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靓 《美与时代》2004,(2):62-63
舒伯特的音乐如潺潺出谷的小溪,浪漫而哀伤,温厚且淳朴,色彩绚丽、感情浓厚。这一点在他的艺术歌曲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在艺术歌曲中,舒伯特注重诗歌和音乐的结合,歌曲的旋律由诗的意境决定,而旋律又发展诗情,除此之外他还创造性地赋予歌曲的伴奏部分新的生命,将极富感染力的旋律、人声、伴奏相互交织在一起,有力地诠释出诗词的情感内涵,因此被誉为“歌曲之王”。声乐套曲《冬之旅》是舒伯特的一部力作,也是最能体现其创作风格的作品。对于演唱者来说,这部套曲除了在技巧上要求规范、细腻之外,更重要的是跨时代、跨文化、跨语言等因素给演唱…  相似文献   

2.
奥地利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1828)作为早期浪漫主义潮流的代表,为艺术歌曲体裁真正意义上的兴起和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冬之旅>是舒伯特去世前一年完成的,堪称艺术歌曲创作中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3.
西洋古典艺术歌曲最早起源于欧洲,在当时产生的一批浪漫主义作曲家中以舒伯特成就最高。艺术歌曲的歌词一般都采用19世纪著名浪漫主义诗人的抒情诗歌,且大都采用钢琴伴奏。因此要求演唱者要以抒情为主,采用轻声力度演唱,声音以阴柔为主。同时还要求演唱者具有较高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声音技巧。艺术歌曲进入19世纪,将钢琴伴奏的地位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钢琴伴奏与声乐相辅相成融为一体。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十分有代表性,透过舒伯特的作品,我们能更深刻地体会艺术歌曲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4.
弗朗茨·舒伯特是19世纪上半叶欧洲著名作曲家,他在短暂的生命历程中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尤其是在艺术歌曲的创作方面,成绩斐然、硕果累累,形成了个人独特的音乐特色,突出表现在意境深、情感真、以及人民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希曼诺夫斯基是继肖邦之后最重要的音乐家之一,被尊称为“现代波兰音乐之父”。希曼诺夫斯基于1916年至1918年创作的《十二首练习曲》继承了先辈遗留下来的传统,本着艺术性高于技术性的原则,将古典主义简洁明快的和声、浪漫主义具有强烈主观性的情感与各种复杂的演奏技术融合一体,用现代语言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相似文献   

6.
肖邦是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的音乐独具风格,十分注重表达的抒情性和富于诗意,因此被誉为"钢琴诗人"。《c小调革命练习曲》创作于肖邦祖国正遭受残酷侵略的时期,此时肖邦心中的悲愤和担忧交织在一起,于是用这首《c小调革命练习曲》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波澜,号召大家拿起武器勇敢地与敌人战斗,并表达了坚信祖国必胜的信心,这在该曲的曲式结构、演奏技巧和情感表达上都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7.
舒伯特即兴曲以其短小、灵动的创作特点成为浪漫主义时期钢琴创作曲的典范,而后二度创作者的差异化表达让其焕发了新的艺术活力。通过对青年钢琴家吴牧野钢琴专辑《灵感的刻录——舒伯特即兴曲全集》的诗性韵律、情感意象、技术手法等方面的艺术分析,结合演奏者自身的艺术表演风格,探讨歌唱性及沙龙性在现代钢琴技巧上的艺术表达特征,为进一步挖掘现代钢琴表演的人文内涵提供参考,为钢琴创作中表现技法的艺术特点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炎黄风情》是鲍元恺先生创作的一部大型的优秀音乐作品,鲍元恺先生在第一乐章中共采用了两个音乐主题,第一个主题取自河北民歌《小白菜》,第二个主题是根据河北民歌《哭五更》的旋律重新改编、创作的。他通过改变旋律的音区、变换旋律的调性等作曲技术发展旋律,使得旋律的音区、调性都富有色彩变化,同时也加强了音乐对比。纵向的和声创作,通过同宫系统的旋律与和声及不同宫系统的旋律与和声两种方法,并运用了各种近现代的和声语言和多调性的语言,使得原本民族风格的旋律与和声变化多端,但又与西方的大小调迥然不同。他的这一成功创举,对中国民歌的改编,对弘扬我国民族音乐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来源于法国的浪漫主义运动做出了对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理性主义的异议。浪漫主义主张人的感官与情感体现的价值,追求人性的解放与思想的自由。法国浪漫主义绘画在世界中占据重要地位,而法国著名浪漫主义绘画家籍里柯是浪漫主义绘画的先驱,1819年籍里柯取材于当时法国的一件真实事件,创作出了著名的浪漫主义绘画经典作品《梅杜萨之筏》。  相似文献   

10.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1833—1897),是一位被称为德国古典作曲家中"最后一人"的伟大作曲家,他的作品中不但显示出古典主义风格,还渗透着个性化的浪漫主义的因素,通过对勃拉姆斯《C大调第一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的"音乐主题的写作特色"及"和声的写作特色"两方面的具体分析,我们可从中体会到勃拉姆斯音乐创作中严密的逻辑思维和对古典主义音乐形式既遵循又突破的写作手法,感受到勃拉姆斯音乐中所渗透的浪漫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1.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Sergei Vassilievich Rachmaninov 1873-1943)作为20世纪世界音乐史上具有独特地位和杰出成就的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是浪漫主义音乐创作与演奏传统最后的守护者和艺术大师之一.与其同时代作曲家不断以全新的创作风格掀起现代音乐的浪潮不同,拉赫玛尼诺夫自始至终秉承浪漫主义的音乐传统,坚持在有限的创作技法中寻求无限的变化,作品中鲜明的俄罗斯民族特性、精湛的演奏技巧以及浓厚的悲剧性色彩形成了他独特的音乐风格,同时他作为一位出类拔萃的钢琴演奏家,其钢琴作品尤其脍炙人口.本文试以《科莱里主题变奏曲》(op.42)这部钢琴作品为例,深入剖析拉赫玛尼诺夫钢琴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音乐语汇特点.通过对该作品的曲式结构特点、变奏手法、调性选择、和声运用、音乐性格与精神内涵等方面的具体分析,以加深对拉赫玛尼诺夫音乐创作特征与音乐风格的理解.这部作品是其后期创作的一部大型钢琴独奏曲."变奏曲"是他所有创作中运用不多的一种体裁形式,该乐曲通过手法多样、内容丰富的变奏将作曲家的音乐特征体现得淋漓尽致,其艺术价值及历史意义不容忽略.  相似文献   

12.
作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文学思潮之一,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对中国作家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沈从文作为"最后一个浪漫派",他在文学思想和文学创作等诸多方面都受到了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沈从文以湘西为背景的小说《丈夫》,以湘西某河畔的妓船为写作背景,讲述了妻子在船上"做生意",丈夫逢年过节偶尔来探望的故事。小说《丈夫》典型地体现了沈从文田园牧歌式的乡土浪漫主义,一方面是城乡二元对立的创作模式,另一方面是"回归自然"的创作倾向。这也是沈从文独特的浪漫主义精神追求和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13.
弗列德里克·肖邦(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是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具有创造性与独创性的音乐家。肖邦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在他近30年的音乐创作生涯中,为人们留下了大量的钢琴作品。"夜曲"是肖邦钢琴作品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肖邦的夜曲旋律细腻柔美,和声语汇色彩斑斓,最能体现肖邦"钢琴诗人"的气质与特点。通过从音乐旋律、钢琴织体、低音声部进行等方面进行分析,能帮助我们深入了解肖邦《夜曲Op.15 No.3》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4.
声乐作品是赵元任全部创作中最重要、最有艺术价值的部分,每首都堪称佳作。赵元任在声乐作品中重视曲调与字音、声韵、语调、语气的关系,注意中国民族曲调的特点,并根据中国语言音调特点,去处理旋律与歌词之间的关系,探索了中国式的和声规律,实践了自己对中西音乐有异,中国音乐有自己的国性、值得保护跟发展等方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船歌最早是船工们撑船时唱的当地民歌,随着音乐的发展和船歌的传播,船歌这种体裁打破了它日常的功能,变成了作曲家们表现自我、抒发内心情感的一种精神寄托。柴可夫斯基的《六月—船歌》与肖邦的《~#F大调船歌》是两位作曲家的重要作品之一。肖邦《~#F大调船歌》无论在曲式结构、和声布局、伴奏织体等方面都有独到一面。柴可夫斯基的《六月—船歌》在继承古典传统和声的同时,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并以丰富的和声色彩作为表现旋律和情绪的重要手段之一,使音乐的情绪达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相似文献   

16.
德彪西既是一位继浪漫主义之后集中了印象主义风格、技法的代表性作曲家,可以说他是一位具有承前启后意义的音乐家。在他短暂的创作生涯中,作品体裁丰富,风格独特,本文从他的生平、作品的创作特征和演唱风格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力求让读者更加深刻的了解德彪西和他的音乐,并希望为声乐学习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在19世纪的欧洲,人们普遍受到感伤主义思潮的冲击,反映在浪漫主义音乐中往往是借景抒发惆怅与感伤之情.钢琴音乐创作同样难以摆脱这种影响,因此抒情性成为钢琴音乐创作的一个重要特征.肖邦是公认的浪漫主义时期抒情性创作风格的主要代表,在其众多的创作体裁中,最能反映他音乐作品的抒情性和诗意性的就是贯穿他一生创作、具有浓厚浪漫主义风格的夜曲.  相似文献   

18.
李斯特是19世纪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的重要作曲家.他在作曲、指挥、音乐评论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李斯特的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具有鲜明的民间音乐色彩,体现了他高超的作曲技巧,演奏技巧以及深厚的爱国之情.  相似文献   

19.
五台山民间礼仪音乐来源,主要分为四大类:《大得胜》套曲、《八大套》套曲、北路梆子戏曲音乐和散曲,分别作用于不同场合的礼仪活动,基本上与我国传统儒佛文化相合。对民间鼓乐班社进行培训,正确的传承下去,是我们文化艺术部门的一项任务。  相似文献   

20.
奥地利伟大的作曲家舒伯特,在维也纳古典作曲家、德国浪漫主义诗歌、及当时市民阶层音乐生活的影响下,开创了室内抒情性艺术歌曲的体裁形式。他常用暗喻的手法表达深刻的思想,代表着当时劳动人民和资产阶级进步知识分子的心声;在刻画音乐形象上,力求运用各方面色彩对比,加人了民族民间音乐素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