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新疆宗教极端势力渗透严重威胁社会稳定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抵御宗教极端思想渗透,既要治标,即暴恐活动,更要治本,即宗教势力渗透的原因。宗教极端势力的渗透有多方面原因,只有对之进行深入分析与剖析,认清其本质与危害,才能有效地震慑与打击。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法国境内伊斯兰宗教极端主义势力猖獗、暴恐频发,对国家安全造成极大危害。本文在系统性分析法国伊斯兰宗教极端主义形成原因的基础上,从政策层面分析法国政府对伊斯兰宗教极端主义的治理教训以及当前的治理思路。研究发现,开放式移民政策、移民融入失败造成法国穆斯林族裔分裂思想加剧,同时法国政府因疏于排查外部势力渗透、体制机制建设不完善、宗教治理不健全、青少年教育保护缺失等,导致伊斯兰宗教极端主义在法国本土持续扩散。近年来,法国政府在增加情报力量投入、加强政策实施的基础上,进行政策转向,着力保障未成年受教育、改善社区生活环境、解决伊斯兰政治化等“根源性”问题,并首次以立法的形式打击宗教极端主义。法国治理伊斯兰宗教极端主义的工作实践,对我国积极部署针对性预防措施、依法打击宗教极端主义、暴力恐怖主义和民族分裂势力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宗教极端主义已经发展成为威胁社会安全与和谐稳定、长治久安的重要因素。宗教极端势力的社会危害性极大,坚持依法打击和遏制是根本。宗教极端严重践踏国家法治尊严,健全打击和遏制的法治措施是关键,有效应对反分裂斗争,强化合力打击和遏制宗教极端的法治机制是核心。  相似文献   

4.
冷战结束以来,西方列强的核心话语,已经转向"以宗教自由为基石"的人权。基督教的"普世价值"不断被抽象化,成为西式民主制度的图腾,美国基督教新基要主义势力和政治新保守主义势力结盟,共同推动国会通过《1998年国际宗教自由法案》,使其成为以国家力量进行基督教全球战略扩张的工具。美国前国务卿说"宗教自由是民主的核心"。这种符号化的"普世价值",企图将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从各国基本的社会关系中剥离出来,成为国际舞台上"新干涉主义"的武器。这种宗教意识形态化的倾向,影响了国际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发展,造成世界的动荡不安。如果说,西藏、新疆地区的民族分裂势力与宗教极端思想相结合,形成分裂祖国领土的恐怖主义暴力威胁,那么,国际宗教右翼势力利用合法渠道,向我国的文化教育领域持续渗透,已经开始形成挑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软实力。宗教渗透已经成为国外文化渗透的主要内容。而文化问题,宗教问题,以至意识形态问题,毕竟需要思想上的应对。我们应该掌握话语权,应该培植我们的学术优势。  相似文献   

5.
《原道》2015,(2)
宗教极端主义是民族分裂势力和暴力恐怖势力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学界不断加强对宗教极端主义的研究,为政府防范和打击宗教极端主义提供决策参考,促进国家特别是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6.
基督教新保守主义的全球扩张战略,成为美国霸权主义的工具。美国国会通过《1998年国际宗教自由法案》,是以国家力量进行基督教全球战略扩张的工具。中国成为国际宗教右翼势力传播基督教福音的重点地区。境外宗教渗透成为威胁我国安全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其战略意图是改变中国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应当重视境外基督教右翼势力的"合法渗透"。境外右翼势力推动基督教在我国传播,实质上是一种文化殖民和意识形态渗透。西方宗教右翼势力特别善于利用合法渠道,深入我国文化教育和学术研究阵地,培植力量,宣传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政治观,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对立。为从思想文化上提供抵御境外宗教神学渗透的理论武器,应当大力加强科学无神论的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7.
《科学与无神论》2021,(4):58-62
中国共产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蕴含着丰富的反渗透指向。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有利于团结广大信教和不信教群众共同抵御境外势力渗透,有利于增强广大群众抵御境外宗教渗透的能力。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反渗透指向,体现在依法抵御非法传教,依法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分裂活动。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的反渗透指向,体现在我国宗教在坚持该原则的实践中抵御渗透的成效,体现在宗教交往过程中坚持该原则对渗透风险的抵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反渗透指向,体现在"导"的方式为科学反渗透提供方法论,"两个维护""两个拥护"筑牢了抵御渗透的思想屏障。  相似文献   

8.
意识形态安全事关国家安全。针对宗教极端主义在新疆意识形态领域的侵蚀渗透,新时代加强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教育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落实依法治国战略,实现新疆工作总目标,遏制宗教极端化具有极端重要性。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旗帜鲜明开展思想斗争,坚决抵御和批驳"双泛"思想和"三股势力"在新疆历史和民族、宗教等问题上散布的谬论,正本清源,强基固本,维护好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9.
马劲 《中国宗教》2017,(5):28-31
伊斯兰教中有“吉哈德”的教义思想。当前,宗教极端势力的一个瞬用伎俩就是肆意歪曲“吉哈德”本意,诱导、蛊惑煽动不明真相者误入歧途,甚至走上极端暴恐道路,危害社会稳定和备民族生命财产安全。必须正本清源,教育引导信教群众明辨是非,树立正信,防范宗教极端思想的侵害。  相似文献   

10.
贾庆林说,实践证明,解经工作是伊斯兰教工作中抓根本、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是团结引导广大穆斯林群众的法宝,是与民族分裂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斗争的利器,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创举。贾庆林希望中国伊斯兰教界认真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巩固和深化解经工作成果,着力加强伊斯兰教经学思想建设,自觉抵御三股势力分裂活动,进一步推动中国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努力开创中国伊斯兰教事业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风险研究的实际应用主要是在风险评估方面。本文通过对宗教和风险相关性的研究,对宗教风险的评估指标量进行初步的探索和研究。将宗教风险的评估维度(指标量)细化为9个方面,即宗教法治程度、民族宗教关系、宗教信仰人数及比例、政教关系情况、宗教突发事件、宗教教派矛盾、宗教极端势力和恐怖袭击事件、跨国宗教问题、宗教风俗禁忌。并在此基础上,对于这9个指标量进行了分值的初步量化,以期为今后的宗教风险评估体系的建立提供相应的参照。  相似文献   

12.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与世界各国经济、文化交往日渐频繁,宗教方面对外交往亦日益增加,境外敌对势力加紧了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的活动。因此,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活动,是宗教工作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一、“境外宗教渗透”的内涵境外宗教渗透是指境外团体、组织和个人利用宗教从事的各种违反我国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活动和宣传。主要有两方面的情况:一是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作为渗透的工具,打着宗教旗号颠覆我国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二是企图控…  相似文献   

13.
"颜色革命"是西方国家用以推行全球战略的工具性概念,带有明显的政治扩张色彩,宗教因素在其中起到了特殊的作用。西方势力惯于运用宗教手段进行战略渗透,善于利用宗教问题搅动地区局势,乐于操纵宗教势力干预他国内政,极力推动宗教的政治化为"颜色革命"开辟道路。西方国家利用宗教因素助推"颜色革命"的做法短期内不会改变,应当引起高度关注和警惕。  相似文献   

14.
董栋 《中国宗教》2022,(1):38-39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12月初召开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互联网宗教事务管理。近年来,互联网快速发展为宗教传播提供了新的渠道、平台和手段,网上既有通常的宗教信仰表达,也存在各种涉宗教负面信息和非法活动,网上甚至还有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活动,民族分裂势力、暴力恐怖势力披着宗教外衣传播分裂、极端思想,以及一些组织和个人开展非法宗教活动等,给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威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强互联网宗教事务管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对哈萨克斯坦宗教现状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分析其在"一带一路"战略下存在的宗教风险,主要是从宗教法治程度、民族宗教关系、宗教信仰格局、政教关系情况、宗教教派矛盾、宗教极端势力和恐怖袭击、跨国宗教问题等几个维度进行研究,旨在说明哈萨克斯坦存在的宗教风险对我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是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必经之地,也是中国在亚欧国家中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为保证"一带一路"倡议下中俄合作的顺利实施,对俄罗斯进行宗教风险评估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将在梳理俄罗斯宗教信仰的历史、现状的基础上,从宗教法治、政教关系,信仰格局,宗教与民族关系,宗教极端势力与恐怖主义等维度对俄罗斯的宗教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  相似文献   

17.
<正>开展"去极端化"工作,防止宗教极端思想蛊惑煽动和渗透蔓延,还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动以纯净空间,是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各族信教和不信教群众的共同期盼。宗教极端思想是宗教异化和蜕变的结果,是对宗教本身的曲解、亵渎、强制和糟蹋。它歪曲和篡改宗教教义,断章取义进行极端化解释,煽动宗教狂热,制造不同信仰群体之间的仇视,鼓吹采取极端暴力手段"净化"信仰、排除异己,  相似文献   

18.
解经工作是伊斯兰教工作中抓根本、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是团结引导广大穆斯林群众的法宝,是与民族分裂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斗争的利器,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创举。近年来,湖北省伊斯兰教协会在国家宗教局、中国伊协,湖北省民宗委的大力支持下,举办了多期解经工作培训班、卧尔兹演讲比赛,对来自全省各地阿訇、清真寺寺管会负责人分批次进行解经培训,效果非常明显,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信教群众的认可。  相似文献   

19.
平言 《中国宗教》2015,(2):8-11
叙利亚内战背后的宗教较量"伊斯兰国"极端组织迅速崛起哈萨克斯坦严厉打击宗教极端主义阿富汗恐怖袭击频发,安全形势恶化缅甸宗教间暴力冲突加剧斯里兰卡宗教冲突持续印度国内印度教教派势力上升欧洲各国"恐伊症"回归2014年,国际宗教形势总体稳定,但局部动荡加剧,出现了一些新的关注点。中东、中亚、东南亚、南亚形成了一条宗教冲突的热点地带,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巴基斯坦境内各类宗教极端主义势力与反政府武装的活动日益频发,不仅严重影响了巴基斯坦国内的和平与稳定,甚至危及到了中巴两国的经贸合作。本文从政教关系、地区宗教冲突、教派冲突和宗教极端主义的多个维度出发,分析认为宗教极端主义是当前威胁"中巴经济走廊"倡议实施的最大风险之一,中巴两国在深化合作过程中需要严加防范和积极应对宗教极端主义带来的威胁和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