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逻辑(The Logic of Language)又叫自然语言的逻辑(The Logic of Natural Language),是以自然语言中的逻辑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学科。逻辑是研究推理的科学,语言逻辑就是研究自然语言中的推理问题的科学。它与一般逻辑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它以自然语言为研究对象,是自然语言的语形学、语义学、语用学三者的综合。研究自然语言中的推理问题,既可以用描述的方法,说明推理的过程,阐述推理的机制;也可以用形式化的方法,构建形式系统和语义模型,证明形式系统的一致性和完全性。用前一种方法形成的语言逻辑可以称为描述的语言逻辑,用后一…  相似文献   

2.
从数理逻辑观点看《周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易》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经典。它流传于世界各主要国家。国内外的很多学者对这部书从许多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用数理逻辑的方法研究《周易》则是一种新的尝试,本文抛砖引玉,以期引起讨论,深化对《周易》的研究。一、《周易》的主要逻辑思想《周易》虽然不是一部逻辑专著,但却充满形式化的逻辑思想。它不但有语形学,而且有语义学。从逻辑的角度看,《周易》的两个组成部分一《易经》和《易传》是统一的,它们构成一个统一的逻辑系统。  相似文献   

3.
本刊在最近几期中,相继登载了《从“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看逻辑与语言的冲突》,《思维形式和语言形式的矛盾》(附平平的来信);《“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完全符合逻辑》;《修辞与逻辑三题》;《谈逻辑与语法的关系》等文章。文章的作者,有的是逻辑学的专业工作者,有的是语言学工作者,有的则是逻辑学的业余研究者或初学者。但是,他们在文章中都共同涉及到一个重要问题,这就是逻辑与语言的关系问题。研究逻辑与语言的关系问题,将给逻辑科学的发展以深刻的影响。因为,逻辑学在  相似文献   

4.
现代逻辑视野中的语言与思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语言与思维及其相互关系,这是一个讨论已久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由于研究者的视角不同,因而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试图在现代逻辑的视野中对这些问题作一探讨。一何谓语言?从逻辑的观点来看,语言是由基本符号、语形规则、语义现则三部分组成的一个特殊的、复杂的符号系统。语言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比如,可以有口头语与书面语之分,也可以有自然语言与人工语言之分。应该说,现代逻辑所侧重的是自然语言与人工语言之分。所谓自然语言,又可称日常语言,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在一定的语言范围中所使用的某种民族语。英语、汉…  相似文献   

5.
正《逻辑学研究》是中山大学和中国逻辑学会主办、由教育部高等院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承办的学术刊物,旨在积极推动我国逻辑学及相关学科的学术研究,增进海内外逻辑学及相关领域学术同行的交流。《逻辑学研究》是当前我国在逻辑学领域内唯一正式出版的专业刊物,采用中英双语发表论文。《逻辑学研究》目前为季刊,逢每季度第三个月的18日出版。《逻辑学研究》征稿的内容将主要包括下述方向:符号逻辑、非形式逻辑、逻辑与哲学、逻辑与认知、逻辑与语言、逻辑与文化等。《逻辑学研究》不但欢迎原  相似文献   

6.
李娜  张莉敏 《哲学动态》2006,14(2):50-54
道义逻辑和非单调逻辑是在不同的学科内根据不同的原因产生和发展的,分属两种不同的逻辑。但受人工智能理论的启发,西方研究人工智能的专家和逻辑学家逐渐认识到道义理论和非单调推理之间有很大的关系,把两者结合起来研究,不但可以解决道义逻辑中的令人棘手的悖论问题,还可以为道义逻辑提供更为完美的理论框架。于是,在道义逻辑的研究中出现了一种新的方向:与非单调推理相结合,建立具有可废止性的(DEFEASIBLE)道义逻辑系统。目前,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较为陌生,所以我们从语形和语义两个角度对西方可废止性道义逻辑的形式化研究给出系统…  相似文献   

7.
李先焜先生在《哲学研究》上发表两篇论文(《语言、逻辑与语言逻辑》,1986年第8期;《指号学与逻辑学》,1988年第9期),批评“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的观点,论证他自己的“逻辑的研究对象是语言符号”的观点。我认为,李先生的观点实际上涉及到“逻辑究竟是什么”这个根本性的逻辑哲学问题,因此应该在更广大的背景中去审视它。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中国的体系化哲学中,金岳霖的哲学最具体系性。在这一方面,他是能够让西方哲学的体系化特征在中国哲学中充分表现出来的真正代表性人物。①金岳霖通过现代逻辑分析方法层层抽绎哲学概念和问题,使得他的哲学体系很严密。他的三部书——《逻辑》、《论道》和《知识论》,分别代表了他在  相似文献   

9.
向读者问策     
本刊自一九八四年第一期开始,对刊物内容做了调整,同时刊登逻辑、语言、写作三方面的稿件。从我们的编辑意图来说,这三方面的稿件中是以逻辑为主的,其他两方面的稿子也要尽量选择一些能与逻辑结合的内容。为了把本刊办得更加符合广大读者的愿望,我们热切地恳请读者提出宝贵的意见。您觉得: (一)《逻辑与语言学习》应具有什么特色? (二)《逻辑与语言学习》应设置一些什么栏目? (三)《逻辑与语言学习》的逻辑、语言、写作三方面的内容应各占多大比重?  相似文献   

10.
逻辑与语言研究会是今年三年成立的。它的绝大部分会员都参加了第二次全国逻辑讨论会。在会议期间,逻辑与语言研究会积极开展学术讨论和交流活动。他们主要讨论了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逻辑与语言研究和形式逻辑现代化问题。大家一致认为,开展逻辑与语言的研究对于丰富和发展形式逻辑与语言学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逻辑学研究》2013,(2):F0003-F0003
《逻辑学研究》是中山大学和中国逻辑学会主办,由教育部高等院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承办的学术刊物,旨在积极推动我国逻辑学及相关学科的学术研究水平,增进海内外逻辑学及相关领域学术同行的交流。《逻辑学研究》是当前我国在逻辑学领域内唯一正式出版的专业刊物,采用中英双语发表论文。《逻辑学研究》目前为季刊,逢每季度第三个月的18日出版。自2011年起,中英文分开隔期出版。《逻辑学研究》征稿的内容将主要包括下述方向:符号逻辑、非形式逻辑、逻辑与哲学、逻辑与认知、逻辑与语言、逻辑与文化等。《逻辑学研究》不但欢迎原创的高水平的逻辑学研究论文,而且提倡逻辑学与其它学科的交往互动;不但主张对逻辑学的各传统基本领域如数理逻辑、数学基础、逻辑哲学、  相似文献   

12.
思维四律不能表述为重言式陈波近年来,有一种见解在我国逻辑学界十分流行:传统逻辑的四条思维基本规律即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只不过是现代逻辑演算系统中的重言式或普遍有效式(简称永真式)并不具有特殊的地位。但在实际处理时,很多逻辑教材又在此种观点和传统观点之间折衷:一方面承认思维四律是逻辑演算的重言式,另一方面又仍然给予它们以基本规律的特殊地位。我认为,上述见解和处理并不正确,其中隐藏着一个根本性的理论错误。对于元逻辑来说,在构造和研究逻辑演算系统时,作出下述区分是至关重要的:对象语言和元语言,内定理和元定理,以及内定理和元规则等。这里,对象语言是被刻画和被研究的逻辑演算系统内所使用的语言,内定理是用对象语言表述的该系统所肯定和接受的命题;而元语言则是用以刻画和研究对象语言的语言,它本身可区分为语形语言和语义语言,例如,“肯定”、“否定”、“可证”、“定理”“证明”等是典型的语形概念.而“真”、“假”、“重言式”、“普遍有效”等是典型的语义概念。元定理是用元语言表述的关于该演算系统的定理,它们刻画着该系统的某种性质或特征。元规则也是用元语言表述的,它指导着人们如何在该系统中从公理推演出定理。如果套用上  相似文献   

13.
《逻辑学研究》2013,(1):84-84
《逻辑学研究》是中山大学和中国逻辑学会主办,由教育部高等院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承办的学术刊物,旨在积极推动我国逻辑学及相关学科的学术研究水平,增进海内外逻辑学及相关领域学术同行的交流。《逻辑学研究》是当前我国在逻辑学领域内唯一正式出版的专业刊物,采用中英双语发表论文。《逻辑学研究》目前为季刊,逢每季度第三个月的18日出版。自2011年起,中英文分开隔期出版。《逻辑学研究》征稿的内容将主要包括下述方向:符号逻辑、非形式逻辑、逻辑与哲学、逻辑与认知、逻辑与语言、逻辑与文化等。《逻辑学研究》不但欢迎原创的高水平的逻辑学研究论文,而且提倡逻辑学与其它学科的交往互动;不但主张对逻辑学的各传统基本领域如数理逻辑、数学基础、逻辑哲学、中外逻辑史等展开深入研究;也欢迎对哲学逻辑各分支的探究,以及有关人工智能逻辑、归纳逻辑、语言逻辑、非形式逻辑等各方面的工作。不但关注逻辑学在认知科学、数学、计算机科学、法律推理、决策理论等相关学科中的应用;也探究逻辑学与认识论、语言和心灵哲学、符号学等领域的沟通,同时还欢迎对逻辑学与思维方式、逻辑与文化及社会的关系等方面具有真知灼见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逻辑与语言研究》第二辑(逻辑与语言研究会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1982)里有篇文章《双关语和判断》(作者黄宏广,下称黄文),讨论了这个本属两个范畴的问题之间的关系,但是我们感到似乎还没有谈透,试着再作进一步论述。  相似文献   

15.
中国逻辑与语言研究会建会十周年学术讨论会和符号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于1989年10月20日至24日在北京市怀柔县召开。来自全国高等学校、科研单位的教授、专家及专业工作者110人聚集一堂,庆贺我会十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共同探索新的科研途径。中国逻辑与语言研究会自1979年3月成立以来,会员人数由25人增加到520人;科研队伍在不断壮大。十年来召开全国性的学术讨论会五次,研究方向越来越集中到对语言逻辑的对象、性质及研究方法等问题上。据不完全统计,十年来我会会员出版了256部著作,译著40部,发表论文3496篇,译文281篇,编辑出版了《逻辑与语言研究》3辑,《逻辑与语言论集》2本,《逻辑与语言选集》1本,《译文集》1本,《逻辑语言写作论丛》3辑,  相似文献   

16.
由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胡泽洪同志编著的《语言逻辑与言语交际》一书,于1991年7月与读者见面了。由于思维与语言密不可分,自古以来,逻辑学家们的逻辑与语言研究都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然而,语言逻辑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却还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的事。随着现代化科学的发展,在西方,语言逻辑已为现代逻辑的一个分支,并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在我国,近廿多年来,许多逻辑学的专家、学者也在语言逻辑的研究上取得了可喜成果。《语言逻辑与言语交际》就是这方面的成果之一。该书的特点是不囿于成说,颇有新意。这主要表现在,首先,作者写此书的目的不限于运用现代逻辑的理论来研究语言中的逻辑问题,使自然语言的表达精确化。而是更  相似文献   

17.
一、20世纪反实在论对语境分析方法的选择随着20世纪“语言学转向”、“解释学转向”以及“修辞学转向”的演进,反实在论在与实在论的论争中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为了在论争中取得优势,20世纪的反实在论在其科学哲学研究中相继引入了语形学、语义学和语用学,作为其重要的分析方法。但是,反实在论者在反思其发展历程时却发现,如果孤立地对待这三种分析方法,它们都有着自身不可避免的缺陷。首先,语形学及其分析方法尽管因为采用一阶逻辑进行科学语言的逻辑分析,消除了模糊、歧义、不必要的复杂以及其他理解障碍,从而使理论具有了普遍性、精确性…  相似文献   

18.
英国逻辑史家齐亨在六十多年前(1920)说过:“在近一百二十年里语言科学的长足进展也造成了机缘,使人们深入地去研究逻辑思维与语言之间的关系,事实上这些研究从许多方面推动了逻辑。”(见王宪钧、吴允曾等《逻辑史选译》第163页) 我们知道,语言逻辑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对自然语言的指谓性和交际性(当然也有符号性,不过主要是前二者)的系统分析。从这方面讲,文艺复兴到近代的逻辑思想家们也还未达到此一水平。虽然如此,然而历  相似文献   

19.
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指出,怀疑论用证据是不能被反驳的,其问题无意义。他认为,怀疑论提出了一个不应该提出的问题,其根源在于:语言的逻辑被误解了,把逻辑的陈述当做经验的陈述,以为逻辑的东西外在于主体,可以修正,也可以是错误的。怀疑论之门从此打开。其实逻辑构成了我们述说、疑问、思考的东西。我们可以说真假,但逻辑展现在我们所说中,不能被我们以语言做外在说明。逻辑的问题不能从逻辑以外来回答。怀疑中有不怀疑和不可怀疑的东西,否则怀疑就寸步难行。对此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有深入的分析。怀疑论是语言游戏的一个部…  相似文献   

20.
语言逻辑,能提高人的思维和交际的能力,是逻辑研究的一个新的重要领域。《逻辑与语言学习》已创办十年,对普及语言逻辑起了很好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