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质成瘾者的跨期决策缺陷已被大量使用金钱延迟折扣任务的研究所证实。然而近年来, 来自金钱延迟折扣任务变式(成瘾物质延迟折扣任务、性延迟折扣任务和跨类别延迟折扣任务)的发现表明, 在物质成瘾领域的延迟折扣研究中单一使用金钱延迟折扣任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 物质成瘾者对金钱的延迟折扣水平可能并不能完全代表其对成瘾物质、性和其它自然奖赏的延迟折扣水平; 其次, 仅使用单一延迟折扣任务可能存在对物质成瘾者跨期决策过程的过度简化; 最后, 金钱延迟折扣任务较其变式对物质成瘾者的一些临床特征不够敏感。未来研究应进一步丰富、拓展物质成瘾领域的跨类别延迟折扣研究, 并对可能影响跨期决策的时间因素进行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2.
由于物质成瘾者的跨期决策缺陷在成瘾行为发生、发展及戒断预后中的重要作用,其已成为成瘾研究中的一个靶向干预目标。研究旨在检验提示潜在机会成本能否有效改善男性海洛因戒断者的跨期决策。两个实验分别选取男性海洛因戒断者30名与27名,让其在提示潜在机会成本和未提示潜在机会成本两种决策条件下,分别完成金钱跨期决策任务与海洛因-金钱跨类别延迟折扣任务。结果发现,提示潜在机会成本可以显著减少男性海洛因戒断者在金钱跨期决策任务中选择即时金钱奖赏的数量,但未能显著降低其在海洛因-金钱跨类别延迟折扣任务中的延迟折扣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提示潜在机会成本可以改善男性海洛因戒断者在金钱跨期决策中的短视倾向,但无法改善其在海洛因-金钱跨类别跨期决策中的短视倾向。  相似文献   

3.
大量研究发现海洛因成瘾者在跨期决策中更加偏好即时奖赏,对延迟奖赏具有更高的延迟折扣率。本研究采用延迟折扣任务探讨了未来情景想象对海洛因戒断者跨期决策的影响。实验1结果发现,前测中海洛因戒断组在金钱延迟折扣任务中的曲线下面积(the areas under the curve, AUC)显著小于对照组,而未来情景想象后两组被试的AUC值没有显著差异。而且海洛因戒断组在两种条件的AUC差值显著大于对照组。实验2结果发现,海洛因戒断组在前测的跨类别延迟折扣任务中的AUC值显著小于其未来情景想象后的AUC值。鉴于未来情景想象可以改善海洛因戒断者的跨期决策表现,今后可采用未来情景想象展开针对海洛因成瘾者跨期决策的靶向干预,降低海洛因成瘾者复吸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基于评估倾向理论, 通过3项实验考察了特定负性情绪(愤怒)对延迟折扣的影响, 并探究确定感和控制感评估倾向在这一关系中的作用。实验1考察愤怒情绪对延迟折扣的影响, 结果发现, 愤怒组被试的延迟满足倾向显著强于恐惧组和控制组。实验2采用实验因果链设计考察确定感和控制感评估倾向在愤怒情绪影响个体延迟折扣中的作用, 结果发现, 愤怒情绪可以有效增强个体的确定感和控制感(实验2a), 同时确定感和控制感能够增强个体的延迟满足倾向(实验2b)。实验3采用中介测量设计考察确定感和控制感评估倾向在愤怒情绪影响个体延迟折扣中的作用, 结果发现, 确定感和控制感评估倾向在愤怒情绪影响个体延迟折扣中起完全中介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 当个体进行跨期决策时, 体验到与确定感和控制感有关的偶然愤怒情绪会增强其延迟满足倾向。本研究对探究特定负性情绪对个体延迟折扣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2×3混合实验设计,通过控制时间距离和表征的建构水平,对不同问题启动下的跨时选择进行对比研究。实验结果显示,问题启动是影响跨时选择的重要因素,不同问题启动下的未来结果价值折扣存在显著差异。Why问题启动使个体的时间距离敏感度降低,How问题启动使个体的时间距离敏感度提高。  相似文献   

6.
延迟折扣是指与当前或近期的获益(或损失)相比,人们总是倾向于赋予将来获益(或损失)更小的权重。为什么人们在跨期选择中会表现出冲动性行为?怎样才能让人"目光远大",而避免"鼠目寸光"呢?这些都是延迟折扣研究力求解决的问题。近几年,本课题组利用行为、ERP、多模态MRI等技术,从特质性和状态性研究角度出发,系统考察延迟折扣的影响因素、认知机制和神经基础。首先,从特质性角度,考察了跨期选择中价值评估和自我控制加工的神经分离、立即选项与延迟选项的神经表征与预测、调控方式对延迟折扣作用的神经机制;其次,从状态性角度,考察了框架效应、贫富线索等对延迟折扣的影响以及预期情绪对延迟折扣的调控机理。最后,根据特质性因素(控制能力、时间感知、识解水平等)和状态性因素(框架效应、贫富线索、预期情绪等)对延迟折扣的影响及调控机制,提出了延迟折扣可塑性的研究思路。本课题组的研究对于延迟折扣认知与神经机制的理论建构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对于延迟折扣的可塑性及临床应用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窦凯  聂衍刚  王玉洁  黎建斌  沈汪兵 《心理学报》2014,46(10):1564-1579
该研究以自我控制资源模型为理论框架, 采用行为实验和ERPs技术考察自我损耗对冲动决策的影响。实验1采用Stroop任务操纵自我控制资源并采用延迟折扣任务考察被试的决策冲动性, 实验2采用同样的实验任务并同时采用ERPs技术记录高、低自我损耗者在随后决策任务中的脑电成分。行为结果发现, 在控制心境、特质自我控制水平以及风险偏好等无关变量后, 高损耗者比低损耗者在延迟折扣任务上的折扣程度更大。ERPs结果发现, 不论延迟金额大小, 高损耗者在左侧额区诱发的N1波幅显著小于低损耗者; 高损耗者在右半球诱发的P2波幅显著大于低损耗者。研究表明, 自我损耗抑制决策早期左侧额区的激活水平, 个体因而无法识别冲突以及抵制即时满足的诱惑, 这促使他们采用直觉启发式进行决策, 最终导致冲动决策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采用经典跨期选择任务范式,以个体的金钱喜好差异为切入点,通过问卷调查和行为实验考察金钱崇拜对个体跨期决策偏好的影响。结果发现:(1)个体的金钱崇拜水平与其跨期折扣倾向显著负相关;(2)无论跨期决策任务的难易和兑现时间的长短,高金钱崇拜者更倾向于选择较大的延迟奖赏,而低金钱崇拜者更倾向于选择较小的即时奖赏;(3)高、低金钱崇拜者的跨期决策反应时没有明显的差异,但二者的反应时都明显地受到任务难度的影响,即在容易条件下的反应速度显著快些。结果表明,个体的金钱崇拜水平在跨期决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致使高金钱崇拜者更愿意等待延迟大奖赏的到来。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情景预见对跨期决策的影响机制, 研究采用延迟折扣任务范式, 检验了在情景预见对跨期决策的影响中延迟时间知觉起到的中介作用。两个实验分别操纵了情景预见中未来事件与自我有关的信息和未来事件的情绪特征, 结果均发现情景预见通过改变个体对延迟等待时间的时距知觉影响了跨期决策。想象与自己、与母亲有关的未来事件, 想象积极、中性情绪效价的未来事件都使得被试将延迟等待时间知觉为较短的时间段, 更倾向于选择延迟奖励。想象消极情绪效价的未来事件使得被试将延迟等待时间知觉为较长的时间段, 更加偏好即时奖励。本研究有助于增进人们对情景预见影响跨期决策现象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时间压力是决策的重要因素.研究引入时间压力变量(高时间压力、非时间压力),探索了时间压力对风险决策的框架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1)时间压力弱化了风险决策的框架效应;(2)时间压力情境下的框架效应是一个精细加工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