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从伦理学的视角考察社会角色,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着伦理秩序、道德应当、角色责任等伦理意蕴.就角色理论和伦理学的逻辑延展而言,角色伦理是以社会学与伦理学的交叉为学理依据,以伦理学为视角,研究社会角色的权责关系、角色道德及其伦理行为模式的一种理论维度.就社会角色实践意义而言,它是与角色的身份地位相契合的权责伦理定位、道德规范和伦理行为模式.角色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吁求为角色伦理提供了实践基础,角色伦理为角色实践提供了价值导向和理论支撑,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伦理基础.  相似文献   

2.
论道德建设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国改革与社会发展的伟大实践需要我们将道德建设作为一个特定的伦理学范畴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道德建设是促使道德进步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 ,道德的理论建设是前提 ,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道德教育是基础 ,职业道德建设是主体。道德建设系统的开放性特点要求经济、政治、法制和文化等方面的建设提供必要的保障 ,要实现这个要求就必须建立健全的伦理制度。  相似文献   

3.
由全国伦理学会、湖北省伦理学会、山东省伦理学会和武汉市伦理学会联合发起的社社主义初级阶段职业道德建设理论讨论会,于1987年11月19日至24日在武汉召开。这次讨论会就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职业道德建设在整 个社会道德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多数代表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职业道德建设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中心和突破口。这不仅是因为社会道德中的原则、理想、规范总是要通过人们的职业道德从而转化为人们的行为,用以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还因为人们大部分道德  相似文献   

4.
道德建设论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改革与社会发展的伟大实践需要我们将道德建设作为一个特定的伦理学范畴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道德建设是促使道德进步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道德的理论建设是前提,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道德教育是基础,职业道德建设是主体.道德建设系统的开放性特点要求经济、政治、法制和文化等方面的建设提供必要的保障,要实现这个要求就必须建立健全的伦理制度.  相似文献   

5.
行政责任需要伦理考量以确定其正当性.行政责任并不是框架上的条文,它有其内在的道德基础.通过对行政自由裁量权、行政自主权以及以岗位为基础的行政活动中人的自由意志的三重分析,进而探讨行政人作为行政主体、公民、人的三重角色所承载的责任和使命,才能真正使行政人树立确切的道德责任感.  相似文献   

6.
职业道德在规范着人们的职业行为的同时也反映着社会的精神风貌。无疑,职业道德重在建设,这种建设决不应囿于纯理论的思辨也不能限于空乏的说教,它必须是源自职业生活的现实,面向经济社会活动的实践,立足改革发展的需要。近年来职业道德建设经过广大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的努力取得了长足进展,但问题依然是存在的。首先是过份强调并依赖了道德主体的主观自觉,重自律轻他律;其次在他律机制方面仅注重舆论的监督导向功能,忽视了制度伦理建设的意义。一、自律及其在职业道德建设中的作用自律是个体为追求道德本身的目的而制定的伦理原则,…  相似文献   

7.
道德记忆是人类记忆思维活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人类道德生活经历在脑海里留下的印记或印象。道德记忆是儒家慧命赓续的伦理传统得以延续的精神力量,它不仅仅使得儒家伦理精神不断历经传承、发展、演绎而形成了体系完备的理论形态,更使得儒家伦理以文化心理的社会形式引导着人们的道德实践活动。道德教化是儒家伦理传统的道德记忆方式,儒家以道德教化来守护角色记忆与定位道德责任、塑造榜样记忆与开展教化示范,并通过实践道德记忆达到知行合一。珍惜儒家道德记忆、传承发展儒家优秀伦理传统是一个富有时代意义的重要话题。道德记忆是一个立意高远、形象生动、涉面甚广、兼具理论与现实关怀的创造性学术范畴,它不仅为我们考察儒家伦理传统提供了一个崭新视角,对于我们当今如何开展伦理学研究也带来了深刻的学术思考。  相似文献   

8.
共产主义道德的最基本内容是集体主义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社会主义各行各业道德规范的共同要求,公安司法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当然也离不开这样一个总的要求。但是,作为一种职业道德的核心,只有这个共性,没有个性,使人难以与其他职业道德相区别。也就是说,公安司法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的核心,既不同于一般社会道德,也不同于一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以及其他行业的职业道德。拿这些道德来要求公安司法工作者,反映不出公安司法工作者的职业特点,反映不出公安司法工作者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具有质的规定性,职业道德也是如此。任何职业道德都有它的本质特征和最基本的要求。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是“真实”;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是“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  相似文献   

9.
道德与伦理的杂糅与僭用折射出“道出于二”的时代病候,从思想上贞定二者的分 际,意味着一种治疗。尽管黑格尔与李泽厚都以各自的方式处理这一分际,尤其是黑格尔提 供了一种理论性参照,但儒家对道德与伦理的思考具有值得注意的内涵,道德处理的是性分 问题,回答的是人是什么的问题,它指向的是主体与自身、主体与天道乃至世界整体的 关系;而伦理处理的则是位分与职分问题,回答的是我是谁的问题,它指向政治社会中人与 人的关系,以便为我的权责定位,因而它往往集中体现为人的名分。道德生活在伦理秩序中 客观化、现实化,并以调节者而非构成者身份参与伦理秩序的生成,同时也对陷落的伦理生 活提供抵抗与转化的资源。伦理秩序往往以身份或角色的名义,发动对人的动员,其目的在 于以规训的方式把个人转换为共同体的成员,对政治社会而言则是化“人”为“民”;与之 相反,道德所要求的则是超越具体社会身份与角色的完整之“人”。  相似文献   

10.
<正>《角色伦理——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基础》(以下简称《角色伦理》)一书,是河北师范大学田秀云教授的新作,人民出版社2014年9月出版。该书致力于从伦理学视角考察社会角色,以伦理学与社会学的交叉为学理依据和理论维度,旨在为角色理论的研究开辟一个伦理学视域,为实现社会和谐提供伦理基础。通读全书,其突出特点在其原创性,这是学术研究最为可贵之处。《角色伦理》这一研究成果是对角色伦理理论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