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所谓"直",即显言直说;"曲"指含蓄曲折。就诗、词、曲三种不同诗体而论,曲最宜显言直说,诗则显言直说和曲折含蓄二者都有,词则曲多于直。先看诗。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写这首诗的时候,杜甫身陷被安史之乱沦陷的长安,而他的家小却在遥远的鄜州(今陕西富县)。明明是自己深切怀念亲人,却故意曲折委婉地写妻子思念他。施补华说它"无笔不曲"。(《岘佣说诗》)  相似文献   

2.
王安石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和文学家。他的经济改革思想至今还有借鉴作用。他的诗文也写得很好,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一次他登飞来峰,上到了位于峰巅的千寻塔,极目四望,意气风发地写下了一首诗:“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我国著名的佛教大师赵朴初先生,在诗词方面亦有很深的造诣。生前曾对王安石的这首诗有过评论,他说“我常坐飞机,向窗外望去,上面晴空蔚蓝,脚下云海茫茫,哪里看得清下面呢 !”因此他作一诗道“快然自足飞机上,珠穆昆仑脚下行。…  相似文献   

3.
一、题解 1927年,国学大师王静安先生沉湖死殉后,同为清华国学研究院四教授之一的陈寅恪大为震惊,写了一首诗和一幅挽联以示哀悼。诗是一首七律,其中第三联写道:"吾侪所学关天意,并世相知妒道真。" 十多年前初读这首诗时,感触颇深,尤其是"吾侪所学关天意"一句。短短七个字,既道出了陈寅恪等人心目中学问的崇高地位,也道出了他们对学问所承担的那一份终极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佳句为谜     
北宋著名词人晏殊,自幼聪慧,景德年间以神童之名被荐于朝。宋真宗让他与进士们一起比试,他提笔即刻就把诗写了出来,所以受到皇帝的重用。后来当了宰相,为人刚直清廉,重视人才,人称"太平贤相"。有一年暮春的一个黄昏,他去游西湖,面对流水落花,不禁感慨,写了一首《浣溪沙》,写  相似文献   

5.
上帝的启示     
沈承恩 《天风》2004,(5):2-4
经文:诗19 这篇诗篇有两个内容:一是讲上帝所创造的天地万物,一是讲上帝所赐给以色列人的律法。我们粗粗地一看,会觉得这两个内容似乎放不到一起,天地万物与律法是怎样的关系呢?是的,似乎是两个不同的题目,应该分开来写两篇文章,或写两首诗。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地看一看,就会发现,大卫写这首诗,有一个主题,他要通过写上帝的创造和上帝的律法,告诉人上帝的启示。所以这篇诗篇有两个内容,一个  相似文献   

6.
纤手搓来玉色匀 ,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睡知轻重 ,压扁佳人缠臂金。这是苏东坡所写的一首面食商品广告诗 ,赞的是馓子。据说苏东坡谪居广东海南琼州时 ,当地一位老婆婆的油煎环饼 即油炸馓子 香脆可口 ,色泽金黄 ,根条均匀 ,不禁便人联想到美人玉臂的金环。苏东坡对这种色、形、味俱佳的美食大为赞誉 ,于是赋写了这首诗。老婆婆请人把这位大名鼎鼎的文豪所写的诗装裱后悬挂在店堂供人欣赏 ,这首诗也就成了中国最早的商品广告诗。馓子店也因苏东坡的诗名声远播 ,一时小店生意格外兴隆 ,门庭若市。馓子 ,早在汉代就已出现 ,当时以糯米煎炸…  相似文献   

7.
正浙江宁波有一位才女,过了28岁还没有找到如意郎君。爹妈催得紧,自己也着急,为此她想出了一个奇招,写了一首专门招亲的打油诗,发到网上。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短短几天,应招者、对诗者、看热闹者,就来了一大片,弄得这位姑娘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为了介绍自己的招亲条件及相关情况,这首诗写得有点长,共40句。我从中摘录16句,供  相似文献   

8.
爱的境界     
白鹭立雪愚人看鹭聪明见雪智者观白这是台湾作家林清玄先生写的一首禅诗,颇值得玩味。“白鹭立雪”,首句展示了一幅图景,以下便是三种人的目光及不同的视点,分别扣住“鹭”、“雪”、“白”三个字,从而对人的审美境界进行排列,说得透彻,论得精辟。禅是人生的一种独特智慧,由此谈到爱情关系,林清玄先生又有一首短诗可作解证:相爱的人像磁铁的正负极因相吸与渴望寻找对方的所在相契的人像山谷中的回声因投射与回应发现更深的内在相印的人像临水时的照影因对照与融入泯灭彼此的分别这两首诗正好是互为对应的:只看“鹭”的人,仅仅“…  相似文献   

9.
灵感速记     
正一北岛有一首诗,题目是"生活",整首诗只有一个字:网。人称"一字诗"。我觉得这首诗并非一个字,而是三个字,单是一个"网"字不能成诗,必须将题目"生活"也加进来。陶渊明称世俗为"尘网",北岛描述现实生活为"网",两大诗人所见略同。"网"字字形由小篆演变而来。书法家写小篆,基于艺术上的理由,有时在里面写四个×,更是宛如张网以待的样子。古人受道家影响,认为"网"是束缚、是陷害,这个网是网罗;  相似文献   

10.
著名的德国文豪歌德曾写过这样一首诗: 我劝你,亲爱的朋友, 首先把逻辑来研究。你的精神受着良好的训练, 如在西班牙的长靴里一样紧衬。它将小心谨慎地前进, 循着思想轨道,多么方便; 即使邪途歧路满眼前, 它也不会东奔西窜。这首诗告诉我们:要写好文章,最好“首先把逻辑来研究”。因为只有这样,面对纷繁复杂、扑朔迷离的生活素材,才不致被满眼的“邪途歧路”所迷惑,才能  相似文献   

11.
诗家之道史,史家之道事  ─—简评《长安·终南山道教史略》刘嗣传在西安市道教协会第二届代表会议期间,笔者有幸拜读了刚出版的樊光春先生新作《长安·终南山道教史略》。研读之余,叹为观止,自愧弗如。本当我等道教徒自己来写的祖宗历史,而由别人捷足先登,但又非...  相似文献   

12.
新月 《天风》1996,(7):21-23
有一首很著名的圣诗《夕阳西沉歌》(被选入《赞美诗(新编)》第153首),其中诗的第4节是这样写的:有主赐福,仇敌何须畏惧?泪消苦意,病痛也无足虑;坟墓威权,锋芒今在何处?我仍欣然得胜,主若同居。短短的几句诗,却与我的心灵产生共鸣,轻轻地唱起来。  相似文献   

13.
穆斯林书画欣赏李嘉存号伴牛堂主,回族,1954年生于北京南城,中国铁路文工团演员。上个世纪70年代末向著名国画家康宁先生学习国画。2005年拜欧阳中石先生为师,2001年到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进修,师从赵宁安先生、郭怡琮先生、张立辰先生、郭石夫先生学习。现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家协会会员、南京画院特聘画师、杭州画院特聘画师。这些是他近年来的画作。穆斯林书画欣赏  相似文献   

14.
关于《邶风·燕燕》的错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诗经》中的一些诗存在着简次错乱的问题:或一首诗章次错乱,或一章诗句次错乱,甚或两首诗误合为一首诗,统谓之“错简”。其中尤以两首诗误合为一首诗的错简,对正确理解诗意影响极大,因而向为学界所重视。孙作云先生《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诗经的错简》一文(中华书局1966年4月版)即对此有专门论述。文中,孙先生分析两首诗误合为一首诗的原因说:“大概因为:这两首诗在内容上有某些共通之处,在篇次的顺序上,前后相承,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把前一首诗的后几章丢掉了,遂误合为一首诗;也有因为两首诗的起句相同,内容上又有点…  相似文献   

15.
正"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致橡树》一诗让舒婷名满天下。对舒婷的认识,大部分读者也都来自于这首诗。舒婷的代表作《致橡树》写于1977年,随着这首诗的发表和流传,舒婷顿时名声大噪。舒婷说,从创作的初衷上看,《致橡树》并不是一首爱情诗。在20世纪80年代,许多青年人以  相似文献   

16.
《短诗精读》一书,要选用我原发于《福建文学》的一首禅诗《对面一墙迎春花》,并要我“随便说说创作的背景和思路”。我想了很久,才记起来这首诗是书赠一位青年诗人的。  相似文献   

17.
康熙十字歌     
康熙十字歌刘庆云清朝康熙皇帝曾写过一首基督受难即景诗,俗称康熙十字歌。这首诗揭示了康熙曾熟读"四福音",了解耶稣被钉前夕受审经过;承认十架空血是"百丈恩流",特别注意耶稣基督在十架上说的话,故有"七言一毕万灵啼"的记述。康熙精通古诗韵律,用"八齐"写...  相似文献   

18.
王秀玲 《天风》2006,(12):8-10
求你指教我们怎样数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们得着智慧的心(诗90:12)。经文:诗90:12 诗篇90篇不但是一首论及人生的极美之诗.而且是一首充满智慧的诗,也是一首充满祈祷内容的诗。本诗的作者摩西是一位年过百岁的老人,  相似文献   

19.
“潜台词”又称“诗外音”、“弦外之音”。它是指说话人所说出的话中虽已包含但又未明确说出,需听者自己用心去揣摩、体会的内容。因此,要破译别人话中的“潜台词”是有一点难度的。但如果我们善于运用逻辑推理,就比较容易破译“港台词”。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用下列推理来破译“港台词”。(一)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推理。在这种推理中,否定后件则能否定前件。例:编辑:这首诗是你自己写的吗?青年:是的,每句都是。编辑:那我很高兴见到你,拜伦先生。我以为你死了很久呢。我们一听便知道编辑的“潜台词”是:这首诗不是你…  相似文献   

20.
略说四气诗     
正古代有一类型的诗叫四气诗,亦称四时诗,是将春、夏、秋、冬四字按顺序嵌用在一首诗中,每句诗各写该季景色。四气诗的形式皆为五言四句两联。现存的四气诗,以南朝宋王微写的为年代最早的:蘅若首春华,梧楸当夏翳。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此诗首句写春季草木开花,依次则夏季树木浓荫,秋季秋风萧瑟、鼓瑟吹笙,冬季瑞雪纷飞、饮酒眺赏,四季景色皆备,语言简练传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