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消费热点的形成条件和培育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新华 《学海》2001,2(4):185-189
消费需求在社会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出来.在买方市场的经济条件下,有效需求不足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主要矛盾,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干消费需求的扩大.消费需求的扩大取决干居民消费需求的扩大.消费热点是带动消费需求增长的发动机.居民消费需求的扩大,必须要有新的消费热点作支撑.随着我国消费结构的转换,国内原有的一些消费热点逐渐消失.从我国消费结构变动、消费水平提升和消费市场走势来看,电信、住房、教育、旅游、轿车、食品等将会成为城乡居民新的消费热点.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大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可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增大市场有效需求,促进国民经济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2.
沈卫平 《学海》2003,(6):27-31
居民收入水平是影响消费需求的基本因素 ,近年来 ,江苏居民消费需求呈下降趋势。从收入因素来分析居民收入水平偏低和收入差距的扩大 ,制约了江苏消费需求的增长。因此要采取积极措施 ,增加居民的收入 ,以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3.
城乡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基于江苏省数据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玉明  孙爱军 《学海》2011,(6):57-62
通过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增长受到广泛关注。该文以江苏为例,应用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实证分析城乡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与人均GDP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农民人均消费与人均GDP之间则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方差分解分析说明农民消费对经济增长有递增作用。在此基础上,剖析制约居民消费增长的因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学海》2019,(3):146-153
本文在探究中国互联网金融与居民消费典型化事实的基础上,基于消费需求方程,从居民消费需求、心理、方式等角度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理,并运用非线性模型和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互联网金融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互联网金融由于具有互联网工具优势,有助于网络消费发展,引导居民消费模式变迁,刺激居民消费增长。第二,互联网金融对居民消费具有较强的正向线性和非线性影响效果,两者之间表现出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状态。第三,动态面板模型和面板VAR模型进一步验证了互联网金融对居民消费的正向刺激作用。据此,本文认为鼓励和引导互联网金融的健康长效发展,有助于提升居民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5.
石文典  肖余春 《心理科学》2004,27(4):986-989
在间隔两个月重复测试我国城市居民消费心理预期水准的基础上,采用交叉滞后相关法(CLPC)研究了消费心理预期水准与股票涨跌幅之间的关系.发现:消费心理预期是导致股票涨跌的主要因素.从而证明消费心理预期是影响消费需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了消费需求不足的难题,并已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对此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政策建议。本文从如何提高居民消费倾向入手,对当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在调节居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以下几点看法。一、阻碍我国消费需求的主要原因1、居民收入差距过大,使消费收入弹性降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获得长足发展的同时,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也打破原有平均化格局,呈现出差距逐渐拉大之势。根据“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学海》2018,(4)
消费作为需求侧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利器。但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商业服务业发展同样遇到增长瓶颈,中小城市尤甚。本文通过对我国中小城市商业要素配置现状进行剖析,发现中小城市商业要素配置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供给侧,具体表现为商业供给总量严重不足且供给结构性失衡、新兴商业类型与模式未能得到有效供给与配置、商业服务空间结构不能及时匹配城市发展空间架构等。结合分析中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针,本文从商业供给类型、供给层次、供给空间三个层面提出优化中小城市商业要素配置策略,并认为城乡规划作为政府与市场之间合作发展的载体与桥梁,是中小城市商业要素配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优化策略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杜润生同志在一次讲话中说,研究中国农村问题的前景是诱人的。他提出了中国农村问题理论研究中的四个重要课题:一、社会和个人的关系问题;二、城市和乡村的关系问题;三、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四、人的生存与自然的生命链和生物圈的关系问题。其中前三个问题是从社会角度来看的,第四个问题讲韵是人和自然的关系。我们认为,这四个问题提得很好,能给我们哲学工作者以启示,促使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城市人口的不断饱和,人们在享受着经济增长带来的利益的同时,也越发感觉精神和物质的压力在不断地加大,远离城市,回归自然成为我们释压的最好选择之一。更多的人开始关注乡村的自然建设与发展,美丽乡村也就成了我们所关心的热门话题。美丽乡村的建设关系到乡村传统文化的复兴与创新,但是乡村的建设缺少文化的熏陶,导致乡村建设缺乏活力。如何有效利用乡村的自然资源,传承和弘扬乡土文化,建设一个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美丽乡村,成为乡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文章以乡土文化为导向,从乡土文化的价值为出发点,为美丽乡村的建设探索对策与思路。  相似文献   

10.
根据我国城市地价增长主要由地方政府推动的特点,本文建立了关于土地价格增长与经济增长的模型,并运用我国33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我国城市地价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总体特征是:土地价格增长与经济增长存在着线性且正相关的关系,土地价格增长能够部分解释我国城市的经济增长;区域特征是:越是处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土地价格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效应越明显,西部城市地价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大于中部城市,中部城市地价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大于东部城市,这表明我国越是落后的地区,对土地价值投入的依赖越强.  相似文献   

11.
积极培育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一方面,与农民在全国人口中所占比重相比,与城市消费相比,农村消费市场无疑发展得不尽如人意。如1996年农村消费品市场比城镇消费品市场的份额低13个多百分点,农村居民消费只及城市居民消费水平的1/3,199...  相似文献   

12.
席卫群 《学海》2014,(2):126-132
本文运用资金流量表分析流转税对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同时从需求弹性角度分析不同收入阶层不同消费品的税收转嫁情况。发现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流转税越来越敏感,低收入人群由于需求弹性小,承担的流转税税收负担高于中高收入人群。为了扩大居民消费,建议抓住"营改增"减税契机,进一步降低流转税税负,减少税制的累退性,提高人们尤其是中低收入阶层的可消费能力。  相似文献   

13.
结合消费升级理论及居民消费升级的现实,分析医护养老需求与消费的相关性,探讨医护养老供给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医护养老的发展模式和保障措施。老年人消费能力的提升导致医疗、健康服务消费支出在其总支出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医护型养老服务迎来政策和市场机遇。相关制度缺位、养老服务人才缺口大、社会资本投资动力不足、支付能力低等,导致包括机构养老、医疗护理、临终关怀等医护养老服务供给不足。应发展"医"、"养"一体式、对接式的医护养老模式,并从立法、财政政策、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4.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海瑾 《学海》2006,(6):164-167
经济增长必然需要一定的能源消费,国际上通常用一定经济时段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动情况来综合分析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变动的情况以及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情况。通过对我国1990-2004年十五年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比较分析,发现近几年来我国能源消费增长快于经济增长,主要原因在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不合理。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几点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规模也在日益扩大。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正在逐步提高,同时人们对于现代城市交通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交通拥堵、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许多问题开始出现。这启示我们今后在对城市道路与交通的建设过程中对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重视程度应不断提高。构建合理的都市慢行交通系统不仅能够有效贯彻落实环保、绿色的出行理念,还能有效改善城市交通污染问题,确保现代化城市绿色、可持续的规划与建设。综上所述,文章从日常生活的视角出发,对城市慢行交通体系规划进行了整理与分析,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刘小雪 《学海》2014,(3):22-30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印度经济不仅增速几经起落,而且增长的几个重要特征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本文正是从需求的角度分析了印度增长模式出现的这些新变化,并探讨了变化本身可能对印度中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在2005年之后,随着投资增速和在印度经济中占比的提高,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与消费已不相上下,但因其波动更为明显,使得GDP波动与投资的振幅更趋一致。与此同时,虽然按照东亚新兴经济体的标准来衡量,印度的经济算不上是出口导向型,但是出口对于印度经济增长和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贡献不容低估。最后,就是印度政府已经认识到了,发展制造业对解决印度庞大人口的就业、实现经济长久高速增长意义重大。总之,印度模式曾经有过的独特性正在变得模糊,它与传统的东亚模式渐行渐近。  相似文献   

17.
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调整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后危机时代,外需的萎缩是必然的趋势,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更加严峻复杂.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及其经济后果,当前我们应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反制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同时积极地扩大内需.而从中长期来看,我们必须建立由国内消费需求拉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加快向消费大国的转型.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乡村旅游成为了当下热门的旅游形式,也是乡村经济发展和文化自信的表现,旅游环境的打造也更加追求高品质性。文章以苏州市望亭镇"稻香小镇"民宿空间环境设计为例,针对当地现有旅游环境问题,挖掘地方特色文化,研究特色民宿空间设计方法,探索符合现代需求、能够体现当地特色的旅游环境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9.
医院规模扩大后的医患关系思考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将3个城市4所医院2002~2004年间医院规模扩展前后的床位增加、患者反映及医疗纠纷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4所医院后床位费、护理费较前均有所增加;医患纠纷4年间平均增长21.8%.医院规模扩大为医院的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隐含了一些实际问题,应尽早作出系统发展规划,寻找科学化、和谐化发展的医院管理新路径.  相似文献   

20.
张钰菲 《美与时代》2023,(1):98-100
全域旅游是海南省乡村振兴必经之路,品牌推广是石山镇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海南省海口市石山镇全域旅游存在的品牌形象定位不够准确、品牌推广力度不够、品牌营销手段单一、品牌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影响了品牌推广。相关部门可通过结合本土文化、塑造品牌特色,利用媒体优势、扩大消费群体,展现全域视角、区域统筹联动,为乡村旅游品牌推广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