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如何针对职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很好地完成政治课教育教学的双重任务?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思想政治课,从而实现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与觉悟的提高?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认真的思考与探索,认为职业学院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唱好三部曲,使学生迈上三个台阶.  相似文献   

2.
周立 《美与时代》2004,(10):84-85
素质教育的提出,要求政治课教师做好教学方法的转型,要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接受知识成为教师面临的首要问题.笔者认为,要让学生放弃对传统的政治课的偏见,必须做好两个问题,首先要直面学生提出的一切问题,而不是回避,其次,要注意课堂语言的鲜活性,使学生时时感到新的语言力量的冲击.这样,才能够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课内容.具有鲜明时代性和深厚的理论性.政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准确把握教材,运用多种教学的方法和技巧,把学生引进政治学科的殿堂中.教师要从情境教学角度出发,通过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情境中,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流意见,突出学习过程合作性与互动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政治学科普遍存在着老师难教——太枯燥,学生难学——太乏味的难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制定的新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学生思维、情感和行为方式的培养,这对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师来说是一个转变教育观念的好机遇,所以我们要借此东风,大胆改革创新,让政治课散发出久违的魅力.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采用以下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5.
实施问题式教学能够转变传统中学政治课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有效参与课堂,唤醒学习动机,养成学习习惯,提升思维品质,增强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6.
陈撒 《四川心理科学》2014,(24):150-151
初中政治课最主要的特点是逻辑性和理论性很强,学生普遍感到思想政治课十分的枯燥难懂,严重的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心理特征,所以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毫无兴趣可言。若要彻底的摆脱这种尴尬的学习境遇,就要积极的探索政治教学的新办法,提高学生时政治课堂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作为现代的一位政治教师不能把政治课看成仅仅是传授政治知识的课堂,把心理教育看作是班主任的事,而应该把心理教育融进政治教学。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形成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并使学生能更好地参与政治知识的学习。  相似文献   

8.
一、改变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创新热情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前提。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倡导师道尊严的不平等的关系,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控制者、组织者、制定者和评判者,是知识的化身和权威,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主动者、是支配者。而学生是来向老师求学的,理所应当听老师的话,服从老师的安排,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只能是消极、被动的学习者和服从者。尤其在一些思想政治课上,教师高高在上,照本宣科,满堂灌,脱离学生实际,学生当然不喜欢,学习的积极性就低。如此教学,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现行的中学政治课教学仍然处在以升学为目的僵化的应试教学轨道上。上课教师讲空道理,大道理。平时老师交待知识要点,复习时学生背要点,考试时力争一字不差地答要点。学生通过政治课学习得到的只是一些教条,不知道它们在现实中有什么用,如何用,甚至觉得他们和现实是相矛盾的,是无用的东西,从而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觉得枯燥无味,不感兴趣。出现理论与现实严重脱节。我看,除了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外,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有获取知识的要求和能力。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能力的培养,如果没有兴趣和主动性,如何培养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孙乐 《四川心理科学》2014,(21):152-152
现在全国各地都在进行教学改革,如何发挥政治学科独特的作用,提高政治课的德育功效,是我们每个政治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在众多的问题中,教师首先必须改变的是自己的观念,因为行动受思想、观念支配的,有什么样的思想和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育人理念,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来,在新的形势下,政治教师必须树立以下正确科学的观念。  相似文献   

11.
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担负着培养社会人才、培养学生职业精神和德育教育的重要任务。高职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必须要把提高高职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作为其基础目标,  相似文献   

12.
一、理顺政治教学与新课程的理论关系,走向政治教学与新课程的整合 在传统的教学论概念中,“课程”被理解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课程只是政府和学科专家关注的事,教师无权改变或更动课程,当然也无须思考课程,教师的任务是教学,课程和教学成为两个彼此分离的领域。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实体或内容,它规定教师“教什么”,“怎么教。课程是“专制”的一方,教学是被控制的一方。两者是机械地、单向地、线性地发生关系。这样,思想政治课课程不断地走向孤立,走向封闭,走向枯燥、陈旧,而教学也不断地变得死板、机械、沉闷。在这种背景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只是打外围战,像“戴着镣铐跳舞”,师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可能得到发挥。而现在新课程理念下,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本以北京市134名中学教师为调查对象,研究了在教师心目中学校心理学服务的重要性,比较了一般任课教师和心理教师对学校心理学服务项目上重要性的认识差异,所得结论为:1.无论普通教师组还是心理教师组,对学校心理学服务各条目重要性的认可程度都很高;2.所有的教师都重视个别学生的心理咨询与辅导,而对团体辅导和心理测评的重要性认识不够;3.普通教师更注重学校心理学服务中的针对学生个体的帮助与辅导及对学生的行为问题的矫正,心理教师则认为为家长和教师提供咨询与辅导是更为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话形象地揭示了教师劳动的特殊性。教师的每一个细小的行为.都会对学生的世界观和道德品质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必须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以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品德来启迪学生。加强学习.提高科研意识,用先进的教育思想、科学的教育方法施教.才称其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相似文献   

15.
最近,有人曾对北京市10所中学2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课后敢于向教师质疑的占66.8%,课堂敢于向教师质疑的占21.5%,而课堂敢于当面指出教师错误的学生仅占5.5%。 是学生没有问题可问吗?其实不然,青少年思维活跃,他们脑子中的疑问很多。问题在于我们的教师不那么提倡学生质疑,不少教师并不喜欢那些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常常提出诸多“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的学生,甚至有个别教师把学生的质疑认为是对自己尊严的侵犯。相反,教师们对那些循规蹈矩,亦步亦趋跟着教师节拍向前走的学生往往偏爱有加。 …  相似文献   

16.
教学以人为本。重视学生,面向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广大教师正努力探索贯彻素质教育的途径,思考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如何开启学生创造的闸门。于是,兴趣教育、愉快教育、情景教育应运而生。面对历来被认为是枯燥、晦涩的思想政治课,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曾使用各种方式,尝试让学生学得轻松,让笑声和掌声走进政治课堂。一、“学生考官”摆擂台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竞争,实现自我价值的意识。为了调动这种意识,我将每堂课前5分钟的复习提问,改成学生上台提问。即让上堂课表现出色  相似文献   

17.
学生对教师管教信息的认知、情绪体验和行为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俊  张积家 《心理科学》2004,27(2):344-346
本文研究学生在接收到教师的不同管教信息时对教师情绪的认知以及自己的情绪反应和行为倾向。对597名中小学生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教师采用“诱导教诲”、“困扰担忧”的管教信息最能引起学生的积极反应.而“愤怒批评”的管教信息易引起学生的消极反应。研究还发现.小学生和中学生的反应存在差异.而性别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对性质不同的行为问题加以管教引起学生的反应差异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8.
本通过进行学生心理适应性研究与实验.指导教师找寻适合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1.高中政治教学内容的滞后。政治课教材可说是届届都是新版本、新内容。可是教学中教材内容滞后的问题依然突出。例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在不断发展,新情况、新问题、新的政策法规在不断出台;受教材编写的时间和篇幅局限,内容不完整、不全面,有些己失去典型性和时代性,照本宣科缺乏说服力;有些内容己在中小学和其他学科中重复讲述,学生厌烦,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等等。  相似文献   

20.
一.运用“交流-互动”教学模式。进行英语课堂教学 “交流-互动”教学的基本模式结构为:教师启动-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组际交流-练习评定。 1.教师启动——“交流-互动”的前提。在“交流-互动”的教学中,学生的动是以教师的启动为基础的。教师在讲授新课前对学生作适当的引导,在讲授较难理解的课文前,先向学生介绍一下有关背景知识并提出教学要求,为学生的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主要做好引导工作,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学习新课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