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关于内省问题几次争论的评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评述了关于内省问题的若干次争论,从而阐述了(一)内省法是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方法,有其局限性;(二)除经验内省外,从冯特的实验内省一直到当今认知心理学家强调的口语记录法,各种别名的内省都是在控制一定条件下、与实验法相结合加以使用的,所以不能孤立地仅对内省法进行评价;(三)既然内省法都是与实验法结合使用的,因此它既可用来研究心理活动的结果,也有助于心理过程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4.
5.
6.
一、生态学家对公共利益的关心在当前的全球性问题中,生态环境问题是最有威胁性的问题之一。生态危机是人们的活动造成的,对它的治理,也得靠人们规定一些道德规范来认认真真地约束自己的行为。这就使得环境问题与伦理道德问题发生关系,出现所谓“环境伦理学”。本文要谈的环境整体主义(Enviromental Holism)就是属于环境伦理学中的一个带哲学色彩的理论问题。全球性问题,顾名思义,是需要全球的人通力合作去解决的。所以生态学家不得不是公共道德的倡导者,有的人甚至是“全球”主义者,呼吁“人类的意识应该领先于阶级意识和民族意识”(罗马俱乐部主席奥·佩奇:《世界的未来——关于未来问题一百页》,中国对外翻 相似文献
7.
8.
9.
最近,在四川省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有些同志提出:建国以来哲学战线上的几次争论应当重新评价。有的同志说:一九七○年底,人民日报刊载了署名“中央党校革命大批判写作组”的文章,题为《哲学斗争与阶级斗争》,给所谓“建国以来哲学战线上的三次大斗争”定了性,说“这三次大斗争都是在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斗争的关键时刻,由 相似文献
10.
保加利亚科学院荣誉院长托·巴甫洛夫在今年第1期《九月》杂志(文学月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可以争论的和不可以争论的》文章,批判一些保加利亚哲学家和艺术家,说他们是“革新派”,他们在一些问题上的观点已经背离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观点。一、批判阿·波利卡罗夫等对当代各部门科学的新成就给予了过高的估价,从而轻视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和物质的哲学定义;一些年青哲学家走得更远,从而导致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修正。如日·热列夫等人说,“客观实在是物质的非本质的特性,物质只是作为人的意识的客体才获得这种特性”;“不应教条地理解列宁关于物质是客观实在的定义,因为这不是对所有时代都有效的教科书定义”等。巴甫洛夫认为这是关于物质的哲学概念的“修正主义观点”,是“修正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的整个哲学思想基础的基础,是修正列宁的反映论”。二、批判多·斯巴索夫、阿·加夫里洛夫等人为了“革新”和“创造”,同新实在论者、雷姆克分子一样,把托·巴甫洛夫等人宣布为“模写实在论”代表。他们把认识说成是“物质的人对物质的世界的关系”,是“主体对客体的关系”,否认观念是客观实在事物的主观映象,因而实际上他们也同雷姆克分子一样把概念同事物本身混在一起。三、批判边·丹切夫等人是美学革新家”。丹切夫等人认为艺术的思想性是“艺术家(对事物)的主观态度的表现”。这“实际上就从艺术形象中抽掉了一切有认识意义的内容,因而也就抽掉了任何思想性。”托·巴甫洛夫文章发表后,被他批判的哲学家之一多·斯巴索夫在《人民文化》报上发表文章反击,接着该报又接连发表了托·巴甫洛夫、基·瓦西列夫、包·参科夫等人的三篇争论文章,《哲学思想》今年第3期又发表了米·扬科夫的争论文章。这些文章争论的中心问题是:事物的最普遍的结构及共规律性应否作为哲学的研究对象。一部分人(多·斯巴索夫、基·瓦西列夫)认为应作为哲学的对象;而另一部分人(托·巴甫洛夫、包·参科夫、米·扬科夫)则认为应作部门科学的对象。因限于篇幅,本刊特将托·巴甫洛夫的文章详细摘译介绍,还将持相反意见的多·斯巴索夫和基·瓦西列夫的两篇短文全部译出,以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大约30年前,科学哲学家的一股“新潮”为取代科学的那种实证主义形象播下了种子,它被看作是证明的理论框架和掌握资料数据的法则,“新潮”的趋向使科学更具历史色彩,这种形象的科学被认为是在继承而来的精神气质和预先假设的安排之中所进行的研究过程,他为科学的各个方面提供了意义。在这些科学哲学家中,也许就是T.S.库恩的著作促使大陆哲学家提出了自然科学的解释学这一看上去很庞大的混合体,这是一种嫁接,一种在“硬”科学和“软”人文学这两个不同的文化之间神圣的分界上所做的跨越。尤其今年轻的解释学鼓舞的是库恩的那种… 相似文献
12.
哈佛大学昆虫学家E.O.威尔逊长达698页的巨著《社会生物学:新的综合法》(以下简称《社会生物学》)问世以来,已经三年有余,其影响迄今犹未消失。但是在日本生物学界,只有生态学家、动物行为学家以及关注生物学对社会所负责任的一些人士予以重视,而作为大学生物学主力的生理学家、生化学家却几乎连书名也茫无所知。毋宁说,倒是哲学家、社会学家越来越注意这一著作。 (一)《社会生物学》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威尔逊撰写此书的目的,是要把个体群生态学、种群遗传学与战后迅速发展的比较动物社会学结合起来,以创立一门新的学科——社会生物学。全书由 相似文献
13.
14.
自从1979年10月份在成都召开的全国自然辩证法讨论会以来,我国学术界十分重视自然辩证法问题的研究。一年多来,全国各报刊杂志关于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对象和内容等理论问题,发表了许多不同观点的文章。现仅就有关自然辩证法学科性质争论情况,综合归纳如下,供大家学习、研究、参考。归纳起来,有以下五种代表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