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求真 《天风》2001,(9):33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生七十今不稀”。我国已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银发浪潮,惊涛拍岸”,老龄问题正在逐渐成为社会焦点,如何发扬我国固有的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使老年人“颐养天年”是家庭社会不容回避的问题。基督教会该如何融入社会,服务人群,发扬“上帝是爱”的教义,在尊老敬老的事业上,奉献自己的力量?带着这个问题,我访问了莆田市“尊德安老院”。  相似文献   

2.
<正>众所周知,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这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据《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的预测,预计我国在2022年左右,由老龄化社会进入老龄社会,届时65岁及以上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4%以上。这一发展过程仅耗费了22年左右,老龄化速度远高于最早进入老龄社会的法国和瑞典等欧洲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3.
严新明 《学海》2022,(6):135-141
进入21世纪,中国迈入了老龄化社会。本文选取出生于1949年的人口为样本,分析其老龄化过程。他们是“共和国同龄人”,因为他们的低龄、青年、中年和老龄阶段,完整地经历了新中国的经济和社会体制建立及改革过程,他/她们进入老龄阶段的时间,与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几乎同步。“共和国同龄人”生命周期中不同阶段的生理、经济和社会权利方面的“强”或“弱”的特点对养老社会保障造成了很大影响。这些影响也就是当前老龄化问题的症结所在。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完善养老金政策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社会老龄化的到来,中国正面对约有1.5亿到2亿老龄人口,老年痴呆和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占2000万~3000万的现状。同时,未来2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将持续下降,而需要照料的老人人口比例将持续上升,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将进入典型的“负人口红利”期,这一矛盾将使现行养老保健体系经受空前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5.
老龄化作为一种全球趋势,所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我国作为人口大国,社会的老龄化具有特殊性,养老问题的突出与老龄产业的兴起,对于社会提出了多重挑战。因此,通用设计理念作为全关怀思想,成为了应对老龄社会挑战的有效对策。由无障碍理念发展起来的通用设计理论,在不同社会背景下具有多元化的具体内容,但最终目标是一致的。梳理通用设计的概念衍生与发展历程,对于今后我国的老龄化社会中的相关设计对策的运用具有指导与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人口逐渐老龄化,国内外大多数国家都在一定程度上对老年人的居住模式进行了一些探索。目前多数国外发达国家针对老年人的居住问题已经确立了以居家养老为主的模式。而我国老龄人口增速较快,老年人口基数较大,且多数未富先老,越来越多老年人的养老居住问题也逐渐凸显,从我国养老的传统观念来看,"以居家养老为主"的模式比较适合我国的国情。设计师应从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变化特点出发,总结适合老年人的住宅室内设计原则及适老化设计的内在因素,提出住宅室内空间各个组成部分的相关设计要点,解决老年人在居家养老中面临的障碍,为老人的养老生活打开一扇窗,让更多的老人能够在自己的家中快乐地生活、健康优雅地老去。  相似文献   

7.
“人口统计学”或人口科学这个术语可以有两种了解。“纯粹的”人口统计学是用譬如分析“死亡统计表”、儿童死亡率、年龄构成等方法来研究人口变迁的。广义的人口统计学,即社会人口统计学是研究人口统计学现象的经济原因、社会原因及其后果的。因此,纯粹的人口统计学就是“人口计算”,是“恢复综合”科学的一个部分,广义的人口统计学则从居民的自然环境方面来研究人口和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8.
在当代中国型“超载”老龄社会中,原有的孝道、敬老等个人及家庭的道德行为正逐步缺场.关怀是人的一种需求,也是一种价值判断.老龄关怀在实质上,其公共本质是对人的实体的尊重,是对类生命的尊重.老龄关怀的内涵指向对于老龄者的实体性承认,生命个体追求向实体的回归,其根源就是对于人的本源性的一种敬畏,是对人类生命源头的敬畏.“超载”社会老龄关怀的解决,首先应阐明老龄关怀的道德哲学基础,从而可能寻求文化上的互融以实现老龄关怀难题的伦理性突破.  相似文献   

9.
“看不见的手”与经济伦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亚当·斯密的伦理学和经济学思想中 ,“看不见的手”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作为一种市场力量 ,“看不见的手”不仅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而且还有调节私利与公益关系的伦理功能。但是 ,现实的市场是不完全市场 ,“看不见的手”不能解决市场经济运作过程中的所有社会伦理问题 ,必须认识到它自身存在的伦理缺陷。分析“看不见的手”的伦理功能和伦理缺陷 ,对经济伦理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以来,美国犹太教正统派和非正统派之间日益呈现“极化”趋势。正统派和世俗派人口明显增长,而长期占据美国犹太社团主体的保守派和改革派等非正统派群体人口萎缩,导致不同宗派之间的人口结构加速从“橄榄型”转向“哑铃型”。正统派的“右转”和基要化,与非正统派的“左转”和自由化,加剧双方在社会文化形态和价值观领域疏离对立,并呈现出“文化战争”的状态。正统派和非正统派之间的公开敌意和鄙视时有展现,互动中经常缺乏基本的文明礼貌。超级正统派如何应对女权主义的发展、教育改革的内外压力以及人口膨胀后带来的经济压力,将影响美国犹太教未来的“极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问题。我国也即将进入老龄社会。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白色或银色浪潮,本文就老年保健服务的公平与效率问题作些探讨。1 老年人保健事业的公平与效率社会老龄化现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但老年人口的迅猛增加,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必然产生重大影响,带来一系列社会和健康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为个体老化所带来的人道主义方面的问题,即老年人社会福利、养老保险、家庭照顾、社区环境、住房交通、医疗保健、闲暇教育等;二为人口老化带来的社会发展问题,即经济、科学、文化等一系列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教会上上下下,都在为办好教会而献策献力。然而,却很少有人去关注教会中的老龄问题,面对教会中越来越多的老年信徒,我们不能对之置若罔闻。老龄问题也是办好中国教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据全国政协常委、全国老龄委员会主任王照华在一篇文章中所说:“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已突破一亿大关。每年以3%的速度递增。到本世纪末,我国老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宗教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我国的经济生活、社会结构、人群心理等都会产生深刻影响,这种影响同时也会折射到宗教领域,并通过各种宗教现象和宗教行为表现出来。如何正确认识城市化进程中的宗教,引导宗教更好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妥善处理好涉及宗教方面的各种社会关系和矛盾纠纷,对于完善城市功能、维护城市稳定、促进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宗教与城市化的关系   城市化进程一般是指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一个国家的人口逐步由农业人口占多数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由居住在农村占多数逐步转变为居住在城镇占多数、该国由农…  相似文献   

14.
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带来了庞大的老年人口卫生服务需求,社区卫生服务成为满足这一需求的有效途径.很多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发达国家比我国拥有更成熟的老年人口社区卫生服务经验和体制.比较了中国和发达国家的老年人口社区卫生服务场所与内容,分析存在的差异,总结发达国家模式对我国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5.
老龄健康公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范围的老龄健康不公平现象客观存在,主要体现为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医疗资源分配的差异性、老龄人口死亡率的差异性、人均预期寿命的差异性。实现老龄健康公平是保障老龄健康权利的需要,是健康老龄化制度伦理建构的需要,也是全球人口共享健康资源和共同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实现老龄健康公平的社会伦理对策主要包括:促进医疗资源的全球公平配置、构建全球共享的老年医疗保障协同发展机制、推进代际健康机会公平和代内健康结果公平。  相似文献   

16.
略论健康老龄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试从全新的视角来探讨“健康老龄化”的社会内涵。指出:健康老龄化是人类社会解决老龄问题的根本出路所在。健康老龄化具有广义性;健康老龄化是一个过程;健康老龄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实现健康老龄化要突出“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7.
自曼德维尔提出“私人的恶德,公共的利益”的悖论后,美德因妨碍经济发展而被驱除。亚当·斯密尝试给自利自爱正名,但仍未给仁爱的经济意义正名。陈焕章认为缺乏道德根基的放任主义只给强者带来利益,必致社会分裂和崩溃。为了阻止经济的去道德化,陈焕章认为社会经济秩序应该建立在道德和经济双重动机之上,并建构了以美德为中心的儒家经济学。向善的人性预设、美德主导分配、政府调节、适度竞争是其经济学的主要特征,这一新形态的经济学可以称作美德经济学。陈焕章美德经济学虽显粗略,但在理论上重启了经济的道德化进程,并与数十年后兴盛的经济伦理学和社群主义遥相呼应,可以说潜在地具有引发一场“哥白尼革命”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健康权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新时代老龄健康权利具有平等性、优先性、发展性。平等性是老龄健康权利的主体特征,它包含健康机会的代际平等和健康结果的代内相对平等,老龄健康权利主体资格及其平等性是由法律赋予并为法律所保护。老龄健康权是基于法权的道德优先权,其优先性主要体现在健康资源分配对老龄弱势群体的适度倾斜,它反映了法律正义和道德正义的有机统一。健康发展不仅指个体生命运动的良性循环状态,而且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健康水平稳步提高的趋势。老龄健康权利的制度伦理保障需要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协同推进,促进人民健康发展是其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9.
周琛 《道德与文明》2008,(3):104-107
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正面临着严峻的老龄问题,这是拥有庞大人口的老龄生存质量的问题。政府已逐步对于养老金、医疗保障等基本方面作出社会伦理的支持,但尚未实现全民保障,特别是关于老龄抚养从本质上未能超越家庭养老的个人道德范畴。但家庭养老也正面临崩溃,从而产生中国2500年来价值道德的重大转换。当代,老龄生存质量因其紧迫性而成为优先课题。它的解决方向就是谋求实现个人道德与社会伦理的历史统一,这是借鉴康德、黑格尔的道德观以及丹麦老龄生存质量经验,结合中国老龄伦理的历史变迁及其发展成果,并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视角得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当代社会实践的前沿问题,而且是当代科学前沿和哲学前沿的问题。它作为一个“后现代”概念,是发达国家的学者提出的。它的社会背景是,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发展带来一系列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这被认为是现代化的负面影响,并从而提出向“后现代化”过渡,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D.R.格里芬是美国著名的后现代主义学者,他在其《后现代科学)}一书中文版序言中说:“我的出发点是:中国可以通过了解西方世界所做的错事,避免现代化带来的破坏性影响。这样的话,中国实际是‘后现代化了’。”(D.R.格里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