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楹联是我国特有的民族文学品种,而宫观楹联是道教文化长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语句精炼、内涵深刻,劝世扬善、耐人寻味,借景喻世、发人深省,融入生活、流传久远。道教宫观大都建于名山大川或风景闹市,它不仅是道教信徒过宗教生活的场所,同时也是广大游人观光览胜之...  相似文献   

2.
宫观     
道士修道、祀神和举行宗教仪节的处所,为道宫和道观的合称。古祀神之宫观,始见于《史记·封禅书》汉武帝令在长安、甘泉建观,以候神人。但均非道观。道教宫观盖源于张陵之二十四治。“治”乃五斗米道的传教点区,其治所亦道士祀神修道之所,多设在山中,“置以土坛,戴以草屋”,“治馆之兴,始乎此也”。至晋,或称治、或称庐,或称靖(又作“静”),东晋始称馆,北朝始称观。  相似文献   

3.
在有着“锦官城”、“蓉城”之称的四川成都西南郊,有一处著名道教宫观——青羊宫。青羊宫侧倚锦江,南临百花潭、武侯祠,西靠杜甫草堂,东接文化公园(内有成都另一处规模较大的道观二仙庵),1982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道教重点宫观。一巴蜀之地是道教的发源地。东汉时期,沛国丰邑(  相似文献   

4.
有心研究泉州道教舞蹈的同志们往往因寻不到有关的历史文献记载,而感到无从下手,确是困难重重。为了探寻道教舞蹈的渊源,1957年市文化局局长许谷芬同志派我与赖泗海走访了鲤城区的两处宫观,向“天公观”(即元妙观)的两位道教老艺人和东岳大帝庙的秀元老艺人求教,才对它的历史有了一知半解。  相似文献   

5.
第一条:经县以上人民政府批准恢复并进行登记的宫观,可接收信奉道教的弟子(居士)。第二条:道教宫观收俗徒、居士,必须经客堂领报监院或方丈同意,并根据师承授于道号、三代宗派及戒律条规,也可由住持指派某一道长或由造诣相当的老道长接收。第三条:要到宫观信奉道教者,年龄须在十八岁以上,应是具足正信,志心学道的男女信众。  相似文献   

6.
在北京西便门外有一座古老的道教宫观,久住北京的人们——“燕九”游人都知道它就是白云观。白云观是“全真第一丛林”,又是道教北七真中开创龙门派的丘长春真人(丘处机)的藏蜕之地,所以它还是极负盛名的全真道教“三大祖庭”之一。  相似文献   

7.
洛阳北邙上清宫 ,为中国道教史上首次命名“上清宫”的道教宫观 (唐杜光庭《历代崇道记》) ,还是我国唐代东都第一座国家道教学院崇玄学所在地 ,是我国道教发展到鼎盛时期所创建的著名宫观之一。成为道观、宗庙和道教学府三位一体的宫殿园林式建筑群。一、圣迹仙踪翠云峰上清宫在东周王城东北十二里 ,隋唐东都 ,金中京 ,元、明、清河南府 (今洛阳市老城 )北八里邙山翠云峰上 ,“背邙山之原 ,面伊洛之流 ,枕大川 ,朝少室 ,挟太行 ,跨函谷……山川绚丽 ,云日宣明”(《重建上清宫古迹碑记》。相传春秋时陈国苦县人老聃 ,在东周任柱下史 (又称征…  相似文献   

8.
道教医学思想简论盖建民古语云:“医道同源”,尽管这里的“道”似指道家学说,但由于道教在生死问题上历来重生恶死,自然十分重视具有济世救人之功效的医术。“古之初为道者,莫不兼修医术,以救近祸焉。”①历史发展表明,自道教创兴之日起,道教就把医术作为其传道济...  相似文献   

9.
太一教     
道教教派之一。或称“太一道”。创于金初。因创始人萧抱珍传“太一三元法箓”之术,故名。或称其教“取元气浑沦,太极剖判,至理纯一之义”,而得此称。该教派以老子思想为教旨,认为“弱者道之用”。又以符箓法术传世,与正一道相似。但太一教道士须出家,继法嗣者受秘箓法物,宫观始称庵,墓称塔,与佛教相近。因该教始祖姓萧,几嗣教者,皆改姓萧。传说萧抱珍曾得仙圣授以“秘箓”,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道教的神是三清即元始天尊、灵宝大尊、道德天尊等神尊。因此,道教几乎所有的“十方丛林”和著名宫观均供奉有上述神尊,如果没有供奉“三清”、“玉皇”等主神,似乎该道观不为丛林,或格局正待完整,不然为小庙(即子孙庙)。这种情形亦成为道教丛林宫观一种习惯或说是道教丛林一种规范和模式。在湖南的一些庙宇中,除祀奉一般道教神明外,还有一些庙宇供奉着地方神祗。这些庙宇将人们自发的信仰观念及民俗文化与道教文化交织在一起,反映道教功德成神的特质。现将主要的和有一定影响的这一类的庙宇简介如下,以便分析它与道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