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不同认知方式与标记利用意向对文章标记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探讨读者不同认知方式与标记利用意向对文章标记效应影响的实验。实验以初中二年级学生为被试。结果表明 ,文章标记利用的意向对场独立和场依存被试文章信息的保持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文章宏观标记与读者的认知方式有显著的交互作用 ,在有文章宏观标记条件下 ,场独立被试与场依存被试之间无显著差异 ,在无宏观标记条件下 ,场独立被试显著优于场依存被试  相似文献   

2.
组织结构图标记对文章整体信息理解与保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晓新  宋永宁  黄昭鸣 《心理科学》2006,29(5):1101-1103
本研究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了组织结构图标记对被试文章整体信息理解与保持的影响。结果表明:(1)用组织结构图进行标记能有效提高被试对文章整体信息的通达;(2)组织结构图标记类型与文章难度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即在文章容易时,标记效应不显著;在文章较难时,标记效应极显著;(3)当阅读材料较难时,在半标记条件下,被试得分最高;全标记次之;无标记最低。  相似文献   

3.
该研究通过三个实验探讨高职生英语阅读的文章标记效应。实验一探讨文章标记对阅读英语长、短文章的影响,结果发现文章标记对英语长文章主题信息保持的促进作用大于对英语短文章主题信息的促进作用。实验二以EyelinkⅡ型眼动仪为工具,考察被试阅读有、无标记文章的主题句的眼动模式的差异,结果发现被试阅读这两类主题句的眼动模式存在显著差异。实验三考察对被试进行文章结构策略训练对文章标记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训练促进了被试对无标记英语长文章主题信息的保持,研究结果支持策略转换假设。  相似文献   

4.
冷英  何秀丽 《心理科学》2012,35(2):299-303
以汉语中的叠词为实验材料,对重复知盲产生机制的类型标记个体化理论和建构理论进行检验。采用RSVP研究范式,在两个实验中让178名被试口头报告列表中出现的所有汉字(全部报告)或列表中最后两个字(部分报告)。结果发现:(1)在呈现速率为128ms和198ms时,完全重复的汉字在全部报告和部分报告任务中均存在RB效应,但在部分报告任务下出现的RB相比全部报告任务的减少了,符合建构理论的假设。(2)在全部报告条件下,不仅重复刺激的正确报告率会降低,而且与重复刺激相关的非重复刺激的正确报告率也会降低。研究表明建构理论比类型标记个体化理论更能解释RB效应的产生机制。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阈下情感启动范式, 研究威胁信息启动效应及其特质焦虑的调节作用,旨在揭示焦虑非自主闯入性特点形成的机制。实验在随机的三种条件下(阈上/阈下/基线)给38名被试呈现两种目标词(威胁词和中性词),其中基线条件不呈现目标词;之后要求被试在回避目标词的条件下完成组词任务,结果:(1)无论是中性词还是威胁词,被试阈下条件下目标词的击中率显著高于基线条件;(2)特质焦虑对阈下启动效应起着调节作用:高焦虑组被试威胁词的启动效应显著高于中性词,低焦虑组被试中性词的启动效应显著高于威胁词。结论:阈下启动效应显著,高特质焦虑组个体对威胁信息的无意识加工会增强对威胁信息的意识加工,产生闯入性想法,导致焦虑非自主闯入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以往研究关于视觉工作记忆回溯线索效应的产生机制主要存在5种假设, 目前依然存在争议。本研究通过改进前人研究实验范式, 采用包含内源性回溯线索的颜色回忆报告范式, 进一步对这5种假设进行检验。在实验1中, 我们调控了线索与探测阵列之间的时间间隔, 发现不同时间间隔不影响无线索条件的行为表现, 而在正常线索条件中被试的记忆精度以及能记住的项目数量均优于无线索条件; 在实验2中, 我们对回溯线索伴随的干扰刺激类型进行控制, 结果显示, 在不同条件下记忆精度不存在差别, 但当回溯线索伴随干扰刺激呈现时, 被试能记住的项目数量会被降低, 降低程度受干扰刺激的类型调制; 在实验3中, 我们对伴随回溯线索的干扰刺激的呈现时间进行控制, 发现虽然回溯线索效应仍然存在, 但干扰刺激的呈现时间不会影响效应程度。研究结果表明, 回溯线索的出现使得被试能够在决策加工前完成内部注意资源的再分配, 从而避免了同时进行这两种认知加工与记忆表征维持本身竞争认知资源。本研究为认知阶段分离假设提供了支持证据, 对解决回溯线索效应产生机制的争议以及理解内部注意与视觉工作记忆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知觉加工中存在颜色类别知觉效应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颜色的辨别具有类别知觉效应:类间两种颜色的辨别能力比同等颜色空间距离的类内两种颜色的辨别能力更高。对于类别知觉效应的产生机制存在两种观点:知觉特性假设、语言标签假设。以往的研究范式由于实验任务涉及到工作记忆成分,被试在完成任务时会自动地对颜色命名以利于记忆,因此所得证据大多支持语言标签假设,而对知觉特性假设的支持证据则很少。本文利用目标觉察范式最大限度去掉了工作记忆成分,通过测量被试辨别两种颜色的反应时,得到了类别知觉效应。并通过语言干扰任务进一步证实在该实验范式下类别知觉效应与语言的无关性。从而,为知觉特性假设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8.
文章标记量影响文章标记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文章阅读过程中文章标记量的多少对文章中不同类型的信号保持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有标记的目标句上 ,少标记条件显著优于多标记条件和无标记条件 ,多标记条件与无标记条件之间无显著差异 ;在无标记的目标句上 ,无标记条件显著优于多标记条件和少标记条件 ,多标记条件与少标记条件之间无显著差异。这一结果支持在文章阅读过程中读者是微略性地运用文章标记的假设和交易效应的假设。  相似文献   

9.
该研究以247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2(反馈类型:成功、失败)×2(任务重要性:重要任务、不重要任务)×2(外向性:内向、外向)组间设计探讨成败反馈对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的影响,以及任务重要性和外向性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反馈类型、任务重要性和外向性对核心自我评价变化的主效应及三者的交互作用效应均显著。(2)成败反馈与任务重要性对核心自我评价变化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简单效应分析表明,在失败反馈条件下,执行重要任务被试核心自我评价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执行不重要任务被试核心自我评价的下降幅度。(3)成败反馈与外向性对核心自我评价变化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简单效应分析显示,在失败反馈条件下,外向被试核心自我评价的下降幅度显著小于内向被试。(4)在失败反馈条件下,任务重要性和外向性对核心自我评价的变化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大学生为被试,以孙彦等人(2012)所研究的”MP3购买问题”为实验材料,采用2(时间压力:有时间压力/无时间压力)×2(图形版本:图形版本1/图形版本2)×2(品牌类型:品牌A/品牌B)三因素混合设计探讨了时间压力对品牌决策中图形框架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无时间压力条件下被试的品牌决策偏好受到了图形版本的影响,即出现了图形框架效应;(2)在有时间压力条件下图形框架效应对品牌决策偏好的影响被弱化了,说明图形框架效应是一个精细加工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文本阅读中情境模型建构和更新的机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采用移动窗口阅读技术探讨了文本阅读中情境模型建构和更新的机制。实验材料按照特征描述与目标行为 的关系总体上分为可能、不可能和重新可能三个版本。实验1主要探讨了文章开始部分有明显的焦点信息时情境模 型建构和更新的机制,检验了更新追随假设的合理性;实验2主要探讨了文章开始部分没有明显的焦点信息时情境 模型建构和更新的机制,检验了记忆基础文本加工理论的合理性;实验3使用再认探测任务,进一步检验了更新追 随假设和记忆基础文本加工理论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文本阅读中情境模型的建构和更新是一个双加工过程,在 自然阅读过程中,读者根据所阅读的信息不同会产生不同的信息加工活动,既会有记忆基础文本加工理论所支持的 协调性整合,也会有建构主义的更新追随假设所支持的焦点整合  相似文献   

12.
学生认知方式影响文章阅读理解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初二学生为被试 ,考察了不同认知方式学生对不同体裁文章以及对有无标记说明文的学习效果。结果表明,(1)不同认知方式学生对散文的学习无明显差异,对说明文的学习场独立学生要好于场依存者;(2)场独立者对有标记的说明文的学习效果要好于场依存者;对无标记说明文的学习,场独立与场依存者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采用测验法,以64名高中一年级学生为被试,探讨文章标记对不同阅读水平学生的回忆成绩和问题解决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阅读水平读者回忆成绩上的文章标记效应不显著;(2)文章标记对于不同阅读水平学生的问题解决都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3)不同阅读水平读者的回忆和问题解决成绩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文章标记对阅读理解困难学生信息保持的促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阅读理解困难学生不能合理分配注意资源的特点,设置了文章标记这一能引导注意分配的外在线索,并以高层次的主题信息回忆和低层次的从属信息回忆为指标,考察阅读理解正常与困难学生接受标记影响的不同特点。结果表明:(1)文章标记对于阅读理解正常和困难学生的主题信息的回忆均有显著的促进效果,而对于阅读理解困难者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2)文章标记只促进了阅读理解困难者的从属信息的回忆,对于阅读正常者来说,文章标记反而有损于对从属信息的回忆。  相似文献   

15.
文章标记对阅读信息保持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3个实验,探讨了文章标记对阅读信息保持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标记有利于读者对文章信息的保持;随着年级的增长,读者利用文章标记建构文章表征的能力不断提高;文章标记对文章信息保持的促进作用存在选择性加工,通过延时加工测量技术和眼动分析技术证实了策略转化假设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lexible strategic thinking and problem solving performance. In the first experiment, gifted, average, and poor problem solvers performed a number of tasks which were designed to provoke rigidity.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verage and poor performance groups did not differ in the number of answers indicating response and perceptual set. On the other hand, creative and intelligent students showed fewer rigid answers than the other two groups. In the second experiment, gifted and average students were asked to think aloud while solving different problems with open and closed solution situations. The thinking aloud protocols were analyzed by classifying the statements into different strategy types. Gifted students used a variety of strategies when solving problems, as well as different strategies for different problem types. No such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with the average problem solvers. The results of both experiments demonstrated consistent evidence for the role of flexible strategic thinking in gifted problem solving, as well as less direct evidence of the importance of metacognitive knowledge.  相似文献   

17.
从抑制控制模型出发,采用负启动范式探究过度使用比例推理的认知机制。研究包括3个实验,以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为被试,分别考察了抑制控制在解决缺值应用题、图片推理任务中的作用,以及数字比(整数比、非整数比)是否对抑制控制过程有影响。结果发现: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在两类实验任务中均出现了负启动效应,但负启动量不存在年级差异;在图片推理任务中,不同数字比类型下的负启动量具有显著差异。研究结果支持了抑制控制模型的观点,即成功解决问题不仅需要掌握问题的内在逻辑,更需要对不恰当策略进行抑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无论是儿童、青少年还是成人都需要抑制控制的参与,三者在抑制控制效率上没有差异;数字比类型对抑制过程有影响,但仅限于图片推理问题。  相似文献   

18.
聋生由于听力损失,导致其在阅读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如何提高聋生的阅读效率是一个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的课题。本研究采用眼动追踪技术,以29名小学高年级聋生为研究对象,考察颜色交替词标记形式对小学高年级聋生篇章阅读的促进作用。结果发现,无论是眼动指标的整体分析还是局部分析,均支持颜色交替词标记文本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学高年级聋生的语篇阅读效率。本研究结果对于训练提高小学高年级聋生的阅读效率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