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日前,曾看过一期访谈。主持人问著名影星葛优面对狗仔队恼人的偷拍时,都采取过哪些措施。"嘿,巧了,前几天我刚在家被人偷拍,"葛优摸着自己光亮的脑袋说,"不过这事儿啊,我是这么想的,我不生气,你想想拍照片的这小孩,他冒了一挺大的危险,他得潜入你们家,你们家人要是知道了得揍他一顿,  相似文献   

2.
被幸福照亮     
日常生活中,总有人说自己不快乐,不幸福。其实,幸福总是存在的,关键是你是否感觉到了它的存在。一天,我走在路上,看见一盲人摔了一跤,走过去将他搀起来,将探盲棒拾起放在他手中的那一刻,他感慨地说了一句话:"你真幸福啊,有一双能看见一切的眼睛。"就这样一句话,帮我摒弃了所有曾经有过的不幸  相似文献   

3.
用人之长     
在一次工商界的聚会中,几个老板大谈自己的经营心得。其中一个说:“我有三个不成才的员工,我准备找机会将他们炒掉。”另一位老板问道:“他们为何不成才?”“一个整天嫌这嫌那,专门吹毛求疵;一个杞人忧天,老是害怕工厂有事;另一个整天在外面闲荡鬼混。”第二个老板听后想了想,就说:“既然这样,你就把这三个人让给我吧!”三个人第二天来到这个公司报到。老板给他们分配工作:喜欢吹毛求疵的人,负责质量管理;害怕出事的人,让他负责安全保卫及保安系统的管理;整天在外闲荡的人,让他负责商品宣传,整天在外面跑来跑去。三个人不…  相似文献   

4.
正有这样一个故事。美国一家铁路公司里有一位员工尼克,一天,他被关进了冰柜车里,而不巧的是同事们都赶去给老板过生日了。他在冰柜里拼命地敲打着,呼喊着,可是只有自己的回声。手敲肿了,喉咙喊哑了,却始终没有人理睬。最后他绝望地坐在地上,用发抖的手写下了遗书:"我知道在这么冷的冰柜里,我肯定会被冻死的,所以……"第二天,人们惊讶地在冰柜里看到尼克的尸体——冰柜里的冷冻开  相似文献   

5.
巧藏钱     
正上午十一点多,活儿都干得差不多了,美女小倩又掏出手机,偷偷看着。她忽然问我:"卫哥,悄悄地说,你的私房钱藏哪儿啊?"我只好哭丧着脸说:"还说呢。开始我是藏过一阵,可我脑子不好使,过几天就忘了藏在哪儿了,还得让你嫂子帮着找。后来我就不藏了。"小倩说:"你是双鱼座的吧?"我点点头。她惊叹:"人家说得真准。"我问她什么说得准,她说是一篇文章,专门讲哪个星座的人爱往什么地方藏钱。大家顿时来了兴趣,都  相似文献   

6.
正请同事帮忙修改一份文件,他对我说正在更新系统,让我稍等一下。这让我很不解,前几天他明明刚更新过呀!我是一个电脑小白,电脑不用到开不了机,是从来想不到维护的。至于更新,从我用这台电脑开始将近两年里,还从未更新过一次系统。但不得不承认,同事做事的效率确实高,很少出错,更没有出现关键时刻掉链子的情况。弄好电脑后,同事很快就帮我修改好了文  相似文献   

7.
一位小伙子原来在公司营销部当经理,一天突然人事部调他去供应部当经理。在人们眼里,供应部哪比得上营销部?小伙子心想,不是明摆着对自己不满意嘛。开始,他一直闷闷不乐,心灰意冷。后来他忽然想到:“为什么我以前对自己信心十足,当上了供应部经理后  相似文献   

8.
教堂幽默     
<正>不能只按字句理解有一次,大卫走进餐馆,点了三菜一汤。一会儿,服务员把汤端了上来。服务员刚想走开,大卫说:"对不起,这汤我好像没办法喝。"稍后,服务员又重新送上了一份汤,对他说:"不好意思,为您重做了一份!"可大卫又说:"这汤我还是没办法喝。"服务员有点生气了,叫来了经理。经理毕恭毕敬地问:"先生,这汤有什么问题吗?"大卫说:"经理,我的意思是,你没给我勺子,我真没办法喝啊!"  相似文献   

9.
正一男一女在吵架,两个人都声嘶力竭地嚷,一个比一个声音大。原来是物业经理和电工老王。昨晚好像哪儿的供电设备坏了,本该老王值班,但他溜出去喝酒了,给他打电话也不接,只好让另外一位电工师傅来修好的,后来老王回来了,喝得醉醺醺的。这不,一大早经理就劈头盖脸把他骂了一通,老王自知有错,一声不吭,由着她嚷。可经理没完没了,把老王给骂急了,和她吵了起来。这种事其实并不少见,本来自己掌控局面,因为说得太过,最后却把自己陷入窘境。"适可而止"  相似文献   

10.
花开的过程     
吃完中午饭,儿子围着一个装满土的空花瓶转了好几圈,我很奇怪,问他干什么。他说:“妈妈,我好久以前吃的龙眼籽埋进去了怎么还不发芽呢?”我一听,乐了。怪不得他天天站在花盆前看,原来是等自己埋下的果核发芽呀!为了不让他失望,我哄他说:“还没到时间呢,过一段它就发芽了。”儿了听了我的话后高兴地说“真的吗?那我过几天再来看。”说完蹦蹦跳跳地跑出去了。  相似文献   

11.
换一种眼光     
有一个人对自己正住着的房子不满意,就在报纸上登出广告,要把房子卖给别人,自己另外再建一座。过了一段时间,他的一个朋友碰上他,关切地问:“前几天我在报纸上看到你出售房屋的广告,现在你的房子已经脱手了吗?”这人说:“噢,那则广告是房屋中介公司刊登的,可是现在我已经不想卖了。”“为什么?”朋友问他。“因为我看了中介公司对这幢房子的描写,觉得它正是我理想中  相似文献   

12.
正余光中因写下《乡愁》一诗而轰动两岸,素有"乡愁诗人"的美称。谈到这首成名作对他的意义和影响,余光中幽默自嘲说:"我写过1000多首诗,因为《乡愁》好像变成了我的名片,这张名片大得把我的脸也遮住了,让别人看不到我的真面目。有很多人对我说,我是读你的诗长大的。结果他除了《乡愁》之外,都没有读过我第二首诗。"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出生那天是重阳节。谈到自己的生日,他说:"我对自己的生日很满意,我是‘茱萸’的孩子。  相似文献   

13.
正沿海的一座都市里,一场台风把城里的上万棵大树都吹倒了。报道说,那些大树,绝大多数都是新栽的,它们从乡下来。我内心突然无比疼痛,我和这些树,有一种血缘上的相通。我也从乡下来,"移栽"到城市,快三十年了。朋友付老大有天对我嘀咕说,在这城里,他只记得几棵老树、几个老朋友。付老大说完后就默默走开,跑到一条河流边抽烟,独坐怅然。我上前去问:"老大,你这是干啥呢?"付老大撇撇嘴说,他在想一条河流的源头。老大说,尤其是一进入腊月,他  相似文献   

14.
正1995年的一天,他有些诙谐地对老板说:是该提升剃须刀"仪表"的时候了。老板明白:他这是建议自己做品牌。因为当时国内剃须刀生产走的都是低端路线,严重的同质化,导致互相杀价,一件产品从27元已降至14元左右。可是老板怕担风险,说只要销售量大也可以赚钱。他决定自己干,因为他相信自己的想法是对的。当时国内生产的全是单头往复式的剃须刀,由于质量差,被人们讥为"拔毛机"。再就是国际品牌,售价却高达几百元甚至几千元。他要做一百来元的剃须刀,填补中端产  相似文献   

15.
佚名 《天风》2009,(9):39-39
某天,三个朋友一起去钓鱼. 朋友一说:"难得只有我们三个,不如我们都说说自己有过的失败,也好彼此劝勉安慰一下?"朋友二说:"我曾经……"朋友一说:"我也曾经……"朋友三站起来说:"把别人的秘密告诉所有人,是我最大的冲动,或说是我最大的失败,但我真的连一分钟都不能等了!"  相似文献   

16.
人言可畏     
父亲来我们家小住时,总是闲不住,想方设法要找些事做。他说不做事,对不起一日三餐。在他看来,人活着,不做事,只吃饭,那是白活了。我刚搬入小区新居时,他从乡下来,每天在楼前楼后,转来转去。院里有空地,他种五谷杂粮的那点本事,根本用不上。每天倒垃圾,楼上楼下跑几趟,就算是做事,也只有一袋烟的工夫。后来看到别人门口的垃圾袋,就顺手给捎带了。带了第一回,就有第二回,有些人发现有人收垃圾,就把垃圾一袋袋地搁在门口,专等别人来收取。时间一长,成了顺理成章的事。二楼新来的住户,还交代我父亲:你倒垃圾,要及时些,一天要多走几趟。我父亲点…  相似文献   

17.
我每天晚上玩过电脑后,常常忘记关电源。等到上床想起来时,因为天太冷,我就不想再起床去关它,这个时候,我总会使唤被窝里的老公。刚开始的一两次,老公眉头都不皱,很快起身就去了。可我一而再,再而三,天天晚上使唤他去帮我关电源时,他就对我抗议起来。可尽管抗议,他还是去了,但满脸气呼呼的样子。他关掉电源的那一刻,通常会弄出很响的声音,我知道那是在发泄心中的不满,可他回到卧室关门的声音又很轻,我知道,他是怕吵醒了我。这个时候,通常我就会躲在被窝里偷着乐——嘿嘿,谁让他爱的是我呢?在这种快乐如飞的日子里,我们有了儿子。耳濡目染,我的这种伎俩,也被儿子灵活运用了。一天夜里,儿子突然从被窝里探出头来说:"爸爸,我要尿尿。"老公愤怒地朝儿子瞪着眼睛说:"男子汉,大丈夫,自己去!"儿子也不甘示弱,嚷道:"卫生间没灯,我害怕!"这时,我在被窝  相似文献   

18.
海棠台风的肆虐使得桃园机场关闭,一位来台演讲的美国学者因而滞留台湾9个小时,要晚一天才能到家,赶不上他孙子的受洗礼。为此,我深感不安,频频道歉。他一点都不在意地跟我说: “不用道歉,那不是你的错,人如果要为天气道歉,那道歉就没完了。”然后他意味深长地说:“凡事都先预约虽然使得生活有规律、做事有效率,但过分重视效率也会使人失去弹性,生活失去品味。”  相似文献   

19.
辞职     
正去经理办公室的时候,经理正把腿放在办公桌上,手里端着一份报纸。我说经理。经理头抬也没抬说有事?我说经理我要辞职。经理哗啦就把报纸拍在桌上:"辞职?要是你小子再拿辞职吓唬我,我就让你后悔一辈子。"我赔着笑说这次是真的辞职。经理歪着头说:"要是真心辞职,那我就得陪你演场戏。"  相似文献   

20.
在我原先上班的那家公司,人际关系很复杂,谁也不服谁,可谓人才“挤挤“,谁也不容谁,互相敌视,上班像是去报仇,很不开心。不久,换了一个新经理,姓王。王经理第一天到任,就把我们全体员工召集起来,开了个会,他笑容可掬地说:“对不起,我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