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玉佛寺佛教制度建设史上,真禅法师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人物,其丛林建设的理念与实践,既是对太虚大师、震华法师僧制建设思想的承继与展开,也是对玉佛寺今日弘法利生事业的奠基,以及对僧众学修路径的指向。他的思想中蕴含了佛教由传统向现代的转换,展现着当代佛教制度建设的尝试与实践,昭示了中国佛教在新的时节因缘下与社会的协调与适应。本文分以下几个部分:第一,注重制度建设是玉佛寺之传统家风。近现代玉佛寺云集了太虚、震华一大批法门龙象,他们在僧制建设上的理论创新与实践经验,成为日后玉佛寺中兴期可供借鉴的宝贵财富。第二,真禅法师在玉佛寺开始了他的佛教制度建设的伟业。四十年代初,玉佛寺住持远尘法师退居,震华法师继任,召真禅法师到玉佛寺协助其办理上海佛学院。真禅法师受任为佛学院训育主任,并担任玉佛寺堂主、代理副寺,成为震华法师的得力助手。真禅法师当选为上海市佛教协会会长,任玉佛寺住持。结合上海为这一中国商业都市之首的具体特点,创造性地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建设,为上海佛教以及中困当代佛教的建设提供了可贵的经验。具体说可以概括为:农禅并重制度在都市佛教中的定位;注重制度建设,培养弘法人才,这包括学戒制度、僧教育制度、寺院学修制度、寺院人才选拔制度、文化建设制度、慈善弘法制度等等。所有这些制度都关系到佛教在现代化都市中的生存与发展。其次,真禅法师还非常重视佛教的正信问题,这是对以往佛教世俗化、鬼神化的批判。第三,今天的玉佛寺与现代丛林的建设。真禅长老的佛教僧伽建设的思想已经在今日玉佛寺的发展和事业上得到体现,从制度方面看,今天的玉佛寺僧伽大众无论从其寺院组织与运作方式,从僧团处事制度,从教育文化制度,从经济管理制度,从僧团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上都可以看出现代化大都市当中的传统佛教不失佛陀本怀,又能与时俱进的健康蓬勃发展的势头。  相似文献   

2.
张煜 《法音》2005,(2):13-17
《续比丘尼传》六卷,民国释[1]震华(1908—1947)撰。震华法师俗姓唐,江苏兴化人,曾任上海玉佛寺住持。“师长于诗,擅画竹兰,颇有才艺。又精研佛史,尝编《佛教人名大辞典》,稿成,未及行世而示寂,世寿三十九”。《续比丘[2]尼传》上续梁释宝唱的《比丘尼传》,著录梁、陈、北齐、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国比丘尼二百零一人,附见四十七人。该书之写成颇为不易,据他的学生超尘法师回忆,作者曾用三年时间,积稿盈尺,值一·二八抗战爆发,稿为弟子携走遗失。后又追忆前作,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再成此书[3]。而是书之写作,正体现了经过现代…  相似文献   

3.
我在太虚法师创办的汉藏教理院读书六年,任教九载。八年抗战期间,法师经常驻锡汉院指导学僧的修学,曾为学僧讲授《中国佛学》、《真现实论》等,并总括其学行为《我怎样判摄一切佛法》及《我之佛教革命失败史》二文。我忝列师门,屡蒙慈诲,法乳深恩,铭记难忘。法师是智者、贤首后集佛学之大成者。他融摄古今各家学说,判释一切佛法,系统地提出了人生佛教的理论,为近代佛子继承佛教优良传统,适应时代潮流指明了方向;他和  相似文献   

4.
严胜英 《中国宗教》1995,(收录汇总):72-73
近现代人间佛教运动始于太虚法师。在他所处的时代,政局动荡、战乱频仍,加上此时佛教义学式微、教理不清,佛教发展出现隐忧。太虚法师在敏锐地观察后,主动顺应现代大潮,提出人间佛教的主张,开佛教改革之先河,尤其是数次出访国外后视野大开,成为改写中国近现代佛教史的佛教领袖之一。  相似文献   

5.
近现代人间佛教运动始于太虚法师。在他所处的时代,政局动荡、战乱频仍,加上此时佛教义学式微、教理不清,佛教发展出现隐忧。太虚法师在敏锐地观察后,主动顺应现代大潮,提出人间佛教的主张,开佛教改革之先河,尤其是数次出访国外后视野大开,成为改写中国近现代佛教史的佛教领袖之一。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讯5月13日下午,应中国人民外交学会邀请在华访问的韩国佛教太古宗总务院长岛山法师一行拜访中国佛教协会,受到副会长学诚法师的热情接待。学诚副会长首先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对岛山法师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并回顾了中国佛教协会与韩国佛教太古宗友好往来的历史,他特别回顾了去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 1987年11月1日,上海玉佛寺举行震华法师圆寂40周年纪念仪式。仪式由震华法师法徒、玉佛寺方丈真禅法师主持。震华法师(1908~1947)法讳乘实,俗姓唐,江苏兴化人。11岁出家,后依镇江超岸寺守培法师学习经教,受戒后入竹林佛学院。1938年主持竹林法席,1942年任上海玉佛寺住持后,领导创办上海佛学院、图书馆、弘一大师纪念堂,发行《妙法轮》杂志。1945年退居,专心撰述。曾任中国佛教会上海市分会理事长。由于积劳成疾,于1947年3月10日  相似文献   

8.
《法音》2017,(5)
<正>本刊讯4月27日至5月1日,应韩国佛教宗团协议会邀请,以副会长正慈法师为团长的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4人赴韩国首尔出席"2017年韩国莲灯节"庆祝活动。28日上午,包括中国佛教代表团在内的来自世界11个国家的佛教代表参观临津阁,一同敲响和平之钟,共祈世界和平、正法久住。当日下午,韩国佛教宗团协议会事务总长月道法师宴请各国佛教代表。正慈法师在宴会上致辞,他回顾  相似文献   

9.
唐思鹏 《法音》2005,(5):30-32
3月2日,中国佛教协会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了会长扩大会议,借此机会,笔者就“人间佛教”思想的有关问题,采访了前来参加会议的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重庆市佛教协会会长惟贤法师。问:中国佛教的发展和未来的走向,无疑是走“人间佛教”之路。法师一贯提倡“人间佛教”思想,请问这一思想的提出,与太虚法师的“人生佛教”思想有什么内在关系?答:“人间佛教”思想的提出,是基于太虚法师的“人生佛教”思想而来的。太虚法师将佛法判摄为如下几个方面:一、教之佛本,三期三系:“教”指佛的遗教,为整个佛教所依从之根本。“三期”:指佛灭度后…  相似文献   

10.
初见则旭法师,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在此之前我对他有所耳闻,这位僧人致力于中国佛教音乐的推广和发展,曾多次受邀到国内各处佛教圣地演出,也曾作为特邀嘉宾出访国外进行表演,演唱的佛教歌曲广受海内外听众的好评。见到则旭法师那天,他身着一袭灰色僧衣,目光清亮通透,声音柔和有力,就像他演唱的佛教歌曲一样,给人带来平和喜悦,让人见之、听之便会缓缓升起对佛法的信心。  相似文献   

11.
刘军 《法音》2020,(3):71-76
洋僧照空,是近代颇受中国乃至世界关注的人物,不少学者也对他做过研究。照空法师是近代欧洲来中国出家为僧的第一人。其复杂多变、曲折离奇的生涯,尤其是一战时国际间谍的身份更是让人瞩目,这也决定了他在佛教史上的特殊地位。46岁(1925)之前,他历尽世间浮沉;之后,皈依佛门,来华出家受戒,信仰佛教直至终生。前后之转变,可谓翻天覆地。照空法师是佛教影响西方人的一个典型。  相似文献   

12.
1962年,英国著名佛教团体“西方佛教教团之友”的主持人史他昆拉法师到印度参观访问时,遇到了一位精通显。密、禅、净诸宗,特别是精通密宗的华人教徒陈健民先生。倾谈之后,史他昆拉法师对陈健民先生在佛学理论方面的造诣和修行的毅力非常钦佩,决定把陈先生的修行经验...  相似文献   

13.
《法音》1989,(8)
中国佛教协会: 惊悉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学院副院长明真法师因病逝世,深感痛惜。明真法师德高望重,爱国爱教,受到中国佛教徒的敬仰。他为佛教事业、为培养佛教人才作出了很大贡献。对于明真法师的逝世,谨表示深切的哀悼。  相似文献   

14.
刘维涛 《法音》2005,(9):38-38
由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中国佛教协会发起组织的海峡两岸暨港澳佛教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祈祷世界和平法会15日在北京灵光寺隆重举行。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法师以及来自内地、香港、澳门、台湾的法师率佛教弟子3000人出席法会。中国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圣辉法师在祈祷法会上讲话。他对来自内地及香港、澳门、台湾的法师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说,在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及海外佛教四众弟子表现了前所未有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积极投身于保家卫国的正义事业。佛教是热爱和平的宗教。这种以世界为本体…  相似文献   

15.
<正>《精进心》一书是清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圣凯法师出版的"普隐心语"系列的短章随笔集,其中不仅可见其作为佛教"学者"的思考重心,事实上也处处透露出他作为佛教"法师"的宗教情怀。圣凯法师认为,"当代中国佛教面临三大现实——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商品经济社会和互联网时代。因此,必须依此而思考中国佛教的  相似文献   

16.
泉州开元慈儿院是圆瑛法师亲自创办的慈善性质的亦教亦养的初等教育.慈儿院招生对象、人数、教学与师资选聘等都体现了圆瑛法师的办学思想.为了使慈儿院能长期延续下去,圆瑛法师提出设立"常年基金",为此,他不但呼吁社会各方伸出援助之手,还不畏惊涛骇浪之险,远渡重洋赴南洋募捐.兴办慈善性质的教育实体是近代出现的新事物,是当时中国佛教所面临的新课题,圆瑛法师在兴办慈善教育事业方面所作的努力,某种意义上说,是对佛教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太虚法师是应时而生的引领中国佛教走向新生的杰出高僧,他秉持佛陀本怀,践行佛教菩萨道精神,以实现佛教的现代化与世界化为目标,提出和实施了一系列改革佛教的思想。这些思想和主张构成了太虚法师所倡导的"人生佛教"的丰富内涵,开启了现代中国佛教发展的方向,是当代中国"人间佛教"思想的重要遗产,也汇聚成中国佛教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太虚法师是应时而生的引领中国佛教走向新生的杰出高僧,他秉持佛陀本怀,践行佛教菩萨道精神,以实现佛教的现代化与世界化为目标,提出和实施了一系列改革佛教的思想。这些思想和主张构成了太虚法师所倡导的“人生佛教”的丰富内涵,开启了现代中国佛教发展的方向,是当代中国“人间佛教”思想的重要遗产,也汇聚成中国佛教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普正 《法音》2005,(5):46-46
本刊讯应香港宝莲禅寺的邀请,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圣辉法师为团长、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法师为副团长的中国佛教代表团,于5月9日至11日,出席了香港宝莲禅寺开山百年纪念暨智慧法师升座庆典活动。5月9日下午,中国佛教代表团抵达香港机场时,智慧法师率领宝莲禅寺四众弟子热情迎接。晚上,香港佛教联合会和香港旭日集团设宴盛情款待了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觉光长老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致词。圣辉法师在致词中,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对智慧法师荣膺宝莲禅寺方丈表示热烈祝贺。他回顾了宝莲禅寺的历史和今天的盛况,动情地说:“香港…  相似文献   

20.
《法音》2012,(4):5
广东省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并转深圳弘法寺:惊悉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深圳弘法寺退居方丈本焕法师圆寂,万分悲痛,谨致以深切哀悼!本焕法师是中国佛教界领袖、当代著名高僧,佛门泰斗,在海内外佛教界有着广泛的影响。他早岁出家,悲愿宏深,戒行精严,信仰笃定,努力践行"人间佛教"理念,为中国佛教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本焕法师一生爱国爱教,是党和政府肝胆相照的亲密朋友,他曾担任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主席、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