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以土地换保障”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0  
“以土地换保障”是指这样一种制度创新 :农民在转让出承包土地或被征用土地的情况下 ,应当得到经济补偿 ,并用经济补偿为其建立社会保险。本文讨论了“以土地换保障”的理论和法规依据 :土地自身有产出 ;土地有保障职能 ;对农民转让承包土地进行经济补偿是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利的实现方式 ;对被征地农民进行安置补偿是我国土地法的原则之一。本文还阐述了“以土地换保障”对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征地中的社会问题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 ,并设计了四种“以土地换保障”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写游记之类的散文,常用“移步换形”的笔法。所谓“移步换形”,就是作者以自己的游踪为线索,随着脚步的移动,观察点的变换,描绘出在不同地点所看到的不同的风光景色。从而把一路的所见,画面似地展示在读者的眼前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写游记最难叫读者弄清楚位置和方向,前啊,后啊,左啊,右啊,说上一大堆,读者还是捉摸不定。”(《小记十篇》)“移步换  相似文献   

3.
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人对物的依赖关系”赖传祥从唯物史观考察市场经济,其本质就是人对物的依赖关系的社会化的交往形式。生产者个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生产活动,要以“物”的联系为基础,以物质产品的交换形式作为生产者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不论是生产者...  相似文献   

4.
文艺作品的文学、艺术价值中的“价值”二字,并非一个经济学范畴,而是某种精神现象的代名词或形容词。正如,你去书店买了一本托尔斯泰的小说,并不等于你就拥有了托尔斯泰通过他塑造的文学形象所涵容的种种思维成果;相反,他去图书馆借阅了这本书,然后还给了图书馆,他却已经占有了托尔斯泰所创造的种种艺术美。因此可以说,文学艺术价值是不可交换的,因此,也就无所谓“市场”的存在。但是,作为文学、艺术价值载体的文艺作品,都是可以交换的,比如一本书,一幅绘画,一部电影拷贝。它们有价格,又投入了市场,当然也就具有了交换价…  相似文献   

5.
苟东锋 《哲学动态》2023,(10):76-84
20世纪40年代,张东荪和梁漱溟曾在中西哲学比较的背景下提出“中国人极有事的观念,且或化物为事”,“西洋人极有物的观念,且或化事为物”。这说明中国传统哲学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事”的哲学。无独有偶,当代学者赵汀阳和杨国荣等不约而同地重提“事”观念,并分别构思出“事的形而上学”和“以事观之”的哲学进路。可以发现,一种现代“事”哲学已然形成,这是当代中国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向。在现代“事”哲学的建构中,一个重要却未被重视的问题是“事”观念的古今之变。传统“事”哲学未能重视由“物”观念所主导的事实维度,从而偏向了价值维度。在“古今中西”的视域中,现代“事”哲学则要求一种扬弃了“物”的“事”观念,进而以之沟通价值和事实,使之不堕入任何一偏,最终成为一个独立观念。尽管如此,就中国哲学传统中亦存在一种正视且反省“物”的暗线而言,现代“事”哲学也处于中国哲学传统的延长线上。  相似文献   

6.
庄子“齐物”新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齐物”,是庄子哲学的一个基本观念。一般认为,“齐物”就是抹杀事物之间的一切差别。这种解释,并不符合“齐物”概念的原义。一般对“齐物”概念的误解,关键在于混淆了事实判断与价值态度之间的区别。庄子“齐物”概念所表达的,是一种价值的态度,而不是一种有关对象的事实判断。“齐物”,强调的是事物的存在在价值意义上的齐一性,并不否认事物在实存意义上的差异性。《庄子·秋水》说:“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已。”贵与贱,即是一种价值的尺度。庄子哲学的根本精神,是要返归自然,实现人的自由。在庄子看来,人之所以不自由,乃是因为总在其自我意识和行为中表现一种不自然的、人为的东西。这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7.
佛法经典向有“三藏十二部”之称。笔者初学时,曾误以为有十二部经书,后经请问方知是对一切经书“文体内容”的分类,此之“部”是“种类”义。然而在请同修中也屡有如我之望文生义的,看来这在初学还有点普遍性。这个现象既说明初学者的飘浮,也显示了佛法经论对名句文注重实际义理的特性,其“名相”皆有特定的精确定义,初学如仅评想当然,会谬之千里。所以在佛法的名相上,万不可望文生义,需要练点基本功,以名循义,依义理而解法,依法而修证,从而再深明“以名求物,物无当名之实;以物求名,名无得物之功’”的旨趣。现将十二部的…  相似文献   

8.
亚当·斯密的国民经济学主要探讨资本主义财富增长的一般原理,以及基于这种经济原理所实现的社会运行模式。总的说来,斯密是按照“物”的观点的思维方式来理解现实社会的,从而,其理论中非历史的“物的关系”遮蔽了现实的“人的关系”。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恰好是要通过批判异化劳动,揭示私有财产的历史性根源,澄明资本主义条件下,掩盖在“物与物的关系”背后的“人与人的关系”。从根本上来说,马克思的社会观超越了斯密探讨现实社会时纯粹的经济学视域,并以实践观点思维方式所实现的哲学变革为基础,深入剖析了隐匿在物与物的交换关系这一现象层面内部的人本身的异化存在状态。而共产主义正是马克思力求恢复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自由自觉本性的现实运动。  相似文献   

9.
换嘴     
蚕从小到大,要蜕好几次皮。蚕蜕皮后最大的变化,据我观察,是嘴变得特别大。足有原来的三四倍大。真的,刚蜕皮的蚕,它的“穿”着新皮肤的身子,有时候反比蜕皮前要小一些,但它的新嘴,每一次,都必定比它原来的嘴要大好几倍。所以在我看来,蚕蜕皮的过程,也是换嘴的过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代表朱子“中和新说”的文献中暗含有对张栻“未发之旨”的回应。朱张之间的互动从张栻向朱子寄送《吕氏中庸辨》开始,直到朱子给张栻的书信《诸说例蒙印可》为止,贯穿了朱子“己丑之悟”的整个过程。张栻“未发之旨”的要义包括“心之昭昭分为已发”和“喜怒哀乐之中与寂然不动不同”两点,而这极有可能是触发朱子与蔡元定1169年中的问辨,进而触发朱子“己丑之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前,社会上正在流行一种名叫“斗地主”的扑克游戏。据内行人士介绍,玩这种游戏一般需要三个人,每盘由一个人当“地主”(当庄),另两个当“贫农”,由两个“贫农”斗一个“地主”,来分胜负。这“斗”一般要带点彩,小则“一二五”,大则“二五十”不等。这种游戏一出现之后便受到了青睐。很多人宁愿不下舞池,不去“休闲”,不唱卡拉OK,停了“拖拉机”(扑克游戏),撤了“围城”,换了“定7”(扑克游戏),焚膏继晷,废寝忘食,乐此不倦。“斗地主”具有如此魔力,令这么多人神魂颠倒,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它使我想起了作家冯骥…  相似文献   

12.
谈“齐之化”和“无文刀”张光明齐国地处我国东方,是我国古代文化发祥地之一,也是古代货币文化较早形成的重要地区。齐国先秦时期是铸行刀币的国家,它同我国北方地区的燕、赵、戎、中山诸国,共同形成了我国古代环渤海地区考古学文化中的以刀币为主的货币文化体系。齐...  相似文献   

13.
论庄子思想中“道”与“行”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主张道不可知、不可言,而且不可行,因为道是自然境界,人不能以刻意的方式进于自然境界。但是另一方面,道又是可“行”的。合于自然境界的行为,是以朴实无我的方式去行事,包括处理人与人关系,人与物关系。庄子道论不只是抽象的“境界”,更重要的是重建一种人与世界之间的交往关系。道与行的问题,和道与知、言的问题一样,都是这种新交往关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4.
应当给换质法、换质位法加一条规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运中同志在《我讲授<形式逻辑>的二难》一文中提出了一个很重要且必须加以解决的问题,即为什么有的推理虽然符合换质法的基本规则——“改变已知判断的质,并把它的谓项换成矛盾概念”,却出现错误的结论呢? 于是,邢运中同志感到为难了:“我要么违背其它学科的基本常识,要么否定换质法的基本规则”。(引语均见1990年《逻辑与语言学习》第1期。) 自然,违背其它学科的基本常识是不允许的,这用不着解释。当然,也用不着否定换质法的基本规则。  相似文献   

15.
平常大家对“懒”没啥好印象,民谚曰:“一懒百病生。”其实,换个角度来看,“懒”也有其可圈可点之处。  相似文献   

16.
《指物论》是层次分明的说理性论文而非对辩体文字,“指”在《指物论》中的基本含义是作为“指谓”产物的“指称”。“指固自为非指”(“指非指”)是《指物论》的理论归宿,这一理论归宿的主体论证环节是两次假设前提的推证,即分别假设“天下无指”和“天下无物”以推证“物莫非指而指非指”,具体又包含八个推论,最终得出了“指固自为非指”(“指非指”)这一在“离”物的层面上谈论“指”的抽象普遍性结论。“指非指”的命题是对《白马论》“白马非马”的引申和提炼,其中两个“指”的含义并不相同,“指非指”强调的是语言表达中物类指称和性状指称结合的“指”(“指与物”)不同于单纯的物类指称。公孙龙严格区分指称之间的差异性,乃出于“正名实”的需要,与《庄子·齐物论》对“指”的批判和解构形成了鲜明对比。  相似文献   

17.
受贵州省物局的派遣,我专程到位于黔东北武陵山区的松桃苗族自治县正大乡蒿菜村“德高现”苗寨考察,以便将“德高现古建筑群”向国家物局推荐为第六批全国重点物保护单位。德高现所处地势极为险要。寨内民居、院墙、卡门和寨墙、战壕,大半建于明清时代,最早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李洪志及其“法轮大法”制造动乱、祸国殃民的重要手段是妖言惑众,标榜超自然神功,误导信徒搞“超自然崇拜”。李洪志的主要手段,一是把自己装扮成“最高的佛”、“释迦牟尼转世”,是所谓地球毁灭、人类末日的“救世主”;二是卖弄自己法力无边,具大神通,有隐身定物、意念搬运、思维传感等功能,能“洞察人生,预知未来”;三是许诺给修炼者小腹部装一个24小时运转不停的“法轮”,可以清理人体,有病可不药而愈,还应允“给人留下一部上天的梯子”,跟着他就可以超度到极乐世界的“天国”。其荒诞不经,不一而足。“超自然崇拜”所…  相似文献   

19.
“可持续发展”观及其哲学意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持续发展”观及其哲学意蕴何中华在“世纪换千”的历史转折关头,选择并建构一种怎样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模式,是决定整个人类在21世纪历史际遇的重大课题。可持续发展观的确立,为人类社会的跨世纪发展,昭示了一种广阔的前景。其实践后果必将极大地改变并优化人们的...  相似文献   

20.
陈立胜 《现代哲学》2023,(2):114-127
“内”“外”分类具有丰富多彩的象征意义。在先秦儒家,“内”不仅是德性生活的策源地,也是天植灵根之域;在《庄子》中,“道德”“天道”“本真”“物之祖”“天地精神”“太初”等形而上的终极实在与“内”联系在一起,“内之域”即是恬淡寂漠之域、自然而无为之境。惟有深入其“内”,方能做“方外之游”。“入其内”即是一不断超越各种“外”的工夫、一不断“向内而在”的过程。佛教传入中国,其明心见性之学一度“垄断”了这一“内”之领域,其学被称为“内学”,其经典被称为“内典”,儒学及其经典遂沦为“外学”与“外典”。宋明理学转向“内”,实则可归结为两个面向,即将天道性命一贯之学落实于人之心性世界中,而心性生活又必须在人世间、人伦社会(“方内”)之中实现。于是,与天道沟通的心性世界(“内圣”)与日用伦常的关切(“外王”)之关系遂成为“内外本末,始终后先,显微无间,体用一源”之关系。“内圣外王”一词因此最终成为宋明理学乃至整个儒学之道的关键词。在现代新儒家建构第三期儒学格局中,“内圣外王”一词实兼有“定性”“定向”“综合”三义于一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