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女青年会是一个以"服务社会、造福人群"为宗旨的社会服务团体。目前,服务内容涵盖全日制养老院、长者日间照料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体育中心、托幼机构、艺术教育机构等。在近十年的工作中,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女青年会始终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创造就业岗位,创新人事管理制度,加强人才培育,为推动社会稳定发展,促进社会安定和谐做出自身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2.
《中国宗教》2012,(10):84-85
在四年多的服务过程中,上海青年会看到了市民对服务项目的认可,也看到了市民的改变,同时造就了自己的成长。以社区家园重建与心灵家园重建为目标的都江堰市灾后重建项目是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女青年会(以下简称上海青年会)主动参与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践行团体使命的一项长期性服务项目。目前已建成1所800多平方米的都江堰华爱青少年服务中心。中心已经成为动员都江堰市民重建家园重塑信心的加油站,是都江堰市青少年成  相似文献   

3.
王荣伟 《天风》2007,(19):14-15
2007年7月14日-18日,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华爱社区服务管理中心在上海打浦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举办志愿者服务培训。来自上海、南京、厦门、苏州及新加坡等地的300多名青年志愿者参与培训、交流、学习。上海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吴建荣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个以提供专业社会服务为追求的社会团体,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女青年会在充满爱心的服务中进行爱心传递。  相似文献   

5.
吴建荣 《天风》2012,(3):13-15
作为基督教背景的上海基督教青年会,长期以来坚持“坚守信仰,实践信仰,见证信仰”的方向,把“服务社会,造福人群”的团体宗旨贯穿在所有的社会服务中,把内在信仰的追求外化在爱的行动当中,使充满爱心的服务得到了社会大众的接纳和政府的认可。丁光训主教2000年在考察了上海基督教青年会的社会服务工作后,欣然提笔写下:  相似文献   

6.
《天风》2020,(8)
正反应节奏快速、资源对接精准等特点,让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女青年会找准了社会服务机构资源动员的切入点与定位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侵袭神州大地,全国各界的力量都紧急动员起来,应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女青年会作为  相似文献   

7.
王荣伟 《天风》2007,(13):43-43
2007年6月1日下午2时在上海奉贤区南桥镇育才学校召开“雏鹰展翅——农民工子弟健康教育启动仪式”,拉开了上海基督教青年会为上海农民工子弟办实事的序幕。记者了解到,本次启动仪式由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华爱社区服务管理中心具体实施,在政府、社会服务团体之间一起互动,共同关注农民工子弟健康和卫生普及教育问题,为流动青少年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减轻家庭和社会的压力,体现和谐社会的理念。  相似文献   

8.
我和中国羽毛球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借着叙述作者早年在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工作期间参与中国羽毛球运动的点滴历史往事,对基督教青年会服务社会、提升青年人格素质的宗旨作了生动的描述,并对青年会今后的发展提出殷切的希望。  相似文献   

9.
随着市民社会的社区化,社区表现出治理邪教的巨大潜力。社区治理理论、差异交往理论、社会控制理论为反邪教社区治理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从现实来看,社区治理体现了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社区微观治理弥补了公共权力的有限性并符合市民社会的多元化发展,社区的网格化更易于对邪教的防治。因此,反邪教工作也应依托社区治理展开。在社区治理模式下,要通过夯实社区文化基础、推进反邪教社区警务战略、重视反邪教数据治理等路径,进一步打击邪教的生存空间,实现反邪防邪工作的共建共治共享。  相似文献   

10.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社区发展与基层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海》2016,(4):28-34
本文讨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社区发展战略与基层治理。新型城镇化要求人的城镇化。而人的城镇化的基础是良好社区提供的人居环境。本文根据社区管理方式对现有城市社区分类的讨论,指出中国现有的五大类型的前四类社区(传统市民社区、单位社区、城中村社区、城乡接合部社区和新兴商业小区)都在中国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或冲击,第五类新兴商业小区的社区建设还在形成过程中,参差不齐,发育不全。这五类社区都不足以全面应对新型城镇化带来的挑战,提供良好的人口接纳、基层治理和市民服务。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的战略要求我们有意识从社区发展的视域出发,遵循十八大以来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和联合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大力推动社区发展,构建以规划改造为空间基础、就业机遇和通勤为基本条件、和谐人居为生活环境、法律服务和冲突治理为手段、新型城市基层综合治理为目标的社区发展战略,以达到和谐人居的城市治理。综合城市主义理论对此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石发勇 《学海》2008,3(3):96-103
本文力图揭示社会资本的本质属性及其在中国城市街区集体行动中的运作逻辑.研究表明社会资本可能起源于社区成员面临共同压力所产生的集体合作需求、市民组织、正义感,以及人力资本等;其"存量"变化与集体行动的形势有关.强、弱联系对于社会资本生产都很重要.国家不同部分对社区社会资本的生产也具有不同影响.社会资本的本质是中性的,既可能有益于也可能有害于社区的集体利益和发展.除了检视普通维权市民之间的粘合社会资本或水平联系的作用外,本文重点强调了链接社会资本或垂直联系的功能.这种对于社会资本属性和功能的多维度检视有助于我们对社会资本在城市基层政治场域中运行逻辑及其后果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姚远 《学海》2014,(6):193-197
日本市民运动兴起于战后"55年体制"下保守-革新势力的尖锐对峙阶段。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左翼思潮风起云涌,反战和平运动、学生运动、住民运动等市民运动在推进民主政治、促进公害防治、保障社区权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尤其是冷战结束以来,随着日本政治环境的变化,市民运动也发生转型,在整体上意识形态色彩趋于淡化,环境保护运动等新社会运动方兴未艾,NPO活动和社区营造运动成为改善公共治理的新力量。  相似文献   

13.
《中国宗教》2015,(2):40-41
"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也是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女青年会的梦,我们动员每一位同工、义工,以及每一个被服务对象为实现这个梦而努力。基督教青年会、女青年会在上海建立之日起就确定了把信仰通过"爱"来诠释、通过服务来表达的方针,践行在"不分信仰、不分民族、不分男女、不分肤色、不分年龄"  相似文献   

14.
李泉 《现代哲学》2012,(6):81-89,97
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市民社会虽然发展出一种以市场交换关系为主导的完整的社会关系体系,但却在促进社会团结以及良性运转的功能方面存在着缺陷。本文在梳理马克斯·韦伯对清教伦理所作分析的基础上,试图超越韦伯的视角去理解近代以来西方市民社会发展的意识形态渊源及其制度基础,即一套建立在清教徒市民美德基础上的盟约社会的组织方案。研究发现,历史上受盟约神学教义影响的清教徒不仅成功塑造出一种自主和能动的个人意识,同时也形成了对于生活共同体及其内部伦理关系的独特理解。这两方面的共同意识构成了清教社会市民美德的核心,并主导了社区的治理实践。基于此,文章认为基于盟约的市民社会理想类型可以成为市场交换关系主导的市民社会的一种修正模式。  相似文献   

15.
市民社会与中国慈善组织的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克庆 《学海》2007,(3):73-77
本文把慈善组织的发育置于社会结构转型和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背景之下,探讨了市民社会与中国慈善组织发育之间的关系,认为慈善组织的发育是中国市民社会成长的重要标志。但在当前市民社会发育不足的背景下,在构建以政府责任为主、以社会化服务为辅的社会福利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慈善组织的发育受制于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动,政府应当在慈善立法、弘扬慈善文化、组织管理和财政支持等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马兆珍  李向平 《天风》2006,(21):36-39
本文通过分析丁光训主教“上帝是爱”的思想和基督教青年会“非以役人,乃役于人”的会训,指出两者是一脉贯通的;并且分析了近年来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在”上帝是爱”思想指导下所作的社会事工,认为它在沟通教会和社会中起到了良好的中介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是中国民间吉祥艺术的重要艺术表现形式。会馆是明清时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组织。中原地区分布着众多的会馆,它们大多是从各地来豫经商的商人筹资兴建的。在会馆建筑装饰中,汇集了大量具有吉祥意义的图案纹样,结合会馆本身独特的文化氛围,这些图案就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学海》2016,(6):28-32
社区康复(Community-based Rehabilitation,CBR)已经成为发展和改进残疾人康复服务,促进其权利保障和社会融入的重要途径。社区康复涉及医疗、护理、生活、工作和社交等各个方面,既需要不断提升医疗服务和保障水平,也需要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持续改善对残疾人群体的政策关怀,仅靠社区自身的力量是难以回应这些复杂问题的。社区康复的社会化就是秉持社区康复理念,充分整合和放大社区的资源优势,发挥政府公共部门、社区自治组织、社会非营利性机构,以及残疾人家属的参与功能,针对残疾人的基本康复需求提供及时、有效、经济和方便的综合服务,努力实现残疾人康复服务的多元主体协同供给,帮助残疾人群体改善参与社会生活的自身条件,在促进身体康复基础上实现残疾人全面发展。当前,我国残疾人社区康复事业的发展仍然受制于诸多瓶颈因素,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并且存在巨大地域差异。为此,必须要进一步转变发展理念、健全和完善社区康复的硬件设施、加强组织建设和人才培养、理顺和创新各项工作机制,借鉴和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优势,充分激发和吸纳社会主体的力量,形成共建共享、协同推进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9.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不断满足老年人持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是当前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社区养老服务因环境便利、收费低廉、服务广泛等优势受到老年人青睐。本文以上海市为例,从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入手,比较三种不同的社区养老服务模式,进而分析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的问题,提出完善社区养老服务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0.
清代活跃于福州南台的各地商帮,往往以各色神庙作为祭祀和集会场所。服务城市消费的行业多选择福州民众崇祀的"淫祠"五帝庵庙。而兼具"正祀"身份和"淫祀"仪式的水部尚书庙参与的工商业群体类型和数量最多,过渡性色彩明显。参与外贸、财力雄厚的商帮才具备建立会馆条件。这类正式会馆通常称为天后宫,神灵祭祀也被视为会馆的重要事务。因此,会馆可以视为商帮独立进行神灵祭祀的一类庙宇,我们不能简单从商业功能来评判会馆的性质及其与神庙的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