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天,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在这里隆重召开代表会议,来自10个城市的100多位代表齐聚一堂,回顾工作,总结经验,共商大事,规划未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第一次召开代表会议,意义重大而深远。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已有百余年历史,在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中始终坚持追求进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中的进步人士同情和支持中国革命,帮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分析、总结中华传统节日的重要意义,指出中国基督教应关注中华传统节日,是基督教中国化重要内容之一。并针对如何看待中华传统节日,与如何"过"中华传统节日提出具体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化艺术     
正《中华续道藏》编纂规划学术沙龙在中国道教协会举办5月14日,《中华续道藏》编纂规划学术沙龙在中国道教协会举办。中国社科院宗教所王卡研究员介绍了《中华道藏》的编纂出版过程,以及编纂《中华续道藏》设想的提出和该项目的重要意义。中国道协道教文化研究所负责人尹志华介绍了《中华续道藏》  相似文献   

4.
《中国宗教》2015,(3):22-2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定位,习近平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基因,根植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习近平提出,"要讲清楚中华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大力倡导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内涵,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治国理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论述,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传承民族精神血脉的文化自觉和历史担当,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忘本来、开辟未来的文化情怀与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6.
一 中华美学精神渗透于中华传统美学思想之中,是中华优秀传统美学思想的本质和特点的集中体现.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需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将中华优秀的传统美学思想与中国当代文艺实践和美学理论建设相结合,用新的观点和方法对传统美学思想、命题、概念、范畴给予科学阐释,并赋予新义,使其紧密结合当代实际,具有时代内涵,实现其创造性转化.  相似文献   

7.
正我们今天召开的"中华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讨会,是国内伦理学界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继承和弘扬传统美德、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一系列重要论述积极响应的一个具体行动。中华传统美德是以怎样的状态发生发展的呢?这是一个必须首先解决的前提性问题。中华传统美德存在于中华传统道德之中并随之发展,而中华传统道德存在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并随之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的传统文化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毛泽东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剖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两重性,指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推动文化发展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提出并阐述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方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继承方法;开创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现途径——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等等。这些历史性贡献对于今天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培育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也是我们今天应当继承和弘扬的重要遗产。  相似文献   

9.
宗教文化、宗教道德是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传统文化血肉相连、不可分割。如何发挥宗教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积极作用,是当前宗教工作的重要创新目标。一、深入研究,找准宗教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维度宗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比重。宗教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键是要深入研究阐释宗教文化、宗教道德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意味深长地向美学和文艺工作者指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那么,什么是“中华美学精神”?它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什么样的关系?我们应当如何“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呢?下面按照我个人的理解和体会,谈谈一点初步的不成熟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策划人语】 不久前,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纲要》强调,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并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  相似文献   

12.
论承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肥沃土壤、思想资源和源头活水,而且也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要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超越性升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要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发展,以达到超迈以往的"新"境界、新水平,创造中华文化的新型态、新辉煌。  相似文献   

13.
天下教育     
根据教育部网站1日公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今后中国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八课程和教材体系,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指导纲要明确了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方向,即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  相似文献   

14.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多国政要引用中国古语凸显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孔子学院在全球遍地开花,加快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认同,这也使得孔子的儒家学说成为世人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桥梁。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明确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价值体认系统的生成逻辑。这一逻辑系统主要包括价值厘清、价值评估、价值萃取与价值认同四个维度。具体说来,通过价值厘清,以理性辨识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精神内核和历史价值;通过价值评估,以充分发掘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时代意蕴和现实功能;通过价值萃取,以有效汲取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有益元素和优质资源;最终通过价值认同,以担负起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传承责任和创新使命。  相似文献   

16.
正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这一重要指示给文艺工作者和美学工作者提出了新的任务,指明了新的方向,对我们的文艺创作和美学研究都有重大意义。弘扬中华美学精神,首先要弄清什么是中华美学精神。而中华美学精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还必须先弄清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柱是儒家、道家和佛  相似文献   

17.
中华伦理文明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史上连续性文明的典范,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损益性的文明路径和旧邦新命的国性基质,中华美德的涵育与陶铸,中华道统的建构、拱立与护卫以及"道并行而不相悖"的会通意识和包容精神是其根本原因,它们共同支撑并促进着中华伦理文明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日前,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我国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并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消息一出,引发热议。中小学如何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怎么教?各地会有哪些举措?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9.
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重视宗教的影响和作用,由此也明确了宗教工作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宗教工作部门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作用,首先要认识和把握宗教工作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处的地位、能够发挥什么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方向明确,措施得当,产生效果。  相似文献   

20.
蒋坚永 《中国宗教》2014,(11):57-59
一、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以开阔的历史视野、宽广的世界眼光,高度肯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精神和当代价值,在国际国内多个场合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要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