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社会文化形态,它与人类社会是双向互动的。社会生活世俗化与社会宗教道德规范化、制度化,在任何人类社会都是互有联系和区别的现象。本文以伊斯兰教历史上三个有代表性的时间节点为线索,就其与世俗化的关系问题进行了一些学理上的梳理。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形态演变的唯物史观探索多方面地考察和诠释了人类社会历史划界的问题。马克思先后从三个方面提出了界划人类历史发展的标尺:一是社会的生产方式尺度,二是社会主体生存状态尺度,三是以城乡历史格局为坐标的空间尺度。学术界对前两种界划方式进行了大量研究和诠释,但对于"空间尺度"及其界说人类社会形态的解释机理,却少有论述。马克思将社会经济方式以及整个历史活动都纳入城乡空间结构加以考察,因而以历史活动的城乡空间坐标为尺度,去说明人类社会的样态,既是一个深刻而现实的社会本体论问题,更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认知辩证法问题。按照马克思的逻辑回置于社会演变的历史过程,从各历史时期之城乡空间的具体型塑,对社会生产方式的反身"生产"及其真实表征,去审察和揭示社会形态演变与城乡空间关系建构的相关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历史看我们的社会已经历了一个艺术的继承与开拓,融汇与创新的改变过程。我们种种文化形态都是形态符号功能的集中体现,形态符号的演变离不开对世界人类生活经验的参照,在当代艺术中,这些形态符号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现代人的文化归属感。当代艺术与形态符号的互动关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而中国当代艺术中每一种新文化现象和元素的出现并不能降低或取代形态符号形式的价值和功能。因为形态符号多元性和中国当代艺术的多样性相互融合才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和艺术发展的本质和规律的。  相似文献   

4.
南京是名扬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六朝古都,十朝都会,拥有灿烂的文化和众多名胜古迹,其历史文化街区作为一种"活性文化遗产",也极具历史感与场所感,不仅具有街巷、道路、建筑及文物等表现出来的物质空间特征,同时亦具有一代又一代居住于此的人们生产生活等所积淀下来的精神文明特征。文章以南京老门西为例,通过空间句法理论及相关技术方法来对历史文化街区空间结构进行量化分析,提出优化更新空间的策略,从空间形态上为历史文化街区环境的提升提供一个优化机制,同时关注历史街区场所精神的保护与利用,更好地营造其认同感与归属感。  相似文献   

5.
江西省的红色资源非常丰富。通过雕塑形态将江西省红色文化以更加多元的方式在城市公共空间中传播,是助力江西省红色文化品牌推广的有效方式,也是社会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人们与红色历史对话的沟通纽带。  相似文献   

6.
吉登斯时空观的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以赫格斯特兰德为代表人物的时间地理学,从个体行动者的角度阐释了时间与空间的概念和关系,并考察了个体活动在时空中的运动路径及其所受影响。吉登斯[1]在此基础上,比较了前现代社会和现代社会发展的不同时空线索,并结合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和变迁,重新分析了时间与空间的概念,构建了现代意义上的时空观。在前现代社会,时间与空间是与具体和特定的社会行动的地点相关联的概念。在不同的文化中,都存在某种时间计算的既定模式和自身空间定位的方式。“没有一个社会,在其中个体没有有关未来、现在及过去的时间感。每一种文化也都具有某种形式…  相似文献   

7.
王琴 《四川心理科学》2014,(18):126-127
一、对篮球文化的理解 体育不仅是一种社会活动,更是一种文化。篮球文化是体育文化的亚文化它的真正价值在于发展过程中不断地产生种种有趣故事,给人以启示和鼓舞,使人增智和受到教育,篮球文化以丰富多彩的实践内容融入全面综合素质教育,开发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操,使人掌握不同时间空间条件下身体运动规律和支配规律的各种技能与能力;篮球文化以独特的活动形式最形象地展示人体优美形态和心灵气质,和谐地反映人类对现代社会文明生活的创新,完善和追求。  相似文献   

8.
从成都市历史文化街区的调查出发,以文殊坊作为研究对象,借鉴城市空间形态的分析方法,深入分析文殊坊的空间形态、场所精神以及人的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以期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更新和传统空间形态的设计提供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每一种宗教与社会相适应,都有着时间和空间上的效应。从时间效应上,宗教需要随着社会形态的变迁而嬗变;从空间效应上,宗教会对所处时代的社会宗教生态系统产生重大影响,从而促进自身与整个宗教生态共同进化。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宗教多信仰的国家,宗教生态更是一个融汇百川、博大精深的大系统。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步融入中国社会,并形成了中国佛教,正是通过在时间坐标上一次又一次的发生信仰形态嬗变,以适应不同时代中国社会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西安关中民俗博物馆的考察,深刻感受到社会快节奏的发展引起的是我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在居住生活理念上我们已经迈入了新阶段,城市空间扩展,人口膨胀,城市不断提升建筑高度,日益减少公共交往空间,眼前这么好的传统院落文化正慢慢被人们所遗忘,尤其现在的年轻人对传统民居是何物,更是一头雾水。文章详细地解析了关中民居特点、关中民居的空间构成形态,从建筑学角度看随着民居历史文化不断的发掘与传承,建筑空间的形态与特色也不断地被人们所传承和研究,中国人的庭院文化,有几千年的历史,寄托着中国人浓浓的情思。如何将这诗一般的居住空间真正融入到现代设计和生活中去,如何唤起当代人们头脑中残存的院落记忆,是当下建筑设计者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作为新时代高校研究生不仅应做传统民居文化的继承者,更应该做一名优秀文化的传承者。  相似文献   

11.
张昕 《美与时代》2004,(11):42-43
校园环境,作为人们有意识建造的一种文化传递场所,是学校内部作用于学生的一切外界事物的力量的总和,是学校为创造良好育人条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建造的各种环境的总称.它包括自然、人文、社会等诸多因素,涵盖了校园物质形态与文化形态以及它们在校园空间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论文化系统     
仅仅把文化系统理解为物质-精神系统是不够的,还应从时间-空间、主体-客体、物理-心理这几个系统层次上来把握它。任何一个文化系统都处于由历史(时间)的纵坐标和社会(空间)的横坐标所组成的时空坐标系中,也就是说,一定的文化既属于特定的历史时代的文化,同时又属于民族的地域的文化。可见文化系统是一个动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城市化飞速发展,需要采取新的方法和理念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组成历史文化名城的两大重要部分包括文脉和形态,需要对着两块的关系做好把控,选择最佳的方式,对城市的形态加以保护。与此同时,要对历史文化进行保护,打造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空间,进而城市的历史文化空间也初具形态。  相似文献   

14.
佛教从公元前后传入中国内地,至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从外来的宗教发展到中国的民族宗教之一,不言而喻,它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过多方面的影响。 佛教本身是文化的一种形态,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设施。抛开自然科技不谈,仅就社会意识形态来说,佛教传入之前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是儒家学说,此外则是从汉代以来特别  相似文献   

15.
李刚 《美与时代》2013,(6):85-88
闽中土堡是福建具有地域特色的防御性乡土建筑。复兴堡是闽中土堡中较有特点的一例,其不光具有建筑艺术及历史文化的意义,而且在抗战历史和台海关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象征性。通过对其空间形态与平面布局的分析以及建筑文化的探讨,展现其独特的建筑艺术特点及历史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克里斯蒂娃的女性时间哲学中,时间是女性生命中代表意指机制的象征空间,它涉及生命主体的经验和两性的异质性特征,是隐匿于符号文本中展现诗意审美实践的总机制。克里斯蒂娃强调一种纵横于历史时间的女性异质性,并以此为基础,糅合时间形态、意指空间、女性主体、母性功能等,阐释了与线性时间观相伴生的另一种时间形态。在她眼中,三代女性主义核心特征即体现于对线性时间概念的三种态度:第一代女性主义者将女性特质作为一种否定性力量并入线性时间,第二代试图以差异性彻底颠覆线性时间中的统治根基,而新一代女性主义者采取的姿态并非是对象征秩序的全盘破坏,而是在异质的时间模态中突出对符征态的重新分配。  相似文献   

17.
宗教是一种具有历史延续性的传统文化模式和具有现实渗透力的社会意识形态。因此,各种政治势力都可以借助宗教把自己的思想意识和文化价值理念传播出去,在更大范围内发生影响。宗教渗透与宗教传播、宗教交流有着本质的区别。宗教传播是以宗教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手段,跨越特定的空间和时间界限争取信徒、扩大宗教影响的一系列宗教性活动。在这  相似文献   

18.
齐鲁饮食文化深受儒学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一定文化形态的饮食观念,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并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起着促进或制约社会发展的作用。齐鲁饮食习俗中“上顺天道、适时进食”的自然生态观,“长幼有序、进食有礼”的礼俗观,“敬天爱人”和谐观,“孝敬父母、以和为贵”伦理观,“以大惟美”待客观,是齐鲁饮食文化形态的主要特征,是儒学思想实现社会统治方略和社会管理的具体体现。新的历史时期,齐鲁饮食文化不断与时俱进,加强自身发展与对外交流,去粗存精引领社会饮食文化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姜丹 《美与时代》2020,(2):27-28
新疆传统民居是新疆乡土居住型建筑,受"丝绸之路"多元文化影响的印记非常明显,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发展历史,是我国民族社会极为珍贵的人居文化遗产。文章旨在以数字化、信息化保护的研究视角梳理新疆传统民居的建筑形态与文化存续,以生物学"基因"概念为落脚点,开展新建传统民居建筑形态延续性及关联性的研究,并拓展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居遗产空间的保存、保护与传承途径。  相似文献   

20.
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现实存在,是一种社会意识,而艺术属于社会意识中的一种高级形态。文化与艺术的本质虽截然不同,却有着必然的关联。文化的本质是对宇宙各种事物形式背后本性的诠释,而艺术则是利用艺术手段,对历史生活中各种事物现象的描述、演示与传播。中国基本文化精神在艺术中的体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即"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