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油画作品来说,色彩是油画的灵魂.色彩主宰着整幅油画作品的构成元素,具有统帅作用.不管是现实主义油画,还是古典主义油画,色彩的魅力均不可替代.印象主义在19世纪中期法国登上历史舞台,提倡户外写生,把光和色彩作为绘画的目的,开启了色彩革命的先河.印象派画家大胆抛弃了传统模式的束缚,在油画形式和技巧上进行革新和探索.印象派是传统艺术的终结,是现代艺术的开端.印象派绘画影响着我们一代又一代,更给我们当下的艺术教学以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2.
西方绘画在印象派后期,一些画家不再遵循印象派客观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而赋予绘画以象征意味和主观表现色彩,其中代表即是梵高和塞尚。他们在艺术实践中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并在创作主旨、创作技巧上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绘画风格。两者在艺术手法、表现形式、色彩运用和创作思想的差异,为后来的西方现代艺术彰显个性提供了参照。  相似文献   

3.
德加对线条的热衷是任何一位印象派画家都无法比拟的,在他的作品里,色彩并不像其他印象派画家那么起到绝对性的作用,而更加注重对于素描的研究与探讨,他认为素描比色彩更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德加反对其他印象派画家直接对景写生,而是喜欢用记忆作画。他精于捕捉一瞬间的形象,然后用精准到位的素描技巧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4.
《思维与智慧》2011,(2):I0001-I0002
保罗·塞尚(1839-1906),法国著名画家,是后期印象派的主将。作为现代艺术的先驱,他对物体体积感的追求和表现,为“立体派”开启了不少思路,其独特的主观色彩大大区别于强调客观色彩感觉的大部分画家。  相似文献   

5.
印象主义是19世纪后期产生于法国的一种艺术流派与思潮。一批青年画家突破传统的绘画模式和色彩观念,在绘画的表现形式上有了新的突破,开辟了绘画语言的新天地,所呈现的种种绘画表现形式以及形成的绘画风格,可以说是印象派绘画的创举和对绘画的革命。  相似文献   

6.
印象派的产生受到科学发展极大的影响.由于科学的影响,使印象派创造性地开拓出一片灿烂的天地,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使其创作走向机械的表现而忽视了内在精神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印象派油画的创作方式是自由的,强调色彩的韵律节奏和变换组合。色彩语言相当于印象派油画的情感符号,对情感表达有着重要的作用。印象派认为绘画拘泥于客观自然主义的描写应该是过去式,而着重强调主观理性和自我情感、个性的表现。莫奈是印象派的开创者和代表人物,他认为作画是画家主观情感的表达,是在艺术创作中情画结合的体验。  相似文献   

8.
印象派画家们的贡献首先是使用外光,而在题材技法处理上主要有打破固有色、色点并置以视觉调和、追求未完成状态等几个特点。同时在题材的开拓上也功不可没。他们的技法变革最终形成了观念的革命。可以说,印象派是连接古典艺术与现代艺术的不可缺少的桥梁。  相似文献   

9.
意境是一种美学范畴,而中国山水画的意境,是超越了文字、线条、色彩之外而传达出来的一种"神",其中包含了经过主观情感折射之神,甚至会成为完全的主观之神。这种神能给人以审美快感。山水画意境的产生,要画家悟道,必须"物我神游"忘形于身外。将其付诸笔端,意境就产生了,这时的山水画,既体现了玄学的玄,又开拓了美学的美。  相似文献   

10.
在油画发展史中,法国的巴比松画派率先走出画室,直接在大自然中写生,开启了油画创作的“外光写生”时代。法国印象派画家注重表现外光下物象呈现的瞬间色彩印象,对写生色彩学的建构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真正把写生色彩作为一门学科引入学院教学的是19世纪俄罗斯的绘画大师康斯坦丁·科罗温,他把写生色彩作为一门学科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了早期的写生色彩学理论。然而,随着现当代艺术的崛起,写生色彩学理论被逐渐边缘化,其发展也愈加艰难。  相似文献   

11.
象征主义绘画与印象派绘画几乎是同时产生的,只不过印象派是绘画"模仿自然"的最后阶段,而象征主义却是从对外部世界的"模仿"走向了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并对以后的超现实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的出现标志着欧洲艺术从传统艺术向现代主义过渡的起点.和以往众多艺术流派不同的是,象征主义艺术起源于文学领域,并且是在文学理论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很多诗人和文艺理论家都参与了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  相似文献   

12.
德拉克洛瓦是将色彩理论的表现方法系统整合、强化并使其高度和谐统一的色彩大师。他的色彩在寻找自然规律的同时并强调色彩具有主观性、象征性与音乐性,对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和野兽派画家倡导的色彩革命提供了理论支持,使色彩向纵深发展和获得了全面的解放,从而推动了绘画艺术向更宽广的空间发展。  相似文献   

13.
马蕾 《美与时代》2014,(1):55-55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色彩信仰和审美习惯,但是作为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文化观念,仍然是影响各民族色彩审美的最主要因素,以“五行说”为核心的色彩体系影响深远而又广泛,在一些少数民族的服饰与建筑装饰上也不断出现。  相似文献   

14.
印象派标志着西方绘画传统的重要转变,印象派艺术家致力于摆脱古典画派对于生活物象的精细描摹,强调光色感觉的真实传达,用自由的创作方式展现艺术家的主观感受。而这正与中国绘画中的写意有许多相通之处。莫奈作为印象派的代表人物,在他长达70年的绘画生涯中,一直研究如何描绘从大自然中得到的稍纵即逝的瞬间印象。而他的作品,无论是人物画,还是风景画,无不体现画者的主观感受,呈现出中国传统意象审美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具象油画开始了多样化的发展。中国艺术家从传统的绘画题材与绘画形式中走了出来,转向了诸多社会哲学、生活观念等绘画题材的创作形式。同时,中国的一些油画家开始运用纯色进行油画创作,使油画创作进入新时代——画家将重点从绘画的再现,转向了主观情感的表现,不再追求于写实的色彩,而是具有表现性非写实的纯色运用。纯粹的色彩表现开始出现在画面,纯色是表现的形式,更成为了表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油画是人类图画文化中的一项重要工程,从古代的传统油画创作作品的流传到现在的创新与运用,油画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和重视的创作领域和作品。油画是画家将自然要素通过画笔展现给观赏者的作品,在制作一幅画时,画家往往会关注其客观存在的条件,尽最大可能将客观的元素表现得淋漓尽致,此外画家还会将自身的主观思想添加在作品中,以传达自己的内在想法。随着东西方文化的相互感染和交流,西方油画的主观色彩的应用方式也得到了很多我国油画画家的认可。将从主观色彩元素在油画创作中的应用作为出发点,指出主观色彩元素赋予油画作品的重要作用,浅谈主观色彩在油画创作过程当中的运用注意点。  相似文献   

17.
印象主义是19世纪后期诞生于法国的一种艺术思潮和流派,印象主义画家根据光色原理对绘画色彩进行了大胆的革新,打破了传统绘画的褐色调子,顽强反抗官方学院派艺术的统治,后来成为以法国为中心的欧洲美术运动的主流。他们重写生、重实践,主张走出画室,描绘外光和大自然的瞬息变化,用奔放的笔触和没有调和的颜色在画布上直接糅合,形成冷暖色调对比强烈的新画风。  相似文献   

18.
印象派出现于19世纪后期,其主张到户外写生,致力于追求外光给色彩带来的变化,强调画家要以第一瞬间的印象来进行创作,试图捕捉到瞬息多变的大自然。新印象派又称"点彩派",是由一群深受印象派影响但也有着自己独特见解的画家组成。他们不用轮廓线划分形象,而用点状的小笔触,通过合乎科学的光色规律的并置,让无数小色点在观者视觉中混合,从而构成色点组成的形象。  相似文献   

19.
在西方艺术史中,印象派开始了现代艺术的思潮,而后印象派发端于印象派却又有别于印象派。主要研究后印象派与其代表画家,以塞尚、梵高和高更为代表,论述了他们的艺术语言及绘画风格,最后简要说明他们对现代艺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的法国,有些年轻人从随处可见的森林里和照耀在树叶之间的阳光中找到了新的美,他们这群人后来被称为印象派画家。他们有独特的坚持,借着将原色并排涂抹,重现光线与明亮,不是描绘历史或神话,而是描绘眼前看到的真实世界,这样的手法和题材都是全新的。追求光线的莫奈,用丰富的色彩描绘人物的雷诺阿,另外还有西斯莱和巴齐耶,他们在印象派的旗帜下,一一展现了名垂美术史的才华,可是他们的"初航"却充满了困难。在刚开始的日子里,这些与画坛对立的画家们有时连面包都没得吃,可他们一直奋战到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