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理文萃     
据心理学家研究,人际关系中人们的态度情感和行为方式是相互作用的。这种相互作用具有规律性。心理学家李雷研究发现。个人的八种行为模式可以引起相应的八种反应模式。(1)由管理、指挥、指导、劝告、教育等行为,能导致尊重和服从的反应;(2)由同情、支持、帮助等行为,能导致信任和接受的反应;(3)由同意、友好、合  相似文献   

2.
以实物场景为学习材料,探索实际的自我参照系与想象自我或他人的参照系冲突对角色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1)进行旋转之前参照系冲突存在与否,均产生了心理旋转的角色效应。(2)通过操纵两种不同方式的参照系冲突,均导致心理旋转的角色效应显著下降。(3)两种不同的参照系冲突对心理旋转角色效应的影响不同。这些结果表明参照系冲突可能是影响心理旋转角色效应的一个主要因素,并进一步扩展了Presson等提出的空间参照系冲突模型。  相似文献   

3.
在新的历史时期,心理矫治方法在中国监狱得到了普遍应用。这是因为,导致犯罪的心理原因较突出,罪犯是心理问题的高发人群,需要开展心理矫治,以提高改造质量。心理矫治通过运用心理科学知识、技术和方法,在心理评估的基础上,善用罪犯寻求改变的心理,通过心理卫生教育、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措施,帮助其调节不良情绪,改变不良的认知方式,改善或消除异常心理,达到完善其人格(个性)的一种活动。  相似文献   

4.
其次,是对知识论中关于知觉、他人心理,历史、归纳等问题的一种有益的图式化表述,这些问题起源于那种由于各种信仰(关于物质事物、过去事件,他人心理、自然规律的)和用来证明它们的唯一证据(感觉材料,记忆及其痕迹、行为和观察到的规则)之间的鸿沟而导致的怀疑主义。和这种图式的其他支持者一样,艾耶尔认识到了对待这些鸿沟的四个基本途径。一是直觉,据称它可以直接到达鸿沟的另一端;二是关于一般原则的理论,它可以用作跨越鸿沟的桥梁;三是还原主义,它可以通过定义那些被断定用来证明它们的事物填平这一鸿沟;四是怀疑主义的忧郁选择。艾耶尔还想像出第五种被称之为“描述分析法”的途径,它似乎承认这种鸿沟,但又对它无可奈何。  相似文献   

5.
一、心理技术学的溯源“心理技术学”一词最早是在1903年由德国心理学家斯特恩(L·W·Stern)提出,它的英文名称有两种。一种是Psychotechnics,一般译为“心理工艺学”;另一种是Psychotechnology,常常译成“心理技术学”。由于两者都是研究心理学方法和成果在解决实际的(工艺、军事、医疗等)问题中的应用,因此心理工艺学也就称为心理技术学了。  相似文献   

6.
瞳孔大小是眼动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参数指标,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人的心理活动并影响他人的心理与行为。一方面, 瞳孔变化受到自上而下的知觉与注意、情绪与动机、心理努力、社会认知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 另一方面, 大瞳孔能引起他人更多的积极评价和积极行为。瞳孔的神经机制(蓝斑-去甲肾上腺素系统)和自适应增益理论解释了瞳孔与心理之间存在紧密联系的原因。瞳孔测量(pupillometry)作为一种有效的眼动追踪方法有助于理解瞳孔与心理的关系, 研究者在测量瞳孔时需要关注无关变量(如亮度、注视位置), 原始数据处理(如基线校正、眨眼处理)及瞳孔指标选取(如瞳孔直径、震颤频率)等问题, 未来研究应继续探讨瞳孔与其他心理之间的关系, 并探索更有效地处理和使用瞳孔指标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心理账户的非替代性及其运算规则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爱梅  凌文辁 《心理科学》2004,27(4):952-954
心理账户理论(Mental accounting Theory)由萨勒(Thaler)教授提出,他认为:小到个体、家庭,大到企业集团,都有或明确或潜在的心理账户系统。心理账户有两个最本质的特征:一是非替代性;二是具有不同于经济学的特定运算规则。本文分析了心理帐户非替代性的三种表现,从值函数,得与失的编码规则和参照点效应探讨了心理帐户的特定运算规则。这对解释人的非理性经济行为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心理表征和意图是假装中两种最重要的心理成分,关于年幼儿童是否能理解假装中的这两种心理成分,研究者们得出了不尽相同的结论。一种观点认为3岁儿童就能理解到假装中的心理层面(心理表征、意图);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儿童到了6岁都仅仅把假装理解为一种外表上看起来像某物的行为,并不能理解到假装中的心理层面(心理表征、意图),而恰恰对假装中的心理层面的理解才是假装理解的关键方面。这些争论可能与测试问题的推论方向与提问方式、对抑制控制能力的要求、假装动作与心理状态的平衡、任务情景与现实生活情景的联系、实验材料呈现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有关。未来研究可以从结合执行功能、区分假装主体和假装旁观者、采用内隐的测试方法、关注与假装相关的其他能力的发展等角度,对儿童理解假装中的心理表征和意图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尹文清 《心理学报》1988,21(2):32-39
本文试图寻求一种新的研究模式,来探索王充的心理学思想。这个模式主要包括两个方法论原则,即:(一)置于思想群系的原则;(二)依据自身逻辑的原则。在这一研究模式引导下,作者发现“唯实唯验”是王充心理学思想的基点。并由此推论出(一)王充心理学思想的本质是“心理即力”;(二)其特征是“心理外显”,而这两者是分别体现在他的人论和心论的思想之中。  相似文献   

10.
以76项实证研究(78个独立样本, 21,570名员工)为对象, 综合使用元分析、结构方程模型、优势分析方法, 采用智能职业生涯为分析框架, 以竞争流动与赞助流动、市场转型理论与社会资本“嵌入”观点为理论基础, 探讨了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对职业成功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1)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均能显著积极地预测主客观职业成功; (2)人力资本能更加积极地预测客观职业成功, 而心理资本则能更加积极地预测主观职业成功; (3)组织赞助部分中介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职业成功之间的关系, 部分中介心理资本与主观职业成功之间的关系, 完全中介心理资本与客观职业成功之间的关系; (4)心理资本能更加积极地预测组织赞助。  相似文献   

11.
二、最初的行化事迹 1初转法轮和最初的罗汉弟子 其时世尊作如是念:我今于先初说法处,谁能不违,一如我意,知我法体而证知已,不恼于我呢?于是世尊,作如是念:其优陀罗·迦罗摩子,心应巧智,办了聪明,长夜成就,其心虽复少有尘垢,诸使结薄,根熟智  相似文献   

12.
童年中晚期同伴侵害对儿童心理社会适应影响的纵向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纪林芹  陈亮  徐夫真  赵守盈  张文新 《心理学报》2011,43(10):1151-1162
采用间隔两年的纵向设计, 通过对1767名儿童的同伴侵害以及孤独、抑郁、攻击、行为不良、同伴接纳、同伴拒绝等心理社会适应指标进行调查, 综合运用变量定向的方法和个体定向的方法考察了童年中晚期儿童心理社会适应发展的结果模式, 以及同伴侵害对儿童心理社会适应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 (1)身体侵害、关系侵害与心理社会适应各指标存在显著的即时与纵向相关关系。(2)儿童心理社会适应结果表现为内化问题、外化问题、同伴拒绝、正常发展4种模式。(3)判别分析显示, 9岁的同伴侵害(主要为身体侵害)能预测同伴拒绝、外化问题适应结果模式, 11岁的同伴侵害(主要为关系侵害)能预测内化问题、同伴拒绝适应结果模式。这些结果表明同伴侵害与儿童心理社会适应间的联系具有异质性, 并且先前和当前的侵害经历以及不同类型的侵害与心理社会适应间的联系因适应领域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等待时间知觉是指人们在等待过程中对等待时长的主观感受和心理体验, 它对人们的决策行为产生影响。影响等待时间知觉的客观因素包括等待过程的填充物、等待时间的确定性、接受服务的阶段和等待的物理环境等; 主观因素有负性情绪、自我控制和人格因素等。等待时间知觉导致的非理性决策行为包括时间沉没成本效应、“延迟-提前”框架效应、峰-终效应、偏好反转等。未来研究可从三个方面开展:(1) 时间启动和金钱启动下等待时间知觉的差异; (2) 基于时间心理账户视角研究等待时间知觉规律; (3) 借鉴时间知觉理论探讨等待(时间)影响决策行为的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14.
心理状态的特点是有一定相对的稳定性,但又只能保持一定短暂的时间。它不同于心理过程与个性特征。(心理过程具有高度的流动性,波动性、起伏性、个性特征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心理状态是人的心理活动结构的三部分之一,日常生活中的分心、冷淡、迷恋、烦闷、焦虑、疑惑、紧张、悔恨等都属于心理状态。心理状态不佳不直接影响着健康而导致病患,而且影响着治疗效果。《素问·宝命全形论》中有“一曰治神,二曰知养生,三曰知药为真……”的论述,把治神放在首位。《东医宝鉴》引太白真人之言“欲治其病,先治其心,必正其心,乃资于道”。重视患者心理状态正是祖国医学的宝贵传统。洞察病人的心理状态,采用针对性治疗的范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塞是一种严重的心身疾病,它严重威胁着病人的生命,如不及时抢救就会导致死亡。它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除与寒冷、劳累、遗传等有一定关系外,还与心理因素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探讨心肌梗塞病人的心理状况并给予必要及时的心理指导和心理治疗,对心肌梗塞病人的抢救、治疗和恢复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对15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治疗观察,发现有以下几种心理状态影响着病人的治疗和康复。现将这些心理状况加以探讨,希望能对临床工作有所帮助。 1989年——1992年,我院共收治急性心肌梗  相似文献   

16.
第9届维特根斯坦国际专题讨论会的主题是心灵哲学(philosophy of mind,或译心智哲学)和心理学哲学。详细地讨论过的问题包括:心身问题、心灵哲学的传统问题和心理学哲学。 1.心身问题什么是心身问题?“心灵”(mind)一词有多种非常不同的用法,这一事实导致了现代讨论中的某种混乱。对这个词,我们至少可以区分出五种不同的用法,因此心身问题至少有五种意义。 (1)我们可以象笛卡儿使用“mens”一词那样使用“心灵”一词,让它指称具有心理属性的东西,亦即指称那种能思想,能感知,能相信和能欲求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通常是用“心灵”这个词意指“人”这个词所意指的东西,因而该词表示的就是你和我这样一些实  相似文献   

17.
吴伟炯  刘毅  路红  谢雪贤 《心理学报》2012,44(10):1349-1370
职业幸福感是国内外学者和管理实践者关注的重要问题, 本文综合资源保存理论、工作要求-资源模型和本土心理资本理论, 构建并检验了本土心理资本对职业幸福感的影响模型。研究一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研制了信效度较好的问卷, 1566名教师的调查结果表明, 本土心理资本包含事务型心理资本(希望、乐观和坚韧)与人际型心理资本(自谦、感恩、利他、情商/情绪智力和信心/自我效能)。研究二使用2280名教师的有效数据, 通过控制了其他变量影响后进行结构方程建模及交叉验证分析, 结果表明:(1)职业幸福感(工作投入、工作倦怠、离职意愿和工作满意度)的积极情感体验(工作投入)与认知评价(工作满意度)存在增益螺旋过程; (2)心理资本通过能量补充和动机激发双过程促进职业幸福感; (3)人际型心理资本通过一级、二级能量补充与动机激发过程影响职业幸福感; 事务型心理资本也通过一级、二级动机激发过程影响职业幸福感, 但是只通过二级能量补充过程影响职业幸福感。在中国文化背景下, 人际型心理资本对职业幸福感的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8.
天津市腾龙职业培训学校2012年举办第十五期心理咨询师培训班,具体报名条件及要求如下:一、考核方案此次考试鉴定的考核方案按照《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考核方案》中所公布的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内容及培训时间等要求执行。二、申报条件1.心理咨询师三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具有心理学、教育学、  相似文献   

19.
敬畏是一种对浩瀚的刺激以及现有心理结构无法适应的刺激的情感反应。大量实证证据显示,敬畏可以促进各种形式的亲社会行为。至于其中的心理机制,小我假说认为,诱发敬畏体验的浩瀚刺激会导致自我的渺小感,推动个体的注意力从自我转移至他人,进而促进了亲社会行为;真我假说则认为,敬畏有助于促进个体的注意力从日常的世俗关注向更大的精神存在转移,激发了个体对其真实自我的追求,进而促进了亲社会行为。小我与真我假说可以在“大二”框架下进行整合,即敬畏在自我的能动维度(真我)和共生维度(小我)上通过两条平行的路径促进亲社会行为的产生。未来研究需要更深入地探讨敬畏的亲社会效应的心理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促进捐赠等亲社会行为的干预措施,以期为第三次分配战略的有效实施提供心理学方案。  相似文献   

20.
共情疲劳是心理咨询师、消防战士、急救医护人员等助人者救助受创伤人员后出现的特有的心理健康问题。共情疲劳的二因素模型含二次创伤与职业倦怠, 三因素模型还包括共情满足。共情疲劳的临床症状与创伤后应激障碍、二次创伤、替代(间接)性创伤、倦怠相似, 但上述概念并不等同于共情疲劳。共情疲劳是助人者在间接接触创伤性事件并向他人共情的前提下, 产生共情压力, 降低了对他人共情的兴趣与能力, 出现二次创伤症状, 产生工作倦怠感。同时, 助人者人口统计学特征(如婚姻状况、学历、工作年限、个人创伤史等)、接触或暴露于创伤事件的程度、个人心理资源都会影响共情疲劳发生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