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孔繁森同志生前工作过的西藏阿里地区.矗立着一座金字塔形的雪峰,藏族文献称它为“冈底斯”(冈是藏语“雪山”之义,底斯是梵语:“清凉”之义),藏民则尊称它为“冈仁波且”(雪山之宝)。在藏族本教原始文化中,天象一项八幅盖伞,地象一朵八瓣莲花,冈底斯山则象撑伞的把柄和莲花的根茎,位于世界中心,是天神下凡和凡人升天的天梯,本教始祖李统米沃和藏民普遍崇拜的图腾神牛就是从这里下凡的。丹增仁软坚赞所著《赡部洲雪山之王冈底斯山志意乐梵音》一书记载有许多在冈底斯神山修行的本教大师及其修炼场所,如“三十七处相聚之地…  相似文献   

2.
看到栏目的标题“香格里拉”,不少读者立刻会联想到闻名于世的“香格里拉饭店”。其实,饭店取名“香格里拉”,倒是源于西方的一部小说。小说中描绘了雪山深处的一处人间乐园,人们居住在那里无忧无虑、无病无老、寿长千岁。几个从那里走出来的人像陶渊明写《桃花源记》一样,追述了自己的奇遇,称那个地方为shangrila(香格里拉),从此这个名字在近代西方成为温柔乡的代称。经中国学者考证,“香格里拉”这个名称原读为Sambhala(香巴拉)恰恰不在西方,而是在东方古老的西藏高原雪山中,是中国藏传密教最高的时轮金刚法的发源地。本栏目正是专门介绍藏传佛教和到处都布满了佛徒踪迹的那块神秘雪域的,因此,将“香格里拉”重新迎到这本东方佛教文化的刊物上来,一定会得到她吉祥的荫庇。  相似文献   

3.
周伟驰 《现代哲学》2004,(3):98-111
本文分析奥古斯丁三一神学中人的“是”的来源、方式、内容和品质。(1)人的“是”来源于创造主,上帝作为“我正是我所正是”的“正是者”,创造了人的“是”,故而人的“是”是“正是”。(2)由于上帝是一而不是多,上帝有其固有的“同一性”,故而人亦有其“同一性”。(3)但由于人不是上帝,而是介于上帝与虚无之间,因此人“是”的方式不是“永恒”,而是作为“永恒”尘世形象的“时间”。(4)人的时间之“是”中,集中体现了上帝形象的,乃是“现在”或“正是”,作为“活生生的现在”,“正是”将“过去的现在、现在的现在、将来的现在”统一在一起,构成人的活生生的同一性。(5)奥古斯丁对“活生生的现在”分析是与意识分析结合在一起的,过去一记忆、现在一理解、将来一预期。(6)人“正是”的内容主要是“思”。(7)决定“正是”的品质的,是与“思”紧密连结在一起的“爱”。  相似文献   

4.
方平 《学海》2007,(2):107-113
清朝末年,随着报刊业的发展和社会思潮的流转,报人对报刊的社会角色和功用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始曰“耳目”、“喉舌”,继之言“第四种族”与“舆论之母”,再则称“政监”与“向导”,愈转愈进,愈转愈激。由于立意于作为“政监”和“向导”,报刊特重“主观”之“言论”,遂由“代言”而逐渐转向“灌输”,甚至直接“制造舆论”。因此,尽管报人与报刊仍以代表“公意”、“公益”而自期,但主观之“言论”究竟在多大程度表达了“一般国民之公共意志”而于“民主政治”建设有所贡献,不免令人生疑。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天宫”一词入手,讨论了该词在不同语境下的运用,辨析了“天宫”一语在文献及出土文字材料中的不同意义,文中并对寇谦之“清整道教”活动中所建立的“静轮天宫”的佛教背景作了讨论,指出寇谦之造“静轮天宫”的立意应该是来自佛教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汉儒称"六经"为"六艺"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界一直以为,自孔子创立儒学以来,儒家所谓“六艺”,就既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典,又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但本文通过对有关史料的考证,提出了不同看法。本文认为:“六经”称谓至迟流行于战国中后期,而“六艺”称谓却只是在《吕氏春秋》中才偶尔使用,流行起来更是在汉初以后。随着“六艺”称谓的流行,汉初儒者开始以“六艺”称“六经”。汉儒将先秦“六经”改称为“六艺”,并非出于学科规范考虑,而是服务于其变“经”为“艺”、变“学”为“术”的学术转向。而这一转向之所以发生,又是因为汉初儒者有争取立儒学为国家惟一官方哲学的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7.
百合  曲梅 《天风》2006,(8):42-45
上期我们介绍了有关圣乐指挥的“点”、“线”、“面”的理论知识,这期我们要介绍怎样学习圣乐指挥“点”、“线”、“面”的基本动作要领。一、圣乐指挥“点”的基本动作要领圣乐指挥“点”的基本动作犹如拍皮球,,拍到皮球的一瞬间为拍点,主动向下拍好球后,被动向上提起, 为下一次拍皮球作准备。而指挥的动作是:手由上而下  相似文献   

8.
"情"与"智"概念的相关研究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情”与“智”的研究成果,指出,“情”与“智”是相互依赖,相互整合的关系。“智”对“情”有一定的决定作用,合理控制利用“情”也有利于“智”的发挥。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应该用整体论的思想进行考察,把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合而为一,这样才能达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功效,才能实现布鲁姆所提倡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9.
赵善华 《学海》2003,1(4):169-172
“新潮”小说创作以“先锋”、“实验”的姿态进入文学领域时 ,一个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便是创作的“文本”意识和“文体”观念。“文本”意味着以文为本 ,以人与故事为结构基础 ;“文体”构成的基本层面和实存状态是一种话语方式。在作家的具体写作行为中“文本”和“文体”应该水乳交融 ,因为“文本”的意味只有在“文体”的抖露中才能有效地呈现  相似文献   

10.
论"话语"及其"话语研究"的学术范式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玉 《学海》2006,2(4):104-112
本文采用“思想史”的方式来追溯“话语”作为概念的内涵,分别考察了福科、巴赫金、哈贝马斯、海登·怀特、费尔克拉夫等人关于“话语”的观点及其理论基础。“话语研究”是一种新的学术范式,与“本体论”和“认识论”学术范式相比具有根本性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