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贵妃醉酒》是梅派经典代表剧目之一,这出戏源于清朝乾隆时期花部的地方戏《醉杨妃》,经过历代不断地编演,最终在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的加工点缀、精雕细刻之下,成为京剧史上一部经典之作。梅兰芳的表演之所以能够赢得巨大的成功,说明戏曲旦行的含蓄之美不仅是一种美的形态,同时还是一种美的意味,当将形式中的意味真正地传达出来的时候,这种美才能达到极致。  相似文献   

2.
柳宗元世界观的实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唐永贞元年,柳宗元贬永州,为期十年,从三十三岁到四十三岁,在他那四十七年的一生中,当是世界观成熟的时期。在这段时期内,他写下了大量宣扬佛教的文章。其中,有对他追求佛教信仰的总结性的自述:“吾自幼好佛,求其道,积三十年。世之言者罕能通其说。于零陵,吾独有得焉。”(《柳河东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23页。以下凡引自该书的引文,只注页码)  相似文献   

3.
开放的历史环境下,人物画在唐代处于成熟时期,在这个国力强盛、政权稳定的时期也是仕女形象画发展的高峰时期。张萱的仕女人物绘画在当时具有独特的风格,整个人物造型具有丰腴圆润的时代精神面貌,大胆地展示出了当时时代女性肥美肤白、健康活力的无限魅力。他笔下的贵族仕女体现出闲适自在、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选择张萱的经典作品进行人物审美造型特点拓展分析,以了解当时社会风气、绘画理念、审美趋势等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新媒体的崛起给人类的生活方式带来重大改变,以传统舞台表演艺术为主体的文艺院团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时期。要扭转文艺院团的生存现状,不能寄希望于外部环境的改善,更重要的是加强自我生存能力的培养,能够使其持续获得竞争优势,这是文艺院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并获得发展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5.
《现象与实在》是英国著名新黑格尔主义哲学家布拉德雷(1846-1924) 的重要著作,初版于1893年。在此之前,布拉德雷曾先后发表过《伦理学研究》(1846) 和《逻辑原理》(1883) ,尖锐地攻击当时以穆勒(J·Mill)为代表的英国经验主义传统。由于他在观点  相似文献   

6.
京剧大师梅兰芳平时是个很谦恭的人,待人十分和气,常主动和人打招呼,毫无大名角的架子。可是当他一扮上戏装,就立刻变得“目中无人“,看人的眼神是直的,别人和他打招呼,他也不回应,因为他已经提前入戏,全身心都在戏中,人与角色已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20年代后期,“四大名旦”的局而形成:程砚秋唱腔如徇徇书生,戏迷多为知识界人;尚小云“铁嗓钢喉”,追看他戏的以北京南城商贾最盛;苟慧生台风烂漫,生活气息浓郁,市民阶层如醉如痴。唯有梅兰芳,成派早早,反倒少了流派痕迹,使各阶层观众无不喜欢,都能从他的表演中找到合自己口味的某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周思来的党内和谐思想是在处理党内矛盾、纠纷和斗争中形成和发展的.其形成和发展大约经历四个阶段:1927-1935是形成时期,已经提出了他的党内和谐思想,即思想和谐是党内和谐的关键,民主是党内和谐的前提和基础.1935-1945年成熟时期,他已经阐释他的党内和谐的内涵:思想一致、组织统一.并且认识到实现党内和谐,关键是要实现思想和谐.1945-1957年进一步发展时期,提出了"求同存异".隶同存异是包含差别性的统一.1958-1976年曲折发展时期,"大跃进"后大声疾呼要发扬民主,重塑党的团结与和谐.周恩来在"文革"中发挥了多层次、多方面的巨大的"中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瓦尔特·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书中认为,摄影技术的出现打碎了传统艺术的光韵,使后来的艺术活动发生了革命性颠覆。其中,以电影技术为代表的机械复制手段已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表演艺术的认知方式。他通过对电影和戏剧进行比较研究,深入剖析了电影表演与传统戏剧表演的矛盾和差异。可以说,瓦尔特·本雅明的表演理论就如同他对大众文化的批判理论一样,充满了矛盾的复杂性,夹杂着历史辩证性与后现代思潮的色彩,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其表演理论的贡献以及历史局限性,我们应该有更加理性的认识与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2008年,吴刚和孙红雷共同参演陈凯歌执导的电影《梅兰芳》,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和精湛的演技,陈凯歌对吴刚赞不绝口。因为吴刚拍戏基本都是一条过,当时剧组就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吴一条"。陈凯歌更是边拍边给吴刚扮演的人物添枝加叶,让其戏份出彩不少。但这些让彼时名气如日中天的孙红雷有些不爽。不过,他暗自比较观察,发  相似文献   

11.
《天风》2020,(3)
当前,华夏儿女正团结一致抗击疫情,这正是对教会信仰和信徒素质的考验。16世纪宗教改革家路德也曾遇到过类似的境况,当时他是如何面对的呢?其间他对基督徒有何劝勉和提醒呢?本文写成于2003年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疫情期间,在当今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际我们特此刊出,邀您一起借路德的书信探索他处变不惊、慎谋能断、信主爱人背后的神学思考,以知古鉴今。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国古代极负盛名的书法家之一,王羲之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的书法名作《兰亭集序》被后世书法家誉为"天下第一行书"。魏晋时期,我国书法艺术处在发展演变时期,社会政治的混乱也让当时的士大夫重视老庄思想,并在艺术方面产生自我觉醒意识。在此背景下,王羲之及其书法艺术可以说是当时社会思想变化的集中体现。他上承汉魏书法,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创造出灵性简约、自然天真的书法风格。探寻其书法源流,除了家学渊源,卫夫人的书法艺术传授和对诸多前人书法家的学习是造就其独特艺术风格的重要原因。结合王羲之所处的时代背景,对其书风特点和源流进行探究梳理,对中国当代书法艺术创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自魏晋至今,山水画发展了一千多年,其间,山水画家多是以传统为基础的,不同流派对待传统存在“摹古”与“创新”两种分歧。清代画家深受南北宗论的影响,摹古是当时画坛的主流倾向,当时画家们在山水画中极力追求笔墨。对于传统的继承与创新,石涛是与他们不同的一位画家,他不仅能把传统化为己用,而且能够别出心裁、另辟蹊径,跳出南北宗论的约束。石涛注重个性的解放,运用自己的法度,展现自我的风格。石涛绘画语言的独创性集中体现在他的山水画中,故介绍了石涛山水画的三个历程,对他的绘画思想、技法特点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索其山水画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4.
《穆君墓志铭》是书刻于北魏孝明帝正光二年(521)的一方墓志,其中包含诸多历史、文化信息,值得研究。尤其该墓志所表现的书法艺术风格更能代表这一特殊时期书法变化的风貌,也是我们了解从孝文帝改革至孝明帝时期书法在当时发展的可靠资源,值得与方家商榷。  相似文献   

15.
洛克的政治学说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克(1632—1704年)从事政治活动和理论活动的年代,正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发展和完成的时期。洛克的全部理论活动、特别是他的政治学说,典型地反映了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的阶级特性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他的主要理论著作差不多都是在1688年“光荣革命”之后一两年内出版的。1689年出版了《论宗教宽容的书信》(写作于1685—1686年),1690年出版了《政府论》和《人类理解论》。自觉地把他的理论著作服务于当时英国资产阶级的政治需要。下面,我们来谈谈洛克政治学说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五四时期,中国思想界开展了空前的批判和重估孔子和儒家思想的大论战。这是当时政治上反对复辟倒退、思想上追求新的人生价值观而反思传统的必然结果。陈独秀作为论战的主将,发表了多篇批判和评价孔子之道的文章,在当时引起了极大震动和反响,也引起了反对,反对者攻击他全盘否定孔子。我们现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人生价值观需要更新,也面临如何对待传统人生价值观和孔子人生哲学问题,研究五四时期陈独秀等人评判孔子之道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我们会有有益的启示,也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评价陈独秀评判孔子之道的历史作用。近年…  相似文献   

17.
文溆是唐代中期一个充满传奇的僧人。他以俗讲闻名当时,民间为之疯狂,敬宗为其讲吸引而召见,文宗则依其音声以制曲。俗讲给他带来轰动名声之际,也造成他被多次流配。而在吊诡的命运中,其俗讲影响却得以不断扩大,从民间走向禁内。文溆的经历关联着中唐时期世俗文化之诸端以及当时佛教文化政策之走向,他是这个时期佛教世俗化过程中的重要人物。  相似文献   

18.
梅倩 《美与时代》2013,(7):75-77
舞台表演是一种需要直面观众的舞台艺术,它的美学特征依托于表演时的舞台空间,这个空间是由演员和观众共同构成的。而当今的观众审美取向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艺术表现手法已经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时代的变迁呼吁舞台表演艺术的创新。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互动媒体艺术所具有的特性正是舞台表演艺术现阶段最理想的表现手段,它能为舞台表演艺术的发展提供新的方法和创作思路。  相似文献   

19.
陈淳是明代写意花鸟画的名家,他擅长用长卷形式作花鸟画,以诗、书、画结合的方式漫兴墨戏,既拓展了花鸟画画面的表现形式,使画家的笔情墨趣得以集中体现,又为文人借花鸟抒发个人的情感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促进了花鸟画的发展与成熟。  相似文献   

20.
张炯 《现代哲学》2020,(1):35-40
恩格斯在1848年革命时期对民族问题的讨论有其特定的历史限度。恩格斯当时尚未自觉区分文化民族与政治民族,这影响了他对斯拉夫等弱小、落后民族的判断。恩格斯当时的民族主义理解杂糅了法国的普世性民族主义传统与德国的排他性民族主义传统,结果是其革命策略陷入两难。恩格斯在努力走出青年时代的激进民族主义情绪,但一方面现实的革命在催化,另一方面革命的恐怖主义再度燃起,这些都造成了他思考民族问题的困难。深入了解19世纪的历史,给予恩格斯的民族观更多"合情"意义上的理解,实际也是一种审慎的"合理"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