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自讀自修收获大1912年的春天,十九岁的毛泽东同志从辛亥革命时招募的“新兵連”退伍出来,考入了湖南第一中學。这个学校才开办不久,校舍、设备都很簡陋,教师质量也下高,远不能满足求知如渴的毛泽东同志的欲望。但是教他国文的教师见他的文章有見解,有才气,在大加赞賞之下,自动借一部“通鉴辑覽”給他。毛泽东同志得了这部书后,每天課余就认真閱讀,从不間断。在这半年中間,他虽然不满意学校里課程的肤淺,規則的繁琐,但由于沉浸在課外的閱讀中,精神有所寄托,也不十分感觉苦闷,一部几十本的“通鉴辑覽”竞讀完了三分之二以上。  相似文献   

2.
1958年河北张北县火炬人民公社全体回民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大搞机械、大造滚珠轴承和进行工具改革,获得了光辉的胜利,给空前的农业大丰收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现在谈公社的回族青壮年正以崭新的姿态,沿着1958年的胜利道路,紧密结合当前生产,积极地开展了一个声势浩大的群众性的技术  相似文献   

3.
郭兴福敎学方法有許多突出的創造,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活”。郭兴福敎学方法的全部創造都是活学活用毛澤东思想的結果,而“活”,在許多地方則是辩证法的具体运用。从“活”这个方面来研究郭兴福敎学方法,对于掌握領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的艺术,显然也有可以借鉴之处,这里,仅就个人在观摩郭兴福敎学方法中所見到的“活”,从辩证法的角度谈一些点滴的体会。把有关方面結合起来叶铁虎是郭兴福連里的战士,演习中勇猛顽强,不愧是“铁老虎”。他曾經这样谈到郭兴福敎学方法: “连长敎我们战术技术,总是从抓思想抓作風入手,使我们旣学到过硬的本领,  相似文献   

4.
在沈阳銅网厂机修車間,小王真是个人人皆知的好青年,紅紅的圓脸,高鼻梁,还有兩只有神的大眼睛。小王名叫王連生,1958年进厂后即在机修车间学习車工。从他进厂起,一貫积极肯干,不論是上早班或晚班,颳风或下雨,也不論是炎热的盛夏天或冰天雪地,他总是提前一个多小时到車间,作好准备工作:車床擦的干干淨淨,然后再抹上一层油,把当天要用的工具都摆得整整齐齐。  相似文献   

5.
張北县魏家山人民公社东坡水庫工地上火箭六中队民工李玉香,外号叫做“失明英雄”。提起他来,工地上没有一个民工不佩服的。这个二十五岁的小伙子,在农业社里也是个好手,还曾經被評选为劳动模范。今春,他听說社里要修东坡水庫了,头一个月就向公社书記提出:“修水庫要人可得先让我去呀!”到政府第一次号召青壮年修东坡水庫时,他就一連向书記要求了四次,結果被批准了。村里人們对他說:“你没出过門,又没眼,怎么能修水庫呢?”当时他  相似文献   

6.
我以往有一种很严重的神經疼疾病,經过长时間的医治,沒有好轉。每天头昏头疼,不想吃飯,也睡不着觉,整天没精打彩,連走路的力气都沒有,一看书眼睛就发疼,精神上感到莫大的痛苦。大学毕业后,由于身体不好,长时間不能很好的工作,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党培养了自己很多年,在高等学校里学到的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識,由于病症的影响,不能很好的运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去。自己一心想把工作做好,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产生了严重的自卑  相似文献   

7.
(一)保衛三面紅旗就是保衛社会主义1960年1月中旬,我参加了江苏省及南京市少数民族代表和阿洪座談会,在会議上听了省委許家屯书記关于当前形势的报告和民族事务处首长关于江苏省民族工作的报告,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和深刻的教育。会议讨论了国內外形势、江苏省和南京市的民族工作和宗教界的思想改造等問題。通过这次会議,我深刻地认识到保卫三面紅旗就是保卫社会主义。目前的形势对我們极为有利,在国际上东风进一步压倒西风,在国內各族人民正继续展开着更大、更全面的跃进。1958年和1959年連续跃进的偉大胜利充分証明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无比优越性。这三大“法宝”是我国六亿五千万人民要求迅速摆脱“一穷二白”状态的偉大决心和群众智慧的結晶,是党中央和毛主席創造性地把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設的  相似文献   

8.
在现存先秦文献当中还没有一篇像郭店儒简《忠信之道》那样理论完备地表达一套以忠信为核心的伦理政治思想。《忠信之道》将忠喻为土,大地化育万物而不夸耀功绩;将信喻为时,四季按时流转而不拘泥固滞,忠信的功德有如天地。《忠信之道》的作者赋予忠信一种宇宙义①,忠信成为了治国安民的永恒准则。《忠信之道》是上承春秋时代流行的忠信思想,中继孔子“主忠信”的主张,而后由其门徒后学所创造发扬的理论。  相似文献   

9.
彭瑞祥 《心理学报》1961,6(1):15-21
一、研究的目的 党的八届二中全会报告指出“机器是要人来創造和发动的,物貭生产資料是要經过人的努力才能实現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总結研究我国技术革命运动中革新者、发明家是怎样創造机器的,总結他們創造过程的經驗,闡明革新者創造发明的思維活动的某些原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篇从有神論的立場評介薩特尔自由哲学的文章。作者首先簡略地介紹和評論了薩特尔的政治态度、哲学思想和創作活动,特別指出他重复了尼采的“上帝死了”,对宗敎进行过“不少过于憤恨的嘲笑和歪曲的批評”。然后,作者就以薩特尔的若干戏剧作品与哲学著作为依据,說明他主张人是“由他自己造成的东西”,是“注定自由的”,从而认为“决沒有設計人性的上帝”,走向无神論和否认上帝的“虛无主义”。同时,作者指出薩特尔的一个矛盾,即薩特尔也談人受到不能摆脫的“束縛和制約”,以此怀疑“人是否有权享受这种高度的自由”。最后,作者站在經院哲学的立場上批判了薩特尔的主覌唯心主义絕对自由論,說“人是有限的存在物”,“人在做出决断时不受自己設定的规律的制約,而受一种往往預先給定的良心的判决的制約”,“人的行为和創造”不仅来自“自己的意志”,而且也同样来自“上帝的恩賜”,人即使处于自由状态中,也是以“上帝”的存在为前提。作者批評薩特尔“把人提高为他自己的創造者,否认了作为造物主的上帝”。  相似文献   

11.
本文是威尔德于1963年12月28日在美国哲学协会东部分会学术討論会上所作的报告。报告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介紹海德格尔哲学,第二部分是批評海德格尔哲学。其基本內容如下: (1)海德格尔认为苏格拉底以前的思想家对于“存在”的高超境界的看法是开朋的,并沒有划分客覌和主覌的畛域。但这并沒有为后世西方传統哲学本体論所继承。“存在”的光要显现存在物却不能不隐蔽它自己。海德格尔认为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起直到尼采和我們的原子时代为止,西方思想是一种自我中心的人本主义的历史发展,其根源就在于“存在之被遺忘”。海德格尔于是提出了“回到存在”。 (2)海德格尔在《存在和时間》中使用了现象学的研究方法,他論証了“在世界中的存在”或“实存”,指出沒有不具备一个世界的人,也沒有不具备实存的世界。人的生存和规划决定了一切事物的意义境界。海德格尔描繪生存世界的时間空間是不同于几何学空間和钟表时間的。他反对一种不具个性的人(即所謂“抽象的人”)的作用,认为眞正的个人生存只能由人在面临死亡的恐惧时向抽象的人作斗爭才可得到。 (3)但是海德格尔在后期著作中有了急剧改变,拒絕了那种太过于主覌和以人类为中心的立場,认为“存在”从超越之处规划着世界,而人不过是处于被规划的場地上。他破坏了旧的形而上学,却又发展一种新的形而上学。他貶低了大众生活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意义;他抬高了思想家和詩人的地位。“存在”和世界分开了,并且絕对地超越了我們,我們不能理解,只能听命于神秘主义。 (4)作者威尔德批評海德格尔对西方哲学史的解释过分簡单化,也有一些偏见。他探討生存世界和突变的超越都过于抽象而不結合实际。他的抽象的人的概念会使人感到社会生活不眞实,他脫离了政治和社会問題。他追求一个最高的唯一的世界。他对“存在”一詞有許多怪用法,陷于混乱,又往往把“存在”和“最高的唯一的世界”这两个概念混淆起来,使“存在”变成了本体,变成了神話。实际上,除了經由我們人类对世界的有限的“翻版”以外,还找不到达到“存在”的通路。威尔德认为西方思想史的大錯并不是忽略了“存在”,而正是忽略了“最高的唯一的世界”。他主张在早期和后期海德格尔的两种思想极端之間,找到一个第三者。后边还附了德雷法司的一篇《評威尔德論海德格尔》。德雷法司在批評威尔德时指出,海德格尔一貫认为“存在”不能离开人而独立,在晚期并沒有离开自己早期的主覌唯心主义而轉向“客覌主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談了两个問題:一个是关于思維机器問題,一个关于所謂“交感心理学(传心术)”的問題。关于第一个問題,作者对目前反对創造思維机器的可能性的五个論据进行了反駁。作者认为,虽然我們目前所知道的心理都是在生物的、神經动力机制的基础上产生的,但决不意味着通过別的途径創造就不可能。控制論的最重要的成就就在于,它动搖了神人同形說和蛋白质与生命之間联系的唯一性的观念。作者还认为,意識和思維虽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在技术上仍是可以复制的。作者坚决认为,在原則上不能否认能够創造名符其实的思維机器。作者向人們声称:如果人需要控制性装置具有主观性,能意識其存在,那么也能把这类装置創造出来;如果沒有需要就不必模拟。他还說,創造活动并不是人的“私有物”、“垄断权”,机器也是能够創造的。关于第二个問題,作者认为,交感心理学是神經活动生理学的一个正在形成的部門,它研究在相隔一定距离的条件下对人发生思想影响的可能性和基础。长期以来,人們都认为所謂“交感心理”、“传心现象”是一种神秘論,根本不存在。作者却认定它有实在性,反对流行的“偏见”,并要求进一步研究。作者还說,这意味着人們在交往方式上将发生一个巨大的变革。在作者看来,思想先于言語。在“传心感化”中传递的并不是概念,而是“意象”。“意象”的意义不需要言語,不依賴言語的发展。因此作者认为,人的思想沒有詞、沒有言語,在相隔一定距离之下是可以传递的。  相似文献   

13.
李家治 《心理学报》1962,7(1):44-52
自从1958年以来,我們对工业生产中的技工培訓、創造革新和改进操作方法等問題进行了一些調查訪問和研究工作,涉及不同性貭的企业和不同工种,遇到了不少心理学問題。技能問題是其中之一。技工培訓的主要內容当然是技能訓练問題,而操作方法、劳动組織、劳动工具的任何改进,对于技能的掌握、改造和提高也都会发生一定影响,它們間接地联系到技能訓练問題。本文仅就我們所遇到的有关技能訓练的几个主要問題談談我們的做法和看法。  相似文献   

14.
張北县东升人民公社制訂了劳逸結合的实施方案后,在1月2日公社全体回民欢乐地度过了第一个集体休假日。公社总支为了使假日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以团員为核心组成了假日活动委員会,准备各項活动。他們把农村裝饰得煥然一新,满街貼着巨幅标语,到处紅旗招展,呈現着一片欢乐的节日气象。在这一天,青少年們极为活跃,四个生产队的青年之间除了进行篮球、乒乓球赛之外,还组织了图书阅览、象棋、朴克、拨河等比賽以及說唱、街头演出等活动。学校、幼儿园、卫星連、业余文工团的青年們,連日赶排了十几个精彩节目参加联欢晚会的演出。青年炊事員李荣花、艾玉芝、馬珍、郭明連等忙  相似文献   

15.
青年穆斯林滿文治,解放前是个流浪者,解放后成为紗厂里的工人。几年来,在党的培养和教育下,在偉大的社会主义建設过程中,他发揮了积极性,創造了奇迹,为国家和人民积累了不少財富。滿文治是个27岁的青年小伙子,原住安徽寿县,家靠近淮河边上。解放前在敌伪和国民党反动統治时期,住在淮河两岸的人民,生活困苦不堪。过去有句老話“十年倒有九年荒”,真是一点几也不錯。  相似文献   

16.
<正> 忠、信是孔子倡导的重要的道德原则,“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下只注篇名)在孔子和儒家那里,忠信常联合为一个概念,如:“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公冶长》),“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卫灵公》)“忠信,所以进德也。”(《周易·文言》)陈淳在《四书字义》(即《北溪字义》)中把忠信单独列为条目,足见忠信在儒家学说构成中的重要。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个年輕的回族妇女,但已經是五个孩子的妈妈了。因为家务的繁忙和孩子們的拖累,我一直得不到学习的机会。同院住的很多家属都入了学,連一些老大娘,都已摘去了文盲帽子,能讀报写信了。这使我感到很苦恼。最近在党组織和街道办事处的帮助下,我克服了一切困难,利用起早睡晚的时間让我的大女孩李瑞芬(現在小学三年級讀书)教我識字。在这期間,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經常有人到家来問我:“学习上  相似文献   

18.
克尔恺郭尔意味着一系列难题。克尔恺郭尔是谁?一连串的匿名,或者自称克尔恺郭尔的那个个人?两者都是,抑或两者都不是?如果接受克尔恺郭尔的建议,那意味着我们将持续地拥有不同的作者,通过他们我们被诱惑,被“培育(Upbuilding)”,倾听分析或介入论证,尽管是“非科学的”论证。如果所有的作者无非克尔恺郭尔变幻的形象,那意味着我们将面对难以调和的冲突。依据克尔恺郭尔,信仰没有让人失去有限,而是让人整体地获致有限。这同样规定了测度信仰的意义:整体把握的必要性及其命定的失败。克尔恺郭尔说,我是一位“作者”;他同时又说,作者不是人。那么,克尔恺郭尔到底是谁?  相似文献   

19.
在1958年4月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举行的矛盾问题会议上,当时还在莫斯科自然科学与技术史研究所任职的柯尔曼,以“矛盾的物质基础及其在思维中的反映”为题作了报告,阉割革命辩证法的核心——矛盾原理。他认为,宇宙万物的“根本矛盾是时间和空间之间的矛盾”,即“时间的不可逆性空间的可逆性之间的矛盾”。他同意沙夫的观点,认为:恩格斯关于机械运动的论断,即“物体在同一瞬间既在某一个地方又不在某一个地方”,是“违背了矛盾律”,是“错误的”,应该改为“物体在同一瞬间在同一个地方经过并且静止”。他说,他之所以公开指出恩格斯的这个“错误”,是因为他“在国外跟唯心主义者进行过不少论战”,他们“至今都死抓住这个错误”。他这两个论点,在会议上受到一些人(伊林科夫、库塔索夫)的批评,而且苏联《哲学问题》杂志也没有发表他的报告。1959年,柯尔曼回到捷克斯洛伐克。同年,捷克斯洛伐克《哲学杂志》第3期发表了他这篇报告。他的文章博得了反共哲学家们的重视与喝采。鲍亨斯基主编的《苏维埃学》第4期(1960年),即劳伯考维编的《苏维埃哲学中的矛盾原理》中,译载了柯尔曼的这篇文章。劳伯考维奇说:柯尔曼是“长期以来就已经拒绝使实证科学屈服于‘哲学的’教条之下的苏维埃哲学家”,“在他的报告中引人注目的,首先是一种强烈的函数主义倾向,其次是对西方学者的异常肯定的评价”(《苏维埃学》第4期“引言”)。西什科夫说:“他在1958年4月莫斯科举行的矛盾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一定以其对许多马克思主义经典原理的分析批判而发生了影响。如果说在苏联学术界关于矛盾原理的看法现在完全是另外一种看法,……那末,这绝大部分要归功于象柯尔曼、沙夫……这样一些独立的思想家的批判工作”(西德《哲学研究杂志》1962年第4期)。修正主义者受到了反主义者如此热烈的赞扬!  相似文献   

20.
主席、各位首长、各位代表: 今天我有机会站在这里来发言,首先要感谢我们亲爱的党,因为是党领导的英明,各项政策才得到正确的贯彻执行,今天的会议,就是党的宗教政策正确贯彻的体现;其次要感谢各级领导对我的关怀。我是湖南省的一位神父,也是一个在二十年的时间里,埋头劳动,只求得点心情上的安静而未能如愿的人。粉碎“四人帮”之后,党的政策逐步落实。我也在一九七八年,先是被摘除了右派帽子,接着公社领导安排我到公社中学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