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举国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喜迎澳门回归祖国怀抱,洗雪百年耻辱;同时人类迈进21世纪的世纪之交,我们由衷地赞叹中国共产党的英明伟大,她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长期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取得了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独立,主权的完整。在短短的半个世纪里,尤其是是改革开放的二十年,把一个贫穷落后、底子薄、人口多的农业大国,建设成为经济繁荣昌盛,人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科技进步、综合国力增强,社会稳定的社会主义民主国家。作为中国天主教的一位主教,我有更深刻的体会。新中国的成…  相似文献   

2.
一、哲学与祖国人民共命运50年来,我国的哲学事业同新中国的整个事业一道,走过了光辉发展的历程。这50年的历程表明,新中国哲学事业的曲折和发展,始终是与祖国人民的命运、与社会主义事业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党领导人民在国内外艰难复杂环境下开创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历史进程,在每一个重要阶段、每一个重大关头,对每一个重大现实问题的思考,都有哲学上的反响和表现,都受到哲学的深刻影响。建国初期,我们党面临在经济、政治、军事和外交等各个方面巩固新生的革命政权,组织人民投入新中国建设的艰巨任务。与这一形…  相似文献   

3.
回头看50年,中国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济转轨已经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其中,近20年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变革最为迅猛,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被誉为“中国经济奇迹”。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斯蒂格里茨最近撰文指出,中国的经济转轨道路是成功的。与俄罗斯相比,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经济转轨所遇到的挑战更大。如果都从1989年的经济实绩算起,10年中国的GDP增长了近一倍,而俄罗斯则减少了一半,同时经济不平等增加了近两倍(用基尼系数衡量)(①斯蒂格里茨:《改革向何处去?论10年转轨》,转引自《中国国情分…  相似文献   

4.
10月18日至2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办的“新中国哲学50年”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这是哲学界为庆祝新中国50周年华诞而召开的一次盛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60余名专家、学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李铁映出席大会开幕式并发表了题为“总结五十年,走向新世纪”的讲话。李铁映在讲话中首先回顾了新中国哲学50年的历程,指出新中国哲学事业的曲折发展,始终是与祖国人民的命运、与社会主义事业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建国初期,哲学工作者积极投入了在思想理论战线上清除封建主义、资本…  相似文献   

5.
唯物史观在新中国的五十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在一个国家的传播和发展,有它自身的逻辑和规律。历史唯物主义在新中国的50年,就是前50年道路的继续。本世纪上半个世纪,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从接受唯物主义历史观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李大钊、陈独秀、蔡和森、李达、毛泽东等开始接受和传播的是历史唯物主义,特别是阶级斗争和革命的理论。这是必然的,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索中国社会变革新道路的客观需要的反映。1919年,李大钊在《新青年》第6卷第5号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  相似文献   

6.
在全国各族人民的期待和欢呼声中我们迎来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在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会会以来的20年,是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落实得最好的黄金时代。各民族地区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文化教育水平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有了大幅度改善,整个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我国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建国以来我国五大宗教一律平等,彼此相互尊重,相互团结,在宪法、法律和政策所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正常的宗教活动。各…  相似文献   

7.
文章认为五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二十年来,四川的宗教工作在党中央、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宗教政策,依法进行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使宗教与党和政府的关系更加和谐与融洽,为我省的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经济文化发展和改革开放事业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相似文献   

8.
1953年5月30日至6月3日,中国佛教界在北京举行第一届全国代表会议,选举圆瑛法师为第一任会长,宣告中国佛教协会成立,实现了全国三大语系佛教界空前的大团结。五十年来,中国佛教协会经过曲折发展、严重挫折、恢复振兴、平稳发展四个历史阶段,走出了一条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光辉道路。一、从1953年到1966年佛教事业在曲折中发展中国佛教协会成立后,提出了“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号召,积极参加国家经济建设、民主建设和文化建设,订立爱国公约,参加各项爱国运动和世界和平运动。发扬农禅并重的优良传统,开展农业、手工业和文教卫生事业,僧人…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主义制度全面建立起来之后,经济发展就成为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这一历史趋势的内在的本质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经济必须是一种发展型经济。 一、发展型经济的特征 人类的历史是一个不断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而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整个社会面貌不断发展变化的基础;人类物质生产力的增进,是人类社会历史进化的一般条件。  相似文献   

10.
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建国五十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江苏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乡镇工业“异军突起”。五十年来,江苏乡镇工业几经起伏,曲折发展,不仅成为江苏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工业经济的生力军,而且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提供了微观基础和宝贵的实践经验。一、发展过程乡镇工业在人民公社时期称为社队工业,1958年与人民公社同时诞生,毛泽东曾谓之:“伟大的光明灿烂的希望”。江苏尤其是苏南地区是中国乡镇工业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它不…  相似文献   

11.
5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社会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纪元。如今50年过去,国人民正在以豪迈的步伐胜利地跨入21世纪,中国的传统宗教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走了一条新路。今天我们回眸50年来的中国宗教的历程,可以看到,中国的宗教始终与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国家昌盛,...  相似文献   

12.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经济制度的特色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适应我国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有力地促进了经济持续增长,充分地保障了社会全面发展,成功地抵御了国际经济危机。  相似文献   

13.
一最近日本出现了一股中国热:电视台播映着介绍丝绸之路和黄河的节目;报纸上登载着招徕人们去中国旅游的大幅广告;街上书店摆出了许多有关中国的书刊。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日本人对中国道教产生了兴趣。许多年青人步入了道教研究的行列,并不断有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出现。1985年和1986年,我曾两次应邀在东京朝日文化中心,向普通市民介绍中国道教。这说明,中国道教在一般的日本人中间也引起了反响。这种情况,同本世纪初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当时,日本人对中国道教,不仅一无所知,而且不屑一顾。二十多年前,也就是1963年秋天。当时,中国永乐宫壁画展,在东京、名古屋和  相似文献   

14.
魏武 《法音》2003,(10):46-47
新华社北京9月26日电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圣辉法师说,在过去50年里,中国佛教在经过了曲折发展和恢复振兴的历史阶段后,走出了一条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光辉道路,迎来了新世纪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太平盛世。“50年来,中国佛教在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祖国统一、保卫世界和平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圣辉法师说。分析家认为,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是中国佛教协会成立的基础,而中国二十五年的改革开放则无疑为中国佛教的新发展注入了活力。圣辉法师说,中国佛教在过去10年中的发展尤为迅速,大陆有29,000人受戒,且僧…  相似文献   

15.
长城内外红旗如海,大江南北山河如画。中华儿女、炎黄子孙,无不豪情满怀,引吭高歌,欢呼啊,跳跃,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年华诞大喜日子的到来。让我们同声感谢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感谢仁慈天主和圣母玛利亚所赐予的洪恩和殊荣。历史雄辩地证明:唯有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中国人民才能推翻长期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翻身得解放;唯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才能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涤荡和清洗掉旧中国那血泪斑斑和深重苦辱的污泥浊水;唯有社会主义才能振兴中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16.
本书对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史做了梳理,对一些基本经验教训做了总结。全书共分七篇:(1)“主导思想的确立”多层面地记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意识形态领域确立主导地位的情况;(2)“发展与失误”评述了新中国10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呈现发展和失误并存的复杂态势;(3)“挫折”讲述了10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哲学所遭受的严重摧残,以及陷入沉寂和困境的状况;(4)“拨乱反正”评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纠正思想理论战线冤假错案和重新审视重大争论的情况;(5)“开拓创新”专门…  相似文献   

17.
《学海》2019,(1)
2018年,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创40周年,年届"不惑"。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包括"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行进中的一些整体性的、阶段性的发展规律和发展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已经相对明晰地呈现出来,使我们有可能、也有条件对其中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启示进行一番较为全面、系统、深入的梳理、阐释和总结,以期以丰富而深刻的历史积淀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继续开拓前进的借鉴和滋养。概言之——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定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我们实现了由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转变,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为推动人类共同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我们积极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旗帜鲜明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不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相似文献   

18.
五十年前的 1 0月 1日 ,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这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宣告 ,不仅标志着中国革命的彻底胜利 ,而且也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中国社会也由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建国以后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就。当我国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时 ,道教也伴随着新时代的步伐 ,加入到新社会的行列之中 ,加入到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的进程中 ,发挥着道教所特有的社会作用。五十年来的上海道教 ,伴随着社会前进的步伐 ,跟上时代发…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党校系统召开哲学研讨会黎佳四川省党校系统哲学研讨会于1992年10月26日至28日在重庆举行。会议首先学习和讨论了十四大报告精神,认为:(一)十四大报告阐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科学体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其精髓,从认识论上讲它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从社会历史观讲,最根本的就是摆正了政治和经济的关系,坚持了生产力标准,把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放在首要地位。(二)十四大报告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发展上是一个飞跃,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不断进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结果。会议还以十四大精神为指导,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加速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讨论。与会者论及了如下几个问题。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应服务于加速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这是为它固有的社会功能、认识功能所决定的。所谓社会功能,即社会意识形态功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理所当然地要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服务,特别是要为加速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服务。所谓认识功能,即科学世界观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喜之年,全国各族人民以饱满的热情热烈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50年前,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建立了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伟大的祖国从此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全国人民包括各族穆斯林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共和国的缔造者们和为了共和国的巩固与发展而英勇献身的英模们。50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艰苦奋斗,为建设伟大的祖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