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彭耀光 《哲学动态》2005,(12):54-56
由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举办的"东亚价值观"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8月11~12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来自日本、韩国、美国、中国大陆及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4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着中国传统文化与东亚价值观、东亚价值观的特质及其成因、传统东亚价值观的现代转化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由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举办的“东亚价值观”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8月11~12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来自日本、韩国、美国、中国大陆及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4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着中国传统文化与东亚价值观、东亚价值观的特质及其成因、传统东亚价值观的现代转化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一、中国传统文化与东亚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对传统东亚价值观的形成,其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对此,北京师范大学的郑万耕教授认为,《周易》作为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提出了许多重要的价值理念,其中“保合太和”、“天…  相似文献   

3.
张玉霞 《管子学刊》2009,(3):110-114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伦理精神一直贯穿在中国的各种文化形式当中,所以,以家庭的悲欢离合来寄寓国家和民族的盛衰兴亡与历史变迁的家庭伦理影视剧,其道德伦理、宗法伦理与政治功利相糅合的叙事主题,与文艺创作者潜意识中接受儒家文化伦理精神的影响密不可分。新时期以来,家庭伦理题材影视剧受到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共同青睐,呈现出日益繁盛的景象。编导们通过展现普通平民的生活形态,揭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道德冲突和文化冲突,挖掘普通人身上所蕴涵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和生活观念,既展现了他们身上所闪现的人性光辉,也表达了对传统伦理道德观及传统文化的维护,是对失落了传统文化精神家园现实危机的想象性救赎,是对现实文化怀旧心理的“视野融合”。  相似文献   

4.
<正>2009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第十届东亚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以"东亚实学的意义与发展"为主题,在韩国首尔新闻中心举行。韩国实学博物馆馆长、韩国实学研究会前会长安秉直先生致开幕词。他回顾了20年来中、韩、日三国实学会通力合作,两年一届轮流召开东亚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历程,盛赞各国学者共襄盛举所取得的一系列学术成  相似文献   

5.
2004年8月至2005年8月,我有幸得到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国际学术交流项目的资助,到成均馆大学任客座教授,主要从事“全球化与东亚价值观”项目的研究。成均馆大学的前身是封建时代的文庙,迄今已经607周年,是韩国东亚研究、特别是儒教文化的大本营。一年来在成均馆大学的耳濡目染,对韩国各地的十多次文化考察,以及因研究项目的需要而做的大量文献调研、与韩国哲学与文化领域教授们的广泛交流,使我对韩国哲学与文化形成了一些基本的印象。在历史文化传统方面,正如许多学者指出的,韩国是世界上与中国最为类似的国家,素有“小中华”之称。在历史上,…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5月26-27日,由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周易研究》编辑部、中国周易学会主办,韩国庆北大学校人文学术院、茶山学术文化财团协办的"第二届东亚易学国际研讨会"在山东大学召开。来自韩国首尔大学、庆北大学、成均馆大学、岭南大学、仁济大学、建国大学、翰林大学、韩国国学振兴院、韩国茶山文化财团、日本东京大学、巴黎第七大学、新加坡孔子学院、香港教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10月24-25日,中韩易学高端论坛在山东大学成功举行。本论坛由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周易研究》编辑部与中国周易学会主办,韩国茶山学术文化财团协办。《周易》是中华文化中最为重要的经典之一,对中华文化乃至东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易学很早就传入到朝鲜半岛,为韩国文化所吸收,并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易学思想和解  相似文献   

8.
正2018年4月22日至23日,由中国伦理学会、韩国伦理学会、山东省伦理学会、曲阜师范大学共同举办的"第25次中韩伦理学国际学术大会"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召开,来自全国各高校、研究机构以及韩国的专家学者340余人出席会议。大会围绕"儒家道德文化与当代社会发展"的主题展开深入交流与对话。4月22日上午大会开幕。韩国伦理学会会长、西原大学崔文沂教授,中国伦理学  相似文献   

9.
中国实学研究会成立 1 0周年庆祝大会 ,于 2 0 0 2年 1 0月 2 1日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隆重举行 ,来自台湾及内地几十所大学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 1 0 0多人出席了庆祝会。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张岱年、汤一介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马俊杰 ,台湾交通大学教授詹海云等出席会议并在会上致辞 ;韩国实学学会、日本东亚实学研究会、台湾交通大学通识教育中心、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澳门中国哲学会、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华孔子基金会以及辛冠洁、杨通方、张岂之等海内外 30多家学术团体和学者个人发来了贺信贺电。张岱年先生在贺信和发言…  相似文献   

10.
<正>《道教在日本》和《道教在韩国》(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6月第1版)是孙亦平教授所撰写的新作。近年来,孙教授将道教研究视野从中国扩大到整个东亚地区,创造性地提出"东亚道教"的概念,并撰写了国内第一部系统全面地研究东亚道教的著作《东亚道教研究》,填补了学界"未曾有过整体性东亚研究的空白"。(1)《道教在日本》和《道教在韩国》是孙教授在此基础上对道教在日本列岛与韩国半岛的传播和发展所做的专题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伦理学会、韩国伦理学会共同主办的第26次中韩伦理学国际学术大会于2019年9月29日至10月1日在韩国举行,来自中国和韩国的100余位伦理学研究者和道德教育工作者出席会议,中韩两国与会者围绕"网络时代的伦理与道德教育"的主题展开了深入的学术研讨。一、网络社会的伦理变革韩国东国大学金辰仙博士从客观主义伦理学的视阈讨论了网络时代超连接(高度互联)社会的道德意义。客观主义伦理学重视每个人的发展,主张道德价值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鼓励个体的成长与社会发展有机共存。  相似文献   

12.
第12次中韩伦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6月21日至22日在韩国仁川大学召开.中国伦理学会代表团由21人组成,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国家行政学院王伟教授担任团长,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肖群忠教授担任秘书长.日本学者藤原素子、新加坡学者王永炳也应邀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3.
儒教在当代韩国的命运及其传统文化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月琴 《哲学动态》2005,(11):56-61
在短短20年时间里,儒教在当代韩国经历了截然相反的命运:亚洲"四小龙"时期,儒教被作为促进东亚经济高速生长的文化动力受到了极力赞扬,广为宣扬的"儒教资本主义"模式就是对儒教伦理经济学价值的直接肯定;而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却使得儒教在当代韩国正面临着被批判和被抛弃的现实命运.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历史上儒教文化发源地的当代中国,却正在兴起一种与当代韩国批判儒教文化思潮相反的、要求重新研究和评价儒教传统文化的思潮.这种极为有趣的文化现象究竟有着怎样的文化意义和现实意义,正是我们关注当代韩国儒教批判思潮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中国革命道德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在在大力弘扬我国古代传统优良道德传统的同时,还应该大力弘扬中国共产党人、人民军队、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所形成的优良革命道德传统.中国革命道德源生于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取决于共产党人的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意识.从先秦到辛亥革命时期所积淀和流传下来的传统伦理道德是中国革命道德产生的历史前提,革命道德是中华民族道德发展的崭新阶段,其产生和形成实现了中国伦理道德发展史上空前的革命性变革,它同古代传统道德既有联系又有本质上的区别,既有继承又有创新,是在对古代传统道德扬弃和超越的前提下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5.
《天风》2010,(10)
<正>高峰会长率"中宗和"代表团赴韩参加研讨会本刊讯:2010年8月24日至29日,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中宗和)副主席、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高峰牧师率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代表团一行6人,参加了在韩国首尔举行的以"建立东亚和平共同体及国际社会的作用"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高峰牧师作为三位主要发言人之一,以"以史为鉴、珍爱和平、共创未来"为题作了主题发言。  相似文献   

16.
刘隽 《哲学动态》2003,(1):21-23
符号学是一个跨学科的新兴研究领域 ,是逻辑学、语言学、哲学、文学、艺术、宗教学等众多人文学科的交叉学科。第三届东亚符号学会国际会议于 2 0 0 2年 10月 4~ 6日在武汉召开。来自中国、日本、美国、加拿大、波兰、韩国、蒙古、法国和中国台湾省的近 80名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 6 0余篇。国际符号学会名誉会长佩尔茨 (J .Pelc)、著名符号学家维萨克 (PaulBouissac)、著名语言哲学家马丁尼奇 (A .P .Martinich)、东亚符号学会副会长藤本隆志 (TskashiFujimoto)、韩国符号学会名誉会长…  相似文献   

17.
东方现代化模式与东亚传统文化─—福冈“东亚传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记实高令印1994年4月8—10日,在日本福冈举行了“东亚传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主题是研讨东方思想,包括1.中国传统思想的展开,2.中国周边地区的中华文化,3.传统与现代——新儒家...  相似文献   

18.
王青 《哲学动态》2005,(10):70-71
"明治哲学与东亚近代哲学的转型"国际学术会议于2005年8月6~7日在延边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华日本哲学学会及延边大学共同主办,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提供后援.出席会议的中国、日本、韩国学者们围绕"明治哲学与东亚近代哲学的转型"这一会议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问题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正>2022年12月20日,由韩国大真大学大巡思想学术院、中国厦门大学道学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越南国立大学胡志明市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文化学系联合举办的第二届东亚宗教文化线上国际学术会议顺利召开。来自中国四川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大理大学、四川传媒学院、泉州师范学院、莆田学院、闽南师范大学、辅仁大学、长庚科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韩国大真大学、济州观光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  相似文献   

20.
正2019年10月26—27日,由江苏省道德发展智库、江苏省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创新中心、东南大学人文学院、东南大学道德发展研究院共同主办的"伦理道德发展的文化战略"国际论坛暨"道德发展智库月"系列论坛在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举行。论坛组织了"伦理型文化战略"国际论坛、"新中国70年伦理道德发展的文化轨迹与文化规律"第二届长江学者智库论坛、"新中国70年伦理道德发展的‘中国问题’及其前沿理论"首届杰出青年学者智库论坛三大主题活动。来自英国、法国、德国、奥地利、俄罗斯、韩国和中国的两百多名学者与会,围绕"伦理道德"与"文化战略"两大关键词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