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氏《易传序》是程颐在完成对《周易》的注释之后所写的序文,是其对《周易》诠释的方法论和思想内容的深入总结和高度概括,可以看作是他整个易学思想体系的精华所在。此文虽仅短短三百多字,但其所涉及的内容却十分广泛,在程颐看来,《周易》是一部教导后世之人如何随着境遇而改变自身行为以使其符合(天或圣人之)道的经典。从《周易》的传承上来看,历代圣人的目标是一致的,至孔子而后大成。而程颐自己则是要接续自孔子之后所丧失的易学传统,让易理重现于世。为此,程颐确立了以释"辞"为路径的解释基础,其特点是:在诠释文本时,首先关注的并不是如何解释《周易》的卦爻辞,而是把握和揭示出孔子所作之《彖传》、《象传》等文本解释《周易》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周易》是一部商末周初占卜之书,它包含了丰富的原始观念。在现存典籍中,它被称为中国思想的源头。以后,儒、道两派从《周易》思想里吸取养份加以发挥创造。道家的创始人李耳,他的思想受《周易》影响是明显的。他比之于儒家更能体现《周易》的精神。这  相似文献   

3.
传统学术一般将《周易》视为儒家的作品,其主要的理由乃是今本《易传》中保留了大量孔子关于《周易》的论述,特别是《文言传》,几乎通篇皆是孔子之论。然而,仔细阅读《文言传》以及其他《易传》篇章,我们可以发现,《易传》中所引孔子之言与《论语》等中的孔子思想似乎略有不同,与孔子之后的儒学主旨也有所差异。同时,在《易传》的部分篇章中,我们还可以发现诸如道家、法家等不同学术流派的思想痕迹,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今本《易传》思想体系的复杂性。通过对其与先秦儒家思想的比较,我们可以更为清晰地认识到《易传》在内容上是以儒为主,兼综百家。这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为准确地认识《易传》的思想体系,同时对于把握秦汉之际学术发展的特色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周易》成书于战国末期,至今约有2300年左右了。秦始皇燔书,《易》以卜筮而得存。历代著名学者都研究过它,有关《易》的著作有两千多种,现代很多大学和研究院都设有《易》学课,在外国也有不少人研究它,有人称它为“宇宙代数学”,可见其意义之深远。《周易》这部卜筮之书充满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内容:它蕴含着变、革与矛盾统一的思想,注重转化和发展过程的连续性与曲折性。主张做事要审时度势、主客观条件统一、有节有度知“极”,这些都是可取的。《周易》巧妙运用符号组卦并规则其间的互相作用,以解  相似文献   

5.
「周易」的科学方法论思想及其现代意义周瀚光众所周知,在世界近现代历史上,曾经有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对中国的古老典籍《周易》非常赞赏。比如德国近代数学家莱布尼茨,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等等,都认为他们的最新科学成果是与《周易》的思想完全吻合的。这是什么道...  相似文献   

6.
以《周易》本书的确切论据,论证了《周易》写成于西周厉王末年。还以《周易》本书的确切论据,论证了《周易》是为帮助厉王复国中兴而作。由于所用的都是本证,而且相当充分,因此这些前无古人的结论都是难以动摇的。本文还突出了《周易》以退为进、以后取先、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策略,并多方面概括了“孚”的巨大作用,认为这些都是作者以之作为厉王复国中兴的强大思想武器,也发前人所未发。至于占筮对《周易》的诬枉,在本文提出的无可争辩的事实和理论面前,也彻底破产了。  相似文献   

7.
一、海峡两岸周易学术研讨会缘起和经过《周易》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它对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尤其是近百年来,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周易》越来越受到西方人的关注。而在今天,《周易》中的辩证法思想,《周易》的合和思想,《周易》的阴阳平衡互补思想,《周易》的人生观、价值观、宇宙观,以及《周易》的管理思想等等,仍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或借鉴意义。因此,自80年代初,我校在全国高校最早开设了《周易》选修课,并开始着手恢复中断近三十年的对传统易学的研究。我们克服重重困难,自筹经费,于1987年…  相似文献   

8.
一、八卦、六十四卦卢《周易》莱卜尼茨发现二进制的历史 《周易》撇开它的假托占筮的迷信形式,是我国古代的一部科学著作。它保存了一项具有现代科学价值的数学发明,是附会于这一数学的筹符建立它的思想体系的。八卦、六十四卦就是这一数学的数表,是人类数学史上二进制的发明,这就是现代电子计算机语言的基础。这是我国古代算筹记数法的形式之一。其产生大约在十进制之后和0这个数字发明之前。这是  相似文献   

9.
论《周易》的生命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易大传·系辞上》中"生生之谓易"一句极其重要,不可轻易放过。它告诉人们应从一个"生"字去把握《周易》的全部内容和根本精神。明代著名学者、东林党人领袖高攀龙对此五字之真义心领神会,提出:"易之本体只是一个生字。"(《高子遗书·札记》)此语很有见地,点明了《周易》的核心内容是生命哲学。《周易》在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持久影响,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由其中的生命哲学这部分内容造成的。们司易》的生的观念开拓了中国民族精神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的发展道路,也使《周易》本身全部内容和整个思想体系成为一个不断自我更…  相似文献   

10.
李光地是我国文化史上一位杰出人物,更是闽学界一位成绩卓著的学者。他为官清勤自历,治学严谨精微,为时雅望。作为一代鸿儒,李光地不仅精通孔孟之学,而且广涉经史。在《易》学领域,李光地是继朱熹之后的又一位思想深邃的专家。他撰有《周易通论》、《周易观象》、《周易观象大指》、《易义前选》、《周易折中》等书。数十年中,他既潜心研讨作为“正传”之《易》学,又审慎地发掘作为“别传”的《易》学之秘义。李光地在《易》学中的创获颇多,本文拟就其《周易折中》及《周易参同契注》略加考析。  相似文献   

11.
《元包》沿用《周易》的卦象、卦名,其卦序则是以《京氏易传》八宫卦为基础并结合"老少仲孟"的原则而形成。《元包》中的《传》,主要融合了《周易》的《彖传》与《大象传》。《元包》遵循"观象系辞"的言说方式,其取象所用之字虽生僻,但性质与《周易》无异。尽管漏洞颇多,《元包》仿照《周易》筮法也制定出一套自己的运蓍卜筮方法。《元包》的思想并未超出《周易》的范围,同时也融入了西汉以来许多流行的观念,如京氏《易》的五行八卦说、气思想等。另外,卫元嵩还通过宣扬公羊学的文质之说来表达他期盼政治统一、天下太平的愿望。《元包》在学术水准上虽远逊于《周易》,但它的存在对于丰富易学史研究及了解南北朝学术思想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2.
《周易》与传统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易》是一部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重要典籍。《周易》为汉、唐、宋、明的文化学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直至今日,仍能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周易》分经传两部分。传说“上下经”是周文王所作,但无确据。今天多数哲学史家都承认《周易》上下经是西周初年的作品。《周易大传》十篇传说是孔子所作,亦无确据。但是有两件事实是确定无疑的:第一,《大传》是孔门弟子或再传弟子所传授  相似文献   

13.
西周在中国哲学史上有两个巨大的贡献,一个是存在于周易一书里的阴阳说,另一个是存在于《尚书·洪范》里的五行说。前者代表古代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后者代表古代的原始的唯物论思想。 一、《周易》里的阴阳 关于《周易》成书的年代,《易·系辞传下》说:“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从本书内有“王用享于岐山”(《升卦·六四》)和“箕子之明夷”(《明夷卦·  相似文献   

14.
《周易》以"易道广大,无所不包"被称为"大道之源",古人往往把《周易》作为观察世界、理解世界的范式,用以解读现实事物。东汉班固首开以《周易》哲学思想解读围棋的先河,其后以"易"解"弈"者代有其人,形成了具有易学内涵的围棋义理。本文试图通过对《周易》哲学思想影响下围棋之道的剖析,揭示《周易》的现代价值及易学思想观照下的"围棋之道"对现代人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从数理逻辑观点看《周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易》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经典。它流传于世界各主要国家。国内外的很多学者对这部书从许多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用数理逻辑的方法研究《周易》则是一种新的尝试,本文抛砖引玉,以期引起讨论,深化对《周易》的研究。一、《周易》的主要逻辑思想《周易》虽然不是一部逻辑专著,但却充满形式化的逻辑思想。它不但有语形学,而且有语义学。从逻辑的角度看,《周易》的两个组成部分一《易经》和《易传》是统一的,它们构成一个统一的逻辑系统。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东汉末年著名的思想家,仲长统十分重视对《周易》和易学的研究与取鉴。本于《周易》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整体思维方式,他在强调“贵乎用天之道”时,将人道与天道、人事与自然统一起来进行考察。他继承、发挥《周易》的变通思想和太和、中正的政治理念,推出了有损有益的社会政治改革主张,并设计了一幅“至公”、“大中”的理想社会蓝图。在这个理想社会中,“礼简而易用,仪省而易行,法明而易知,教约而易从”,“官人无私,唯贤是亲”,从中体现了《周易》简易之义及尚贤、养贤思想的沾溉和影响。仲长统的思想言行,在一定程度上为曹魏代汉、玄学兴盛作了某种理论辅垫和思想准备。  相似文献   

17.
在20世纪《周易》历史学研究领域,闻一多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的《周易义证类纂》、《周易杂记》是关于《周易》的社会史史料学研究;《周易新论》是为《周易》社会史史料学研究做时代背景、理论方法上的准备;《周易字谱》、《周易分韵引得》是关于《周易》用字的分韵长编,是为《周易》社会史史料学研究做文字音韵训诂语义解释方面的资料准备。闻一多的《周易》研究构成了中国古代社会史史料学基本体系和内容。同时,由于他综合运用了中国传统的考据方法和西方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符号学、语义学、解释学的方法,追求文献史料的真实性,对《周易》符号学、《周易》解释学、《周易》语义学和《周易》文化人类学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8.
论《文心》的易象思想陈守富《文心》与《周易》关系至密。粗略统计,《文心》上编十篇、下编十二篇引用了《周易》原文或运用了《周易》思想,取有《易经》二十余卦象,涉及《易传》十篇。《周易》是《文心》思想的重要渊源。《文心》主要取《周易》哪些卦象,起了怎样的...  相似文献   

19.
《周易》不仅是一部重要的哲学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美学著作。《周易》美学思想是中国美学思想史的一个重要源头。本文试图从阴、阳在《周易》美学中的作用和地位入手,对《周易》美学思想的实质提出一些自己的认识,以期有益于《周易》美学思想的深入研究。一《周易》把乾((?))、坤((?))、震((?))、巽((?))、坎((?))、离((?))、艮((?))、兑((?))作为万物的始基,用八卦相摩相荡的推衍范式作为宇宙生成的模式。  相似文献   

20.
《周易美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5月出版)是刘纲纪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哲学、美学研究具有总结性的成果。他力图寻找中国哲学与美学内在交融的渊源、根基,力图使中国美学内在的精神脉络更加清晰彰显。在他看来,《周易》对中国美学的影响,首先并不在于它所提出的个别直接具有美学意义的概念、范畴(如“美”、“元”、“亨”、“利”、“贞”、“神”、“文”、“象”、“数”、“大和”、“阳刚”、“阴柔”等),而在于它的整个思想体系。如果说刘刚纪在撰写《中国美学史》第一卷“周易”专章时还只是初步对这个思想体系进行了抽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