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常人们把福柯思想分为三个发展时期:20世纪60年代的知识考古学,20世纪70年代的权力谱系学,20世纪80年代的伦理学。福柯前两个时期的思想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其80年代的思想却并没有产生相应的影响。实际上,理解福柯晚期从"权力谱系学"向"伦理学"的转折,对真正理解福柯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认为,晚年福柯独特的权力关系的概念本身预设了某种自由的主体性概念。为了澄清这一主体性的形式到底是"客体化的主体化"还是"真正的主体化",他必然会走向伦理的转向,这一转向转而为批判现代社会的各种权力关系提供了某种全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教育思想是在20世纪我国社会变迁和教育改革,尤其是基础教育改革历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思想。它具有普遍意义、当代价值和民族风格。叶圣陶教育思想内涵丰富,包括教育改革、以人为本、教为不教、养成习惯、创新教育和教师发展思想等。在抗战期间,先生在成都列五中学有过短暂的执教生涯,却给列五中学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教育思想对列五中学办学理念的形成产生了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3.
杨洋 《美与时代》2014,(11):90-90
中国的油画风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独立于画坛,发展到现在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伴随着当代中国油画的发展,一批杰出的风景油画家与油画风景群体脱颖而出,这从一定程度上为中国当代油画风景朝多元化发展的方向奠定了基础。在中国当代油画风景发展的进程中,以西北风情为画面内容的油画引起了国内外画家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4.
韩雨 《美与时代》2023,(1):72-74
宋代画学是我国古代设立的最早的美术专科学校,具备了比较完善的考试制度和教育教学制度,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的画家。当代中国画教育发展到今天,也存在诸多问题。在新时代背景下重新探讨宋代画学,通过对宋代画学的深入研究,对其产生的原因、背景以及教育教学体系进行梳理,探究宋代画学对当代美术教育的借鉴性作用,以期在新时代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为当代中国画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支撑。  相似文献   

5.
文化哲学是 20世纪主流哲学中最富特色、备受瞩目并产生丰厚成果的思想景观。当代文化哲学从欧洲传统思辨哲学中脱颖而出, 新康德主义哲学家李凯尔特贡献重大。李凯尔特对康德哲学的传承与超越, 从自由本体转向价值联系, 从精神领域转向文化科学, 从哲学心理学转向哲学现象学, 实现了批判哲学到文化哲学的历史换位, 为 20世纪西方文化哲学的兴起、发展和繁荣奠定了理论基础。一、从自由本体转向价值联系康德批判哲学由认识哲学、道德哲学、美学、法哲学、历史哲学五个方面构成, 五个方面都在试图阐释人在现象与本体两个世界同时生存, 受现象…  相似文献   

6.
张悦 《宗教学研究》2013,(1):272-273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史学领域发生了一些非常大的变化.一是历史哲学的理论方面,在经历了20世纪初从思辨的历史哲学到分析的历史哲学转型之后,20世纪60、70年代,历史哲学领域再次发生了重大的理论转型,也就是叙事的转向.这一转向使得叙事主义的历史哲学成为当代历史哲学的主流形态①.二在史学实践方面,第三代年鉴学派的崛起,使得史学的边界更为扩展,方法更为多样②.以《蒙塔尤》为代表,一种以叙事的方式对14世纪初法国一个小山村的社会、经济、宗教生活进行栩栩如生的展示的方法在史学领域开始流行.心态史、微观史等新文化史大行其道,对历史解释的讨论也出现繁荣的景象.  相似文献   

7.
"乜帖"是穆斯林了却心愿的一种形式。有主命乜帖、副功乜帖、随心乜帖之分。穆斯林给阿訇的"海的叶"也属于乜帖的范畴。关于乜帖伊斯兰教的经训有诸多阐述。伊斯兰教认为出散乜帖是穆斯林的义务,是使穆斯林财产得以纯净的一种形式。我国华北地区的回族穆斯林还有"过乜帖"和出散乜帖肉的习俗。乜帖与伊斯兰教的传承有着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网络管理学与管理学科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网络化导致全新的管理模式———网络管理,并由此孕育出全新的管理学科———网络管理学。网络管理学以其独特的研究对象、管理理念、管理文化、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引发了管理及管理学科巨大而深刻的变革与创新。网络管理:管理学的新主题管理具有自己的时代主题和话语,管理的时代主题和话语是管理实践的总结和应答。网络管理作为当代管理学科的一种全新主题和话语,是人类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产物。鸟瞰20世纪管理理论发展史,可以发现管理主题和话语五度变迁的清晰轨迹。即从注重客体,以效率为主的科学管理,到注重管理主体,以激励为主的…  相似文献   

9.
吴友军 《哲学动态》2008,1(4):36-39
在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发展历史上,霍克海默起到了重要的开创和奠基作用.20世纪30年代,他为社会批判理论制订了纲领,规定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哲学的阿基米德点--围剿客观性的世纪之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季国清 《学海》2001,(2):5-18
20世纪哲学是对历史的转换、背离与造反.20世纪之前的哲学以理性与上帝两种版本生产与消费客观性.由或然律引爆的一颗思想炸弹颠覆了哲学经典的大厦,那就是语言实在论的发现.世界由二元性与还原论的经纬仪变成了语言、实存、思想三足鼎立的战场.在这场新的游戏中,作为自我构造学的现象学、作为意义自主学的解释学和作为知识造反学的谱系学成了思想奥林匹克的赢家.而固守客观性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和科学哲学沦落为上帝和理性的陪葬品.实用主义加入了反客观性的神圣同盟.结构主义则既以反主体性的宣言进入了世纪的庆典,又因时间的空间化范式障碍自己的脚步.21世纪的哲学将像围棋的棋子那样,在平面化的棋盘上凸显出新的游戏规则.  相似文献   

11.
"新子学"主张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构,首先要对经典文本的结构进行重构。借鉴"新四书"由"道统"到"经典",再到"经典的阐释"的建构模式,"新子学"在不尚一统、多元共生的子学精神下,以元典时代的子学经典为基础,构建子学经典体系,发现历史上被掩盖的子学经典的价值,在当代语境下对子学经典进行阐释。对子学经典的阐释以"知人论世"为支点,注重"诸子"与"时代"结合的特征,充分发挥人在阐释中的作用,并结合当下语境探寻诸子之学与当代社会的普适性,避免误读与庸俗化。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佛经翻译史上,玄奘是一位具有里程碑式的翻译家,他将转梵为汉的佛典翻译事业推进到全新的高度,开启了佛经翻译的新纪元。本文以玄奘所译佛典及著述中对梵语声明学的译介与弘扬为研究对象,探求他在会通华梵语言文化传统方面的成就与特点。  相似文献   

13.
该著分为经解篇、观念篇、人物篇3部分,分别从中国传统著作中的经典诠释与释义、中国传统经典观念的分析、重要人物的学统影响等方面来展现作者的思考,重点讨论了仁义礼智信与中华文化的价值体系、20世纪儒学的三次转折、中国哲学研究的范式变化与前景、当代中国哲学的叙述脉络与融通取向等专题,既有从学理上对儒学经典的阐述和辨析,又有从西方诠释学角度出发结合当前时代发展所作的反思,试图在现代文化的语境中为儒学价值的当下叙述找到更为合适的方式,更对20世纪以来对儒学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学者的学术思想及人生道路进行考察,从个体角度对儒家思想发展的历史流变进行了补充说明.  相似文献   

14.
人-机体感交互是个体使用肢体动作直接与机器进行的交互,是新近发展起来的自然交互方式。人因学研究是体感交互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笔者从体感交互的发展历史、已有体感交互方式、基于体感设备Kinect的人因学评估三个方面系统总结了体感交互的已有人因学研究,并对体感交互中存在的人因学问题与潜在研究方向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明末清初,在帝王的推崇和政治需求背景下,帖学占据着社会主流,但是随着帖学的衰微,以傅山为代表的遗民书家改革创新,与帖学背道而驰,投向了金石学和朴学,金石碑刻从而进入反清统治的遗民书家的眼中。其中,傅山作为清初碑学思想最早的雄辩鼓吹者,批判帖学,提倡碑学,他的书学思想和书法实践对明末清初及清中期以后的书法发展不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具有先导性的意义,因此便有了"碑学先声"之说。  相似文献   

16.
《床上的裸体女孩》是卢西安·弗洛伊德1987年创作的一幅作品,作品中弗洛伊德用大胆、多变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全身毫无遮掩,神情显得十分悲伤的女孩形象,整幅作品色彩表现采用厚涂法,肌理效果强烈;画面从较高的视觉迫近点切入,人物线条呈环状的Z字形,人物独有的情态和湿润的画面质地营造一种令人震撼的效果。运用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理论"按图索骥",人们似乎能够感受到弗洛伊德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性格心理特点及哲学观念对其绘画风格的影响。作为英国最伟大的当代画家之一,弗洛伊德绘画对中国具象绘画的发展也产生了强烈的文化辐射作用,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弗洛伊德的绘画风格对"新生代"潮流的兴起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并对当下艺术家的创作具有指向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罗佳 《美与时代》2016,(10):128-130
米芾(公元1051-1107年),中国北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其沉着痛快的代表性力作《蜀素帖》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重要的美学价值和影响。在"尚意"书风思潮为主导的宋代书坛下,米芾以其独特的个性抒发着其书学主张,从而成为宋四家中最具特色的书家。从其生平力作《蜀素帖》的艺术风格、笔墨态势、美学价值和米字的深远影响等方面入手进行主要赏析以期让人们更深入了解米氏书风。  相似文献   

18.
<正>王澄,1945年6月生,河南开封人。专业书法家,兼及诗文绘事。提出"碑体行、草书"说,并身体力行。主要著作有《王澄书法集》、《中国当代名家系列丛帖·王澄隶书行草书册》、《王澄诗文书法集》、《中国书法全集·康梁罗郑卷》、《中国书法全集·于右任卷》、《棚下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勾勒摄类学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着重检视和反思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下藏语学界发起摄类学复兴之路和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成果,尤其改革开放后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照下全新提炼摄类学中富有唯物辩证思想创见。这对摄类学的学科定位、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合作交流,特别在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视域下重新评估摄类学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因明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价值和作用方面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代哲学中,历史哲学具有越来越多的重要性。但在传统哲学的研究中,却对浙东学派及其历史哲学缺少应有的关注。本文认为,浙东学派在中国思想史上带有那种来自南方的、非主流的特征,其中的历史主义源于对从朱熹到戴震的理智主义的批判,历史被表现为一个运动变化的过程,这样,六经之权威作为不易之常道被消解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