常的智慧,一瞬间解开令人长期困惑的谜团。灵感让人感到神秘而又魅力无穷。许  相似文献   

18.
一、如何定义“领导”何为领导?各国学者提法不一。斯托格狄尔认为,领导是对组织内群体或个人施行影响的活动过程。孔兹认为,领导是一门促使其部属充满信心、满怀热情地来完成他们任务的艺术。泰瑞认为,领导是影响人们自动为达成群体目标而努力的一种行为。戴维斯认为,领导是一种说服他人热心于一定目标的能力,等等。我国学者除赞同上述观点者外,还提出了以下五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领导,通俗来说就是率领、引导,它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行为。作为名词,它特指率领、引导之人(即领导者)及其所具备的能力;作为动词,它则指领导者作用于客观现象的过程。一般来说,率领引导主要解决去向问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方针大  相似文献   

19.
在心理和教育测验中,人们的兴趣已扩展到创造力这个领域中。一些人对创造力有兴趣,是因为它对于从事某种职业(例如艺术家、科学家)是一个重要的条件;另一些人的兴趣是把创造力作为一种智慧能力来研究;还有一些人的兴趣是把创造力作为解决难题的方法来研究。研究策略一般有两种:一些研究集中在创造性个人所具有的典型特征和背景经历上,而另一些研究试图探讨创造过程。  相似文献   

20.
本文发展了管理创造力的定义,认为它是用一种才能超常和独创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创造力的管理者以他们自己的才能和智慧,或者通过学习,在与新颖的、独创的、有适应性意义的(作为一种功能)和充分发展的(才能)产物相伴随的创造过程中得到巨大的满足,因为创造力是一种能力,所以创造力必须转化为行为,其结果才能帮助组织或个人,我们提出原始的创造力本身并不一定导致多产的结果,要得到好的结果创造力需要从组织或优良的管理技能中得到扶持.我们也认为,鼓励、创造和革新可以给经理们提供影响组织劳动生产力发展的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