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佛法住世,靠的是住持三宝,其中以佛菩萨造像为佛宝,三藏十二部典籍为法宝,剃发染衣的出家人为僧宝。但佛像高高在上,经典深奥难解,所以社会上很多人对佛教的印象,往往是来自现实中的出家人。出家人庄严脱俗、品行高尚,他们就会对佛教生起向往之心,并进一步发展为信仰;出家人热衷名利、素质低下,他们就会对佛教感到  相似文献   

2.
低调     
在媒体和网络的时代,一个人只有高调才会叫人看见、叫人知道、叫人关注。高调必须强势,不怕攻击,反过来愈被攻击愈受关注,愈成为一时舆论的主角,干出点什么都会热销;高调不仅风光,还带来名利双赢,所以有人选择高调。但高调也会使人上瘾,高调的人往往离不开高调,像吸烟饮酒愈好愈降不下来,降下来就难  相似文献   

3.
主基督教导我们说:“我告诉你们,你们求,就会给你们;你们寻觅,就会寻到;你们敲门,就会给你们开。因为,凡求的人,必得到;寻的人,必寻到;敲门的人,必给他开。”(路11:9、10) 在广东省蕉岭县兴福镇叟乐天主堂,年轻的本堂神父廖宏清带领修女、教友们共同祈求仁慈的天主,感化一位顽固不肯办告解的临终病人,使他终于首肯,办了妥当告解与世长辞。  相似文献   

4.
济群 《法音》2008,(1):7-9
佛法住世,靠的是住持三宝,其中以佛菩萨造像为佛宝,三藏十二部典籍为法宝,剃发染衣的出家人为僧宝。但佛像高高在上,经典深奥难解,所以社会上很多人对佛教的印象,往往是来自现实中的出家人。出家人庄严脱俗、品行高尚,他们就会对佛教生起向往之心,并进一步发展为信仰;出家人热衷名利、素质低下,他们就会对佛教感到不屑,甚至因此诽谤三宝,造口业。  相似文献   

5.
先秦儒学以仁、智、勇为"三达德"。武士之勇以行动为目的,武士自身成为工具;谋士之智以获胜为目的,以他人为工具。孔子在二者之上镇之以"仁",揭示人不是工具而是目的。兼具仁、智、勇"三达德"的君子必将从道不从君。商鞅、韩非试图以法家理念重新拆分三者:"仁",被简化为"亲亲"而不能推及仁民爱物;"智",被束缚在国家机器中成为处理行政事务的"贤"而不再具有是非之心;"勇",在军功爵之名利诱导下以行动为工具追求"尊",其哲学根基是人的行为必基于欲求。由此,法家以欲求构建制度,国家结构被二分为"尊亲"与"忠贤",尊爵被皇亲国戚垄断,其内以亲亲之爱维系;小圈子之外则明尊卑等级,以忠贤之德为晋身之阶。  相似文献   

6.
日头与光线     
陈志华 《天风》2012,(11):25-25
《玛拉基书》4章2节是基督徒耳熟能详的经文:"但向你们敬畏我名的人必有公义的日头出现,其光线有医治之能。"公义在旧约中出现有155次之多,但"公义的日头"的表述在圣经中仅此一处。在此说明在"耶和华的日子",神的公义如太阳般高悬普照,遍地运行;同时,公义的日头更是预表弥赛亚,他是全地公义的审判者;公义的太阳也可以说明基督救恩的完备,如日头一样给人带来真正的光明。但随后的经文"其光线有医治之能"中的"光线",原文是"翅膀"(参看经文中的小字),  相似文献   

7.
名利博弈是在名与利不可兼得的情境下对名利进行取舍的决策。在名利博弈中, 人们往往表现出舍利取义的行为倾向。竞争性利他理论主张舍利取义是一种吸引他人对自己“投资”的获利策略。名利博弈的博弈对象具有的身份信息会对博弈者舍利取义的行为倾向产生影响。身份中所蕴涵的以能力为代表的客观回应潜力限定了获取名声可带来利益的上限, 以社会距离为代表的主观回应潜力反映着个体主观认为他人向自己提供利益的可能。两者共同影响着名利博弈中舍利取义的产生, 成为名利博弈倾向的核心影响因素。未来研究应从博弈对象的主、客观回应潜力出发, 关注详细身份、具体身份、模糊身份等三个层面, 进一步验证名利博弈影响因素的普遍性, 为名利博弈内部机制的建构与验证提供更为坚实的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8.
世界万物的命运,不少时候是“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人之不幸,可能会带来有幸,自己有幸,可能也会带给别人不幸。“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福祸同门,利害为邻,因而“塞翁失马”的故事所说明的“祸福相依”的道理是深刻的。古人所说的“李以苦存。井以甘竭”也深含着“安危相易,祸  相似文献   

9.
翁溯利 《天风》2002,(7):30-30
古人云:“满招损,谦受益”,“一谦而四益”。经上说:“耶和华……赐恩给谦卑的人。”(箴3:34;彼前5:5)古今中外,涌现了许许多多谦逊美德的贤人哲士。孔子有“三人行,必有吾师焉”之名句。圣经里,也不乏这种以谦逊为怀的属灵前辈。摩西“为人极其谦和(谦逊和蔼),胜过世上的众人”(民12:3)。  相似文献   

10.
忠于职守,以党的工作为重不图名利,只求奉献社会读者诸君,或许您经常出入于国家大小机关,您总会发现很多人在伏案疾书,翻阅整理一叠叠、一摞摞厚厚的资料、图表;或许您听到过他们言简意赅地传达上级领导的批示,井井有条地布置安排各项工作;或许他们接待过您的来访,处理过您的信件,给您不厌其烦地解释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急  相似文献   

11.
为了保持快乐,你必须注意如下几个禁忌,如果你一条也没犯的话,相信在生活中,你会是一个很快乐的人。   “杀手”一:完美主义  虽然,对美好的追求是人之常情,但若是过了头,就会给自己带来许多的烦恼。完美主义者凡事都要求完美,凡事都要追求最好。殊不知追求完美很多时候会给自己带来不快乐,甚至会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有一位女士,她是个在卫生方面有完美倾向的人。每天,她都要把家里彻底地打扫一遍,门窗桌椅,任何一个小角落都不放过。床单被套每星期都要换洗,每一次洗手都要抹三次以上的香皂,每一次吃完饭,都要把…  相似文献   

12.
“他病重在榻,耶和华必扶持他;他在病中,你必给他铺床。”(诗41:3) 在教会里,常常听到有人染上疾病,也常常去医院探望病人,甚至我们自己也曾生过病。那么,为什么会生病呢?导致人生病的原因有6种: 一、违背神的命令 摩西告诉我们:“这书上所  相似文献   

13.
李晓 《思维与智慧》2014,(10):42-43
在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归来》里,陆焉识,一个沉睡已久的旧式知识分子形象,被他从坟墓里拉出来,活脱脱地返回到人世间来。 从影20多年来,他早已经达到了事业上的顶峰。曾经,他出演了《围城》里的方鸿渐,一夜名满天下。也有年少轻狂的岁月,但很快就过去了,他突然发现,在那个躁动的名利圈子,很多东西都是浮夸的,他就一直琢磨,怎样做一个正常的人。此后,他就给自己划定了一个目标:我这一辈子,就是在做一个人。很倔强的,做一个人。这种人,就是简朴生活的人。  相似文献   

14.
善待失望     
一个人容易在黄昏中被伤感笼罩,是因为他有着太多的失望。 一个人之所以会失望是因为他曾经热烈地希望过。人是靠希望活着的。希望给人的生命带来了热情和动力,即使希望不幸破灭,但那种希望的感情过程仍不失为生命的一段辉煌。因此,失望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从来不曾失望过。 没有过失望的人,生活的滋味不会完全,生命的过程不能完整。生命是由无数行为过程构成的,有行为就必有成功与失败;生活是酸甜苦辣酿造的,大凡七  相似文献   

15.
渊声 《天风》2018,(10):64-64
问: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人,有些人是我们喜欢的,然而也会有一些人是和我们合不来的,这就是所谓气场不合。当我们遇到实在不喜欢的人时,作为基督徒我们又该如何正确与之相处呢?  相似文献   

16.
人们容易理解,不良的情绪会带来消极的思想.然而对消极思想也会引发的恶劣情感,却缺乏足够的认识,这恰是很多人陷入消沉沮丧而不能自拔的症结所在.要遏止不良情绪,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战胜消极思想;而要克服消极思想,就必须了解和禁用与之形影相吊的八种不良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7.
旅途闲话     
甲:以上两期和你对话的都是挺有知识的人,他们想得很多,顾虑也很多。我是一个没上过多少学的人,以前从来没有多少想法,现在看看、听听,反到是有点糊涂了。我想提些问题,又怕你觉得太幼稚……乙:不会的,在佛面前我们都是有惑、有烦恼的人,惑与烦恼是没有高低之分的。甲:那我就放心了。乙:我想先问您一下,您说以前没有多少想法,那时对信佛也没有想法吗?甲:有的,不过很简单。我觉得佛慈悲,能包容我的各种对错。我做善事他会保佑我,给我添福;我做错事他会让我在报应中知错。信了佛我就知道怎么做人了。乙:怎么做呢?甲:不…  相似文献   

18.
王从友 《天风》2008,(24):17-18
现今很多传道人的生活特点之一就是忙碌,忙完讲台忙会台;忙完主日崇拜忙周间聚会;忙完周间聚会还要忙探访信徒。一提到本教会传道人,很多信徒就说:我们的传道人真忙!传道人如此之忙,以至于有些教牧同工在要讲道的前一天晚上才突击准备讲章,或者只好将过去在其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社会里,一个人的优秀无疑可以为他带来很多东西,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因此,现实生活中的人们都渴望自己能够优秀。然而,事实是,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并不优秀,而是普通平凡。于是,“优秀”成了很多人的追求。在很多人追求优秀时,一些优秀的幸运儿,却正在承受优秀之累,优秀真是一种累吗?以下的几个个案会给我们一个答案。个案一:不迁就周围环境,只迁就自己(受访者:周玲职业:公关经理)在职场中,周玲是名副其实的优秀女性,她有着丰厚的收入,过着极有品位的生活,每天都和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打交道……在常人眼里,周玲非常值得羡…  相似文献   

20.
蒋兆和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所创作的悲情人物画虽然都为写生之作,然而每件作品都有着巧妙的构思。解读画中的秘密会给大家带来惊喜。看似平淡的画面,却另有深意,无疑会给今天的艺术创作者带来更多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