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4 毫秒
1.
文化多样性及文化交流使得个体自我构念表现出动态性特征。现有研究从聚合文化的视角出发,表明自我构念动态性表现在认知、动机和情绪三个层面。文化的动态建构和文化的情境认知理论为自我构念动态性提供了理论解释。自我构念的动态性受到个体多元文化经历、文化认同、非本质主义观念和文化智力的影响。现有研究暗示出自我构念动态性具有神经和潜在的生物基础。未来研究应对自我构念的动态性特征进行心理、神经和生物层面的考察。  相似文献   

2.
他人知觉的个体构念动态交互模型关注在感知他人时不同信息加工水平之间的互动模式,主张低阶加工(如对面孔、声音和肢体运动线索的加工)、类别化加工、刻板印象激活与高阶认知加工之间的交互作用所形成的动态系统对他人知觉起着调控作用。该动态系统包含提示水平、类别水平、刻板印象水平和高阶水平。由于各加工水平之间的交互作用,这一动态系统在神经网络、加工水平以及加工时间维度上形成了一个具有动态建构特征的循环联结网络,该网络对他人知觉产生动态交互效应。正是这种动态交互效应使得他人印象在个体构念中变得有意义、有秩序和可预测。未来研究应从社会文化与情境互动模式出发,利用内隐社会认知测量与认知神经科学方法,进一步探测个体构念动态交互效应的认知神经基础和社会动因,为他人知觉个体构念的动态建构提供更为坚实的理论与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3.
工业组织心理学中的社会称许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介绍了社会称许性测量中的归因与否认模型、自我欺骗与印象管理模型,相关的研究分别指出社会称许性既具有特质性又具有情境性。其次综述了计算机呈现的问卷测量与纸笔问卷在社会称许性上的差异;称许性反应对组织心理学中构念间关系的影响——称许性对构念间的关系存在调节作用,但并没有想象的广泛;以及称许性反应对选拔中的人格测验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关于称许性研究对人格测量、职务分析的影响以及控制称许性反应方面的未来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4.
共同方法变异的影响及其统计控制途径的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共同方法变异(common method variance, CMV)指两个变量之间变异的重叠是因为使用同类测量工具而导致, 而不是代表潜在构念之间的真实关系。虽然以往研究显示CMV不一定导致研究结果的偏差, 在实际研究中应当加以考量。特别是在使用测量方法的研究中, 如果数据来源越单一, 测量方法越类似, CMV效应使研究结果产生偏差的可能性越大。CMV效应的控制方法包括过程控制法和统计控制法。在统计控制法的选择和使用上, 需要重点考虑该方法是否分离了三大变异(特质变异、方法变异和误差变异), CMV效应是在测量构念层面还是题目层面, CMV效应是加法效应还是乘法效应。控制潜在方法因子途径是统计控制方法中最重要的一类方法, 理解其模型是正确使用这类方法的前提。未来研究应当关注多个研究的CMV效应和侧重评估某个理论研究中CMV所引起的潜在的效度威胁。  相似文献   

5.
任曦  王妍  胡翔  杨娟 《心理学报》2019,51(4):497-506
高互依自我构念个体以社会角色来定义自己, 更看重自己的社会关系; 社会评价威胁是诱发个体社会心理应激反应的重要情境因素, 然而高互依自我构念个体在心理性应激情境中是否会表现出更高的应激反应, 以及社会支持是否会缓解高互依自我构念个体的急性心理应激反应还不可知。本研究以特里尔社会应激测试为范式, 以主观应激报告、心率和唾液皮质醇作为应激指标, 使用自我构念问卷测量个体互依自我构念水平, 将健康大学生被试随机分配到自我支持启动组和社会支持启动组。结果发现, 互依自我构念水平正向预测个体在应激情境中的皮质醇水平增加量; 同时, 相比于自我支持启动, 高互依自我构念的个体在经历社会支持后有更低的唾液皮质醇变化量。研究结果提示, 社会支持对高互依自我构念个体的急性心理应激反应起到了良好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6.
应对行为跨文化测评的构念等同与偏差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卫东 《心理科学》2001,24(3):309-311,322
本文对COPE量表测评我国大学生应对行为方式的构念等同与偏差性进行深入探讨。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方法测试了原版量表(COPE)及其中文修订本(C-COPE)的不同因素结构模型与465名大学生测评数据的拟合优度。研究结果支持C—COPE的测评维度结构,表明COPE量表对我国人群所进行的应对测评与西方社会的相比确实存在跨文化构念不等同性或偏差性,两者测评结果的跨文化比较因此缺乏必要前提条件。文中对所发生的构念偏差现象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7.
个体在回忆自传记忆时的主观体验特征称为自传记忆的现象学特征,而这种个体精神现象学特征的早期推动是个体依恋特征。研究采用依恋故事阅读启动范式,探讨依恋安全对自传记忆现象学特征提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安全依恋启动组自传记忆的可得性、具体性、清晰性、生动性和关系自我构念显著高于不安全依恋启动组,且关系自我构念在依恋安全与自传记忆现象学特征之间起中介作用。研究从新的角度表明,依恋真实地生活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建构着个体关系自我构念,并真切影响着自传记忆现象学特征,积蓄着个体精神现象学特征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组织心理学研究的情境化及多层次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志学 《心理学报》2010,42(1):10-21
由于组织具有明确的目标和特定的任务, 组织心理与一般情境中人的心理有所区别。由于组织情境下的心理与行为受到个体、群体、组织甚至社会几个层次上的多种因素的影响, 组织心理研究者所建立理论要揭示这些情境变量与所研究的现象之间的联系。本文首先介绍了近年来组织研究中的情境化趋势, 举例说明情境化对于理论发展的贡献。随后, 本文阐述了组织心理学研究中的理论层次问题, 强调界定构念和理论层次的必要性, 并说明界定理论层次背后的逻辑。文章以群体层次的研究为例, 说明形成群体层次构念的方法以及测量群体层次构念时需要注意的问题。鉴于组织中个体层次的因变量会受到个体和更高层次变量的共同影响, 文章在最后部分介绍了组织心理学研究中的多层次理论。本文以近年来发表的组织心理学研究报告为例, 说明研究的情境化以及建立多层次理论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通过系统梳理和总结各领域里集体效能的测量构念,并结合初中生班级群体的特点,首先从理论上提出初中生班级集体效能的结构。然后,采用问卷法调查168个班级5180名初中生,运用多水平因素分析验证班级集体效能的结构,以及考察该结构的信效度。结果发现,初中生班级集体效能在个体和班级水平上都是两因子的结构,即班级能力评价和班级目标达成。该构念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初中生班级集体效能的测量指标。  相似文献   

10.
李明  叶浩生 《心理科学》2012,35(4):932-936
公共服务动机理论是西方管理心理学领域的一个新兴流派,其概念的正式提出仅有20年历史。文章简要回顾了公共服务动机测量研究的发展历程,总结了测量工具信度和效度及其跨文化验证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对理论构念和模型建构中进行了反思,并总结了测量工具的几种不同修订。最后指出,公共服务动机测量在中国的发展,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发展空间:1)多动机同时测量;2)内隐测量;3)测量的本土化。  相似文献   

11.
该研究采用自我构念(SCS)量表和工作(学习)动机定向量表对43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了中国大学生自我构念与动机定向的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生自我构念与动机定向各维度有密切相关;典型相关发现自我构念各维度通过三个典型因素解释动机定向变异的13.2%;2)不同自我构念类型大学生的动机定向存在显著差异,二元型自我构念大学生的总体动机水平最高,边缘型自我构念大学生的总体动机水平最低;独立型自我构念大学生的关注人际竞争和追求回报动机水平显著高于依赖型自我构念大学生,而选择简单任务及关注他人评价动机水平显著低于依赖型自我构念大学生。  相似文献   

12.
高校及教育系统领导干部构念人格特质与岗位胜任性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国华  孔克勤 《心理科学》2008,31(1):26-31,25
提出构念人格特质概念,采用自编的《领导干部人格特质和岗位胜任性问卷》,对126名优秀高校领导干部和68名优秀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干部进行意见征询,提取了对胜任高校领导岗位最有影响的30项构念人格特质,获得了上述30个项目的7个公共因素并分别命名为开拓与组织适应性、宜人与合作性、自信与进取性、责任与条理性、稳重与务实性、身心健康与理智性、自制与成熟性,从而揭示高校领导干部构念人格特质与岗位胜任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共同方法变异是由构念间相似的测量方法特征引起的系统变异, 可歪曲构念间的关系, 造成共同方法偏差。60年来, 这一问题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被反复提及, 但它是否严重威胁研究效度尚无定论。虽然实证证据表明, 共同方法变异普遍存在, 数据来源、测量时间、问卷设计等因素可导致共同方法偏差, 使自我报告的横断式调查研究饱受质疑, 但部分学者从测量误差和非共同方法变异的制约作用等角度做出了回应和辩护, 认为无需过度担忧。以测量为中心的新视角强调共同方法变异是测量方法和被测构念交互作用的产物, 应从方法和构念两个维度评估共同方法变异风险。建议研究者树立均衡无偏的态度, 接纳共同方法变异的存在, 纠正对自我报告的偏见, 着重通过改进研究设计做好预先应对。  相似文献   

14.
自我生成绘图是指学生使用可视化的学习方法绘制一幅能反映每一段文字中重要观点的图画, 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来促进学习的一种策略。综述以往研究发现, 先前研究通过操纵文本、动画等学习材料来考察自我生成绘图在学习中的作用, 发现自我生成绘图的效果并不稳健:一方面它可以通过提高学生的认知和元认知能力、激发积极的情感状态而提高学习效果, 得到了绘图建构生成理论和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的支持; 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增加认知负荷而阻碍学习, 得到了认知负荷理论的支持。整体而言, 自我生成绘图策略还是有利于学习的, 已有研究在学习效果上的效应量中值为d保持 = 0.13, d理解 = 0.46, d迁移 = 0.38。未来的研究仍需要关注自我生成绘图策略的材料操纵、效果评定以及潜在变量等等。  相似文献   

15.
蒋俊 《宗教学研究》2008,(1):163-166
陈靖姑信仰是闽、台、浙等地区重要的民间信仰之一,其形象的形成与建构涵盖了非常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通过对文献的解读,我们认识到陈靖姑信仰既是多面相的,又具有正统性的特征,这是其复杂建构过程的反映.在地方神明建构脉络中,国家与地方常常是共谋的关系,陈靖姑信仰固然是多样性的地方文化不断衍生的产物,但同时不可避免地刻上了国家文化一统性的印记.  相似文献   

16.
刘艳 《心理科学进展》2011,19(3):427-439
在回顾自我建构理论发展脉络的基础之上, 介绍了特质性自我建构的测量和情境性自我建构的激活方法, 并从自我建构的性别与文化差异以及自我建构与认知风格、社会比较、人际交往、个人自主、自我调控的关系等几方面概述了该领域现状。该领域研究的进一步推进依赖于自我建构理论基本思想的完善、测查工具的改进以及研究者能否用辩证视角看待变量间关系。特质性自我建构对个体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以及适应状况的影响, 特质性自我建构个体差异的影响因素应在未来研究中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7.
社会认知复杂性的量化指标及其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自强  池丽萍 《心理科学》2007,30(4):919-923
在Kelly个人构念理论的基础上,Bieri提出用构念的分化程度衡量个体社会认知复杂性的思路,并具体用从不同构念上评价每个角色时评分的匹配个数作为复杂性的最化指标。此后,研究者从不同分析思路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复杂性指标,如根据对构念的相关分析所得组内相关、RMS、SMC等,基于因素分析所得第一因素解释率、主要因素个数及其解释率等,冲突分析所得整体冲突百分比,此外还有MPP、LPP、ASO等各种Fiedler分数。本研究以402名初中一二年级青少年为被试。采用库格测验收集数据,以Gridstat4.0、Excel、SPSSl0.0等软件统计数据,分析了上述各种复杂性指标的内在关联,为同类研究选择使用这些指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形成性测量模型(Formative Model, FM)是指标变异导致潜变量变异的模型, 反映性测量模型(Reflective Model, RM)是潜变量变异导致指标变异的模型。FM在模型界定、识别和估计、信效度评价以及模型应用等方面均与RM存在极大的不同。模型界定错误会使参数估计发生偏差, 影响统计结论的有效性, 应当审慎考虑指标和潜变量之间的关系, 选择恰当的测量模型。进一步揭示两者的区别和误用带来的偏差, 完善FM的识别和估计、信效度评价方法、对变量含义的解释以及高阶FM的理论解释和模型估计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男性气质是和女性气质相对或平行的、具有一定可塑性的人格特质, 是个体内化了的、关于男性应展现出的、符合男性气质意识形态的构念, 维系着自我概念和行为的一致性。男性气质的形成依赖于性别自我认同、社会认同和文化认同。固执地遵从特定社会化的男性气质意识规范会影响男性的心理健康。对男性气质的理论基础、研究取向:意识形态取向、社会建构取向和认同取向, 以及相关研究领域进行了系统阐述。未来研究应改进测量工具, 更新研究设计, 细化研究领域, 发展男性气质多元化实践以及男性气质的跨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20.
消费者自我构念、独特性需求与品牌标识形状偏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上品牌标识形状各具形态,它们已成为吸引消费者眼球的重要品牌要素,如何设计出科学实效的品牌标识形状已成为营销策略中基础而又关键的内容。什么形状的品牌标识更能获得目标群体的偏爱?本文从自我构念的水平视角出发,推论认为不同自我构念的个体在"独特性需求"上具有显著差异,由此形成对多角和圆润的品牌标识形状的偏好差异,独特性需求在自我构念与品牌标识形状偏好之间起中介作用。文章通过4个实验,一致证实独立型自我构念的消费者独特性需求更高,偏爱多角的品牌标识;相依型自我构念的消费者,独特性需求更低,偏爱圆润的品牌标识。但上述效应只存在于公开产品购买情境,当消费者购买和使用私人产品时,无论个体的自我构念是独立型还是相依型,他们对品牌标识多角与圆润的偏好没有显著差异。本文推进了自我构念、独特性需求、品牌标识形状等领域的理论研究,为企业在设计、调整品牌标识形状及制定配套营销策略方面提供了丰富的战略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